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年马月》第94章


成全和支持。因为她信赖丈夫的智商和情商,更信赖丈夫的人品。鸡鸣狗盗之事她的丈夫是绝不会干的。
夜里,凤琴甜甜的睡着了,头依偎在孙猴子的腋窝里做起了美梦。她梦见她和孙乃正回到了童年,都在抚顺的小学里念书,不,又不像在抚顺,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他俩同一群小朋友围坐一个圈做着丢手绢游戏,她拿着手绢走啊走啊就想丢在孙乃正身后。她刚一放下就被孙乃正发现了,起身就抱住了她不放松。抱住她的时候一下子都变大了,变成了青年点的庄稼地里,孙乃正不顾别人看见狠狠地亲她,学会了贾宝玉那样的吃她的胭脂,急得她满脸通红地跑开了。她跑啊跑啊跑到一个小河边,好像跑到了蝴蝶泉边,他往泉水里一看,发现自己特别美丽,这时她看到孙乃正躲在花丛里唱起了情歌。
哎——
蝴蝶泉水清又清,
丢个石头试水深,
有心摘花怕有刺,
徘徊心不定。啊咿呦!
孙乃正一边唱着一边向李凤琴走来,李凤琴决定不跑了,心里想,他刚才吃我胭脂的动作挺好受,让我热血沸腾,不走了,这里没有人看,我让你亲个够。
她闭着眼睛让他亲,心里涌动着少女的激情。她睁开眼一看自己又变小了,蝴蝶泉也不见了,她又来到一个草原,孙乃正骑在牛背上吹着牧笛。吹的歌她会唱'奇Qisuu。com书',于是她就伴着牧笛声唱了起来。
太阳光金亮亮,
雄鸡唱三唱,
花儿盛开了,
鸟儿到处唱。
要学喜鹊造新房,
小蜜蜂采蜜忙,
幸福的生活哪里来,
要靠劳动来创造。
……………………
23-1
23-1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暖,夏则凉;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
孙猴子的孙子一口气连贯地、熟练地、像放挂鞭炮似的背诵着弟子规。他把小手背在身后,晃着大脑袋有板有眼地、抑扬顿挫地、十分认真地唱念着。乐得孙猴子一把把孙子楼进怀里在小脸蛋上亲了好几口。
“你叫什么名字呀?”
“孙小牛,牛牛。”
“好孙子,告诉爷爷你几岁了?”
“两周岁,毛岁就是四岁。”
“呵呵,还毛岁就是四岁,怎么不是三岁呀?”
“因为我是腊月生的,所以就四岁。”
“这些都是谁告诉你的呀?”
“妈妈告诉我的。”
“弟子规是谁教给你的呀?”
“也是妈妈教给我的。”
“幼儿园怎么不教你这个呀?”
“曹老师不会,她就会奥数和英语。我在蒙台梭利小班,不学弟子规。”
“我孙子背得这么流利,你明白每句话都是什么意思吗?”
“我明白是什么意思,都是叫小朋友学好。”
“爷爷找句难的考考你好吗?看看我的孙子多么聪明好吗?”
“好。老爷爷,我讲出来你要不明白怎么办呀?”
“那爷爷就是大笨蛋,爷爷领你上街,你要什么爷爷就给你买什么好不好?”
“好,我要徐福记的酥糖,还要金丝猴酥糖。”
“怎么都是糖?不要玩具和画报吗?”
“我家里有很多很多的玩具和画报,就是没有糖。”
“为什么没有糖呀?”
“妈妈不让我吃糖,说一吃糖就把牙吃坏了。”
“那你怎么还知道徐福记和金丝猴的酥糖呀?”
“都是妈妈领我去阿姨家吃的。阿姨家小朋友告诉我徐福记和金丝猴的糖最好吃。”
“好,以后常到爷爷家来,爷爷总给你徐福记和金丝猴酥糖吃好吗?”
“好,我的牙吃掉了怎么办呀?”
“掉了也不怕,爷爷会安装新牙,爷爷给我孙子安个吃多少糖都不会掉的宝贝牙,让我孙子吃个够。”
“好!那你就考我吧。”
“嗯,爷爷想想,对了,你把第十二句的意思说给爷爷听听,说对了爷爷领你去买糖。”
孙猴子嘴上说着第十二句,其实他根本不知道第十二句是哪句话,六十多岁的老人,不可能听孙子背一遍弟子规就能记住哪句挨着哪句,这第十二句纯粹是顺嘴瞎说出来的。但是可爱的童真却一点都不马虎,他开动大脑袋从第一句默念道第十二句,然后认认真真地说了起来。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句话是告诉我如果我的妈妈生大病了,我要给妈妈煮药,喂妈妈药时我要先尝尝温热别烫着妈妈,妈妈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我要昼夜在妈妈身旁照看妈妈。”
“讲得好,谁教你的?”
“我妈妈讲给我听的。”
“你怎么只说妈妈生大病了你昼夜照看她,那爸爸要是生病了你怎么办呀?”
“我没有见到过我的真爸爸呀?妈妈说爸爸在国外总也不回家,只给我和妈妈钱花,他不回家。”
“那领你到我这来的人你叫他什么呀?”
“妈妈说他是我的孙叔叔,是我的干爸爸假爸爸,妈妈还说你是我的真爷爷,爷爷是真的,爸爸是假的。”
两岁的孙子奶声奶气的一句答话让老猴子心中感到一丝不快,他儿子云龙的越轨行为他有些搞不明白,是当代时髦还是道德犯罪,老猴子心里也在画魂。眼看着天伦之乐不能正当尽享,自己的孙子不敢公开承认这哪是中国人的勾当。这个混蛋儿子到挺孝顺,赶上星期礼拜就领来个孙子孙女开开心。他知道他这个混账儿子外面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妈妈都认真给养着,这是儿子与他说的实话。至于混蛋儿子有多少姘头他就不知道了,他不想问也不想知道。儿子自己感到得意就让他得意去吧,一切都是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一切都是因果报应。佛门广开不度无缘之人,儿子固执的刚愎自用,就是观世音菩萨来点化也无济于事。单田芳讲得好,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这个混蛋儿子让他明媒正娶,就是千言万语磨破了嘴皮子也是不理这个茬。他不去强行管教儿子也有他的想法,一则说虎毒不吃子,他就这么一个儿子;二则讲他知道他的儿子不是黑社会流氓地癞不务正业采花盗柳之徒。他和他的儿子只是理念有些分歧,谁对谁错让发展去见证吧。
孙云龙在经商理念中除了敬仰卡耐基和幸之助两个老外以外,还特别崇敬效仿中国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他觉得,外国人的企业管理模式讲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是很得心应手,有着国情民族观念的干扰运作起来总有些不伦不类。而胡雪岩淌出来的是本民族的经验,而且还是在战乱时期发家利国的宝贵经验,孙云龙效仿得特别解渴。他现在三十多了,老猴子的家当全交给他经营,“三十而立立什么?胡雪岩说得好,不是立家立业,而是确立为人处事的原则。”胡雪岩从一个放牛穷孩子发展到华夏第一富翁让孙云龙即狐疑又惊叹,非要钻研个明白。他收集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一切资料苦读一年,这位加拿大的商学博士最后研究明白了先义后利,义中取利的道理。赚钱靠道义,赚钱靠用人,赚钱靠朋友,赚钱靠诚信仁德。他跟胡雪岩学,胡雪岩考察人用喝酒、打麻将、下象棋方法观察内心世界,他也如此;胡雪岩仗义疏财,把钱视为做事的工具不能为钱而失去朋友,他也如此;胡雪岩十几房姨太太,妻妾儿女成群,他不敢明学但暗里操作,他还是如此。胡雪岩身为一品大清官员不玩权术,只玩艺术的驾驭人生,这一点他最佩服。胡雪岩靠自己努力坚持出来的信用上至左宗棠、慈禧太后,下至黎民百姓以至外国商人都决口称赞。这种官民同赞的人物自古以来都是凤毛麟角啊!“胡雪岩,你真牛!即便最后落个一无所有你也是牛!”孙云龙心里就是这样崇拜着胡雪岩。
“老爸,你们不要走太远了,快点回来。今天是七月十五鬼节,观音寺盂兰盆会上超度众生亡灵,我一会要去为超度妈妈诵念盂兰盆经。”
“你走你的吧,我身上有钥匙。孙子,来,骑爷爷的脖颈,咱们走喽,噘!呱哒哒,呱哒哒,呱哒哒……”
“小牛第一次来咱家,我怕和你待不熟,我得把小牛送他妈那去然后再去寺院。”
“行,那你就等我和孙子回来你再走。”
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生活内容,步入老年的孙乃正不但自己返璞归真还特别喜欢童真,可能是骨血关照,他一见到小牛就爱不释手喜欢得不得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