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揽众美在三国》第191章


是如此把教育面向大众,在这方面,袁新在辽东及夺得长安初期有过尝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辽东及长安的各级各类学堂已经培养出了一批实用型的人才,这些人的加入也是辽东兴盛的重要保证,可惜的是,这种现象只是一个局部的现象,随着近几年来辽东军忙于征战,这些学堂就没有发展下去,只不过是在原地踏步而已,所以现阶段袁新要将这种各级各类的学堂模式推广在所辖的所有地区,使所有的百姓都能享受到种教育。
至于师资,袁新已经想好了,为了达到能够吸引百姓入学,初步设定要聘请一些德高望重之人来充任名誉上的教师,当然,不是想把他们的一些封建思想传播下地去,而是利用这些人的名望来吸引学生入学,接受更加科学的教育。这些年来辽东也培养出了几批学生,这些人完全可以充实师资,这个还是不成问题的,最难的是改变人们的思想。
撼山易,撼到一种累积形成千百年的观念难。现在的问题是,大多数的百姓根本就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只要种好那几块地,能够吃饱饭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为此,贾诩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袁新也非常的认同,那就是给上学的家庭以物质上的鼓励,虽说辽东军治下的百姓生活相较于其它地区要好一些,但也不过是能吃饱饭而已,其它的还谈不上,于是袁新规定,凡是家中能及时送孩子入学的,政府将给以物质上的奖励,而且学生在校可以得到一顿免费的午餐,相信如此有**力的条件一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的。
与军事教育改革同时进行的还有吏治的革新,在人类历史上,吏治什么时候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一个好的吏治,能带来更加和谐公平的社会环境,历朝历代都在大讲整顿吏治,结果贪官越抓越多,吏治越来越腐败。
袁新决定,对吏治进行奖罚两个方面来进行。总的来说以奖为主,采取**的政策,给官吏以更多的俸禄,让他们不只能养家糊口,而且生活的更好,从而根生减少腐败的土壤。当然,对于那么贪婪至极的官吏,那就给以严厉的惩罚。西汉初年有一段时间吏治很好,究其原因,那是惩罚制度的严格实行。当时的法律规定,官员凡是贪污在绢六十匹以上者,都被处以死刑,在如此严厉的惩罚下,吏治一时清明无比,所以说,胡萝卜加大棒在什么时候都是屡试不爽的。
中国的封建社会属于农耕经济,绝大多数的人口都是农民,所以对农业的抚持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政府首先在村庄设专人对科学的生产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辽东农业学堂的学生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不过由于农业学堂的毕业生还不是很多,只好在一些大的村庄试行,等到以后农业学院落的毕业生增多,将遍布每个村庄之中。同时,在村上要设立互助所,由政府出资对有确实有困难的农户进行帮助,充分体现人性化。如果农民缺少生产资金,可以由政府垫付,到秋收后以百分之一的利息偿还,如此一来即解决了农民的实际困难,又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与其同时,对于那些因战乱而民生调零的州郡实行免税三年的政策,以此来刺激生产的发展。
为了实现改革所设定的目标,就需要大量的金钱做支撑,幸好辽东这些年的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可以提供改革所需的一些物质保障,再加上西域与天竺源源不断运过来的低价的原材料与黄金、宝石等硬通货,资金的缺口被弥补很多,剩下的,就只有靠发展商业来解决了。
在现今社会里,有一句侩灸人口的名言:“要想富,先修路。”
不错,汉朝之后以富庶就是依靠着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所带来的巨大利润,由此可见,一条安全的通商之路是何等的重要。如今的丝绸之路上,贵霜与西域已经归服于辽东,丝绸之路又开始通畅起来,于是袁新计划,由政府组织专门的商队通过丝绸之路进行贸易,与此同时,汉朝的商人还可以低价收购、高价卖出,将天竺的香料与宝石等奢侈物运到罗马,从中赚取巨大的利润,当然,为了缩短运输的周期与成本,长安到西域的通道是一定要整修一番的,道路两旁驿站的配套设施也要到位。只要丝绸之路畅通无阻,给商人以和平安定的环境,那么财富就会源源不断的流入大汉,中华民族就可以不断的持之以衡发展。
当然,像中国这样一个如此广大的国家,是不可能完全以出口型经济来主导国民经济的,不然,一旦有个风吹草动,那对中国的经济将是灭顶之灾,所以,挖掘自身潜力还是很有必要的。早在辽东的时候,袁新就将扶持商业做为了重点,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更是要把这种方法向辽东所辖完全推广,同时给商人以政治上的地位,让他们进行参政,调动起他们建设国家的积极性,把所得的利润反馈给百姓,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在进行了以上的规划之后,袁新立即开始监督实行起来。他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长安的女学,他要看一看女学这几年的发展如何,是不是真正的起到了示范作用。
秋雨沙沙,在缠绵的秋雨中,袁新独自向长安女学走去。转过了一个弯,袁新来到了记忆中的女学地址,眼前的一幕立时让他惊呆了。昔日那低矮的院落早已无影无踪,取而代之后则是一片高大宏伟的建筑群,正门那巍峨的门顶上写着长安女学四个溜金大字。此时正是上课时间,门内不时传达室来朗朗的读书声,袁新轻轻推开了虚掩的大门,抬脚迈了进去,还没等脚落地,一个声音从门内传出来,“什么人?竟然不经允许就闯进来!”
言罢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女孩子一付能吃人的架势从门内气势汹汹的走了出来;袁新眼中不由一直,竟然是小乔这泼辣的妮子,看着那发育的的玲珑曲线,袁新的眼不由直了。
第183章 与群女的交流
秋雨沙沙,在缠绵的秋雨中,袁新独自向长安女学走去。转过了一个弯,袁新来到了记忆中的女学地址,眼前的一幕立时让他惊呆了。昔日那低矮的院落早已无影无踪,取而代之后则是一片高大宏伟的建筑群,正门那巍峨的门顶上写着长安女学四个溜金大字。此时正是上课时间,门内不时传达室来朗朗的读书声,袁新轻轻推开了虚掩的大门,抬脚迈了进去,还没等脚落地,一个声音从门内传出来,“什么人?竟然不经允许就闯进来!”
言罢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女孩子一付能吃人的架势从门内气势汹汹的走了出来。
“你给我出……”
女孩儿再也说不下去了。袁新一眼就认出来,眼前这个刁蛮的女孩儿正是小乔乔倩,几年的时光不但没让这个小丫头变得淑女些,反而更加的刁蛮了。
哎,真不知她以后会找个什么丈夫,要是老实点儿的,不被她制的像头小绵羊才怪呢。想到这儿,袁新不怀好意的一笑,不自主的摇了摇头。
“不要声张,我就是看看。“袁新轻轻的说道。小乔自是精灵之人,也会意的点了点头,不由自主的跟在了袁新的身后,做起了他的向导来。
“第一、第二进院子是讲授用的,第三进做吃饭与摆入用品的场所,第四进是休息用的,现在的女学已经有八百多人了,而且每天的人数都在增加……”
小乔不厌其烦的唠叨着,不过从她的嘴里,袁新也知道了女学的现状,虽说依然没有大红大紫,不过比之刚开学时的几十个学生已经强的太多,改变人们的观念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能做到现在这种程度,袁新已经很满意了,看来蔡文姬很人真的没有少下功夫啊。
“我们第一批学员早已经毕咱业了,现在我与姐姐、卓尔娜、还有甄宓都是女学的讲师…”
小乔继续在那里说个没完,不过袁新从内心为她们的成长而感到高兴。
这时,一个声音从正在授课的窗内传出,吸引了袁新的注意力。“谁说女子不如男?远的不说,就拿我大汉的邓皇后、马皇后与王昭君来说,哪一个不是女中豪杰、巾帼英雄?'网罗电子书:。WRbook。'邓皇后独自带着风雨飘摇的大汉度过了最艰难的十六年,使我大汉恢复了元气,昭君出塞更是名垂千古,为大汉边境换来了六十年的安宁,这样的女子,比男人又有什么不如?”
“可是老师,我们这些平常女子又怎么能和她们相比呢?”
很显然,这是一个女学生在发问。
“有志者,事竞成,只要我们努力去作,就可能会实际自己的想法,反之,只能一辈子仰仗男人的鼻吸活着,成为男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