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第89章


基斯但和菲律宾本来经济就很困难,在受到石油涨价打击后,陷入了更加严
重的困境。巴基斯但多付石油开支10—15 亿美元,又因战争原因取消14 条
飞往中东地区的航线和参加商业禁运,共损失20—30 亿美元。巴国库外汇储
备只有7000 万美元,正呼吁国际社会提供20 亿美元援助,其中包括5 亿美
元紧急贷款。菲律宾每天所需的24 万桶石油中95 %靠进口。为了维持收支
平衡,减少赤字,菲政府1990 年9 月提高国内油价24%,12 月又提高45。24 
%,致使通货膨胀率突破20 %,引起人民不满,社会动荡,使经济增长率下
降了2。5 个百分点。
更为严重的是,海湾战争使亚大地区很多国家的对外贸易受到了几乎是
难以承受的打击。亚太地区多数国家已实行开放性贸易,与西方及中东地区
有密切的贸易往来。战火一起,使这些国家进出口受阻。如盂加拉国自战争
以来估计外贸已损失19 亿美元。澳大利亚因参加禁运,面粉出口受到影响,
中东地区是斯里兰卡茶叶出口的最大市场,1990 年收获的2。33 亿公斤茶叶
的正常出口也成了问题。泰国估计,1990 年向科威特和伊拉克出口减少6000 
万美元,对日、美、欧洲各国贸易也有所下降,加上旅游减少、石油开支上
升,1990 年泰国外贸赤字达87 亿美元。估计1991 年出口增长速度将由1990 
年的20 %下降到14 %,贸易赤字增至124 亿美元。开战以后,泰国游客减少
40 %,民航乘客减少20 %。
亚洲经济大国日本,虽说不上像上述国家那样捉襟见时,但所受影响也
是不可忽视的。这次虽未出兵,但钱却没有少出,它承诺负担海湾战争20% 
的费用。日本政府继1990 年拨20 亿美元作为多国部队的费用、20 亿美元作
为援助受海湾危机影响的各国外,1991 年1 月25 日又决定追加军费90 亿美
元。每个日本人要分担1 万日元。难怪日本报纸指责政府,这无异于出钱雇
佣军队打仗。
日本在中东有重大利益。日本不产石泊,它所进口的石油71 %来自中
东,所以石油供给情况和油价变化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石油涨价,
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就要减缓。1990 年10 月,每桶油价从16 美元上涨到28 
美元后,日本经济增长就减缓0。75 %。此外,日本与中东贸易额达每年400 
亿美元,占日本对外贸易的7。5 %。海湾危机开始后,日本到中东的航线大
半已停驶,商业洽谈冻结,其对日本制造业冲击不可忽视。日本经济专家们
说:“如果海湾战争拖延,西方经济进入萧条,日本也在动难逃。”
在拉丁美洲,受损失最大的是已西,它所需石油的50 %靠进口,其中70 
%来自中东。按23。5 美元一桶计,巴西每天因涨价损失280 万美元。到1990 
年底,仅石油一项,就损失3 至4 亿美元。此外,智利、墨西哥等国家也因
海湾战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战争除了对世界大多数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经贸造成损失外,生态环境
对人类所造成的灾难也是严重的。科学家们纷纷提出警告,该地区油井燃烧
而释放出来的烟雾,将会影响亚洲季风,导致印度和东南亚数百万人死于干
旱和饥饿。加利福尼亚大学著名的气候学家理查德·特科博士说,油井起火
燃烧仅一个月就会向大气释放300 万吨黑烟,覆盖1 亿平方公里的面积——
相当于地球面积的1/5 。英国气象局的一份报告说,油田大火可能产生250 
万吨硫磺和氧化氮,造成大量酸体沉积海湾广泛地区。英国一个研究海湾战
争对环境影响的小组成员弗兰克·巴纳比说,被浓烟黑云覆盖的地区温度下
降15 至20 度,从而给农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害。
大量原油流入海湾而造成的严重污染,对海湾水域中丰富的“原料工
厂”、即浮游植物的生产带来打击。浮游植物是细微的漂浮植物,宫们构成
了整个海洋食物链的基础,由于大片浮油覆盖水面,阳光不能穿透水层,浮
游植物就无法生存下去,从而威胁着海洋食物链。这将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并影响海湾沿岸国家居民的饮水。
海湾战争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是广泛而严重的。正因为如此,很多发
展中国家的领导人频繁接触、磋商和进行斡旋,要求伊拉克立即从科威待撤
军,尽快结束海湾战争,和平解决海湾危机,使中东国家免遭更大的灾难,
并减轻对已经险象环生的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特别是避免发展中国家经济
陷入更加严重的困境。
海湾开战以来,美国和多国部队飞机的狂轰滥炸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家
和人民的忧虑和不安。欲知详情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三十四章狂炸与忧虑
无辜平民遭惨害,世人同情生悲哀;
人民渴望早停火,和平之声受青睐。
美国和多国部队的飞机对伊拉克的狂轰滥炸,特别是对民用目标的袭
击,使成千上万的伊拉克平民惨遭杀害,引起全世界人民的不安和忧虑。西
方一些分析家们说:“反伊联盟进行的海湾战争目的的任何扩大,都将有造
成政治和军事灾难的风险。”
伦敦大学皇家学院负责战争研究的劳伦斯·弗里德曼教授说:“我认为
如果盟军的野心太大,将会带来许多问题。”
“如果盟国所声称的解放科威特的目的有所改变,例如,搞垮伊拉克的
军事力量,策划杀死萨达姆·侯贡国民育傻他垮台,”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
的研究员菲利普·米切尔说,“这必将引出许许多多尚未解决的复杂问题。”
他认为很可能出现与美国的愿望相反的如下的局面:
——像叙利亚和埃及这样的联盟中的阿拉伯国家将退出联盟,甚至沙特
阿拉伯也会动摇。
——苏联人对战争的支持有可能受到影响,或者取消这种支持。
——欧共体也许会出现分裂,像法国和德国可能同坚定主战的英国发生
争执。
——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中的反战情绪可能大大增加。
——其他未加入联盟的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国家可能出现公众反战情绪
的强烈,并且有可能威胁一些国家领导人的地位。
“在军事方面,如果把战略扩大到完全打败伊拉克,那将需要使地面部
队增加一借,来同伊拉克的100 万军队抗衡,并且将造成难以预测的伤亡。”
伦敦经济学院的军事战略家菲利普·温莎说,“那将是一场恶魇。。如果实
行占领的话,中东将会出现完全混乱的局面。”
1991 年2 月9 日,苏联总统戈尔已乔夫发表声明说,海湾地区的事态正
在发生越来越可怕的变化。伤亡人数在增加,其中包括平民,军事行动已经
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苏联领导人再一次重申,苏联原则上信守联合国安理
会的决议;但是;战争的逻辑和军事行动的性质造成了超出这些决议中所确
定的授权的危险。
“历史的责任,健全的理智,人道主义的要求,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在安理会决议的基础上,动用政治解决的全部杠杆。”戈尔巴乔夫说,“在
这危急时刻,我公开向伊拉克总统发出紧急呼吁,呼吁他要认真考虑一下决
定他国家的命运的一切,表现出现实主义。我将立即向巴格达派出我的私人
代表与萨达姆总统会晤。在解决中东问题时,起决定性作用的首先是本地区
的国家。在战后结构中,伊拉克也应占有其应有的位置,伊拉克人民不能对
所发生的事情负责,他们应当得到同情、怜悯和支持。”
就在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4 天后,也就是格林尼治时间2 月13 
日凌晨1 点(当地时间凌晨4 点),美国飞机轰炸了巴格达可容纳1000 多居
民的一座防空掩体,绝大多数无辜百姓,惨遭浩劫。当时,飞抵掩体上空的
两架美国F—117A 隐形飞机,扔下两枚激光制导炸弹。第一枚炸弹首先落入
掩体入口处。一声巨响过后,洞口已被堵塞。第二枚炸弹在掩体顶部开花,
炸飞了厚达3 米的混凝土结构的洞顶,正在洞内熟睡的几百人或被炸得血肉
横飞,或被炸弹引起的大火活活烧死。
一位律师说,他在早些时候把妻子、儿子和两个女儿送到掩体里。因为
空袭很猛烈,他被截在家里。他想等空袭减弱后再去和他们团聚,可是没等
他动身,掩体就被炸了,妻子和两个女儿都被炸死了,只有儿子活着。
据获准亲睹现场惨景的外国记者说,一具具尸体被从瓦砾堆中扒出,大
部分尸体已化为焦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