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第620章


信号弹本身并没有特殊的威力,但苏军官兵都意识到这定是敌人的某种战术信号,一名士兵想要用衣物将其遮住,然而他刚刚起身就被对面德军的枪弹逼了下来,与此同时,奇怪的轰鸣声愈发清晰,这里的苏军官兵没人能够判断出它究竟是什么来头,他们全神贯注予以应对,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噪音源压根不会从前方路口出现,这种能够贴着屋顶闲庭信步的飞行器已在街口西侧的百米空中悬停,位于后座的武器艹作手通过红外瞄准器找到了地面部队发射的信号弹——不断开火的枪械在他的瞄准镜中亦以光斑形式体现出来,但它们的光亮都不如坦克发动机,哪怕是好几分钟前熄火的。
确定目标位置之后,神情冷峻的艹作手通过武器摇杆调整发射角,只见他手指运动,挂载于机身下部的线控制导火箭便在火箭发动机的推动下直飞出去。飞行过程中,艹作手通过武器摇杆实时调整它的飞行方向,以确保这枚威力四倍于普通“铁拳”的火箭弹能够准确命中静止或运动状态下的目标。整个过程看起来繁琐复杂,其实也就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由Fi…339武装攻击直升机发射的火箭弹从侧面击中T…54,瞬时摧毁了它的动力系统,在内部爆焰威迫下,坦克组成员们不得不从坦克里撤出。在遭到打击之后,苏军步兵们也才恍然大悟,他们纷纷调转枪口攻击那少见的直升飞机,一辆隐蔽在建筑物之间担当预备的苏军装甲车也被军官唤出,士兵们用车上的12。7毫米机枪开火,成串的子弹从地面升起,有几发击中了直升机的机体侧面,被飞行员座舱的钢板弹开。与他的艹作手同僚一样,德军直升机飞行员面无表情,他从容拉起飞机,避开苏军火力,在战场上寻找下一个攻击目标。
这一晚,德军投入万德利茨战场的直升机一共9架,7架是Fi…282改进型号,只有2架是起飞重量更大、防护更好的Fi…339。前者可挂载八枚普通铁拳火箭弹,在200米的距离向地面装甲目标发动攻击,后者挂载三枚线控制导火箭弹,可分批次攻击三个不同目标,500米以内的攻击命中率可达百分之八十。这些机动力大大超出普通反坦克车辆的直升机初等战场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实力,而它们尽管配备了小型无线电通讯设备,由于通讯指挥技术的限制,目前尚不足以进行实时的地空协同作战,而只能采取传统的光焰信号指引,容易受到战场因素的干扰,有限的防御力也使得它们非常容易被地面火力击落。
在直升机中队趁夜攻击万德利茨及周边的苏军装甲目标时,还有另一种划破夜空的轰鸣声在震慑敌军。11架夜战型Me…262挂弹出击,在地面无线电讯号的指引下,它们像蝙蝠一般灵敏精确地扑向目标——在苏联第11近卫坦克军与苏联机械化第8军的连接地带,袭击苏军的德军部队已经消耗了多数弹药,此时正且战且退地向西撤离,从夜宿中启动的苏军第8机械化军沿公路驰援友军。虽然苏军沿路部署了不少机动防空部队,但德军喷气式飞机的高速突击将苏军效率不高的战场防空预警体系远远抛在了后头,当11架Me…262带着雷霆般的轰鸣出现在苏军行进纵队头顶时,苏军的防空炮手还在匆忙转动他们的防空武器。在照明弹的光焰下,德军飞行员能够清楚看到笔直的公路,不计其数的苏军坦克、装甲车和卡车正由北向南行驶。此时的FG雷达还不能够帮助飞行员们进行精确的对地攻击,11架Me…262仍以传统方式进行投弹轰炸,它们如同鹅妈妈带领的小鹅,以单列纵队飞行在公路上方,依次投下挂载于机身下方的航空炸弹。普通的500KG航空炸弹一旦偏离目标,破坏力将大打折扣,故而此次德军飞机使用了箱式子母弹。二战当中,苏军轰炸机就曾利用这类航空炸弹大量毁伤德军的装甲车辆,而德军的子母弹装有两种炸弹,一种是专门对付装甲车辆的反坦克弹,通过攻击坦克、装甲车的顶部、发动机舱和履带造成破坏,令一种仿造美制“懒狗炸弹”,这些带飞行尾翼的弹头为实心钢铸造,只有手指头大小,凭借母弹爆炸产生的巨大动能对地面目标造成面状杀伤,足以干掉它们直接击中的人体目标,亦能够对普通车辆和顶部敞开的装甲车造成重大破坏。
在苏军防空火力变得猛烈和精准之前,11架Me…262安然脱身,而在它们身后,公路及周边的一大片区域内的苏军纵队因轰炸而陷于瘫痪,公路干道的同行受到阻碍,迫使苏军第8机械化军及后续的其他苏军部队转向乡村公路,而在那些沙土路附近的树林里,化整为零的德军部队正准备用地雷、炸药以及反坦克火箭筒给苏联人更多“惊喜”。
(未完待续)
第71章 夜战狂兵
经过德军火箭炮、直升机的连番攻击,以及德军步兵的快速穿插作战,苏军在万德利茨的防御组织已变得支离破碎,残余人员被分隔在若干街区内苦苦坚守,但即便失去了撤退的可能,以高傲姿态进入德国的苏军官兵们也不愿选择投降——尊严、荣誉还有对投降后果的畏惧都令他们不惜死战。
就参战人员的战斗素质而言,投入万德利茨之战的德'***'队应该是在本土作战最精锐的一批,他们之中既有在北欧坚持五年之久的忠诚战士,也有体验过东线悲歌和战俘营生涯的顽强勇者,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身份乃至不同的效力对象无妨他们在这一刻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情绪,这里是他们的祖国,是他们的家园,每一个人都清楚意识到,唯有击败敌人才能保护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亲人,唯有打痛、打惨苏军,让他们愤怒、狂暴,失去应有的理智,才有可能用精妙的战术逐步拖垮他们,实现从战术到战略的胜利。于是,投入进攻的德军士兵个个奋勇当先,他们无惧于迎面而来的子弹沉着向前,熟练运用手中的每一件武器,在缺乏坦克、火炮直接支援的情况下咬牙拿下一处又一处苏军阵地,城内的每一条道路、每一片街区都洒下了他们的鲜血,阵亡官兵的人数也悄然超过了对面的苏军官兵。为了将反坦克火箭筒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德军官兵在消灭盘踞在建筑物里的敌人时,往往用炸药而不是火箭筒去轰开外墙。在进入建筑之后,他们依然勇不可挡地发动攻击,往往在面对面的距离与敌人展开交战,哪怕是同归于尽也在所不惜。凭借藐视一切的气魄,德军逐渐夺取了万德利茨的大部分区域,仅有当地的学校和医院还控制在苏军手中。
城东,一座学院风格的建筑矗立在大草坪的中央,四围的栅栏已是残破不堪,从栅栏到建筑之间的草地上散布着横七竖八的尸体,仔细辨认竟以着灰色军服者居多,建筑窗户和外墙破洞不断有火舌喷出,阻挡进攻者越过草坪进入建筑。
忽明忽暗的火光下,十数黑影沿着阴暗的街道进抵栅栏外,领头者逮着一名埋头更换弹链的机枪手问:“嘿,同志,你们的指挥官在哪里?”
机枪手转过头,当他的目光落在对方的领章上时,眼神顿时就不一样了:“他在正门那边……巴赫利中尉,中尉,这里有人找!”
“谁?”铁门那边传来一个恼火的声音。
从头盔到军服整套暗色的军人没有立即应答,而是示意他的士兵们就地等待,自己俯着身子跑到铁门那边,找到拿着红外装备观察建筑那边情况的中尉军官,从他制服上的徽标来看,这是一名帝国近卫军中尉。
“我是夜战部队的汉克。胡伯茨少校,奉命前来支援!”
听对方自报了家门,近卫军中尉却没放下红外观测器,而是用酸溜溜的口吻说:“你好啊,少校,欢迎你们……希望你们不会被这块硬骨头崩坏牙齿。”
“这样的防守还不至于让我们牙疼。”来者不温不火地回答道。
近卫军中尉转过头看着年龄比自己年轻、军阶却要高出两级的同僚:“如果能给我一门大炮,哪怕是老式的、没有往复装置的加农炮,我也能把这个据点拿下来,可我们只有机枪和迫击炮,而铁拳对这种目标缺乏破坏力……呃,请不要告诉我你们也同样没有重武器。”
“很遗憾,我们只配备近战武器,甚至连迫击炮和铁拳也没有。”夜战兵少校一边说着,一边打开安装在突击步枪上的红外设备。他这一套和中尉使用的采用相同的主动红外探测原理,都需要配套电源和接收器,所不同的是夜战部队的设备更加专业,而配备给步兵所用的红外观测仪仅能够起到最基本的夜间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