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四怀小声说:“是他们的造化,未遇奸计。”牛蛇并听了,才知道棠军师还怕元吉诈降。到了这时,两个也不多言,只得与韩元帅一起进城。
韩擒虎见征服了两方鬼怪,差鬼向深罗殿君报捷不说,先在寅甲岭为死去将士祭了亡魂,然后,大宴三军,犒赏士卒,任命新降领主元吉为地府征讨军左先锋之职;任命原寅甲副军师卞士为地府征讨军左副先锋。诸事处理完善,又率军向第三方鬼怪所在地开去。
第三方鬼怪在乙辰岭。由寅甲岭往乙辰岭的路途艰险,左先锋元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非止一日,已进到乙辰岭界。元吉见一鬼舌长到地,肩高于顶,头隐于脐,腿细如棍,身大如牛,唱歌而来。其歌曰:混沌不分兮浊如泥,盘古持斧兮开东西;昼日夜月兮阴阳已分,日出月没兮晨昏相继;寒来暑往兮时序不齐……
这鬼一直唱到元吉军前,仍像无物一样。元吉见了,喝道:“你是何方鬼怪,敢视我军如无物,乱叫扰我军心!”那鬼笑道:“我是盘古太尊差来助韩擒虎元帅,讨伐乙辰岭之鬼的,名叫照空。你是何鬼?竟敢喝我?”
元吉听了,不知真伪,忙改口说:“那么大鬼从何处来?”
照空说:“我名照空,当然从空中来,难道从地下来你能看见不成?”
元吉说:“我便是地府征讨军韩元帅麾下先锋官元吉,你只在次等候韩元帅,他不日便到。”
照空说:“你是韩元帅先锋?失敬!失敬!只是你就让我在天底下等待韩元帅?”元吉听了,不得不把他接到军营中安歇。
到了三更,只听一声霹雳,元吉全营着火,火光冲天,烈焰腾腾,一阵猛过一阵。元吉见了,大吃一惊。
(要知元吉军营因何着火,请阅下文)
设为书签|收藏到我的书房
第六回 五行星二往混沌 牛蛇并三番被擒
却说元吉见全营起火,大吃一惊,披挂上马,绕营一看,军士一堆堆分开,被烈火围住,忙令在火外的军士救火。
说也奇怪,这火被水一泼,愈烧愈旺。元吉无计可施,望着火光叹息。他忽然发现照空在火焰中,到地之舌,摇来摆去,舌尖喷出无穷无尽的火焰。元吉断定是照空作怪,十分愤怒,取箭对准照空喝道:“你原来是一大奸,毁军营,烧我士卒,不射死你不是元吉!”跟着一箭射去。
照空听了,呵呵大笑道:“你中我军师之计了。我是乙辰岭主兼将军女娲驾下偏将,奉军师伏羲之命,在这里等候先锋多日了。”
元吉听了更怒,一连放了几箭。可是箭一触火,立即熔化。元吉无计可施,质问道:“你既是乙辰岭将军,你领主女娲为何如此不明!”
照空问:“女领主有何不明?请元先锋指教一二。”
元吉说:“两方相争,当光明磊落,公开宣战以决胜负,怎能效小鬼奸计,哄烧我营?这不是女娲不明仁德、不明道理之处吗?”
照空说:“如果是乙辰岭主与你寅甲岭相争,我领主将会割境相让,只可惜你是软骨头,降了地府征讨军,帮他与六方领主为敌,残害生灵,掠我土地,还有什么光明磊落可言?还有什么仁德、什么道理可说?伏羲军师有令,让你这先锋军片甲不留,我念你借我一宿之恩,不先烧你,让你多活几天,你还不知道哩。”说完又翘起红舌向天上一喷,立即现出几个火球渐渐放大,渐渐下降,对元吉余军罩了下来。
元吉眼见全军覆没,连自己也要遭殃,只得望空饮泣。左副先锋卞士说:“我们既中奸计,当设法报告元帅,或可有救。”
元吉问:“这样大火,如何出得去?”
卞士说:“我用地行术钻出去。”把身扭了扭,钻到地下。
元吉见卞士钻到地下,估计能出去请救兵,颇有愉色。可是,不一刻,卞士又钻了出来,急忙上前问:“副先锋为什么不出去了?”
卞士皱眉道:“地下也同样有火,出不去。”
两将正束手待毙之际,却听到外面军声大震。卞士用穿山眼一看,见五行星领了一支人马过来,喜道:“右先锋五行星领军赶到,我们有救了。”
原来五行星在距元吉十里处安营。军士歇息后,自行巡营,发现前面火光冲天,用红眼一看,知道这火不是凡火,却是天火,估计左先锋元吉军营面临大灾,来不及报告元帅,带了军兵赶来。
当五行星赶到时,元吉军士已烧死了一大半,元吉和卞士也被困在火中央,又见照空继续喷火,便急忙瞬一下黑眼,把北方玄武神水调来,对着照空喷出的天火洒落,方才把烨烨大火浇灭。
照空见自己法术被破,知是五行星作怪,大怒道:“你一南蛇冈孤独小子,竟赶坏我大事,不斩了你,决不罢休。”也不用兵器,只把原来拖到地的舌尖一声,却有数丈长,像软鞭一样对五行星卷来。五行星见照空用舌尖当兵器,吃了一惊,忙把相克叉抛出。
相克叉刚抛出,被照空的舌卷着,互相拉扯,力量匹敌,都拉不动。左副先锋卞士见了,忙用地行术,提剑钻到照空跟前,对准照空舌根一剑。照空不料卞士这一手,防不胜防,被卞士出其不意,一剑把舌割断,立即气绝身亡。
左先锋元吉见五行星和卞士获胜,收集残兵,计点数量,已折了三分之二。这时也顾不得别事,急急对五行星谢道:“若非五先锋赶来相救,末将全军俱无矣。”
五行星说:“你我同为地府深罗殿君效劳,本应相救,何必客套。只是我未报知元帅自来,右副先锋牛蛇并也不知道,犯了军规,还要受处罚呢。”所以,郁郁不乐。
卞士说:“五先锋立了大功,怎么还会受处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实因权宜之姑,卞某当用头颅担保。”元吉也开导一番。
三将整顿军伍,派鬼卒向韩元帅报告。韩元帅和棠四怀、牛蛇并等率军赶到。元吉和卞士首先上前参见,将照空奸计之事,损兵折将之由,五行星赶来相救之因,一五一十报告完毕,并请记五行星大功。
军师棠四怀扫了一眼五行星,冷笑了数声,忽然把脸一沉,喝道:“把五行星拿下,推去斩首示众!”
卞士上前问道:“五行星立了大功,不赏则已,为何要杀?这不是军师赏罚不明吗?”
棠四怀听了大怒道:“五行星违令擅进,功不补过,怎可不杀?你这个败军之将,留你何用,一同推去斩了!”
元吉听了,大吃一惊,忙上前跪下叩头说:“败军是因小将不察奸情,收留了照空所至,咎在我而不在彼,要斩就斩我吧!五先锋虽违军令,但前来救出了无数生灵,功过于罪,请军师饶了他。卞副先锋也不知我收留照空,无从谏阻,也没有罪,军师应一并饶了。”
卞士却冷笑道:“如此不明的军师和元帅,怎能征服剩下的六方鬼卒!我被他斩了,胜于做其他领主的俘虏。”
韩擒虎问道:“我有什么不明之处?”
卞士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敢问君大还是元帅大?”
韩擒虎说:“当然是君大于帅,还用饶舌!”
卞士说:“君命有所不受,元帅之命当然也可以不受了,这都是权宜之计。五行星不请示于元帅,与元帅不请示于深罗殿君有何差异?元帅却杀五行星,不是不明吗?”
元吉说:“我军被照空天火焚烧,五行星当时不及时赶来救应,全军皆没,怎能等待请示再来赴救!”
韩元帅说:“这是军师震慑全军之法,不得不对五先锋施威,只是我这元帅未曾下令杀他,怎么也负了不明之过?五先锋功仅补过,不罚也不赏,照领原职;元先锋不察奸谋,本该斩首,但间谍照空油嘴滑舌,诡计多端,就算不留他在军中,也可施其奸谋。所以,只夺元吉先锋之印,以代先锋之职,往前立功赎罪。你卞士诽谤元帅,应该治罪,但目前方在用将之际,也不计较,准你赎罪。”元吉和卞士听了,不敢多言,只得继续带兵前进。
行程非止一日,元吉先锋到了乙辰岭后坤山,有探卒报告说:“报告先锋,,前面有三四十个女鬼跪于地上,大喊冤枉,呼唤救命,请先锋定夺。”
元吉听了,与卞士趋前,果见有三四十个红颜女鬼,个个花枝招展,燕语莺唇,哀然呼救。元吉细细盘问,有一女鬼说:“我们都是领主女娲侍婢,因女娲昨天外出,军师伏羲进宫与我等调笑几句,被领主侦知,用法术把我们膝盖固定于地,处以跪死之罪,望将军慈悲,救我等一命。”
元吉和卞士吸取了照空的教训,听了女鬼之言,半信半疑,不敢决断。
这时右副先锋牛蛇并带兵赶到,闻知其事,也上前察看。牛蛇并生平好色,见众女鬼个个都如花似玉,谗延早滴,也不与元吉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地仙演义
- 《地仙演义》作者:春衫薄第一章游青城独驴寻蹊径见异树小子返鸿蒙陈震源迷迷糊糊地醒来,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大睡,昏沉中有些清醒,沉重中有些轻松。习惯性地打量了一下周遭,却不禁大吃一惊。但见身前身后,一片混沌,渺渺茫茫,无边无际。既不分天地上下,也不分左右四方。能感受到的虽然只有一丈见方的空间,却觉得庞大
- 最新章:第一卷 鸿蒙劫 新书预告
- 地藏演义
- 《地藏演义》作者:梦入珠玑第一章;割据王庭血戮王朝已经战火交织,群雄并起。各大门阀世家割地为城,高举着兼济则达天下的旗号,各自为政。王朝的开国大帝‘枭夜’以无上神通,采天地元气,浇铸七座永恒圣塔组成通天大阵,对应苍穹北斗,有脚踏七星帝王之势,镇压群雄。随后又以分权制,采取分化安抚的手段令血戮王朝暂时
- 最新章:第341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地仙演义(春衫)
- 作者:春衫薄 问曰:何谓天人相犯?答曰: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是故人道益盛,天道益损,损之又损,至于衰微。此所谓天人相犯也!复问曰:天人相犯,结论如何?答曰:天人相犯既久,乃是末法之世!又问:何谓末法之世?答曰:末法之世,无法、无天、无信、无道!第一章游青城独驴寻蹊
- 最新章:第346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