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卒说:“我一向为官清廉,怎肯剥削士卒。”
门卫忽然沉下脸说:“你做你的清官,没有五万两,也得一万两,否则你到别门引见去。”说着挥袖而去。
马前卒见非金不行,只得上前说:“我给一万两便是,请你立即引见师傅。”
门卫说:“先立借据再说。”马前卒无奈,只得先写借据给他。
马前卒办妥事回营,恰好五行星也回到了。五行星问:“马押运请到师傅没有?”
马前卒说“请是请了,明天即来。只是这些都是盘古太尊设置的圈套。”于是,把请师傅的经过告诉了五行星。
五行星了听,叹道:“混沌世界、天庭、地府、阴间、阳间、空间元不同样混沌,哪里有半点光明啊!”
马前卒问:“这样说,你也经过一番周折,才请到太尊夫人?”
五行星说:“周折却不计较,却请不到太尊夫人亲临,只附我一个信札,令我回营开启。”
马前卒说:“这个当然。”
这时已更深夜静,两个将太尊夫人的信札拆开,只见写着:“求盘中古自有解救之法。”
马前卒看了顷刻晕倒,五行星救了好久才把他救醒。马前卒醒来,愤然说:“从这信札上看,更是他们串通一气,否则盘中古就直接救他们了。宇宙至尊尚且如此,以下何言哉!”
五行星说:“宇宙所到,无不如是,以我你之力,能怎样?还是救人要紧。”于是,拉着马前卒向盘中古处走去。
盘中古见了两鬼说:“明日就是灭鬼阵最后一日了,二位可把两名高士请到了?”
马前卒余恨未消,说:“我师傅明天就到了。”
五行星说:“我十万斤黄金换来盘古太尊夫人几个字。”接着把信札递上。
盘中古看了,自我解嘲说:“我让你请她,只希望她给我一些成药,不料她还要我自己筹划呢。”
马前卒问:“现在筹划还来得及否?”
盘中古说:“时间还来得及,只是还要用一笔银两。”马前卒和五行星吃惊地问:“还要用一笔银两?”
盘中古说:“要用一笔,只取这批军粮一半足矣。”
马前卒不无忧虑地说:“军士醒来吃什么?”
盘中古说:“他们睡了五日,这五日开支恰好是这批军粮的一半。”说完,递上早已写好的条子,请两位签字。
两位刚签完字,忽听空中一派仙乐,愈来愈响亮。
(要知阴间为何有仙乐之声,下文再续。)
设为书签|收藏到我的书房
第十二回 中古乙二同受伤 真假风仙各分明
且说盘中古刚叫马前卒和五行星签好条子,便听到空中一派仙乐,愈来愈响亮。盘中古听了仙乐音韵,对马前卒说:“你师傅到了。”
马前卒问:“总管怎么知道?”
盘中古说:“从仙乐音韵辨出来的。”
马前卒说:“我未下山时,不曾听过这种仙乐。”
盘中古说:“此一时,彼一时,太尊之侄,岂能长久不享仙乐的。我们出去迎接才是。”话刚说完,空中仙乐忽然停止。
三鬼见仙乐停奏,都吃了一惊。突然空中一女声喝道:“乙二,你不在灵台山丹寸府修炼,敲诈了钱财则罢,假意到阴间管什么闲事!”那女鬼刚说完话,举起手中琵琶,对准乙二前心击去。
马前卒循声望去,见这女鬼正是诱擒自己的丁未岭主狐凤仙。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何况眼前又打自己的师傅呢。怒不可遏地冲上前说:“师傅,区区一狐狸精,让徒儿收拾她。”
乙二格开狐风仙琵琶,拉过马前卒,附在他耳边说了几句,马前卒回营拉起五行星就走。
乙二见马前卒与五行星离开,正欲还手,不防狐凤仙的琵琶又对着自己顶门击落。眼见躲闪不及,只得运气冲上顶门,用内力与琵琶硬接,“砰”的一声,火花四溅。还是乙二内力比不上琵琶击来之力,因这琵琶有五六百斤重,又经狐凤仙运内力击出,乙二哪里招架得住,身子歪了几歪,眼见就要跌倒,忽然有人扶着。睁眼一看,原来是盘中古上前救了自己性命。
乙二对盘中古说:“你……你不要管我,快去收拾那妖精!”
盘中古却不听他的,只敛容问狐凤仙:“你可是丁未岭主狐凤仙?”
狐凤仙却反问道:“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
盘中古说:“若是,则知天时,谙地运,莫以膛娜挡巨车,方为上策。”
狐凤仙听了大怒道:“你虽为混沌宫总管,却是一大贪官污吏,居然以天时、地运邪说惑乱众昕,挑衅战争,从中敲诈勒索,不把你碎尸万段才怪呢!”于是,又一琵琶击向盘中古。
盘中古以混沌官总管身分出现,料想不到狐凤仙还敢对自己下手。眼见琵琶击到,急切问拔不及武器,恰好手中还扶着乙二,情急计生,向乙二身后一转,顺手把乙二一推,乙二又中了狐凤仙一琵琶,再也支持不住,跌在地上。
狐凤仙听了更怒道:“不料你这个总管,一丝情义也没有,却找鬼来替死。”说话间,又一琵琶击出。
这时盘中古已拔出天地针,见琵琶击来,用天地针一挡,琵琶向空中弹出,狐凤仙却也吃了一惊。就在她一惊之际,盘中古的天地针已对着她的天突穴刺来。狐凤仙在这危急关头,将身一矮,避过盘中古一针,跟着用琵琶柱对准盘中古丹田击去,另一只手同时用琵琶对准盘中古咽喉击出。霎时间取盘中古中盘和上盘,是一招致命的招数。
盘中古也非等闲之辈,眼见危机已伏,躲闪不及,急忙中用地针挡琵琶柱,用天针格琵琶,四件武器一接触,晌声像霹雳,震动天地,响彻云霄。两个都同时退了几步。
狐凤仙刚站稳,便见数道电光向自己射来,这是盘中古趁这一退之机,发暗器偷袭,她便冷冷地说:“你这雕虫小伎,也敢献丑!”只举手一摇,几枚暗器统统聚归手掌。
原来狐凤仙的琵琶柱是一块吸力十分强的磁石,盘中古发的暗器有光是玄铁所造怎不为磁石所吸。盘中古见狐凤仙收了自己的暗器,惊得目瞪口呆。
狐凤仙也趁盘中古吃惊之际甩出琵琶柱,盘中古躲闪不及,被打中膝盖,痛极,恨极。正待还手,忽听乙二大喊道“慢打!慢打!”两个听了,一齐停手。同时看乙二一眼,见马前卒和五行星扶着他一步步走来。
盘中古大觉蹊烧问:“侄儿有何话说?”原来乙二是盘古侄儿,盘中古却是盘古堂弟,所以,也称侄儿。
乙二说:“她不是丁未岭主狐凤仙,丁未岭主还在灭鬼阵中与地府征讨军诸将轮流取乐呢。”
盘中古问:“你何以得知?”
乙二指了指马前卒说:“我先前差他与五先锋一起到灭鬼阵察看过。”
盘中古昕了,对狐凤仙问:“你既是假狐凤仙,为何也干这反天时、逆地运之事?”
狐凤仙冷笑道:“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我是假狐凤仙?”乙二道:“丁未岭岭主叫狐凤仙,她还在灭鬼阵中,只这一点,就可证明你是冒充的。”
狐凤仙听了,哈哈大笑地说:“枉为灵台山师尊,一点见识也没有。难道宇宙间就不能有两个狐凤仙?”乙二听了哑口元言。
盘中古说:“就算你是狐凤仙,你也不是丁未岭岭主,又何必为她出力?”
狐风仙听了喝道:“放屁!你怎么知道我是为她出力?”
乙二说:“你不为她,又是为谁?”
狐凤仙说:“我为的是公道,不许你敲诈勒索,以充私囊。”
盘中古听了,也哈哈笑道:“宇宙皆盘古太尊所管,公道与否,当由盘古太尊评说。”
狐凤仙笑道:“我不评说宇宙间的公道,只评说地府征讨军与你们之间为事是否公道。”
盘中古问:“我与地府征讨军有何不公道之处?”
狐凤仙说:“你与乙二交回二十万斤黄金给地府征讨军就公道了。”
乙二听了大怒道:“胡说!你有本领说这些话……”跟着口中一喷,放出灵台真火。立即烈焰腾空,企图把狐凤仙烧化。
狐凤仙见乙二蛮横无理,用法术放起火来,更是怒上加怒。正欲返风吹火,忽然天降大雨,把火熄灭。原来五行星听了三人对话,知道其中有原委,见乙二放火,失理在先,所以,瞬黑眼把玄武池水调来,熄灭了火。
乙二见了,睁眼怒目说:“我来助你,你怎反助她?”五行星正想说什么,狐凤仙却抢着说:“你只有索取黄金之能,有什么能力助他破得了灭鬼阵?”趁说话之机,一琵琶向乙二击去。盘中古见了,忙用地针一格,把琵琶格开,天针跟着刺狐凤仙左眼。狐风仙头一偏,闪不及,被刺中耳朵,立即有一股鲜血喷出。可是,狐风仙修炼数千年,神通广大,鲜血喷出丈许,却变成铁弹,分别向盘中古和乙二击去。
盘中古和乙二料想不到狐风仙的鲜血却会变成铁弹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地仙演义
- 《地仙演义》作者:春衫薄第一章游青城独驴寻蹊径见异树小子返鸿蒙陈震源迷迷糊糊地醒来,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大睡,昏沉中有些清醒,沉重中有些轻松。习惯性地打量了一下周遭,却不禁大吃一惊。但见身前身后,一片混沌,渺渺茫茫,无边无际。既不分天地上下,也不分左右四方。能感受到的虽然只有一丈见方的空间,却觉得庞大
- 最新章:第一卷 鸿蒙劫 新书预告
- 地藏演义
- 《地藏演义》作者:梦入珠玑第一章;割据王庭血戮王朝已经战火交织,群雄并起。各大门阀世家割地为城,高举着兼济则达天下的旗号,各自为政。王朝的开国大帝‘枭夜’以无上神通,采天地元气,浇铸七座永恒圣塔组成通天大阵,对应苍穹北斗,有脚踏七星帝王之势,镇压群雄。随后又以分权制,采取分化安抚的手段令血戮王朝暂时
- 最新章:第341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地仙演义(春衫)
- 作者:春衫薄 问曰:何谓天人相犯?答曰: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是故人道益盛,天道益损,损之又损,至于衰微。此所谓天人相犯也!复问曰:天人相犯,结论如何?答曰:天人相犯既久,乃是末法之世!又问:何谓末法之世?答曰:末法之世,无法、无天、无信、无道!第一章游青城独驴寻蹊
- 最新章:第346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