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三国》第61章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丁平连夜返回书院,与白风、诸子恒三人秘密调查。
次日,在西营报道的两千余武生在汉武府官吏的带领下,向叛军弘农郡进发,号西营武生军,简称西武军。
因为众武生的体能不错,而且是自带干粮,减少了生火做饭的时间,所以日行五十里。
同日,赤眉西进叛军,攻陷西进长安的要城华阴,西进兵力达到八千,距陪都长安剩两百二十里;留守东线弘农城的叛军兵力过万。
第三日清晨,西武军通过函谷关,进入弘农郡地界。
赤眉西进叛军攻陷郑城,西进兵力进一步扩大,增至九千,距陪都长安一百六十里;弘农城留守叛军进一步吸纳灾民,兵力达一万二千。
第七日,西武军到达陕县,距离弘农城仅四十里。并在野外扎营,停止不前。之后东营武生军、南营武生军、北营武生军相继赶到,武生军人数达万人。
赤眉西进叛军围攻距长安八十里的新丰城,与当地豪强组织的丁壮发生惨烈激战,被击退。叛军人员缩减至八千;弘农城留守叛军兵力达到空前的一万五千。
而长安的汉军仅有一千老弱,外加紧急招募的三千新壮。因为新壮是强行征募,所以士气低落,战斗力极为低下。
第十三日,新丰城失守的消息传至陕县,众武生军沸腾,纷纷对停止不前表示抗议。汉武府官吏顶住压力,声称在等待援军一起行动。
第二十日,长安遭遇赤眉叛军攻击的消息传至,众武生军再次沸腾。而汉武府官吏口中的援军却迟迟不见踪影。
实际上,向周围二十二郡抽调百兵的法令被当地太守以各种理由拖延。二十天过去,只有三郡抽调出兵力,且数量明显不足,分别是二十、五十、六十。对此,河南尹何进大怒。同时感叹幸好有曹操的献计,否则错误就更大了。
不知是哪位武生得到的消息,说出了汉武府率他们此来的目的只为迁制叛军主力,没有打算让他们杀敌建功。这个消息像一枚重磅炸弹,在武生军中掀起轩然大波。
当然,除了曹操之外,谁也不知道这个消息就是曹昂偷偷放出去的。
渴望获得战功的众书院武生对此次行动极为不满,纷纷私下商议,决定脱离汉武府的不当管制。于是四路武生军纷纷推举合适者,以带领众武生前去围攻弘农城,收复失地、建立军功。
汉武府官吏对这些书院武生本就没有管理权,而这些官吏又怕得罪武生中似袁氏兄弟这般的贵族子弟,所以对于武生们的推举行为丝毫不敢插手,只能发信向汉武府求援。于是众武生更加大胆,将汉武官吏彻底抛弃。
东武军以汉武书院袁氏兄弟为领袖;南武军因选举不当,产生多书院为领袖;西武军以西盟书院大师兄为领袖;北武军因为没有领袖而解散,依附于其它三方面武军。
于是三方面武军领袖围坐一堂,商议进攻弘农城之策。
段子羽没有参于选举,否则在西武军方面,无论如何也轮不到西盟书院大师兄当领袖。
之所以退出选举,他有自己的考量。
(今天好忙一个,本是三更的。还请诸位让血狼请个假,欠更一章。明天果断补上。血狼在此告罪了。)
第080章 各怀鬼胎的武生联盟
(四更之一。这是昨天的一更,嘻嘻,各位看书的同时不要忘记点点推荐票票撒~~~血狼谢过了。
依各位书友提交调查问卷的结果,从明天开始,本月三更时间采用定时上传。一更:11点30分;二更:17点46分;三更:23点56分。
今天外面没有太阳,又是一个大阴天了。不知道会不会下雨,血狼比较喜欢雨季。继续码字去……)
首先,武生军成员固然自身武技不俗,单挑绝对能胜过叛军,但是战争讲究的是群策群力,不取决于个人武力的强弱。
武生军外表看上去团结,实则内斗不止。各书院为多建战功而勾心斗角,表面的团结之下是深层次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与一盘散沙无异。
其次,弘农城城高墙固,叛军以逸待劳;武生军没有攻城器具,急切之间决然攻克不下。
再次,武生军初次投入战争,匆匆而来干粮所带不多,又无补给。久攻不克,必生变故。
鉴于以上三点,段子羽判定武生军攻克弘农城有很大的变数。
虽他不能否认武生军群体合力,共同一心攻克弘农城,但是本着建功就建大功的原则,段子羽毅然决定了退出。
与此同时,在北武军解散后,东霸书院祝世率着一百五十名院中武生来投汉香书院。
祝世的改性也有段插曲。
却说祝丽与皇甫坚寿婚期将至,然祝丽总是闷闷不乐。皇甫坚寿知道未婚妻是在记挂狱中的弟弟祝世,所以就想办法要去帮她。但是皇甫坚寿为人正直,不屑于利用家中权势去谋取利益,所以苦无结果。
段子羽得知后,与万年公主随口一说,第二日祝世就出狱了。理由是在狱中表现良好。
虽然段子羽没有说出去,但是万年公主亲自过问祝世的这件事情还是传了出来。
祝世当然知道是段子羽暗中相助,当天就背着荆条来请罪了。两人并无深仇大恨,而且段子羽也不是不容物之人,所以两人冰释前嫌。祝世则是自此改性,对段子羽推祟备至。
东霸书院的院长祝长生因儿子大为长进,就将院长一职传了下去,独自去享清福了。祝世便接管了东霸书院,成为院长。
眼下因见北武军散去,他就来找段子羽商议进退。
祝世刚到不久,在北武军报道的数家东城的书院也慕名而来。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对于段子羽来说,则是雪中送炭。使总人数达到三百人。令段子羽俨然成了除三方面武军之外的领袖。
为防受到其它武生军排斥,段子羽领着众人与其它武生军待在一处,等待三方面武生军领袖的决议。
三方面武生军会议上,袁谭俨然一派盟主的气派,高昂道:“咱们一万武生军个个身怀武技,攻克弘农城只在旬日之间。今天会议的内容是如何分配军功,诸位畅所欲言吧。”
西方面武生军领袖、西盟大师兄周斌冷然一笑。他休养了二十天,剑伤愈合的差不多了。他那自恃甚高的武技自认被潘凤甩剑破掉之后,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目中无人了。袁谭在他眼中就是一个无所不烂的权二代。
“公子谭未免心急了一些。弘农城尚未收复,就急着分派军功,居心叵测啊。”
袁熙拍席大怒:“汝什么意思?不愿在此就趁早抱成一团滚蛋!”
周斌微怒,右手握向腰际配剑。袁熙虽然是洪乙七次,但是他也是洪乙六次,差距不大,他没有理由示弱。
“周兄勿要误会。咱们在此聚首,为的是替朝庭收复失地,平息叛乱。但是朝庭一向赏罚分明,我等不能坏了这制度,做些赏罚不均的事情,徒让天下众书院耻笑。咱们代表的是帝都数百家书院,不能丢了在天子脚下的脸,为帝都众书院脸上抹黑。周兄你说是也不是?”
袁谭说的冠冕堂皇,周斌无从反驳,只冷冷吐出一句“如何分配,且说来听听”。
袁谭露出一个俊朗笑容:“本公子这里有三个方案,供诸位参考。一者,按人数均分;二者,按书院均分;三者,按杀敌数均分。”
众领袖一思,这三个方案都是汉武书院占便宜。
按人数均分:汉武书院此来有五百人,人数最多,分的军功自然也最多;除汉武书院外,所有书院都反对。
此策做罢。
按书院均分:看似平等,其实是最大的不公平。所有书院的军功都一样,那就是维持去年的书院排行,汉武书院去年排行第一,自然又是最得利者。
百名榜以外的书院都争着要进榜,这就宣布了他们没有了机会。所以他们反对的最凶。
百名榜以内的书院想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所以反对的也颇激烈。
故此策亦做罢。
按杀敌数分:汉武书院武生的武技平均能力最高,而且人数最多,不出意外的话,杀敌人数将是最多的。不过这个结果也有一些变数。比如汉武书院遭遇叛军主力,杀敌人数自然要下降一些;再比如汉武书院被其他书院挡在城外进不了城,杀不了敌……
这是三个计策中最有利于众书院的。所以获得一致通过。
为了最大限制的削弱汉武书院获得首功的机会,周斌提意先入城都在杀敌军功之外再得一成军功。这就意味着一些没有实力的书院只要第一个攻入城,就可以得一成军功,从而挤入排行榜前十。于是获得大多数书院的支持。
汉武书院自然是反对,但是力孤难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