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姑当官》第35章


在园林的命名问题上,与会人员发生了不同意见,大部分与会者认为叫安澜园的名字比较好。他一方面可以扩大安澜县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又可以借安澜县的无形资产,扩大景点的知名度,这样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就其名字的字义看,也很有深度和广度,更能体现安澜县的文化底蕴。徐副县长也倾向于安澜园。 
但以春花为代表的部分与会者认为,这不是安澜县建的景点,是奔牛镇建的景点,最好能体现当地的特色。春花内心更多考虑的是,用迎春苑的名字能够突出自己的政绩,突出自己的影响力。因此,她极力主张命名为迎春苑。 
在命名的争论中,大多数人只是出于公心考虑,没有春花和徐副县长考虑得那么深,那么多。最后徐副县长表示景点的命名问题可以放一放,最终由张书记拍板决定。 
这次会议是设计论证的最后一次会议,也是一次阶段性总结会议。会后,莫镇长根据专家和与会者的意见,迅速对设计方案作了调整,进一步完善了方案内容。 
设计方案定稿后,春花就迫不及待地和张书记联系,要将设计方案送给他最后拍板。傍晚,春花独自一人到了张书记那里。 
吃完晚饭,春花跟随张书记到了房间,把设计图纸和有关文字说明,交给了张书记。张书记认真仔细看了一会儿,很满意,没有提出什么意见,只是就命名问题和春花进行了讨论。 
论证会后,徐副县长立即向张书记作了汇报,张书记知道春花坚持迎春苑意图和内心想法,但他也认为叫安澜园,比较好。春花得知张书记也倾向叫安澜园,很不高兴,就同张书记撒起娇来,非要他改口同意取名叫迎春苑不可,张书记看春花的态度坚决就调转了话题,强调了工程质量、工程规模等问题,提醒春花不要贪大,要求精,要做一项成功一项,要宁缺勿滥,不可贪大求多。 
他们谈了一会工作后,就闲聊起来。这时,一个年轻漂亮的女服务员进来了,说是做清洁卫生的。为了方便服务员的工作,张书记就把春花带到卧室继续聊天。没等春花坐稳,张书记就靠了过来,春花也是多日没和张书记在一起了,见到张书记心跳早已加快,面色红晕,满脸发烫,热血沸腾,兴奋万分。两人也就不顾外间有人,就亲热起来,正在狂吻之中,忽然听到外厅“啪”的一声,好像是玻璃杯摔坏的声音。张书记一惊,迅速放开春花,来到了外厅,春花也跟了出来,见服务员正蹲在地板上收拾碎玻璃,张书记很关切地问:“怎么啦?手划破没有?”从张书记的脸色、眼神和说话的口气,显得既关心又温和,没有一点责怪的意思。春花本来很恼火,原想狠狠训斥这女服务员,一看张书记这个样子,便不好发火,反受感动,认为张书记蛮有水平的,没有一点架子,平易近人,他在这里充分体现一个“忍”字,想想自己刚才差一点发火,还是缺少一个“忍”字啊! 
春花的功利心态决定了她不会轻易放弃迎春苑的冠名,她现在急需要做出政绩,需要产生影响。因此她在张致宇面前软硬兼施、死缠硬磨,甚至是撒娇耍赖、坚决不让…… 
张书记被她闹得没有办法,也隐隐感到这毛丫头心思远大,将来必是女强人。 
第二天,春花又找到孙秘书那里,要他想办法在张书记面前说说话。 
孙秘书受了春花的委托,就认真地开动了脑筋,分析这件事能不能办,如能办,应该怎么办。他分析张书记的意图,显然,冠名“安澜园”是对的,是从大局出发,通盘考虑的,同时也为自己脸上贴了金。春花坚持起名迎春苑的目的也很清楚。这时他又分析了张书记和春花的关系,如果春花坚持己见,那张书记最终还是会让步的。因此,他帮助春花不仅可以讨好春花,而且张书记也不会有多大的反感。关键的问题是用什么巧妙方法去说服张书记,使他顺其自然,顺理成章,顺风使舵。 
一连几天孙秘书都在苦思冥想,一时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春花又是一天几个电话,频繁地催问情况。就在他万般无奈,苦苦发愁时,有几个朋友邀他去喝酒,在酒桌上,与朋友们海阔天空地聊天,无意谈到乾隆皇帝的身世,都说乾隆不是雍正所生,而是大臣陈阁老的儿子,说乾隆六下江南有四次到陈阁老的家是为了探亲,乾隆为了报答陈阁老,特地为陈阁老建了一个私家花园——安澜园,还为陈阁老题了“双清草堂”,说是寓意双亲的意思。当地老百姓都认为陈阁老就是乾隆的生父,至于到底是否真实,谁也无法考证。孙秘书的脑子真够灵光的,听了这些,眼睛一亮,心中窃喜,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有了这个不可多得的佐证,就可以为迎春苑命名帮上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点,人民的园林怎么能同封建王朝大臣的私家花园同名呢?为了稳妥起见,他向浙江海宁等地咨询,“安澜园”是否真的就是陈阁老的私家花园,浙江海宁等地有关部门证实:浙江省海宁县盐官镇,确有陈阁老的私家花园——安澜园。他得到这些材料后心花怒放,哈哈!又为春花办了一件大好事。 
他立即和春花通了电话。 
“喂,春花吗?” 
“是啊,我是春花,是孙秘书吧。”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们镇景点命名迎春苑没有问题了。” 
“是吗,张书记同意啦?” 
“还没有,我找到了有关资料,足以证明冠名安澜园是不可取的。” 
“是吗,那太好了,你在哪弄的资料?”春花虽然高兴,但还有几分疑虑。 
“是这样的,我查到一个资料,清朝一个大臣的私家花园就叫安澜园,那么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点,怎么能与它同名呢?” 
“资料的来源可靠吗?真实吗?”此时春花还有点不踏实。 
“你来一趟就清楚了。” 
“好的,我马上就到你那去。”春花非常高兴,恨不得现在就拿到材料。 
“现在不行,你明天上午来吧。” 
“为什么啊?” 
“这事不能让张书记知道,明天他到市里开半天会,你来拿材料吧。” 
“那好吧,我明天上午到你那里。”春花认识到孙秘书太精明了,做事真是滴水不漏,天衣无缝。 
第二天,春花9点到了孙秘书的办公室,拿到了材料,高兴万分,她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当她沉浸在得意的兴奋之中,还没有回过神来时,孙秘书说:“这些材料,你千万不要说是我搞的,不然我就得挨批评了。” 
春花带着材料,马上就到徐副县长的办公室,向徐副县长说出不能冠名安澜园的理由,并拿出资料给徐副县长看。徐副县长一看,也认为冠名安澜园确实不大妥当,幸亏现在得知情况,不然,岂不是要出政治笑话吗!他对春花说:“这个资料很重要,你要立即向张书记汇报,不然要出政治笑话呢。”说完,他立即叫秘书复印了一份。 
春花是故意先找徐副县长的,她心里清楚,只要徐副县长不坚持,张书记就好转弯。 
等张书记回来,春花又来到张书记那儿,提出不能冠名“安澜园”的理由,张书记看了材料,觉得春花说得很有道理,但他为了防止徐副县长等人有看法,就问春花:“这个材料徐县长看了吗?” 
“看了,他还复印了一份。” 
“徐县长有什么意见?” 
“他认为不能冠名安澜园,不然要出洋相呢。” 
“哦,你把孙秘书叫来。”张书记对春花说。 
春花立刻把孙秘书叫到张书记办公室。 
“你看看春花的资料,很及时,不然我们还真的会出洋相呢,不过……”他话锋一转说,“你和浙江有关地方联系一下,核实一下这材料的真实性,马上告诉我。” 
“张书记还不相信我呀。” 
“哈哈……”张致宇笑了起来。 
张书记真不愧是生姜老的辣,他一方面同意春花的观点,但又要防止情况有误,另一方面还要防止其他领导产生不同看法。 
这时孙秘书拿着材料与春花对视了一下,两人都抿嘴暗笑。 
第三天,一份整齐的函件送到了张书记的办公桌上,张致宇批示:此件请徐副县长等有关同志阅处。 
迎春苑顺理成章地命名了,一场冠名之争也就尘埃落定了,春花如愿以偿了,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可是一个女服务员的出现,却使她平添了无限的烦恼。有道是苑中有园拒安澜;摔杯声中藏隐情。
三十九章 春风送暖闻花香 杨柳吐翠听鸟语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