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东航坚持不要柴监狱长招待,晚饭就到中队吃。“你那叫花子样,再吃就穿不上裤子了。”
“穷人穷对付,酒现成,到家抓只鸡子,再买几碗羊汤,成席了。”
贺东航说:“再叫个人。”
“甘越英,去年腊月里就咱仨。”
20年前,甘越英因为拒不和兰双芝同房,宁丛龙从惩罚当代“陈世美”的高度出发,把他从排长撸成兵复了员。他临回乡的时候,宁丛龙考虑就这么把他送回老家不好,就提了个“两留”:留个脸面,留条出路。后来派人联系,把他送到这里当了职工。他烧过锅炉,管过园林,当过保管,开过拖拉机,如今干电工。兰双芝咬定青山不放松,跟着他到了监狱。既是夫妻又是从部队来的,监狱还是照顾,在猪圈边上腾给他们一间平房,但甘越英自来的那天起,一如既往地不跟兰双芝同房,烧锅炉住锅炉房,当保管住仓库,开拖拉机睡机窝,人缘熟了就住值班室。也有好心人劝过兰双芝何不趁年轻离婚,在周围再找一个吃公家饭的就行嘛。兰双芝说,他是个尸首我也跟着他。以后就没人敢劝了。到监狱的第三年,兰双芝回了趟家,领回一个叫明月的小女孩,管她叫妈,管甘越英叫爸。兰双芝自此算是有了伴儿,娘儿俩就这么过。如今这孩子已经20岁了,初中毕业后在监狱当了出纳。甘越英以后从附近村里抱回条小狗,取名“大宽”。大宽跟他形影不离。
头十几年,那个叫秋萍的航运员,以后是船长,每年还要来看甘越英。起先人们不知他俩的关系,来了没人管,搞不清他俩晚上咋过的,后来知道了甘越英的遭遇,她再来时就有好心人腾间房子,偷偷让他们过夜。秋萍每次来兰双芝都知道,自有同情者报信,但她从不去堵门骂窗,照样同明月过生计。秋萍一连来了15年,最后一次来是个秋雨夜。以前她来,深夜里必传出哭声,是秋萍的哭声,那夜传出的是男女两个人的哭声。有几个青年职工披着雨衣在柳树下聆听,说甘越英哭得不是人动静,像早些年运河滩上被农人下夹子夹住的狼,嗷嗷地嚎,又人又揪心……
柴监狱长说:“秋萍头回来我就见过她,车站离这不远,下了车自个儿走过来。就穿着那会儿航运职工的制服,挎个小包袱。人也不比兰双芝受看多少,就是比她收拾得干净,个子也高。”
贺东航记不起秋萍,无从把她同兰双芝比较。倒是当年的甘越英在他眼前活泛起来。在同年入伍的兵里,甘越英算岁数大的,年长贺东航三岁。他属于那种“膀宽腰细必有力”的体型,几年的军营生活便荡去了他的乡土气,人出落得利利索索。解放帽檐常弯成一道美丽的弧,还要向上翘翘着。有一次部队应邀参加大清河航运系统的团日活动,要表演一对三的擒敌技艺。虽然在排练时,贺东航、甘冲英们都明确了自己应卖的破绽,注定了必败的命运,但没想到打起来的时候,观看的女共青团员竟然那么多,燕子一般叽叽喳喳,惹得贺东航、甘冲英们临时变招,要用实际行动批判“花架子”。三个小伙子蛐蛐似的围着甘越英,引须蹬腿,气得甘越英骂“我操你们的妈”!他也不按套路了,硬是七拳八脚把三个小子各个击破。芳心大动的女团员们拥上来献花。直到甘越英拒婚之后贺东航才听说,献花的姑娘里就有秋萍,但他对不上号。
………………………………………
《中国近卫军》第十五章(5)
………………………………………
甘越英一进门,贺东航就迎上去握住他的手。那手粗粝,显然缺乏热情。甘越英说:“首长们喝酒,喊我不多余吗?”贺东航说:“甘大哥不到酒怎么喝?”柴监狱长说:“别拿架了,你不来贺参谋长就到中队吃饭呢!”甘越英喊了声“大宽”,进来一条挺威猛的狗,身高齐人胯,嘴长耳短,红棕色的皮毛通体油亮。甘越英对大宽说,告诉明月我不回家吃饭了。大宽领命而去。贺东航搞不清它回去如何传达,嘴上却赞道“好狗”。
贺东航坚持按年龄排座次,柴监狱长居首,甘越英次之,自己坐下首。甘越英在柴监狱长左首坐了,说:“你贺东航这辈子无论当多大的官,年龄你是撵不上我了。一对三,手下败将,历史无法篡改。”
贺东航并不计较:“有要篡改的吗?”
“甘冲英那王八蛋算一个。”
每次见面,甘越英都要骂宁丛龙和甘冲英。骂宁政委自然跟他受到如此处理有关,那么骂甘冲英呢?是否因为兄弟俩境况反差太大,心里极不平衡?贺东航很能体会他这种心理,见了都以大哥相称,尤其在众人面前更对他尊敬有加,这大概是他俩还能把盏对酌的原因。贺东航抢在柴监狱长之前举起杯子:“越英大哥,小弟先敬你一杯。”还特意一手端杯,一手护杯,就像新上梁山的好汉受到宋江接见一样。甘越英不谦让,仰脖干了吃菜。柴监狱长看在眼里,心想贺东航这小子将来能出息个人物,善解人意,知道敬人。他端杯说:“贺参座,为你的支持,为你俩的战友情谊,我敬一杯。”因甘越英在场,他没说“支持”什么。“越英的战友每年都有来的,像你这么待他的不多。”贺东航忙说:“越英当年在团里哪样都比我强,特别是散打,三个我也不顶他一个。”
背后讲人的好话是美德,当众讲人的不为人知的好事也是美德,会使人感动。果然,甘越英自饮了一杯,慨然道:“好汉不提当年勇,我现在算什么?不是柴监狱长拿我当人看,狗屎一堆罢了。”几杯酒下肚,他脸上已泛出暗红。贺东航看着他,心想岁月真是无情。同是一个人,同是那套五官,怎么就生生地雕刻出一副老态了呢?仔细观察一下,甘越英昔日的青春容颜其实只是让三样东西破坏了。一头粗黑的浓发,变得斑白凋零,额头往上已经歇顶;绷得紧紧的人造革样的面部皮肤,如今像揉皱了的帆布;那双机警的灵光四射的眼睛,如今少了光泽,而且上眼皮松散,把双牛铃大眼耷拉成了三角眼。不变的只剩下一身傲气。与之相比,他的堂弟甘冲英自然也比过去见老,但那只是一种老成,老成得细发,老成得滋润,老成得看不出多少“沧桑”。
贺东航又给甘越英满上酒,举杯说:“我这次来还有一层意思,宁政委让我替他问候你。”
甘越英把举起的杯子又摁回桌上:“这杯我喝不着,你找甘冲英喝。”
贺东航只当他对宁丛龙的厚此薄彼不满,笑着劝道:“一码归一码,这杯要喝。”
甘越英已带几分酒意,他一拍桌子:“你回去问问甘冲英那个王八蛋,是他打了兰红霞的‘提前量’,还是我打了兰双芝的‘提前量’?你明天就把兰双芝带回去查体,把报告送给宁丛龙!”
贺东航暗自吃了一惊。甘越英跟兰双芝睡了觉又要蹬人家,二十年来人们就是这么传的,但甘冲英打“提前量”的事却从未听说过。甘越英当真是有冤情吗?
柴监狱长也喝不下去了,他划拉着烟斗说:“老宁出手太狠,就算跟未婚妻睡了,这算多大个事儿?也不至于一撸到底嘛。”
甘越英把眼前的酒杯猛一划拉,那酒杯就横飞出去,在石灰墙上砸个粉碎。
“我没睡,王八睡了!”
………………………………………
《中国近卫军》第十六章(1)
………………………………………
像他多年前夺了头功凯旋一样,贺远达一进家门就嚷:“搞饭吃呦,再搞点把子酒!”声音喜悦而洪亮,像唱了个大喏。公务员小王听出首长心情好,内务卫生估计要受表扬。
贺远达确实高兴,把肖万夫、易琴一起拉到家里吃午饭。那天从观光大厦下来,几个老兵一路上都夸他讲得好,肖万夫直说真带劲,郦英、易琴则上升到国威军威的高度,说他宝刀不老,替中国人争了面子。他想起他珍藏的几支老枪,由于保养得好,进了靶场照样突突。只是老型号的子弹断了来源,打一发少一发了。
那天晚上,苏娅兄妹和索明清又到宾馆看他们,苏伟还捎来些奇珍异果。说是顶层会晤之后,谈判有了转机,美国人说话不那么冲了。贺远达、肖万夫哈哈大笑,又跟他们扯起了板门店谈判。
苏娅被郦英和易琴拽到一边问长问短,苏娅一口一个阿姨地叫,说阿姨气质好,一点也不显老。阿姨们则感叹她年轻漂亮,英语讲得好,家是哪的?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身体好吗?
贺东航饭前赶回来。苏娅已经在电话里给他绘声绘色地描述了顶层会晤的详细经过,他进门就夸张地感叹,爸爸妈妈和肖叔叔易阿姨联手打了一场漂亮的外交仗,要好好庆贺庆贺,中午
小说推荐
- 王者近卫军
- 《王者近卫军》作者 水墨画心第一章 富家子弟遭遇突变迈克尔.赵,哦,英籍华裔,他的中文名叫赵青,1980年4月8日出生于英国西约克郡利兹市一家高级私人医院。迈克尔的曾祖父赵启英早年从中国来到英伦闯荡,通过几代人的打拼,赵家如今也算是英伦上层家族了。说来也巧,不知道是不是响应遥远祖国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 最新章:第187章
- 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 作品: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高芾 内容简介 正文 政事本纪 紫禁城里小吃摊“皇上到圆明园喽”窗外这么一喊,二秃子爬起来就收拾家什,出门直奔西苑。不单是他这个卖烤白薯的,整个海淀镇,卖煎饼果子的,卖糖葫芦的,卖切糕的,卖羊头肉的…全都奔西苑而去。干吗?出皇差?皇上有御膳房,不吃烤白薯。二秃子
- 最新章:-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第15章
-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
- 《中国雄师—第一野战军》作者:洪兵、汪徐和 编著引言:西北军魂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是军委麾下的一支劲旅。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解放区和晋绥解放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地方武装改编、组建起来的。其发展沿革经历了晋绥野战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阶段、西北野战军阶
- 最新章:中国五大野战军-第372章
- 中国近代史
- 蒋廷黻(﹏(﹏ 蒋廷黻,一八九六年出生于湖南邵阳,一九六五年病逝于美国纽约。他在故乡度过了少年时代,十七岁时负芨远游,先后肆业于美国奥柏林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一九二三年返国,任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一九二九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中年后始到国民政府供职,还政后又
- 最新章:第19章
- 新中国近代史
- 作者:白竹猪作品相关 序回去的过程不重要,总之,我是回去了。回到那万恶的旧社会,呃,错了,是万恶的异时空的旧社会。那是个与现实世界相似度高达99.99%的平行世界,读者请勿与现实世界挂钩,如有差异,乃是世界性差异,万万不能认为是作者水平不足,能力不够。闲话少说,咱们书归正传。正文 第一章看着眼前的金
- 最新章:第258章
- 卫国大军阀
- 《卫国大军阀》作者:睡醒的兔子第一章 我是冯庸头疼!这是冯永现在唯一的感觉“他妈的,不就是多喝了两杯嘛!至于这么折磨老子吗”闭着眼睛的冯永骂咧咧的说道。冯永是沈阳铁西区人,今年二十四岁,是沈阳市一所排不上号的二流本科大学的毕业生。冯永家境属于中层。父母都是国企的普通员工。家里有房有车。再加上自己正宗
- 最新章:第711章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作者:张明金等
- 作者:张明金等本书简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的辉煌历史,介绍了它们的起源,参加过的重大战役、战斗,曾经出现过的英雄集体和英雄人物等。这是一部全面了解我军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作品 目录 概述序言再版说明第一章 军委总部机关一、中央军事委员会二、总参谋部三、总政治部四、总后勤部第二章 野战军一、第
- 最新章:第55章
- 5890-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发表,比较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第38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2-历史的底稿
-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第3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