《神经新药--叶半城半传》-叶半城半传-第70章


叶半城笑着说:“那敢情好,你给我多少股份,我出钱。我这人从不沾别人的便宜。”
陈海生一听,大为惊讶,带着项目、带着技术来找他的人不少,背着钱来和他合作的却唯有叶半城一个人。
他想了想说:“我那个公司注册资金是一百万,现在和各项资产加起来也差不多这个数,你想要多少股份?”
叶半城想了想说:“这是你兄弟的地盘,我不可以当大股东,但我也不愿当个纯打工仔。这样吧,我拿出五十万换你50%的股份。这样公平吗?”
陈海生一听,这还不公平就怪了,于是连声说:“叶总不愧是干过大事的人,非一般人可比。那我们明天就开始吧!”
“好!爽快!”
叶半城先伸出手来,陈海生握住了他的手,两人的手再次紧握在一起。
“利益同享,生死与共!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董事长了。”叶半城高声说道。他的声音很高把前面的司机吓了一跳,陈海生虽觉叶半城这样说有些搞笑,但看见他一本正经的样子,心想人家还是很认真的(奇*书*网。整*理*提*供),只不过喜欢这种模式罢了。
陈海生也有些激动,他心定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在商场拼搏这么多年,一直是自己既当主帅又当先锋,如今叶半城的加盟意味着他从此开始指挥同为元帅级别的空降人才了。虽然他手下现在有几十家公司,但其高管都是自己一把手教出来的,唯他命是从,与叶半城这样自己拼搏出来的总经理不一样。
第三十九章 达成合作
晚上,陈海生设宴招待叶半城,当然也请来了平书记。平书记见了叶半城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对陈海生说:“这个叶半城,我可是认识多年了。二十年前就是百万富翁,那进我还是个县级干部。现在我都是副省级了,他还只是个百万富翁!这么多年瞎折腾了。”
一席话说得叶半城面红耳赤,恼怒不已。可是他不敢发作,只是在心里暗暗想,平书记这也太不给我面子了吧。
陈海生赔笑着但不说一句话,脸上也看不出任何表情。
平书记又说:“陈海生你呢,可以说是后来居上,现在一个月的收入相当于我一辈子的收入。但你也有瓶颈,就是你长期专注于路桥行业,没有其它行业的经验。”
陈海生听了不住的点头说:“领导说得对,这是我的不足之处。”
平书记又把手指向叶半城说:“叶半城呢,恰恰与你相反,猴子屁股坐不热,几年换一个行业。现在可以说是一个多面手。他的这些多元经验是他花自己的钱学来的,学费么,据我所知是缴了好几个亿。这种花几个亿培训出来的人才你可要好好利用啊!”
陈海生笑着说:“看来我跟市长想到一块去了,我们刚才还在车上商量合作广告公司来着。”
“这很好,很好。你们俩个一个急燥,一个沉稳;一个专注,一个投机;性格正好取长补短,如果你们俩个能搞强强联合,应该能更上层楼。”
叶半城回味过来,平书记这是在帮自己说话呢。看来老领导就是老领导,太了解我们俩人了。刚才被指责的不快一扫而空。
宴会上三人再无半句涉及任何商业上的事,全是叙旧和闲谈,但三人都心知肚明了。宴会结束时,平书记对叶半城说:“以后你要经常来啊,有时间也来看看我老骨头,再干两年我就要退了,那时请别人来都请不动了!”
“不会,不会!”叶半城和陈海生两人异口同声的说。
在深门市盘恒了一天后,叶半城回到了申海市。几天后陈海生那边还没有消息,叶半城有点坐不住了。他跟章强商量:“咱们不能坐等对方的答复,这么拖下去很有可能不了了之。我们得主动出击。写封信传真过去,一来提醒一下他,二来表明我们的观点。”
于是在叶半城的授意下,章强开始写信:
“海生兄弟:
你好!
这次深门之行,得到了你的热情招待,再次表示感谢。
从事影视行业,拍一两部有深度、有影响的片子是我长期以来的一个夙愿。在几年经济条件较好的时候,我投拍了一部电视连续剧,组织班子创作了以抗日为时代背景的剧本《一个二战老兵》,当时是计划作为抗战六十周年的献礼片,可惜造化弄人,我没能把握好这次机会。
这次重返申海,在朋友的介绍和帮助下,我成立了一家影视技术有限公司,收购了40集电视剧《爱在深门》的剧本,这无疑是一桩很美的交易。
我可以透露一个消息给你的是:这个本子我都已经拿到中央电视台的书面收购协议,换句话说,只要我拍出来保本是没什么问题的,实际上以后我们的操作也要坚持这个原则。当然这样在风险减少的同时我们的收益也减少了,但在公司启动初期,尤其是我们对这一行还是不太熟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冒险,在我们对剧本的眼光还不够精之前,不能去赌“本”。
我现在希望获得帮助,因为我现在资金实力确实不足,希望有合作者和加盟者。影视公司我是热盼有你的加盟!因为你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做媒体的平台,正准备在这方面有所发展,可以说我们现在工作又走到了一起。按照那天我们的商定,本着“亲兄弟,明算账”的古训。我给你的条件如下:影视公司我们各自投资50万现金,股份对半开,你当法人和董事长。另公司向你借200万的备用资金,一年后还。
我们所做的应是影视剧的组织者和策划者的角色,当然有好本时也可以兼做投资者,这样我们风险就小得多。实际上现在的影视公司完全由自己投资制作的很少,因为在美国大片、港片和现在正流行的韩片的夹击下这样做风险实在太大。当策划者和组织者,自然就不得不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这对我来说现在已不是一件难事了,因为我现在已把自己的心态调整为一个执行者,已不复当年的独裁者的脾气了。
我从23岁就开始在商场打拼,也许我不是一个好老板,因为在别人眼里我是屡战屡败,但我在这种失败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但我绝对是一个最好的开拓者,因为我1000次跌倒,却能1001次站起来。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就是在成功他妈的指导和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只要我们能精诚合作,将这个影视公司做精做强应该指日可待。这对你来说,只不过是锦上添花,在你的商业布局中增加了一支精锐部队。但对我来说,确实算得上雪中送炭。我会永远记得兄弟对我帮助的。
等几天我要去北京,主要就是加深与央视的感情。过两天我就再来深门,与你一起制定详细商业计划。
正值中秋节,本想坐飞机给你送盒月饼来,但我怕报销机票会让你生气。所以只好在心里给你送一个全糖的巧克力月饼。祝你全家中秋节快乐!身体健康!”
陈海生收到传真后,心想这个叶半城办事还真是急性子,但钱是赚来的,不是急来的。你这个剧本我问了很多人,都说亏钱的可能很大。这年头花钱容易赚钱难,我可不干这种事。
他想了想给叶半城打电话说:“最近我有点忙,再说我老父亲身体又不好,这事先暂缓一下。别急,我们的合作的介绍人可是市长大人。”
叶半城听他这样一说,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放下了催促的念头。几天后他真的去了北京,电视台他倒是去了,不过是顺便去的,他主要还是去看小月,以及探一下娜莎餐厅龙老板的口风,看对方有没有与他合作的想法。
龙老板对他还是那样客气,用最好的包厢和最好的菜肴招待他,只是每次陪他吃饭吃不到一半就会被人请走,剩下的时间就是小月来陪。叶半城没有多想,只是奇怪他为什么有把客人和他安排在一起用餐,这样也可以省点成本嘛。
小月现在对叶半城是言听计从,常常用少女特有的温情来照顾叶半城在京的生活。叶半城有时不免会把她和小美做一番比较,但很快他就发现小月对他的感情要真得多。因为她跟他在一起时从不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按照女性的心理来说,这是女性勇于献身的表现。
他心里不由有点得意,想不到自己这个年纪还能赢得十几岁少女的芳心。至于她的安排他也早也想好,只要她给他还生一个孩子,他就在京城给他买一套房子。只要有了孩子,这个女人才是真正是他的一个女人,不然的话,自己不论花多少钱,也只不过是上了一趟肉厕而已。
龙老板也曾多次和他商讨过在京贷款事宜,两人商量的结果是:他帮叶半城在京再办一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