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拾下堂夫》第172章


王氏回头一瞧,只见乔玉爬在门槛儿上往里张望,像是对乔夫人好奇极了的样子,忙招手:“玉哥儿,快进来!”
乔玉听见王氏喊,又见王氏抓手,翻着小短腿儿咕噜一下就滚了进来。
看着乔玉就这样滚了进来,吓得乔夫人蹭地就站了起来,三步并两步地奔了过来将乔玉抱起来,肉疼地叫着:“我的心肝儿,摔着没有?”上下看了看孩子并没有什么不适,这才转过身来向王氏确定:“可是这个孩子?”
“是!”王氏点了点头,走了过来教着乔玉:“玉哥儿,这是奶奶,快叫奶奶!”
“娘!”乔玉瘪了瘪嘴嘣出这么一个音来,后又觉得不对,忙转过头去看魏氏小嘴一瘪伸出胳膊哭着喊了一声:“均娘娘!”
魏氏看他哭了连忙伸出手,看了看乔夫人又把伸出去的手缩了回去。
乔夫人见乔玉哭了,忙哄,可惜她越是哄乔玉哭得越是厉害,最后急了只得将乔玉递给魏氏。说来也奇,乔玉到了魏氏的手里立马就不哭了,弄得乔夫人很是尴尬:“这孩子,认生!”
“小孩子就是这样!”王氏示意乔夫人坐下,然后又让下人给乔夫人换洗茶。
捧着热茶乔夫人刚清醒的脑子又有些糊涂了,竟对王氏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我有一个不情之情,不知道夫人可否成全!”
“何事?”王氏端着茶碗正要喝,听得乔夫人这般说忙放下杯子问。
“我想既是这孩子姓乔,不如我今日就将孩子带回去,让他们父子爷孙也好团聚!不知夫人和各位奶奶意下如何?”乔夫人说着就伸手去抱乔玉。
“不怎么样!”这次答话的就不是秋氏了,而是王氏!
乔夫人手上一顿,也就在这个时候孩子被秋氏抱离开了,“陈夫人,这是何意?”
王氏现在脸上已经没有了好颜色,淡淡地看乔夫人,好一阵子不开口,开口便说:“有些话我本不想说,到了现在我却不得不说了。且不论当初我儿是怎么出你们乔府,单说她孤苦伶仃一个人怀胎十月生下这孩子,也是九死一生,您怎么可以在没有征得她的同意下就说出要把抱走的话来呢?”
乔夫人今天本就是来求王氏劝点儿的,刚才那话也是一时没有了脑子才说出来的,见王氏发了火,乔夫人也觉得失言,忙来解释,说:“夫人有所误会,我是说孩子他爷爷还没有见过他呢,听得书杰说孩子如何如何乖巧,想得很,又不好上门来看。只是我老脸厚才上门来的,却不想一时情急说错了话,让夫人误会了!”
听得乔夫人这样一说,王氏及两个媳妇的脸上这才好看一些,但依旧淡淡地语气:“虽是如此,也该孩子的娘首肯了才好。太太意思我明白了,等她回来我必一字不落的跟她说个明白。”
说到这里王氏便没有了声响,两个媳妇也没有吭声的,而且静了一会儿秋氏便抱着孩子出去了。
见这情形乔夫人便知多留无益,便起身告辞。
王氏淡淡地将她送出花厅,便命下人送她出府。然后转身回了花厅,只见秋氏抱着乔玉站在门口,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王氏笑笑伸手把孩子接了过来。
“真没有见过她这么脸皮厚的!”秋氏拍着乔玉蹬在她身上的灰土,气愤地说着。
魏氏这时也是叹了一口气,逗弄两下乔玉说:“这人也真是的,嘴上说得亲,可这么大的胖孙子竟连一个见礼都没有给,不仅脸皮厚,还抠门!”
听着两个媳妇的话王氏笑了笑,进了门,将乔玉放在自己的腿上,让他自己玩着,抬头问着两个媳妇:“可知点儿进宫做什么了?”
秋氏答:“容连家的出去我碰着了,问了两句,说是跟皇帝谈什么正事!”
“必是生意上的事!”王氏叹了一口气,仰起了头,让眼中的泪花收了回去,说:“咱们王家终是走到了这一步!”
看着王氏难过,魏氏忙过来劝:“娘,您也别太难过了。妹妹说得没错,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该放手时就放手!反正皇帝只说让点儿交出商脉,也没有别的要求,妹妹聪明过人,必是考虑周全后方才做出这个决定。”
“是呢,娘,没有钱是挺难过的,可有些时候钱太多也是祸根!皇上也算是仁君,咱们舅家的家财让给他也不为浪费!”秋氏一听忙也过来劝王氏。
听了两个媳妇的话王氏微微一笑,说:“你们所说的我何尝不知道,只是心里还是有结,不管怎么说,那也是我们王家几辈人攒积下来的,说这样放了就放了!”
一声接一声的叹息从婆媳三人的口中出来,乔玉仿佛知道大人们的烦恼,啊啊地叫了起来,手舞足蹈极为的卖力!
141、第 141 章:铤而走险
乔老爷跟儿子谈完出来没有见着老妻,一下子就急了,出来一问福贵,得知她跟张氏出去了便知道要坏事。也不敢跟乔书杰说便急急忙忙地从院里出来,刚走离家没有多远便见一辆马车过来,乔夫人与张氏并肩坐在马车里,乔夫人一脸愁容而且好像还挺伤心的样子,张氏正在劝着她。乔老爷一看便知道在陈家吃了亏,也没有上前,叹了一口气转身就回来。
这边乔老爷一回身,那边乔夫人就瞅见了,心知回去少不得又让丈夫好说,哼哼叽叽地下了马车,见张氏给了车钱才慢腾腾地往门口蹭。
“去哪里了?”乔老爷一直站在门口,等着乔夫人进门就问。
“去陈家了!”乔夫人特别老实地回答。
在屋里的杨雪莲听到这一问一答,蹭地就站了起来贴到门后使劲地听着外面。
“那孩子长得可真好,也聪明,两只眼睛又黑又亮,真像观音菩萨座前的童儿!”乔夫人怕乔老爷发火,一个劲儿地说着乔老爷喜欢听的,然后连哄带求地将乔老爷请回了屋。
听着乔夫人对点儿的孩子一再的夸赞,杨雪莲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她是又急又气。想来想去乔夫人之所以改变态度完全是因为点儿生的那个儿子牵挂了乔夫人的心,而乔书杰之所以与点儿藕断丝连,也只因那个孩子,心道如若没有那个孩子,或者是说那个孩子不在点儿的手上,也许乔书杰就与她真的断了。
如此想着,杨雪莲暗暗下定决心,趁所有人不注意的时候把杨香儿叫来,小声嘀咕一阵,脸上随即露出阴狠的表情。
点儿因要处理生意上的事连着几日都没有出门,秋氏见她劳累许久也该是轻松一下,便趁今日风和日丽将她拖出了门。
“庭嫂嫂,咱们去哪儿啊?”出了门一路西行,眼瞅着离家越来越远,点儿抱着乔玉的手都快断了。
“你把那小子放下来嘛,让他自己走!”秋氏说着就将乔玉从点儿的手上挣了下来,然后往地上一扔,笑道:“小子,随便跑吧!”
一得自由的乔玉哪需要秋氏怂恿,一没有了束缚便撒欢儿了地跑。
如今虽是下半晌,街上的行人并不多,可是这临近大相国寺,向来车马众多,乔玉在前面跑着点儿在后面跟着很是心急。一边让乔玉慢点儿跑,一边急急地跟在后面。
看着一前一后,一追一赶的母子,秋氏顿时开怀,哈哈一笑,忙让下人们快些赶上,自己也跑了上去。
跑了一阵子小东西也累了,赖上了秋氏让她抱,秋氏苦着一张脸将他抱了起来,指着正在为他买吃的点儿说:“玉哥儿,瞧,那是谁?”
“娘!”乔玉很是干脆地回答。
“玉哥儿真聪明!”秋氏大方地夸赞着,乔玉咯咯一笑,两只小手在秋氏的脸上啪啪地拍着。
越往前走就离大相国寺越近,点儿见到了此地,本来心中有事索性就走了进去。秋氏也正有此意,于是抱着孩子也走了进去。
就在点儿与秋氏进门的那一刹那,在一棵大柏树后面闪出一个人来,他不紧不慢地跟着抱着孩子的秋氏身后,眼睛警惕地观注着前方。
穿过前院,又走了几个回廊,点儿和秋氏来到了大雄宝殿,别看外面冷冷清清,这里可是为满为患,点儿让秋氏把孩子抱住,自己进去捐香油钱,准备在那个时候抽一个签。
“去吧,有我呢!”秋氏给点儿了一个放心的眼神。
点儿抓着儿子的小手说了好一阵子的好笑,待乔玉咯咯直笑了这才往里挤。
“嘣!”点儿刚挤进人群,就听见某处一声巨响,顿时大殿里的香客、僧侣们惊慌失措地叫了起来,随即一阵浓烟从大殿后门扑面而来。看着乱成一团的人群,秋氏大惊,担心点儿出事忙往里挤。
“哇……”人来人往的又受浓烟薰,乔玉不一会儿就哭了。
秋氏见势想要回去已是被人挡住了回路,着急地朝天喊着跟随来的下人名字。
“二奶奶,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