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四怀投到女娲怀中,闻到女娲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全身酥软,一丝不肯反抗。
韩元帅见军师被擒,无将出阵,见对阵收兵,也当然收兵。回到营中,立即传五行星和牛蛇并商议军情。
牛蛇并说:“军师被擒,只怕有性命之忧,元帅早点设法营救为要。”
韩擒虎回忆盘中古所泄天机,说:“军师虽然被擒,但吉人自有天相,必无性命之忧,只是女娲再来挑战,无将上阵,如何是好?”
五行星说:“据末将看来,军师被俘去是好事,决不是坏事,只派人控听军师消息足矣,不必担心战事。”
牛蛇并问五先锋道:“你有何见识,敢下定论?”
五行星说:“你不观察他与女娲对阵时的情况吗?两个像一对情恋,依依不舍,我想女娲不久便会与军师一起回营呢。我们所要考虑的,是她的军师伏羲不好对付,不过,在女娲与军师未回之前,他也未必就来讨战。”
牛蛇并听了半信半疑。
韩擒虎听了五行星之言,觉得有道理,便命令五行星乘黑夜腾云驾雾到了乙辰岭探听棠四怀消息。
五行星到了乙辰岭上空,运起五眼一看,见乙辰岭守备深严,叹道:“女娲真将帅之才也,棠军师若不能与她成就好事,只怕乙辰岭三几年内攻不克。”又搜索了一遍,不见女娲与军师,只见伏羲还在秉烛看书,又叹道:“小小一乙辰岭军师尚不辞劳苦,昼夜攻读,只愧棠四怀堂堂地府军军师,却不学无术,贪婪好色,若非定数,不知失败几回了。”
五行星正在叹息,忽听一个女鬼说:“冲破天,你送东西到领主房中了?”
一女鬼答说:“东西送去了,只是领主不准我进房,只送到门口,她亲自出来接进去。钻穿地,你说领主一反常态,是什么原因?”
钻穿地说:“我看是领主迷上了今日那个俊美的俘虏,两个在房中作乐,我与你报告军师去。”
冲破天说:“军师职小于她,怎能管她?”
钻穿地说:“军师职小于她,智胜于她,若真是她与俘虏作乐,我你报告军师,立了一功,博得军师好感,军师器重,把我你调到她身边,其乐无穷呢。”
冲破天说:“我不敢奢望,只恐领主迷上了俘虏,把乙辰岭也献给地府军,累我们他日受王法拘束。但如报告不实,诬陷领主,也要杀头,如何是好?”
钻穿地说:“我与你潜到领主房外偷听,若有写蛛丝马迹,再去报告军师未迟。”
冲破天说:“这计甚妙!”于是,两个蹑手蹑脚走去。
五行星正愁找不到女娲住所,听钻穿地和冲破天两个对话后,便在空中跟上去。少顷,到了一个所在,五行星一看,却看不透,知非土石所建。又用木眼一看,也看不穿,因非木所造。再用金眼看去,也是茫然,亦非金属所铸。水火两种是造不成堡垒的,所以,不用再看。五行星无奈,只得停在空中,运起窃听术倾听。
听了好一刻,隐隐有一女鬼说:“棠军师,你施赐雨露深恩,乃本领主千年之幸,只是彼此为敌,怎能长久快乐?”
棠四怀说:“区区乙辰岭,也挡不住地府征讨军,此乃地运天数所定,领主不如当机立断,与本军师一起回营,不但本军师能成名立功,就是女领主也不失将军之位,强过在乙辰岭管一弹丸之地矣!”
女娲说:“本领主愿随军师,只是伏羲不从,如何是好?”
棠四怀说:“我与你两个连夜私奔,到了天明,众鬼见领主投到地府军,还有谁愿意为伏羲出力?”
五行星听到这里,见冲破天与钻穿地已离开堡垒,估计是去向伏羲报告,心想:若让两鬼报告伏羲,棠军师必不能奏功,我得把两个小鬼收拾了。于是,便毫不犹豫地追上去,不声不响,用红眼一瞬,立即有数道火苗烧出,把钻穿地罩在核心。
钻穿地看情况有变,吃惊之余,忙叫:“有刺客!有刺客!”一边喊,一边钻到地下了。五行星见钻穿地跑了,急忙把火线移向冲破天。只是冲破天听钻穿地喊了两声,知道不妙,早已向空中飘去了。
乙辰岭军卒听到喊声,忙撞响警钟,顷刻全城磷火通明,如同白昼。军兵们个个刀枪剑戟,叉锤棒环,站岗立哨。五行星在空中见了,只得腾云驾雾回到营中,把情况向元帅报告了。
韩元帅听了五行星报告,埋怨道:“五先锋也太莽撞了。若不与冲破天和钻穿地厮杀,棠军师便可以把女娲顺带回营中,现在乙辰岭全城戒严,棠军师与领主欲归不能,而且,会有性命之忧。”
五行星说:“我当时只防止冲破天和钻穿地向伏羲报告,却料不到二鬼有些能耐,能逃脱我太阳高温火。”
牛蛇并见这正是当着韩元帅贬五行星的机会,点头哈腰在韩元帅面前说:“五先锋这一举,却是一大罪……”韩擒虎却打断他的话说:“这事也不必深究,只是很快天明,乙辰岭兵就要来挑战,共同对敌为要。”牛蛇并碰了钉子,老大没趣,不敢多言。
只说乙辰岭军师伏羲听了警钟,立即命令戒严不说,看看天色,已是黎明时候,便召集军队,准备应战。军队还未集齐,冲破天却到将台报告领主女娲与被俘的地府征讨军军师欲献城之事。伏羲听了喝道:“诬陷领主淫邪,捏此无稽之事,与我推出去斩了!”
刽子手正把冲破天推出,却见钻穿地从地下钻出来,对伏羲说:“且慢行刑,我有话说。”也上前把所见所闻之事向伏羲报告了。
伏羲见两鬼所报相同,只得把冲破天和钻穿地两个安抚一番,派鬼卒到堡中请领主出战。鬼卒去了一刻,回来报告说:“报告军师,领主不知去向了。”伏羲听了,觉得冲破天和钻穿地两个能干,立即封冲破天为乙辰岭大军先锋官之职,封钻穿地为副先锋,领军出营向地府征讨军挑战。
地府征讨军这时在已摆好阵势,韩擒虎元帅见乙辰岭大军来到,忙对众将问道:“乙辰岭大军来势汹汹,谁能出阵与彼先决胜负?”
五行星听了,说声:“末将愿往!”冲了出去。只见对阵冲破天打着乙辰岭先锋号,对他喝道:“来将何名?”
五行星说:“我是地府征讨军先锋官五行星,你是冲破天把?好让功劳簿写上你的名字。”
冲破天大怒道:“既知我是冲破天,何必多问!区区一先锋官,不足污吾刀,请你们军师棠四怀出阵,冲某与他见个输赢!”
众将听了,大吃一惊,知道军师棠四怀昨日被擒,冲破天目空一切说话气地府征讨军。五行星听了冲破天之言,心中暗喜,知道棠四怀与女娲已经逃离乙辰岭。于是,笑道:“你也是新任区区一先锋官,有何本领,敢小瞧我这个老先锋官?我与你先见过胜负,军师再来未迟。我军师连你领主女娲也能镇服,你这小鬼就有些本领,何足挂齿!”
冲破天怒极,不再多言,举起宝剑向五行星刺来。五行星闪过一旁,用黑眼一瞬,喷出漫天黑雾把上空罩住,然后用金眼瞬出无数弹丸射向冲破天。冲破天也非等闲之辈,她是鬼谷高徒,也会玄功变化之术。她见五行星黑眼一瞬便有满天大雾,知是五行之术,只摇身一变,变成一轮红日,放出极热强光,把黑雾蒸发殆尽,把铁弹熔为灰尘。
五行星估计法术不是她的对手,只得抛出相克叉对准红日击去。冲破天知道相克叉金木水火土俱齐,日光化不了,也复了原形,提剑对相克叉劈去。五行星眼能观金石。一下认出冲破天使的是玄铁剑,怕相克叉被劈坏,急向左边一收。冲破天极乖,见五行星向左收相克叉,趁势用剑柄对五行星一撞。五行星躲闪不及,被撞伤右臂,只得败回阵中。
冲破天见五行星逃走,追赶不舍。眼见就要追上,忽然见地府征讨军中也冲出一个女鬼,定睛一看,却是领主女娲,忙退走。还未走几步,却被地府征讨军棠四怀挡住。
冲破天一见棠四怀,大怒道:“你这奸夫,拐走我领主,我正要收拾……”原来她想说“我正要收拾你”,只是“你”字未出口,却听女娲喝道:“冲破天我待你不薄,怎么出口伤我?”
冲破天说:“你在乙辰岭是我之主,私奔了地府征讨军,却是我之敌,我怎么不可伤你!”话音刚落,跟着一剑刺出。
女娲听了大怒,闪过冲破天一剑,掏出无数补天石向空中一撒,把冲破天罩住,不让她向上冲,然后喷出炼石真火煅烧冲破天。冲破天不能逃,也不能躲,只一刻,便化成飞灰。
伏羲见领主女娲助敌杀了冲破天,忙持着八卦盘冲出。钻穿地说:“军师只管观战,待我收拾她!”瞬间冲到了女娲面前。女娲补天石打不及,只得再用炼石真火烧她。钻穿地见了,忙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地仙演义
- 《地仙演义》作者:春衫薄第一章游青城独驴寻蹊径见异树小子返鸿蒙陈震源迷迷糊糊地醒来,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大睡,昏沉中有些清醒,沉重中有些轻松。习惯性地打量了一下周遭,却不禁大吃一惊。但见身前身后,一片混沌,渺渺茫茫,无边无际。既不分天地上下,也不分左右四方。能感受到的虽然只有一丈见方的空间,却觉得庞大
- 最新章:第一卷 鸿蒙劫 新书预告
- 地藏演义
- 《地藏演义》作者:梦入珠玑第一章;割据王庭血戮王朝已经战火交织,群雄并起。各大门阀世家割地为城,高举着兼济则达天下的旗号,各自为政。王朝的开国大帝‘枭夜’以无上神通,采天地元气,浇铸七座永恒圣塔组成通天大阵,对应苍穹北斗,有脚踏七星帝王之势,镇压群雄。随后又以分权制,采取分化安抚的手段令血戮王朝暂时
- 最新章:第341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地仙演义(春衫)
- 作者:春衫薄 问曰:何谓天人相犯?答曰: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是故人道益盛,天道益损,损之又损,至于衰微。此所谓天人相犯也!复问曰:天人相犯,结论如何?答曰:天人相犯既久,乃是末法之世!又问:何谓末法之世?答曰:末法之世,无法、无天、无信、无道!第一章游青城独驴寻蹊
- 最新章:第346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