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记事》第587章


他见秦申四给这方子命名为“理饮汤”,让他有点吃不准。
彭乐邑自负是饱读医书的,他没见过理饮汤的出处。
“这是恩师医经上的方子。”秦申四笑道,“当时恩师只写了理饮汤,下官查了不少医书,没有寻到理饮汤到底出处在哪里,就跑去问顾七小姐。
当时,七小姐告诉下官,说这方子是她自己胡诌的。老爷子最后一段光阴才写那疑难杂症卷,这个方子就直接用了,并不知是七小姐自己胡诌的。。。。。。”
彭乐邑恍然大悟。
“庐阳王妃,真是奇才啊。。。。。。”彭乐邑感叹。
秦申四口中的顾家七小姐,就是庐阳王妃。
秦申四笑了笑。
他把方子拿进去,交给了皇帝。
然后,他又将用药的原理,仔细说给了皇帝和孟婕妤听。
皇帝就觉得这方子不错,而且简单:“这么简单的方子,那个姓孙的都不知道,还胡说八道了一通!”
秦申四心里有点不悦。
简单的方子?
这方子花费的心血,需得多少年的钻研?
到了皇帝这里,就成了简单的方子。
秦申四也不敢说什么,只是道是。
皇帝叫人去抓药。
孟婕妤吃了这药,这才继续坐下。
后来她着实累了,才睡下了。
到了次日,她没有再发病。
一连喝了三日这药,没有再犯抽搐,皇帝就知道这药管用。
皇帝很高兴,把秦申四和彭乐邑叫到了御书房,大力称赞秦申四:“。。。。。。果然是杏林圣手。”
彭乐邑就在一旁道:“陛下,先皇从前赐给秦太医一副金字匾额,赐字:厚德载物。秦太医不仅仅医术,医德更佳。”
“果然不错。”皇帝笑道,然后看了眼彭乐邑,“彭提点不妒贤才,宽容大度,朕赐你黄金一百两。等你还乡,朕要亲自送你出城门。”
彭乐邑大喜,忙跪下谢恩。
皇帝让彭乐邑起身,然后又对秦申四道:“太后也多次跟朕提及,秦太医的医术和医德好,想让你管着她老人家的脉案。彭提点还乡,太医院院印,从今日起就交给你吧。让彭太医也歇了重担,早日还乡。。。。。。”
彭乐邑更高兴了。
他现在没有心情再太医院了,而且提点之职交给了秦申四,他也放心。
两人一齐磕头谢恩。
皇帝让他们平身,似想起什么,喊了御前侍卫:“诏狱里还关着那位庸医吗?”
他是指孙楙傛。
侍卫道:“是”。
“拖出去斩了。废物,差点害死了孟婕妤,留他何用?”皇帝道。
侍卫又道是。
彭乐邑心里一跳,下意识看了眼秦申四。
他真怕秦申四这位老好人这个时候要给孙楙傛求情。
第528节顿悟
皇帝要杀孙楙傛,这是真的。
而秦申四,大概会觉得,是因为他治好了孟婕妤,才让孙楙傛丢命的,他的性格如此,也许他会求情,这让彭乐邑有点担心。
新皇帝是个不喜欢听人意见的。
谁和皇帝意见相左,都没有好下场。
若是秦申四开口求情,不仅仅秦申四治好的病化为乌有,只怕彭乐邑也要受牵连了,所以彭乐邑很紧张。
彭乐邑也觉得没有必要替孙楙傛求情。
孙楙傛那都是自取灭亡。
皇帝根本没有派人请孙楙傛,去给孟婕妤看病。
孙楙傛投机取巧,不请自来,想借此得到皇帝的好感,不成想最后失手,这是他自作自受。秦申四也不容易了,没有必要赔进去。
彭乐邑下意识想拉拉秦申四。
可秦申四,安静站在那里,并没有开口。
皇帝吩咐完侍卫去杀孙楙傛,转脸又笑着对秦申四和彭乐邑道:“你们也道乏吧。”
两人连忙行礼告退。
从御书房出来,彭乐邑长长舒了口气。
两人快步出了宫门。
彭乐邑邀请秦申四:“梅卿啊,咱们吃茶去。。。。。。”这是想和秦申四说说话。
秦申四即将是太医院提点,他也想向彭乐邑讨教些学问。
“好。”秦申四道。
两人寻了见茶坊,要了个雅间。点了一桌茶点,茶博士端了好茶。
雅间茗香悠长,窗台上搁了盆白兰,兰花秀拔亭亭。
彭乐邑呷了口清茶,茶汤醇厚绵柔,他点点头,然后才和秦申四说话:“梅卿,我这次真是占了你的光。圣上不仅恩准我提早离京、赐黄金百两,还说要亲自送出城。这是一品大员才有的待遇,这都是你的功劳。。。。。。”
德高望重的老臣告老还乡。皇帝会送到城门口。以表示惜才。
像彭乐邑这样,是不够格的。
但是他算弘德朝第一个告老还乡的。
皇帝哪怕送他,史官也能编到理由,来歌颂皇帝的美德。
“大人言重了。”秦申四谦虚道。
“我哪里还是大人?”彭乐邑道。“以后。你才是大人。咱们同僚多年。我又痴长你十来岁,你看着咱们的交情,叫声老师吧。”
秦申四连忙站起身。恭恭敬敬行礼,叫了声恩师。
彭乐邑笑笑,受了秦申四的礼,让他坐下。
两人说了些闲话。
彭乐邑也告诉秦申四,京里哪些达官贵人和宫里贵人们的性格脾气,顺便又说到了谭太后。因为秦申四即将打理谭太后的脉案。
彭乐邑事无巨细,毫无保留把自己认真很重要的经验,一个个告知秦申四。
秦申四非常感激。
最后,彭乐邑想起方才在御书房的事,感叹道:“我真怕你开口求孙楙傛求情。还好你没有。。。。。。陛下他。。。。。。脾气急了些,往后别和他起了争执。。。。。。”
他这是说新皇帝性格很糟糕,喜怒无常。
秦申四道是。
秦申四心里也感叹。
彭大人都觉得他可能会求情,足见他之前做了多少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皇帝要处理孙楙傛那一刻,秦申四也是下意识想求情的。而后想到自己的处境,若不是这次时运好,碰上了孟婕妤的病,又治好了,只怕现在就要被孙楙傛挤出太医院了。
就像当年他哥哥秦微四把他挤出太医院一样。
当年还有公主府可以去。
如今呢?
所以,他没有求情。他在心底,那一刻有了种顿悟。
两人说到了晚膳时辰才回家。
过了两天,彭乐邑收拾好了,正式离京,秦申四也正式成为了太医院提点。
秦申四任职的第二天,到庐阳王府,把这个消息告诉顾瑾之。
顾瑾之这边兵荒马乱的。后天就要离京了,什么都要收拾好。
她抽空见了秦申四。
秦申四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顾瑾之。
顾瑾之很高兴,笑道:“那个理饮汤啊,您竟然还记得。。。。。。”
秦申四给孟婕妤开的理饮汤,并非顾瑾之原创,而是明末清初一位中医的手笔,顾瑾之曾经用过一次,她胡扯了一个金元时期的来源,老爷子就收录在案了。
那时候,老爷子的身子,已经到了快撑不住的。所以,老爷子没有认真去考验那药方的来源,否则他肯定能知道,金元时期根本没有那个药方。
“若不是那个理饮汤,只怕我也占不了这个便宜。”秦申四道,“您的恩情,我诚谢了。”
“也是您的医术好。”顾瑾之笑道,“确诊也是不容易的。这世上药方那么多,知道怎么用,都是自己的本事,我承不住您的谢谢。”
而后,顾瑾之又道,“我还跟太后说了,让她帮你求太医院提点之职。虽说这次是你自己争来的,太后肯定也开口说过了,否则皇帝未必知道你想要提点,可能会赏你其他东西。下次到积善宫送药,帮我也给太后娘娘磕了头。”
秦申四道是。
这个不需要叮嘱,他肯定会跟太后道谢的。
客气了一番,顾瑾之送走了秦申四。
她回了内院。
彤彤在哭,乳娘哄不好她,她是饿了。
顾瑾之回来,喂了彤彤。
才放下女儿,秋雨拿了账本给顾瑾之。
离京之前,需得把府上的东西清点好。
顾瑾之就坐在东次间炕上算账。
不知不觉,就是一下午。
一树斜阳从窗口旖旎而入。疏影轻盈又温暖。檐下的雀儿,吱吱喳喳,在夜幕落下之前喧闹,黄昏也变得热闹。
顾瑾之起身,伸了伸腰。
倏然光影错落,她没有回头也知道有人进来。
顾瑾之以为是丫鬟,没有在意,只是站在地上扭了扭腰,却被一双手紧紧搂住。
她被迫贴上了他的胸膛。
顾瑾之轻笑,转身就攀上了他的脖子。
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