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第178章


“全军散开,以每火为单位绞杀兔崽子。”李林龙劈开迎面的倭奴,大吼着。身边的亲从边砍如木桩般档路的倭奴,边向四方重复着将令,唐军扑进倭奴兵将群中,互相交替掩护猎杀一切阻挡和扑上来的倭奴人,陌刀开路,枪槊横扫,弩箭偷袭,一批批妄图死战的倭奴人在这种严密地横冲直撞地击杀下丢了性命。
倭奴人眼见唐军个个如猛虎无法抵挡,求生的本能使很多人选择了掉转头向后溃退,阿云比罗夫手下拦杀了几个人,但依然阻止不了大面积的溃逃,很快他也不得不被败军裹拥着向后逃去……
……
天渐渐亮了,血腥的战场到处躺满死尸,而通往北方的道路上也同样是尸体连绵。
几十名倭奴残军跑到了一处小树林里,个个大口地喘着粗气。
小黑胡对同伴们说道:“妈的,这些唐军是人吗?杀起人来比狼还狠,咱那是五万人呢!让人家几次冲杀就给死了一半,这一路逃来又死了不少弟兄,可是他们还不放过咱们,这是不把咱杀光,他们决不罢休啊!”
尖下巴说道:“听说李林龙是神人,能够请动妖魔鬼怪助战,要不怎么他的军队个个都如恶狼一样。”
他这样一说,那些倭奴人都点头道:“差不多,差不多,咱这大和国瞧来要让他灭了。
有一个兵将突然指着树林外喊道:“快跑,唐兵来了!”
倭奴人个个慌乱起来,很多人站起来就跑,有一两个腿肚子哆嗦半天没有爬起来,还有一个干脆咧嘴哭道:“我动不了了,扶我一把。”
“别怕,才三个人,咱这几十号人还杀不了他们。”小黑胡看着穿树林走过来的三名唐军将士对其余人喊道。
倭奴人来了点精神,纷纷抽刀向三名唐军将士围去。
三名唐军没有被对手人多吓退,他们把手中的陌刀放到一边(陌刀太长,在树林里施展不开),抽出了腰间的横刀,迎上这些倭奴人。
“快点投降!不然杀光!”一名唐军扯着大嗓门晴天霹雳般大喊。
几名倭奴人被吓的浑身一抖,脚不由自主向后退。
三名唐军趁着倭奴人胆怯这个空隙猛扑过去,三把横刀成品字型旋风般劈倒了三名倭奴人。几名胆小的倭奴人掉头就跑,小黑胡、尖下巴几人胆大的则挥刀迎击,更多的人则光呐喊,并不上前。
三名唐军互为依靠,将扑上来的几名倭奴人又砍翻在地。
小黑胡嚎叫着把刀片舞成花,闭着眼睛往前冲,一名青脸唐军笑着用横刀一磕,将他的刀荡开,抬起脚将他踹跪在地上。接着大刀回旋正要劈开小黑胡的脑袋。小黑胡却跪地磕起头来,嘴上叽里呱啦的直喊鸟语。青脸唐军当下犹豫着把刀按在他的脖子上,没有立刻杀了他。
那些倭奴人开始都发愣,但随即在尖下巴带头下,纷纷扔了刀跪在地上,叽里呱啦地烂叫。
青脸唐明显听不懂,脸色很不痛快,骂骂咧咧问道:“有没有说人话的,你们的狗语老子不懂,快说人话,不然老子开劈了!”
尖下巴战战兢兢抬起头用生涩的汉语应道:“小的曾经在百济待过,粗通些汉话。”
青脸唐军问道:“你们的那些百姓和粮食在什么地方,快说。”
尖下巴有些犹豫,但看到青脸唐军眼睛瞪的溜圆,满脸杀气,赶忙交代道:“都在窝尺城。”
“什么窝吃城?在哪里?”青脸唐军继续喝问道。
“翻过这山的,左侧就是。”尖下巴小心应答。
青脸脸上绽开了花,笑着吆喝道:“孙子们表现不错,我唐军优待俘虏,好了,不杀你们了,扔了武器,站成排,往回走!”
第三十四章 热血鏖杀(三)
倭奴国王齐明女天皇坐在车辇上,拉开遮阳帘,看着外面漫长如蛇般向前蠕动的人群、车流,苍老的脸上掠过无尽的忧伤。
赤石山的大败,使躲在窝尺城的她,被迫率领全体子民和留守的军队继续向北方迁移。近百万百姓和四万军队如溃堤般集体向北方涌去,一时间百里之内混乱不堪。
“直接往北走,将是津轻海,而渡过津轻海有一大岛,名毛人岛,当地人为虾夷人,故又称虾夷地(北海道),只要逃到那里,靠海阻隔,就有机会重整旗鼓,再图与唐军决战。”
这是一位大臣对她提出的建议。
她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可笑。唐军势如破竹,怎么会给他们残喘的机会?一定会紧追不舍,逃到哪里也是摆脱不了最后被消灭的命运。可是,不逃又能怎么样?大和的军队接连被打败,阿云比罗夫的部队被唐军一路追击,五万大军一半被战死,一万多当了俘虏,跑回来的不足千人;上毛野稚子的七万大军,被歼灭了五万人,剩下的不是躲到了山里就是当了俘虏。当初,为什么要派兵援助百济呢?惹祸上身呀。
这样的败局下,可战之兵只有四万人,就是全部男丁都拿起木棒、竹竿,又怎能与凶悍的唐军可比?既然打不了,那就只有逃,逃一天算一天了!
“天皇,咱们带着这么多百姓一起逃,速度太慢了,唐军很快就会追来的。末将的意思是不如保护皇室与众大臣先走。末将已经通知狭井槟榔的水军到津轻海口迎接。还有,狭井槟榔来信说,唐朝水军正在北上追击他们,他们的战船比唐军小,战力也不行,所以只能躲避后撤,但这不是长久办法,他的意思是想在津轻内海狭窄地方利用咱们战船灵活优势与唐军决一死战。”大将阿倍引田比罗夫策马追上车辇,连珠似的禀报打断了齐明天皇的遐思。
“扔下百姓绝对不可以,把百姓留给唐军,只剩下我们这些人,不等于被灭族了吗?我当的什么天皇?”齐明天皇断然否决。
“可是,照这样走,唐军要是追上来,谁也走不脱。”阿倍引田比罗夫清楚军情危机,很着急。
齐明天皇也知道形势紧迫,但她从心里不愿意自己成为光杆天皇。
半响,重重地叹了口气,无奈言道:“这样吧!让孩子都集中到马车上先走,年轻人也先走,老人和病弱之人留最后。咱的军队还有四万,拨出两万人殿后,阻挡一刻是一刻。”
“遵命!天皇,对狭井槟榔怎么答复?”阿倍引田比罗夫追问道。
齐明天皇又叹了口气,道:“你告诉信使,咱的水军实力明显弱于唐军,仓促决战只能把最后一点家底赔光,尽量避开唐军,保留实力,等待机会。”
……
依靠俘虏的详细交代,李林龙率军顺利进入窝尺这座空城,缴获了倭奴还没来得及运走的粮秣、辎重,而黑齿常之和摩尔铁的两部也在大胜后押着万名俘虏和战利品赶来与他会合。
“昨夜一战,基本上击溃了倭奴的主力,打消了其顽抗的信心。所获俘虏两万余人,缴获军粮两万余石。那些俘虏留着他们,消耗咱粮食,而且还得派军队看押,没有益处,故统统杀掉。根据捕获的倭奴百姓交代和斥候的线报,倭奴人正在逃往北方,想过津轻海跑到毛人岛,幻想在那里与我隔海对峙,各管一方,这是他们一厢情愿,我不学霸王纵虎归山。传我帅令,军队休整一天,明日各军除黑齿常之率三千人继续在赤石山一带清剿倭奴残军外,其余全部北上追敌。同时,倭奴主力已经大败,几天前我对诸位所说的对倭奴百姓尽量友善之令收回,改为对倭奴老人、孩子、男人一个不留,只留下年轻女人。”李林龙面对诸将,冷冷的下着令。
“大帅,都杀了?”摩尔铁对李林龙大开杀戒,心里不忍,小声提议道。
李林龙冷笑连连,指着脚下的土地说道:“留下一个人就留下了一簇火种,民族间的仇恨不是可以轻易化解的,倭奴人和我们原先征伐的高句丽人、百济、新罗都不一样,那些是接受过大唐文化的,而这个民族尚处于蛮荒之中。咱们统治脚下这片土地要想安生,就不能给他们报仇机会,不杀则已,杀则不留后患。”
“倭奴女人留下那么多,他要教导孩子长大后对咱复仇怎么办?”黑齿常之问道。
李林龙呵呵笑了起来,应道:“她们一嫁人,心性都扑到了自家男人身上,报仇的念头就会淡下去了。何况,孩子是谁的?是你们的呀,你们会让他们起来杀自己?”
军帐内的将领们听了一阵嬉笑。
邵斯见李林龙对倭奴国很了解,诧异地问道:“大帅难道来过倭奴国?怎么对倭奴人如此了解?”
李林龙心里想:“妈的,在现代社会小日侵略过咱国家,咱记这个仇呢!对他们的德行自然多关心,日子久了,能不清楚一些吗?”但他没有直说,而是应道:“我少年时游方东海各地岛屿,自然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