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女娲与元吉斗了近千招,兵器互相克制,也分不出胜负来。女娲的补天石快要用尽了,心生一计,喝道:“你那瓶是什么怪物,能吸我补天石?”
元吉听了,不知女娲之计,笑道:“我玉虚瓶宇宙也装得下,何况你些许补天石!”
女娲听了惊道:“原来是玉虚瓶,怪不得如此厉害,但我既知道,自然有方法对付你!”于是,不再用补天石击他,只拿出一块补天石,喷一口炼石火,用手一捏,把补天石捏成一把钻子,举起钻子对准玉虚瓶钻去。元吉不提防,用瓶一挡,被钻穿了一个孔,补天石纷纷掉出,女娲一块一块收回。
元吉见玉虚瓶已经失灵,叹道:“吾命倾矣。”便双手抱着空瓶,对准女娲掷去。女娲急闪过一旁,玉虚瓶去势太猛,撞到月宫,把广寒宫撞塌了一角,塌陷处太阳照不到,所以,月亮便有了阴影。
女娲见元吉没有宝器,又取出补太内石,像天女散花,成把掷出,元吉哪里躲闪得及,头顶中了九石,跌倒在地。女娲正欲上前取他首级,韩元帅挥军士挡住,把元吉尸首抢回,鸣金收兵。
韩擒虎见亡了两将,被俘一将,郁郁不乐,是夜在营中,彻夜不能入睡。
到了五更,正欲取兵书看阅,忽有军卒报告说:“报告元帅,牛先锋回营,在辕门候令。”
韩元帅说:“请进来!”
不一刻,牛蛇并到了元帅府,韩擒虎问:“你既被擒,如何得回?”
牛蛇并说:“元帅明察,末将前在寅甲岭也曾诈败被擒,与军师一起暗察敌营,后果破之。末将这次也是诈败被擒,伺机侦察,望元帅见凉。”
韩擒虎对他之言虽有怀疑,只是忆起盘中古泄出的天机,知道牛蛇并终能助自己成功,对他的言行便不深究。
牛蛇并上次与棠四怀一起被擒,设法哄过韩元帅,这次忆得前计,设法逃出,又用前计,果然元帅不追究,欢天喜地,笑道:“既得了女鬼好处,又讨好了元帅,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原来牛蛇并被禁乙辰岭,伏羲收兵,命斩示众,女娲却说:“设刑场站鬼并无价值,待明天捉了韩擒虎和棠四怀,一并斩首,方觉爽快。”伏羲见领主如此,只得迁就,命令收监看管。
乙辰岭军卒多是女鬼,男鬼甚少,所以,个个女鬼见了男鬼都有偷香窃玉之意,牛蛇并在狱中也是女鬼看守。他是一个灵活之鬼,见狱中多是女鬼,忽然心生一计,待女鬼送饭时,一手抓住女鬼说:“我是地府征讨军大将军、先锋官,你是乙辰岭一个狱卒,不如你救了我,我与你一起走,成为夫妻,你便是将军夫人,不比当狱卒好?何况乙辰岭一弹丸之地,怎能抗拒地府数十万大军?他日地府军攻破城池,你不但狱卒不保,连性命也难保呢。”
女鬼听了默默不语,牛蛇并知她有些动情,又说:“你们乙辰岭全是女鬼,在这里一万年,何不与男鬼成就一宿夫妻快活?”
牛蛇并这句话正说到女贵痛心处,果然动情,问:“怎样救你?”
牛蛇并说:“你弄一套女鬼衣服让我穿好,与你一同出走,谁会怀疑?”
女鬼问:“我救出将军,将军不与我为妻,如何是好?”
牛蛇并听女鬼意寄弦外之音,犀牛灵性尚在,一点便通,忙说:“我先与你成就好事,然后才离乙辰岭,这样你可放心了。”
女鬼听了无比欢喜,忙拿来一套女衣,让牛蛇并穿好,把他带到僻静处,行了男女之乐,再与牛蛇并一起出乙辰岭。
牛蛇并出了城,心想:“我如果把她带回营中,不但犯了戒淫军律,而且,说明我是真正被俘,两罪俱罚,该当斩首,不如我把这女鬼宰了,回营对元帅说是诈败探敌,哪个能证明我是真假。心念一动,趁女鬼不注意,一刀杀了,自个回营。
且说韩元帅不究牛蛇并真伪,令他回营听令。一宿不表。到了天明,只听营外乙辰岭大喊大叫道:“韩擒虎快出来受死!”
韩擒虎听到喊声,吓得毛骨悚然,忙找军师棠四怀商议退兵之策。
(要知军师有无对策,再观下文)
设为书签|收藏到我的书房
第七回 棠军师好色成事 女岭主因淫丧身
且说地府征讨军元帅韩擒虎在营中听乙辰岭军兵大喊:“韩擒虎快出来受死!”吓得他毛骨悚然,忙找军师棠四怀商议退兵之策。
军师棠四怀对韩擒虎说:“女娲武工高强,法术无边,还是找众将共同商议吧!”
韩擒虎无可奈何,只得把众将传来。
右先锋官五行星说:“女娲武艺超群,又有异术,更得伏羲军师相助,只怕我们不是她的敌手,不如挂起免战牌,待押运官马前卒到来缴令,让他出战,或许会胜她。”
军师棠四怀听了怒道:“若无马前卒,我们地府征讨军就不能征战了?立即布阵,待本军师亲自擒她!”
牛蛇并用眼瞟了一眼棠四怀,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只是棠四怀话已出口,哪里还收得回,只得硬着头皮布阵。
再说女娲令军士骂了好一阵,见无将出战,正欲收军回营,忽见地府征讨军布好阵势,从阵中走出一个美如冠玉的将军来。心中暗喜,上前问道:“来将是谁?先通姓名再战未迟。”
来将答道:“吾乃地府征讨军军师棠四怀,你是女娲吧,有何能为,敢抗拒地府征讨军?”
女娲笑道:“你既知我是女娲,何必多问?可惜你堂堂地府征讨军无一个能战之将,却要军师上阵,可见地府军无足挂齿呢!”
棠四怀见女娲一笑,倾倒三军,早已神魂飘荡,魂散九宵,频频窥看。待女娲说完,他忽然心生一计,说:“地府征讨军奇才异能之将不可胜计,只因出征前,深罗殿君嘱曰:本军征讨八方鬼怪,只为统一阴间,免了他日疆界兵衅,你等出征,只求收服其心,保护生灵为要。本军师遵深罗殿君之旨,对乙辰岭之鬼不忍诛戮,故出阵照会领主,望领主见机而为。”
女娲听了,心想:“他说的话有些情理,只是我不施展些本领,怎能把他弄到手。不如先擒过来,若肯顺从,则献城投降;若他不从,把他宰了。”于是,不由分说,用补天石打出。
棠四怀以为以美貌可取悦女娲,却料不到女娲无情,掏出补天石打来。急忙中无法对付,他只得化成瓶,喷出毒酒抵御。
女娲见棠四怀作法喷酒,笑道:“你这一点点法术,怎能济事。不如我助你一把。”便立即喷出炼石真火。酒见火当然燃烧,酒点变成了火点。
棠四怀见一法被破,心想:自古没有不好色之男,何尝没有不猎美之妇?还得用男色迷他。用手抹了一下脸,比先前美俊几倍。
女娲见棠四怀用手抹脸时笑道:“这么大鬼,用手掩面,怕丑不成?”话还未说完,只见棠四怀松开手,五官不知比先前好看几倍,情不自禁地呆呆看着。愈看愈美,愈美愈看,再也不愿用补天石打他。
棠四怀若这时一剑刺过去,女娲无备,定可置她于死地,只是见她貌似仙人,不忍下手,也只呆呆地望着。
女娲看了一个时辰,心头有些清醒,心想:只是看有什么用,还得把他擒住。于是,身子摇了几摇,像要坠地似的。这时棠四怀也想:如此美貌女鬼,若能擒住她,真有无穷乐趣。就算擒她不住,被她擒住,也有三分艳福。想到这里,见女娲摇摇欲坠,立即上前,用出擒拿手法,企图擒住女娲。
女娲是用计诱棠四怀入瓮的,早有防备,见棠四怀趋前有擒拿手抓来,只将身一矮,跟着用补天拈石法,两手一弹,射出数条胶线,把棠四怀双退绞住,顺手一牵,棠四怀立即扑到女娲怀中。女娲像抱小孩一样抱着棠四怀,立即鸣金收兵。
棠四怀投到女娲怀中,闻到女娲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全身酥软,一丝不肯反抗。
韩元帅见军师被擒,无将出阵,见对阵收兵,也当然收兵。回到营中,立即传五行星和牛蛇并商议军情。
牛蛇并说:“军师被擒,只怕有性命之忧,元帅早点设法营救为要。”
韩擒虎回忆盘中古所泄天机,说:“军师虽然被擒,但吉人自有天相,必无性命之忧,只是女娲再来挑战,无将上阵,如何是好?”
五行星说:“据末将看来,军师被俘去是好事,决不是坏事,只派人控听军师消息足矣,不必担心战事。”
牛蛇并问五先锋道:“你有何见识,敢下定论?”
五行星说:“你不观察他与女娲对阵时的情况吗?两个像一对情恋,依依不舍,我想女娲不久便会与军师一起回营呢。我们所要考虑的,是她的军师伏羲不好对付,不过,在女娲与军师未回之前,他也未必就来讨战。”
牛蛇并听了半信半疑。
韩擒虎听了五行星之言,觉得有道理,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地仙演义
- 《地仙演义》作者:春衫薄第一章游青城独驴寻蹊径见异树小子返鸿蒙陈震源迷迷糊糊地醒来,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大睡,昏沉中有些清醒,沉重中有些轻松。习惯性地打量了一下周遭,却不禁大吃一惊。但见身前身后,一片混沌,渺渺茫茫,无边无际。既不分天地上下,也不分左右四方。能感受到的虽然只有一丈见方的空间,却觉得庞大
- 最新章:第一卷 鸿蒙劫 新书预告
- 地藏演义
- 《地藏演义》作者:梦入珠玑第一章;割据王庭血戮王朝已经战火交织,群雄并起。各大门阀世家割地为城,高举着兼济则达天下的旗号,各自为政。王朝的开国大帝‘枭夜’以无上神通,采天地元气,浇铸七座永恒圣塔组成通天大阵,对应苍穹北斗,有脚踏七星帝王之势,镇压群雄。随后又以分权制,采取分化安抚的手段令血戮王朝暂时
- 最新章:第341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地仙演义(春衫)
- 作者:春衫薄 问曰:何谓天人相犯?答曰: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是故人道益盛,天道益损,损之又损,至于衰微。此所谓天人相犯也!复问曰:天人相犯,结论如何?答曰:天人相犯既久,乃是末法之世!又问:何谓末法之世?答曰:末法之世,无法、无天、无信、无道!第一章游青城独驴寻蹊
- 最新章:第346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