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见素心中有些乱;这些时日;他无法入宫中探视;事实上除了李俅与太医之外;就只有服侍李隆基太监宫女还可以进出;据说是按照叶畅提出的医理;要防止外头的病气传到李隆基身上。事实上;这就把李隆基与外臣隔绝开来
多年的政坛沉浮;让韦见素意识到;这其中恐怕有些问题;但是他是个跛足宰相;虽然嗅到了不对的味道;却不敢声张。
毕竟李隆基的老去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从目前局势来看;李俅继承大宝已成定局。
“天子圣体不安;卫王乃朝中重臣;不可不坐镇于内;殿下何不召叶卫王回京?”王缙站出来问道。
他如今倒是完全站在叶畅这边;元载对他同样是羡慕嫉妒恨;同样是以前与叶畅有过仇怨;但王缙现在的家当;也在百万贯之上了。
“卫王长镇辽东;京中之事;他亦知晓;孤给他的信中说了;来与不来;由他自决。”李俅不动声色地道:“这三年来;卫王在辽东时间多;想来是有要事了。”
王缙略有些狐疑;看了看独孤明;独孤明微微摇头;王缙便不出声了。
叶畅对新罗、渤海向来不假颜色;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朝廷中有共识;就是叶畅正在准备对新罗、渤海动手。而朝廷内部对此是有分歧的;有人认为蛮荒小邦;征之徒劳民力;劳师而无功;更何况此二国在天宝十五载之后;对大唐就一直恭敬有加;叶畅是在公报私怨;另一部分人则以为;此二国貌似恭顺;实则不逊;与安禄山早有勾结;且其君无道;理当征伐;以示惩戒。
元载为李俅谋主;这种分歧自然不会逃出他的眼中;他甚至还知道;那支持征伐一方大义凛然的理由之下;其实还暗藏着别的东西:通商。
如今大唐的工场遍地开花;数量多了自然就良莠不齐;有些粗制滥造的产品;在国内实在是没有市场;故此他们想将之销往海外;离大唐近、海运又极便利的新罗、渤海二国;自然就是他们瞄准的对象。此二国人口加在一起也有数百万之众;每年在这二国赚个几百万贯钱;应当不成问题。偏偏此二国发觉自身财富流失;免不了要限制大唐货物在其国内流通。故此;支持征伐并不是说要灭此二国——就是叶畅自己;也不赞同立刻灭此二国;而是将如今不听话的国主赶下台;换个乖顺听话的;方便控制此二国财富;并进一步蚕食之。
眼见群臣都不开口;李俅正要宣布散朝;就在这时;突然听得后边钟声响起;众人都是变了颜色;紧接着;一个太监哭奔而来:“殿下;殿下;圣人升天了”
第503章 两纸召令自反复
从安城到旅顺;一条白龙般的道路正在不停延伸着。
天宝十五载;罗九河在端了安禄山老巢之后;回师顺道将辽东的边疆又向北向东拱了拱。这五年来;叶畅潜心经营;借着中原战乱大量百姓流离失所的机会;他从中原得到了五十万人口;其中近一半是青壮劳力;从而大大加快了辽东的建设步伐。
而支撑辽东人口迅速增长的底气;就是在他视线里;开满着小白花与紫缨的两种农作物了。
土豆与玉米;原产自万里海波之外的两种作物;如今在辽东已经大行其道。它们的种植面积已经占了辽东粮食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仅次于小麦;而多于水稻。
“昌龄兄;这都是你的功劳啊。”叶畅站在小小的高岗之上;望着两边成片成片的庄稼;感慨地说道。
王昌龄甚是骄傲地点了点头:“当仁不让;我与国本所的诸位郎君先生;着实花了不少气力”
玉米、土豆天宝十四载时第一次试种;因为种子数量不多又没有种植经验的缘故;结果差强人意。天宝十五载虽然在不停地打仗;平定安禄山之乱;平定四境诸胡之侵挠;平定安禄山遗党的盗寇;但叶畅在征战之中;也没有忘记对玉米、土豆种植的关注。所以天宝十五载;玉米、土豆收获所得;足以⊥叶畅在天宝十六载做一个分组实验;选择最优的种植方法。
天宝十七载丰收;天宝十八载又是丰收;天宝十九载开始;在全辽东范围内强行推广种植玉米与土豆;然后又是一个大丰收。经过饥饿的百姓;对于这种高产粮食作物甚为用心;而王昌龄与他的团队在研究与推广上花费的心血;也没有白花费。
“听闻齐冀二地;亦有人开始尝试种玉米与土豆了。”旁边的一个幕僚笑着道:“天下百姓;都将受益于此;卫王;王公;你们功德无量啊。”
“是王公他们功德无量;我;不过是因人成事罢了。”叶畅哈哈一笑。
王昌龄却若有所思:“叶公;还没有人能够到那海东洲么?”
“没有;虽然我悬赏百万贯;却没有人再能到海东洲了。”叶畅很是惋惜地道。
所谓海东洲;就是另一世的美洲;王元宝的船队发现了海东洲;带来了玉米与土豆;从随船而来的土人和幸存的水员口中;众人得知了海东洲的许多传闻。有些传闻是让人将信将疑的;比如说;传说中那里有黄金珠玉之湖;有流淌着金沙的河流;这些传闻虽然激得许多人都想着找到海东洲;可毕竟不太靠谱。但还有的则让人垂涎三尺;比如海东洲有许多物产;特别是果蔬粮食蔬菜牲畜;不仅产量大;而且味道甘美;典型的就是他们视线中看到的土豆与玉米
“唉;若是有人能将海东洲其余物产带来那该多好”王昌龄叹了口气:“我老了;最多还能于个三五年;真想见着海东洲的物产在我手中大行其道;让大唐万姓皆可受其功”
在叶畅最早的幕僚当中;王昌龄算是年纪比较长的;有此感慨实属正常;他也听说叶畅最近正在酝酿七十退休制度;底下的属员们七十岁便要退休荣养;领一份不菲的荣养俸;可监督后生晚辈施政;却不可直接于涉。
“昌龄兄何出此言;你便是想退休;我也要请你暂缓的;圣人都快八十了;尚且……”
叶畅话说到这里;突然间;被远处传来的钟声打断了。
中原汉人既然重返辽东;那么汉人的宗教文化;自然也会随之重返辽东;天下名山僧占多;但李唐之时;道教盛行;故此辽东大地之上的名山大川;多有寺院道观。为防止僧道收纳懒贪之徒;沾污其门;败坏世道;故此叶畅在辽东的僧寺道观中都有强制性的规定:不可乞讨求食;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载不织;一载无衣;所收功德布施;可以用于修建道场寺观;可以用于法事祭典;可以用于济慈育婴。这些规定戒律;看似苛刻;但稍有见识的高僧、真人;都明白此乃道释二家与世俗能长期共存互安的万年大计;也是让他们短时间内能够传道弘法的不二法门;故此辽东道释二家;都是力排众议;统统接受。
这些寺观中都设有铜钟;钟声除了报时之外;还有传信示警之作用。象刚才;连接响了九声后中止;那就证明;朝廷中有大事发生了。
“圣人薨了”王昌龄脸色一变道。
九声要么代表旧帝去世;要么代表新皇登基;在这个时候;最有可能的;当然是旧帝去世。
他们刚刚还提起李隆基;现在就骤闻李隆基的死讯;对众人的冲击太大了;故此众人都用怪异的目光看着叶畅。
叶畅眉头却拧了起来。
他虽然居在辽东;但与长安岂会没有联络;李隆基病重的消息;他早就通过秘密渠道得知;只不过;因为一直没有召他还京的诏书;所以他认为;李隆基这次的病;与前几次一样;都是有惊无险。
可怎么着就去世了呢;这背后……有没有什么异样?
当初他向李隆基提议“观圣孙”也有自己的目的;李隆基的儿子们不争气;孙子们同样不争气;或许就只有建宁王好些;但因为他是李亨的儿子;所以不可能继承大宝。
一个平庸的皇帝;比起一个英明的皇帝;更有利于叶畅对将来的布局。
李俅不是叶畅理想中的人选;但也不是最糟糕的人选;故此即使李俅对叶畅表现得既不疏远也不亲近;叶畅也从来没有在他继位的问题上施加什么负面影响。
而且李俅身边;叶畅也安排有人手。
他接到的消息;李俅对他;虽然忌惮;偶尔也会说一些牢骚话;却并无太大的敌视之意。
“抱歉;原是要与诸位好生规划一下秋收事宜;现在只能烦劳昌龄兄了。”短暂地思忖之后;叶畅带着歉意向王昌龄拱了拱手:“无论是什么事情;我都得先回旅顺再说……诸位;告辞了。”
他说完之后;不待众人还礼;就匆匆离去。
第一件事;是赶回旅顺。叶畅很担忧寿安;若真是李隆基去世;寿安如今尚在哺乳期;会不会因此而受到打击。
旅顺比起五年前;变化并不大;毕竟这座城市受地势所限;其规模不能无限制地扩张。叶畅
小说推荐
- 盛唐夜唱(圣者)
- 内容简介 这是最好的时代,无与伦比的辉煌和荣耀,为后人留下了“唐人”的名字 这是最坏的时代,四境的烽火,内患的种子,都已经深深种在这片土地之内 是谁乘着星槎破空而来,在这无限的江山田园夜夜歌唱,绣口一张,便是整个盛唐 第1章 序 茂密的林子,将太阳都遮住了,林间却是一片寂静,完全没有往日的虫鸣鸟语
- 最新章:第752章
- 初唐夜唱
- 《初唐夜唱》作者:令狐逸作品相关关于初唐不过让令狐最无奈的是,令狐平时要上班,空余时间不多,每次想好了内容,打字都要花去不少时间,还要修改,整个下来不是一点时间就可以解决的,所以发了文之后,令狐一直没有和读者好好的交流,也不知道自己写的如何。但是令狐确实用心去写了,大家如果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或者有
- 最新章:第55章
- 灯下夜话之楚氏兄弟----韩歌唐唱
- 全屏半屏灯下夜话之楚氏兄弟—韩歌唐唱作者:cuauag 发表时间 2004/06/30 00:10 点击:3626次修改 精华 删除 置顶 来源 转移[被屏蔽广告【灯下夜话】楚氏兄弟(全)当事情过去很多年以后,我回想起浮生山庄所发生的那一幕幕,仍然心有余悸。一切起缘于我接受大学同学楚郁蓝的聘请,出任
- 最新章:---韩歌唐唱-第8章
- 盛唐不夜天
- 书名:盛唐不夜天作者:云长歌文案一个小人物艰难混迹在唐初本文又名《大家都知道他是穿越的《全家智商都太高肿么破《全世界穿越者只有他最倒霉》PS:攻重生受穿越内容标签 豪门世家搜索关键字:主角:李显,郑玘 配角:武瞾,太平公主,李贤,李弘,李旦 其它:唐朝晋江银牌编辑:莫名其妙的从现代社会穿越到了唐朝,
- 最新章:第342章
-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毒鸩】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作者:李娟第1节:最前面的话 这些文字都与记忆有关,讲述“童年“成长“青春“改变”以及种种“瞬间”的事。事实上,我的记忆无依无靠—总是东奔西跑,为了跑得轻松一些,一边跑一边抛弃。至今孑然一身
- 最新章:第19章
- 盛唐
- 作者 魏学睿外篇7月3日告读者1、调整了整体结构。把初唐风情设为前传。这部分主要是李林龙起家的过程,性急的朋友可以越过不看;2、修正了开始采用的是倒叙。血色草原后直接是血战牢山,免得一些书友说衔接不上;4、未来的发展,是忠于朝廷,还是拥兵自重、自成体系,大家多想想前面铺垫,接着往下瞧,估计会使大家越
- 最新章:第213章
- 盛唐传
- 章节内容开始-第一卷 初入之卷 第一章 穿越隋唐时代更新时间:2012-1-28 11:20:28 本章字数:3424第一章穿越隋唐时代夜晚让上海这座城市显得格外迷人!放眼望去,平时宽阔的大马路都变成了一条条橙色的线,相纵交错,一个个亮点在上面移动着,再加上上海具有东方独特魅力的建筑物的点缀,形成一
- 最新章:第60章
- 幻之盛唐
- 《幻之盛唐》作者:猫疲第一章 历史的逆流(改)第一章历史的逆流算我倒霉,竟被派上这架货机将这件东西先行押运回国,却又十分凑巧地遇上了这场暴风雨,满腹郁闷的摸摸身上的降落伞,考古队的其他成员这时应该在某个风景名胜区的豪华饭店里潇洒惬意,自己却得抱着这件这次最大的收获—中亚发现的古青铜器-浑天仪残件在这
- 最新章:第1434章
- 调教盛唐
- 《调教盛唐》作者:胖子无敌正文第001章:张氏幼子公元721年,大唐开元九年,蒲州永乐县,大街。一中年妇女,胸口与腰一样粗,体重起码三百,凑到包子店老板年的身前,道“他二婶子,你听说了吗“听说了,你说的是大街东头的那可怜孩子吧”脸上抹着厚厚白粉的包子店老板娘,一见有人来搭话,眼里立刻燃起了熊熊的八卦
- 最新章:第17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