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红楼之带着空间的林奶奶》第70章


李颂也很是羡慕林家如今的兴旺之势,家里几个小子虽不是什么纨绔子弟,但却不是什么读的料,能考个举人就不错了,看来要想想后路了。也许做个耕读传家也是不错的。总要为子孙后代留点资本啊!
“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嗨,到底是底蕴深厚的人家,这看的就是远,这开国百年,多少当年的显赫之家如今不知所踪,就是留下的这些,又有多少已经摇摇欲坠,这林家端的是好谋划。目光长远啊!”
崔时读了这么些年,做了那么多年的官,走了那么多的地方,看得多了去了。这时候李颂一点就透。
“不止如此,你可知,林家在京城有一座山,那山顶小半年积雪,林家在那里种植了雪山紫米,有用山上雪水,灵药制成雪云酒,都是滋补良药,常年都有内务府采买。除了他们家,几乎无人种植成功。”
“这,这,这就是你所说的三代无忧?”
“哪里是这些,听说种植之事,林家每年都会提供种子让内务府找人种植,不过是收获太少,但总有一日可以成功的。林家也没有藏私。就他们家那些精明人,怎么会做那样的短浅之事,如今既然占了先机,已是的了天大的好处,若在霸者种子,那就是取祸之道了。主动送出种子,反而让那些得了的人家欠了人情。”
林家的这一手也是林老头示意的,这老狐狸出马还能有错?李颂知道的时候是感慨不已,几家教好的人家那都是林家现任家主林诚亲自送来的。还说了种植之法。就是李家如今也在种植,只是十亩地才得5石,太少了些,不敢多种。想起那紫米的味道,李颂还是口齿留香。继续道:
“关键是当年上皇曾感慨林家教养子弟很有章法,让皇孙们每月与林家子弟相处一二天。多年下来,虽说林家不参与皇子之争,但与各府皇子皇孙关系甚好。”
“按你这么说,林家对诸皇孙还有教导之恩?”
崔时有点傻了,这可是玩大了,天地君亲师,这下子林家果然稳妥了。
“可不是,再说,你再看看这些年的进士名录,有多少林家族子弟中举,又有多少人已经选官,多少人在各州府县任职。不知不觉林家已经起来了!家父曾言,恐怕二十年后,林家就会恢复当年的风光了。而且可能更盛,要知道如今的林家已经文武双修,武举也是一条出路了。”
这一番的展望,让崔时更是无语。心里不禁暗想:什么是世家,恐怕只有这样的人家才能称得上是世家,不倒的世家,怪不得能传承数百年。看史上那些王朝又有几个数百年。能有300年就不错了。等等 ,不对,这样说来,哎呀,厉害啊,这是按照王朝兴替在安排家族处世变化啊!新王朝开国求稳,太平盛世求兴,乱世求隐。这,这,这!崔时偷偷看了一眼李颂,莫不是他们也想到了,所以想跟着林家走?嗯,我是不是也要想想了?反正先交好了再说。
69十项全能
在李颂带着林海见过崔时之后;林海投入了准备乡试的阶段。崔时是榜眼出身,对于文章,八股等等的应试经验给了林海很多的帮助。虽说在京里的时候也有翰林;学士给他指点,但这一次是特别针对他院试的文章做的辅导。对林海来说更直观一些。也明确了自己的温习方向,对崔时很是感激。
崔时也很满意,他看到了林家兴旺的原因,子弟谦逊,温润有礼,学问深厚,不骄不躁。这才是世家风范啊!
到了5月的时候,林家这次准备参加乡试的人大多都聚集在了这个宅子里了;参考的人员增加到了11个。
追根溯源这也是米米的功劳。当年在雪山紫米开始能种植后,林老太爷就开始每年送些到苏州,最初只说是大雪山来的贡米,滋补养身,给族中老弱养身子。这送礼都是有礼单的,再说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所以即便宗长有心私留也不可能,还要尽量的公平。这可是贡米。谁不想要啊!看着就是稀罕的东西。
于是乎,每年一次的发米也成了宗长,族老们的头疼事。特别是在几次食用之后,它的良好补身效果,让族人惊喜。让不过有一点是族人都认同的,那就是给那些身子羸弱的孩子食用,这才是林家的未来。还有产妇坐月子时可以得一斤养身。
等到自己能种植了,那林老头就更是大方了,一送就是好几石,并说明了种植条件。宗长一看,好吧我们没有这个条件,但是我们也不能白的你们的东西,每年都搜集些南方特有的东西,或南货或药材等等,不停地往京城送。
几乎每家有点京城不易的的东西都会不自觉的存了,好做回礼。如此一来,两边更是亲近。有时林老头也会送些灵酒,虽只是三等的,不过已经很是不错了。宗长一般都是在祭祖宴会的时候拿出来给大家喝。
这喝酒的都是林家的子弟,特别是有出息的,读的好的,或是为族里做贡献的。这样一来这些人也等于是每年一次得了灵酒的滋养。再加上偶尔的灵米,这些人的身体也渐渐康健起来。
大人健康,那生出的孩子也会健康不少。这些年下来只要是出生的孩子大多都得以存活,林家子嗣不丰的情况也有所改善。这让林家族人都很高兴。
再加上如今的林家几乎每个孩子到了5岁除了上学习文,还要到族学去学习剑法,内功。身体素质蹭蹭的往上长。
就像现在,一大早,天刚蒙蒙亮,一个个都出了房门,手里拿着剑,开始了每日不断的练剑。当看到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剑法《回风拂柳剑》时,大家都会心一笑。林海看着这些族人心里觉得一热,那种远离家人兄弟的孤单,似乎也远去了。这些也是他的家人,虽然辈分不同,囧一下。
每日寅时三点到五点开始练内功,卯时五点到七点练剑,这都是从小到大一直坚持的。这里每一个林家子弟几乎都一样。后院有一片空地,这本就是为练剑准备的。虽说人多了些,有点挤,不过却意外的让这些林家子的心融到了一处。
吉祥平安也是有几下子的,不然林诚也不会让他们随林海出来。看到自家大爷开始练剑了,就转身去了护院随从的地界,开始练习长拳。这是林家奴仆几乎人人都会的,就是娘们也能练上几下。
这下那些跟着苏州林家子来的小厮们傻眼了,怎么说的,这京城叔祖老爷家就是小厮都会功夫,那我们不是落伍了嘛,立马欺上身来缠着要学。
平安吉祥也好说话,这本就是简单的拳脚,没什么可保密的,太太还说允许府里下人教自己家的家人呢。更何况这些要学的还是林家侄少爷们的贴身小厮。
于是很大方的开始了老师生涯。嗯,咱们也有这样的日子,看看,当教习还是很过瘾的。瞧瞧他们的笨样,真是的要知道我们也是有目标的,要做能文能武,十大全能的小厮,文能记账,武能打架。会赶车,能盯梢,懂物价,会砍价,打得了野味,做得了饭。背的出官位,记得住世交。
好吧,这事顺口溜了,但是就这个顺口溜一下子就把其他人给震住了。
“吉祥,你们那个京城的人都这样?”
“那是,我们要走在最前列,做京城最好的小厮,知道不,在京城,咱们林家,那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交往的都是王公大臣,怎么能给主子们丢脸?让别人看我们家的笑话?再说,我们家的月钱在京城也是上等的,主子们还定下了奖励的条例。每年都会评选,要是能评上最勤劳奖,就能得10两年底红封,最能干奖,是30两,如果是家生子,一家都表现好,那就是家庭奖,能有一座带厢房的宅子或是50两银子的红封可以自选。最厉害的是贡献奖,那是管事们的,要是为府里节省了合理开支,或是办了什么重要的差事,那可就是两进的宅子或者30亩地,你说这样的好处,我们怎么能不努力?”
众小厮听得目瞪口呆,就是旁边在金陵看宅子的也是满脸的笑容。
“是嘞,我们家在这里看宅子,就是我娘让我们来的,说是主子们说了,为府里去外地办事的,都有另外的补助。我家在这里好好的干上几年,就能存够银子给我家小子娶媳妇了。一个月我们一家4口有5两呢。”
这是作证的。采买家丁兼护院—添福,这个宅子一共也就两房下人,一个老头看门做管家,两个小子跑腿,一个婆子做饭,两个媳妇打扫算账,两个丫头收拾屋子再加上采买家丁兼护院2个,都在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