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人家不打咱哪,还限制进口。”
父亲不说话了,他说不清敌人什么时候再当运输大队长。
孩提时代不算,我军的高级将领贺东航见得多了。对他们,他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又有一种天生的亲昵感。他们是他的偶像,是他的星座。照他的划分,像他父亲这一茬从红军中走过来的将领,是共和国第一代将领。他们每个人都有一部传奇人生。不用讲别的,只从万物竞择、优胜劣汰的角度看,没有一颗坚毅的心和强健的体魄,能够扛着电线拐子,昼夜兼程240里,提前赶到泸定桥吗?能够爬过雪山、走出草地,一宿营就要保证电话线路畅通吗?正因为红军时期他们吃过的苦太多,所以总担心他们亲手缔造的那点好东西传丢了。父亲当军长的时候到一个团视察,看到一个连队作风好,回来就在屋里哼京戏。听到干部欺负战士的事,气得饭都不吃。早晨散步,见一门四管高射机枪放在院子里,没有盖布,就绕着这门机枪转开了圈子,就像他亲孙子贺兵趴在那没人管一样。父亲说,你们盖不起炮库,也要找块雨布盖盖它嘛,红军的时候要是有它,能顶一个营用!他那眼里湿润润的……
而这些将军们对后来越来越多的讲话、发言、文章、经验倒没有看得多重,深刻不深刻,新鲜不新鲜,条理不条理,大都并不怎么在乎。父亲到一个师里讲话,看看时间不多了,上台前把讲稿从中间撕掉七八页。秘书说这样就接不上了!他说让他们自己去接。结果就是这么念的,效果还挺好,都说老首长讲话就是简练。父亲对传统的怀念,实际是对自己青春岁月的怀念。老了以后忆青春,连当年脸上的粉刺疙瘩都是美好的。现在这把年纪,还能长得出来吗?
听说贺东航要到成都开会,父亲双目不睁,手脚不停,半晌嘘了一口气:“成都噢,天府之国……”后来,就瞟了瞟母亲。
母亲郦英左手捏着一个透明的塑料盅子,里面有几粒花花绿绿的药丸,右手端着父亲的大搪瓷缸子走过来,把药和水一起递给父亲。父亲血压偏高,医生让他终生服药。母亲问贺东航,你眼睛下面怎么发青,昨晚没休息好?贺东航说到部队查勤了。母亲就静静端详儿子。
母亲比父亲小了近十岁,走路说话都很快。贺东航很少想到这位前志愿军文工团员的实际年龄。母亲兼着父亲的秘书、管理员和保健医生,父亲首先是她的首长,其次是丈夫和挑剔员。这是他们多年形成的关系。
父亲吃了药,把药盅茶缸递给母亲。母亲说,你活动完了给老肖回个电话,人家给了两只兔子。老肖是父亲的老战友,是贺东航妹妹贺小羽的公爹。母亲又问父亲兔子怎么吃,父亲说杀了吃。母亲说谢谢首长提醒,我们正想活着炖呢。
母亲把公务员小王喊过去,指着一盆茶花:“给你说过多少次了,浇透了水,半干之后要松土,你看看,你看看……”小王就很虚心地看。“知道什么是半干吗?”小王刚想抢答,母亲就说出了标准答案:“就是没干透。”小王没捞着得分,心里不服气,认为这跟他的理解一样嘛。母亲总是把工作人员的活儿安排得很满,并且指导频繁,批评多于表扬。贺东航很同情他们。父亲说,论你妈妈的水平,早就可以当副班长了。班副班副,菜地内务。
父亲又瞟一眼母亲,小声地但却很清晰地给贺东航交代:“到了成都,你抽空到陆军的几个医院去一下,看看有没有一个叫亚敏的人。”
再问,他就不说了。他交代任务只说一遍。
在军区空军大院,接待贺东航的是一个敦实精明的空军大校。贺东航刚开口,他就吓了一跳:“怎么,武警要搞空军?!”
我搞你干什么?贺东航心里暗骂,又面带微笑地说了一遍来意。
空军大校松了口气。接着一个劲说很复杂、很复杂:“直升机就不用说了,现在国产最好的是藏羚羊18,你们是进口的?”
你才是进口的呢!贺东航又说明是国产的。
大校听说是国产的就有些不屑了,只是说“复杂”:“要停机坪吧,要场站吧,要机务吧,要雷达吧,要气象吧,要通信吧……”
贺东航问:“老弟是飞行员出身吧?!”这本来有点讨好之意,求人嘛。
不想那大校愈加不屑了:“我不是飞行员。你们外行人吧,一说空军就是飞行员,其实,空军真正干活的不是飞行员……”
飞行员不干活你还叫他妈的空军!贺东航心里骂罢,讨了一些资料告辞。
贺东航跟空军本来没有缘分。
初中毕业,空军招飞行员,他怀着井喷般的革命热情报了名。七查八查,直到全校只剩两个人的时候厄运终于降临。他被告之:眼底有问题,右足踝有旧伤。是的,有一年足球联赛之后,他拄了三个月双拐。
父亲始终在静观,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直到贺东航被刷下来之后才说:“不去也好,空军也没什么了不得,老祖宗都是陆军。”
贺东航没想到,年过40,又跟空军打交道了,要搞空军了。
………………………………………
《中国近卫军》第一章(5)
………………………………………
已经下午1点多钟,贺东航开着丰田越野回宿舍。他想看看儿子回来没有,见见卓芳,顺便吃点饭。照例,这会儿应是老婆孩子午休的时间。
贺东航拾级而上,轻步走向三楼。
他担心惊醒了老婆儿子,轻手轻脚开了门。他走到儿子的房门口,门虚掩着,一探头,床上空着,哦,儿子在爷爷家还没回来。他返身回客厅,倒了半杯纯净水,想着同卓芳第一句话说什么。他走向卧房门,听到里面的声音。
卧室门口淡绿色踏脚垫上有一双皮鞋……一双男式皮鞋……不是他贺东航的一双男人的皮鞋!
贺东航的脑子凝固了,一股凉气顺着脊椎沉到脚跟。
他的身子现在就像一座炸药库,这双鞋则是嗤嗤燃烧的导火索……
“卓芳,你在里面吗?”
没动静。
“我、我在……”
卓芳的声音绝对处于非正常状态。
“还有谁?”贺东航的眼前许多架直升机在相撞。
门终于开了,一个与贺东航年龄相仿的男人站在门口。这个男人贺东航认识,是卓芳的画商高见青,他们没说过几句话。他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事,兼做书画生意。卓芳垂头坐在床沿上。两个人的衣服都有凌乱的痕迹。高见青用身体挡住卓芳的身影,脸上是好汉做事好汉当的表情。
一个结结实实的直拳就砸在了高见青脸上,贺东航是运足气力出手的。高见青晃了一下,鼻下立刻喷出一道彩虹般的鲜血,他抹了一把,脸就花了。他居然努力站稳了,很镇定地说:“打吧,我喜欢卓芳,是我追她的,你不要为难她。”贺东航一言不发,再次出拳,高见青就倒了,这次出血的是嘴。卓芳忽然疯了一般冲上来,用身体挡住高见青,跟自己的丈夫说:“你不要打他,都是我不好,你打我吧!”卓芳吐字清晰,表情决绝。贺东航立刻觉得整个人像要虚脱似的,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他返身向外走,临出门说:“你们接着睡吧,睡够了一起给我滚!”
贺东航跌跌撞撞冲出单元门。雨打在他滚烫的脸颊上,他打了个寒颤。站在雨地里,贺东航拨通了甘冲英的手机。
“是我。”
“听出来了,首长有何指示啊?”
“……”
“喂?喂?参谋长,你听不到我说话吗?”
贺东航挂断电话,漫无目的地走进无边的雨幕。
贺东航回家的时候已是深夜12点以后。儿子依旧不在家,只有卓芳独自坐在远离灯光的暗影里。
“儿子呢?”
“我跟你父母说我们有点事,麻烦他们再照顾一天贺兵。”
贺东航点燃一支烟,在妻子对面坐下。青色的烟雾渐渐弥漫,让卓芳的脸模糊起来。贺东航瞪大眼睛,努力要看清楚这个和自己同床共枕了15年的女人。很意外地,贺东航发现卓芳老了。也许是台灯的角度有问题,看上去卓芳的脸部肌肉已经有向下的走势,眼角皱纹也显而易见,一件真丝家居服松松垮垮罩在身上,整个人就有了伶仃的感觉,看着让人心酸。
眼前的卓芳苍白而憔悴,仿佛是经了时间落了灰尘的精美瓷器。女人30岁以前的容貌是父母给的,30岁以后的容貌是生活塑造的。幸福的女人才能保持美丽。卓芳不幸福。这样的判断像一记重锤砸在贺东航心上。妻子没有幸福感,就是对丈夫的根本否定。贺东航想不通。是的,近几年来,尤其是升任总队参谋长以来,他越来越忙,他们的家庭生活也越来越平淡,话也越来越少。可是,所有的家庭不都是这样吗?生活就
小说推荐
- 王者近卫军
- 《王者近卫军》作者 水墨画心第一章 富家子弟遭遇突变迈克尔.赵,哦,英籍华裔,他的中文名叫赵青,1980年4月8日出生于英国西约克郡利兹市一家高级私人医院。迈克尔的曾祖父赵启英早年从中国来到英伦闯荡,通过几代人的打拼,赵家如今也算是英伦上层家族了。说来也巧,不知道是不是响应遥远祖国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 最新章:第187章
- 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 作品: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高芾 内容简介 正文 政事本纪 紫禁城里小吃摊“皇上到圆明园喽”窗外这么一喊,二秃子爬起来就收拾家什,出门直奔西苑。不单是他这个卖烤白薯的,整个海淀镇,卖煎饼果子的,卖糖葫芦的,卖切糕的,卖羊头肉的…全都奔西苑而去。干吗?出皇差?皇上有御膳房,不吃烤白薯。二秃子
- 最新章:-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第15章
-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
- 《中国雄师—第一野战军》作者:洪兵、汪徐和 编著引言:西北军魂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是军委麾下的一支劲旅。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解放区和晋绥解放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地方武装改编、组建起来的。其发展沿革经历了晋绥野战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阶段、西北野战军阶
- 最新章:中国五大野战军-第372章
- 中国近代史
- 蒋廷黻(﹏(﹏ 蒋廷黻,一八九六年出生于湖南邵阳,一九六五年病逝于美国纽约。他在故乡度过了少年时代,十七岁时负芨远游,先后肆业于美国奥柏林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一九二三年返国,任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一九二九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中年后始到国民政府供职,还政后又
- 最新章:第19章
- 新中国近代史
- 作者:白竹猪作品相关 序回去的过程不重要,总之,我是回去了。回到那万恶的旧社会,呃,错了,是万恶的异时空的旧社会。那是个与现实世界相似度高达99.99%的平行世界,读者请勿与现实世界挂钩,如有差异,乃是世界性差异,万万不能认为是作者水平不足,能力不够。闲话少说,咱们书归正传。正文 第一章看着眼前的金
- 最新章:第258章
- 卫国大军阀
- 《卫国大军阀》作者:睡醒的兔子第一章 我是冯庸头疼!这是冯永现在唯一的感觉“他妈的,不就是多喝了两杯嘛!至于这么折磨老子吗”闭着眼睛的冯永骂咧咧的说道。冯永是沈阳铁西区人,今年二十四岁,是沈阳市一所排不上号的二流本科大学的毕业生。冯永家境属于中层。父母都是国企的普通员工。家里有房有车。再加上自己正宗
- 最新章:第711章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作者:张明金等
- 作者:张明金等本书简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的辉煌历史,介绍了它们的起源,参加过的重大战役、战斗,曾经出现过的英雄集体和英雄人物等。这是一部全面了解我军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作品 目录 概述序言再版说明第一章 军委总部机关一、中央军事委员会二、总参谋部三、总政治部四、总后勤部第二章 野战军一、第
- 最新章:第55章
- 5890-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发表,比较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第38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2-历史的底稿
-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第3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