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场穿红楼》第63章


这个学堂还是在部落里面有了钱之后,那些家里面有钱的牧民也想让家里面的孩子学几个字。在这个大环境下面,办起了学堂。看见送孩子入学的牧民越来越多,才由部落统一出面,办了几个学堂。毕竟就算部落里面一下子就有钱了,部落的人口也在那里。比京城的人口还有差些,部落里面办个学堂也费不了多大的事情。
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就近进入低一点的学堂。等孩子大了,又有意向学习的时候,就可以去部落中心,也就是宝勒格沁亲王府旁边的那个学堂里面念书。就算不想学习,也可以去另外一个学堂,学一门手艺。
说起来这个创意还是通过吉日格勒说起过她上一辈子的事情之后,哈丹他们首先就想的办这么一个学堂。毕竟卖种子,想也知道这生意做不长久。到后面,种子的价格会低很多。卖水果之类的吧,随着水泥路和罐头的出来,销路也会减少。还是学一门手艺靠谱,中原不是有句话说的是老天饿不死手艺人。
甚至随着家里面的父母出去放牧、做生意,学堂还发展成为可以做宿了。孩子平时的时候,吃穿都在学堂里面。等冬天放假的时候,大多数家长都已经回来了,孩子也跟着一起放假。
可是学堂里面收的孩子都是五六岁大的,总不能让夫子给带孩子吧!这样就出现了个问题,要是家里面没有长辈的,母亲就只好留下来照顾孩子。至少也得等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在带着一起出去。
你说以前怎么做的,可是现在能和以前相比吗?以前家里面穷,谁家没夭折几个孩子。大家都麻木了,就算失去孩子,日子还是要一样的过。家里面穷,要是沉浸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中,剩下的孩子说不定也养不活。
现在日子好过了,以前孩子夭折那是没办法的事,可是现在有了。部落里面的大夫多了,孩子有什么问题,一看就能够解决。父母都是疼爱孩子的,既然孩子能够活下来,自然会争取让孩子活下来的条件了。
家里面有老人的还好,等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就可以把孩子给留在部落的老人抚养。可是没父母的,或者分家出去的,要么妻子留在部落里面抚养孩子,要么把孩子给亲戚抚养。可是这两者都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第75章 
但是这些做法都存在一些问题; 妻子留下的就不用说了。夫妻双方长期分隔两地,消息也不灵通,之间的感情很容易出现问题。
像特木尔这样的还算好的; 还有一些直接就纳了妾侍。虽然部落里面还没有那个男人宠妻灭妾; 但是感到危险的可不少。有许多夫人都和妾侍斗了起来,吃亏的也不少。毕竟在一开始的时候; 那些妇人就不是擅长争夺的。
所以那些夫人在谈起特木尔夫人的时候才会感到有些羡慕; 因为自始至终特木尔都没打算把那个女人带回家; 也没打算把自家的财产给那个女人享用。买回来除了给吃喝外; 几乎没有给她买过什么东西; 更不要说给钱了。
不过想到她们的态度,宝音还是有些心凉的。现在的时候常说难道精神出轨就不算出轨吗,这个时候特木尔可谓算是名正言顺的出了轨。就算他对那个女人没有感情,身体出轨就不是出轨了吗?可是在这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特木尔表示了理解。
虽然知道是这个社会的缘故,但是心里面还是凉飕飕的。想要改变,又没有那个魄力。听到她们说话的声音,把注意力拉了回来。同时心里面暗暗的下定决心; 要对十阿哥再好一点。真是有了对比; 幸福感一下子就上去了。连以前觉得十阿哥有些大男子主义; 不像现代看到的那些男友体贴。现在都觉得时代不同; 十阿哥能够做到这个样子算很好了。在这里,总不能指望找一个小说里面的那种忠犬男人。
一个夫人低声八卦的说道:“听说了吗,腾格尔家的一个旁系的孩子就是放到他哥哥家教养的; 可是他哥哥家里面的孩子也多。而且他哥哥又管着一小片的果子林,每天回去忙碌着都没什么时间管孩子。他家的二儿子有些霸道,那孩子每次饭后分到点心或者水果大多被他二儿子抢去了。”
另外一个夫人接着说:“你这个还算好的,我还听说了一个:那孩子原本是个活泼可人疼的,可是等孩子爹妈回来的时候,孩子就有些不爱搭理人了。”
宝音心里想着,那孩子不会是被弄成自闭了吧!于是开口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我知道,原本那孩子父母打算冬季的时候在回来的。可是听说海边那里的海货和盐便宜,就想着去海边转一圈。这么一来冬季就有些赶不回来了,想着反正都赶不回来了,就再多转几个地方,明年冬季再回来。正好那个时候孩子就要入学了,可以在家里面呆一年,帮孩子适应适应学院,再培样一下感情。
谁知道他兄弟的妻子性格有点那个,本来孩子父母给孩子留了很多东西。她想着孩子也吃不到许多,自家的孩子也能跟着吃些。可是孩子的父母要多出去一年,那东西就有些不够了。偏偏孩子的父母为了多进些货,钱财什么的大多压在货上了。让族人带消息回来的时候,也没带太多的东西给他兄弟家。想着都是自家兄弟,再说了自己也没想占便宜,等来年回部落的时候,再准备一份贺礼回去给他也就是了。
可是他嫂子就有些不乐意了,吃食方面倒没有克扣那孩子的。但是在家里面对那孩子冷眉冷眼的,在她的影响下,她家孩子对那孩子也不喜。”一个夫人赶紧回道,好像等一下就不能显示自己的能耐一样。
另外一个穿着宽大直筒到脚跟的天蓝色长袍,两边开叉,领口和袖口用深蓝色套花贴边的年轻妇人,用怯生生的语气说道:“我还听说他兄弟家的孩子对那孩子说,他父母不要他了。”
宝音愣了一下,没想到看起来文文静静的夫人,说起八卦来,一点也不差。
“真是造孽呀!”林瑶慈悲的说道,家里有孩子了,最看不得这些。
看见林瑶感伤的神情,另外一位妇人用愉悦的声音说道:“其实也不光全是这样的,我前个还听到一则消息,可把我乐坏了。这不是冬季了,那些人都回来了。那日松(青松)抱着他阿巴嘎(叔叔)问他是不是不出去了,要把他安达(兄弟)接回家去。
他阿巴嘎就逗他说:‘是不是舍不得你安达?没关系,你们明年春天就又会在学院里面见面了。’结果那日松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从他阿巴嘎身上下来,他阿巴嘎问他怎么了。
他说他一点也不想长期看到他安达,因为他安达在的话,家里面的好吃的,都有先拿给他安达,而以前都是先给他的。安达出去打架闯祸了,他也会跟着挨打。但是他闯祸了,他父母会塞给他安达一些吃的,让他站在一边去,然后收拾自己。你说这小小的人,就学会吃醋了。他安达的父母不在身边,他父母难免要多照顾他安达一些。再说了等他父母生下弟弟之后,难免要多花的精力在弟弟身上,到时候他这样子怎么行哦!”
“其实也可以理解的,都是四五岁的小孩子,看见父母疼爱其他人,难免心里面会不得劲。等他大些了,就懂事了。再说了他不是要去学院里了吗,到时候学院里面的夫子会教导他的。”宝音开口辩驳一句,在她看来,这个孩子挺不错的了。只是在他阿巴嘎面前抱怨一番,之后还不是凑在一起玩。也不像前世的时候,生二胎政策下来后,有些孩子的极端想法。上一世的时候,就看到网上有人写生下来也要掐死之类的话。
而且亲身经历过学院的创办,知道学院在一开始的地方,就很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样。所以对学院里面的教学还蛮有信心的,再说了孩子入了学,同龄的孩子也多了,玩闹到一起,谁还记得小时候的那点想法。
林瑶出声总结道:“这孩子小的这段时间很麻烦,可是又总不能让族人们把干得好好的事业丢下吧!”
宝音想到上辈子的幼儿园,提议道:“不如我们在建个学院,接受那些小孩子行吗?”说完心里面都有些不确定起来,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这孩子就那么一点大,恐怕等父母过了几季回来,孩子都不认识父母了。
有可能有那等心大一些的父母,说不定都会认不出他们的孩子。毕竟孩子小的时候都差不多,走的时候如果孩子年纪太小的话,还真说不定。这么一想,又觉得有些不靠谱起来了。像以前孩子的父母,晚上的时候还都见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