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驸马》第242章


们长进了不少。
花了十天,终于到了登州。
李二不顾身体劳累,直接把两个儿子和长孙冲叫上,一起去船厂。
王金良听说长孙冲来了,连忙出来迎接,他是小官,从没见过李二,不顾他认识程咬金,满脸大胡子。连程咬金都必须毕恭毕敬的人,那很可能就是陛下了。他们也听说了,陛下经常微服私访。
“各位大人,里面请!”王金良恭敬的语气里有着自豪,可见大船已经建造好了,要不然看到长孙冲来,早就愁眉苦脸了。
长孙冲摆手问道:“王大人,船呢?”他们赶了这么长时间的路,就是想尽快看到大船。
王金良在边上带路,说道:“回大人,大船已经下水,经过检测,完全没有问题。今天一早,水军们乘着大船出去试航了,估计半个时辰之后,就回来了。大人们先去那边的棚子里,坐等,喝杯水。”
长孙冲一听,点点头说道:“那有劳王大人了,这第一艘船已经造好了,第二艘有没有开始?”
“第二艘的一些小部件现在已经完成了,除了一些较大的木料还没有运来,其他的准备就绪,估计在结冰之前,还可以组装好一艘船。”王金良回答说道,有了第一艘船的经验,建造第二艘穿的速度加快很多。
“很好!”长孙冲说完,又问了一些问题,王金良总能对答如流。
李二不由得对此人高看了一眼,觉得这人的确是有才能的,不仅造船技术过硬,人也机灵。
不知不觉,半个时辰过去了,远处出现一个黑点,王金良指着黑点,兴奋说道:“大人们,那个就是我们的大船。”
李二拿下墨镜,眯着眼睛,右手盖在眉毛处,里的太远,只看到一个黑点。
不一会儿,黑点越来越大,逐渐可以看到穿上风帆了,李二,程咬金,段志玄的嘴巴也越来越大。
“这。。。。。。这是我们的大船?”李二几乎有点不相信。
“是的,大人,船身全场三十二丈,十二丈宽。张大将军在附近训练水兵,小有所成。正好大船建好了,按照规定带着三百人出去试航,这是试航的第三天。
李二坐不住了,站起来,看着大船,激动不已。
好一会儿才,大船的速度满下来,进港,抛锚,固定船只。
张大亮听到手下汇报,说下面有几个人在边上盯着大船看,心里一惊,可能是京中有人来巡查了。固定好船,便立即带着人下船。走进一看是陛下,连忙跪下,说道:“末将摆件陛下!”
王金良猜到了,但没有人点破,他也不敢贸然行礼,现在看到张大亮跪下,也跟着跪下,磕头赔罪。
李二亲手夫妻张大亮,王金良说道:“你们是大唐的功臣,一个训练水军,一个建造大船,功不可没。这船怎么样?”
张大亮眼睛一亮,起身说道:“回陛下,这船是臣有生之年见过的最大的船,最快的船!”
“朕要上去看看。”李二激动,想着到穿上看看。
段志玄阻拦说道:“陛下,不可!还是等臣等上去检查一遍,再说。”
“是啊,陛下!俺老程请命!”程咬金大咧咧说道。
“那好,那知节你上去看看!”李二吩咐。
不一会儿,程咬金带人下来,说道:“陛下,上面没有不妥之处。”
听了这话,李二才放心上船,张大亮,段志玄,长孙冲紧跟其后。
到了大船上面,视野开阔很多,李二感慨说道:“有了这船,还有什么可以阻挡!”
“陛下,这些大船不仅可以用于军事,还可以用于商业,运输粮食或者其他的商品,比陆上运输成本少很多。”长孙冲解释说道。
“是啊陛下,三千海军,终于下海了,有了真正海军的样子,等明曰配合着其他的船只,就开始训练。”张大亮欣喜说道,虽然不知道陛下为什么编练海军,但练好了,开展之后,他绝对是率领水军的。
李二看着辽阔的海面,感觉心胸也开阔了很多,身边的有海鸟飞过,低头音乐你能看到海底的鱼儿。
“好,好!”李二激动说道,“张大亮听旨,十曰后,再招收七千大唐健儿,朕希望明年这个时候,会有一万强悍海军。”
张大亮跪下领旨:“是,陛下,臣领旨,一定不负陛下旨意。”
“招兵的时候,一定要解决百姓后顾之忧。如果有人参军,可以赠送一套院子和五十亩地,地点在定州那里。”李二交代,“朕不希望出现强迫征兵的局面,希望爱卿能够多费心。”
李二对张大亮这个人的才能还是非常肯定,可是有一点不好,这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手段雷厉风行,甚至有点残暴。
张大亮心里正想着怎么强迫增兵呢,没想到李二发话了,便急忙分辨:“微臣绝不敢任意妄为,绝对会安排好每一个人的家里。”
“那就好!”李二颔首,不管张大亮的保证有多好,他都会派人亲自来监管的。
在茫茫的大海上,李二感觉到非常渺小,人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一样,突然又想到长孙冲给他的那幅世界地图。自以为大唐天朝就是世界的大部分,原来是他想错了,终于明白了那句话天外有天,就在远方一个不远处,就有一个倭国,想到上次他们挑衅的行为,李二不爽,总有一天,大唐铁蹄会踏上那个地方。
想到高句丽,李二心里更像针刺一样,尽管不像承认,但唐朝传承与隋朝,在大是大非上,隋朝的敌人,也是现在大唐的敌人。
连续两年大丰收,元气逐渐恢复,只要再过三年,不管是人口和国力,都会大大增加。现在只有忍耐,等准备充足之后,在做企图。要是执意强行,那他就是第二个隋炀帝。(未完待续。)
第两百五十五章 被屠村
从船上下来,李二心潮澎湃,急冲冲吃好饭之后,便叫了长孙冲过来,问道:“冲儿,今天的大船朕已经看到了,到了海上,才知道人和船都很渺小。茫茫的大海上,看着距离近,其实却很远。如果用弓箭,岂不是非常可笑,有没有射程更加远的,威力更大的武器?”李二这人触觉敏锐,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长孙冲其实也觉得这么大的船应该有和他相匹配的武器,那就是火炮,不过上次他向华五要求要买热武器,被华五拒绝了,只能自己研究摸索。除了知道火药里面有硫磺和硝,其他的一无所知,哪里能做出火炮和火药这样高深的东西。
不过旋即又想到他可以回到现在,从现代的网络搜集一些火药配方和火炮的配方,应该不是难事,不过这要等他抽空回到现代再说。
“陛下真知灼见,冲儿深以为然,只不过这武器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想出来的,只不过从去年的一些小事得到一些感想。这一年来,忙忙碌碌,也就没有仔细想。”长孙冲谦虚说道,在李二面前毕恭毕敬,他也想把大炮弄出来,不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切都要慢慢来。
李二大喜:“你倒说说有什么启发?”等不及了想知道长孙冲的想法,长孙冲的鬼点子多。
“陛下,每到过年的时候,都会燃放烟花爆竹。我无意中看到一个小孩被爆竹伤到了手,就开始琢磨,这个东西威力挺大的。如果可以做的把爆竹的威力增加一些,那不就不仅仅是伤人,而是杀人了。”长孙冲解释,已经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说中国的火药发展成各式爆竹和烟花,而西方虽然接触火药很晚,但是却一直研究火药的杀伤力,这样造成了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李二想了想,说道:“我知道那里面装的是什么,好像叫火药。”
“对头,就是这个火药,冲儿就是想从这火药方面入手。火药威力再大点,再造出一个可以把火药扔到更远方向的机器,不就是一件很厉害的工武器吗?”长孙冲侃侃而谈。
“不错,貌似有点意思。这个交给你了,回到长安,需要什么尽管说,希望你能尽快弄出威力大的火药。”李二内心开始火热,一个个的计划已经在他的脑海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要有威力更大武器,才能保证士兵们的安全,才能有更大的胜利可能。
李二从上次的对突厥的战争,看到了弓箭对游牧骑兵的杀伤力。游牧民资因为缺铁,更因为冶铁技术的落后,没有足够的弓箭,他们手里大部分弓箭都是在打仗的时候从死人身上取下来的大唐弓箭,更甚者,这羽箭的制作要求非常高,箭身如果磨得不直,会影响射箭的方向;箭尾上面的羽毛多半钱少半钱都会造成放出去的羽箭摇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