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官》第3章


。可是在别的书记们看来,开一回会是官场活动的一次机会,每逢晚间,人家多往领导家里跑,带了什么好东西稀罕东西也多在这个时间送,领导不在,就同领导的夫人聊聊也是必要的,因为事情常常是夫人对你有好感,领导看着也顺眼,因此在夫人那里多搞点感情投资,多下点功夫,实在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以外,就是东门出西门入,互相聊侃。如果你认为这是闲聊,消磨时间,那可是外行话。升迁的空缺毕竟很少,常常是狼多肉少竞争激烈。通过聊侃,窥测对方的动向,或是摸到于自己有用的什么信息,对一个暗暗使劲的有心人来说,绝对是必要的。而郭明瑞的大部分时间却是钻在房间看了书,他很喜欢读稗史,这次出门就拿了《近代稗海》十卷中的两卷,想的是白天出去活动,晚上可以看看书。可是当住下来冷静一想,他这安排是错误的,白天找领导,得到办公室,办公室谈个人事,好像感觉不对,再者,办公室人多说不成话。只有晚上到家里找。这样就得学猫头鹰,昼伏夜出,白天看书,吃过晚饭出去活动。
下榻星星宾馆的第一个白天,就是在看书中度过的。
待吃过晚饭站在楼门口剔牙的时候,猛想到夜出任务,才把那些稗史的趣事搁到一边,对他来说,昼伏是畅快的,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而夜出则是新课题,就不那么舒服畅快了。他在楼外踱了一会儿步,最后踱到西头去,没有回转,犹犹豫豫,举步艰难地朝市委宿舍走去。
宾馆离市委及其宿舍区很近,只有三百多米。可是郭明瑞走了半个多钟头还没到达万书记家。他在宿舍区花圃那里停下来,表面在看花,实际上却在犹豫。给领导汇报工作,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也不管是省委领导视察还是市委领导检查,他都没有怯场。县里的工作他烂熟于心,张嘴就能讲。如果时间允许,他也写汇报提纲,但写下并不看,写完了也就记住了,可以一口气讲上一两个钟头。他的语气平缓,很少慷慨激昂,却也有声有色,常常博得领导们的频频点头。可今天见领导他感到心里慌慌的,不知道见了万书记该怎么说。说早该考虑我了?那是赤裸裸要官;说你们对我不公?那是上访告状,算啥事啊!最好是能给领导这样的印象:我是办别的事顺便来看看领导,顺便讲讲工作,自自然然把事情引出来,使领导虽在预料之外(大概领导们以为我郭明瑞是不会有什么个人欲望和要求的),却在情理之中,且动了心。可是怎么说才能达到这样一种预想的效果呢?他心中无数,颇有几分紧张,便在花圃那里踌躇不前了。这时,背后有人轻轻地叫了一声:“郭书记!”
郭明瑞回头一看,是老干部局副局长吴志高。在这个时候碰上自己的部下,多少有些尴尬,便掩饰地问道:
“噢,小吴!你干啥去?”
吴志高微笑着说:“我打这路过,去找个人,你是找万书记吧?”
郭明瑞稍微自然了一些,点点头:“找万书记谈谈县里的工作。”
吴志高压低声音说:“看领导空手不好,正好,我这里有件东西,携带方便,也还能拿得出去,你用吧。”说着打开皮包,取出个精致的小盒,朝郭明瑞裤口袋里一塞,转身就走,动作快得使郭明瑞有点反应不过来。郭明瑞颇觉奇怪,忙掏出来一看,是一块黄灿灿的金壳手表,价格标签上写着:13200元。他愣了一下,赶快拔腿去追吴志高。
“吴志高,小吴,等等!”他边走边喊。
吴志高犹豫了一下,只好站下来,继而转身往回走。
郭明瑞也以同样的办法,先将表塞进吴志高裤口袋里,然后才说:“你给我一块表干啥?”
吴志高不自然地笑笑:“我想让你带点东西,进去好说话。”
郭明瑞说:“我找万书记汇报工作,有什么不好说的?”说罢有点心虚,硬撑着作出光明正大的样子。
吴志高表情在急剧变化,尴尬片刻,便换成嘻皮笑脸,瞧着郭明瑞说:“郭书记,市里领导班子有了两个空映,听说省委组织部很快就要下来考察,你们这一级的领导像疯了一样跑呢。”
郭明瑞一听好不惊讶,上层的人事变动下面竟有这么多人关心?而且消息传得又这么快?还说人家干啥,自己家里的人不就是为这个才向自己施加压力吗?自己这个当县委书记的,反而显得迟钝麻木,相形见绌了。
吴志高瞧着郭明瑞说道:“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谁都能理解。”
郭明瑞忙从暗自惊讶中回过神来,说道:“什么正常不正常,理解不理解的,这与我汇报工作有什么关系?”
吴志高脸上出现了嘲讽的微笑,摇摇头说:“我本来是为领导着想,空手看人不好,可大包小包提东西吧,一者不好看,二者人家也不欢迎那样的礼品了,这东西体积小,携带方便,又值钱。可郭书记你硬是不要,那我就不好勉强了。啥时要用,就算你借我的,拨个电话,我住新民旅社404房间。”说罢怏然而去。
郭明瑞在原地站了好几分钟没有动。刚才一幕说明吴志高在下工夫观察研究自己,一定是自己从宾馆一出来他就跟踪上了。好家伙,简直成克格勃了。他在自己身上如此下工夫,一定有目的,那么目的是什么呢?
郭明瑞头次出马干这事,本来就有点勇气不足,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被吴志高这一杠子插得沮丧透了。出师不利,打马回朝,他毅然转身,回宾馆去了。
回到301房间,司机小胡在等他,忙指指茶几说:
“郭书记,弄了点水果,你吃吧。”郭明瑞问:“多少钱?”
说着就动手掏钱。小胡忙摆手说:“我找接待科王科长要的。”郭明瑞说:“这可不对,小胡!接待科是负责接待上面和外面来的客人,我们是下级,怎么能向人家要东西呢?”小胡说:“郭书记你什么事也这么认真,熟人好办事,我和王科长熟,他就给了一袋。再说,如今遍地是假,接待科一天接待多少客人,真的假的,该的不该的,谁能说得清?”又说:“水果是小事,我跟他说了,还得吃他一桌招待饭呢。”郭明瑞瞧着小胡那胖嘟嘟的脸,想对他说,他不同意这样搞,不是唱高调,不是标榜廉洁,而是觉得没意思,打心里反感。可是还没容他说出,就有人敲门进来了,是郭明瑞的部下,县文化局副局长刘佳平。
“可找到你啦!”刘佳平立在地上瞧着郭明瑞,其形象、动作和语气的确给人以找得好苦的印象。
郭明瑞说,“找我有事?好,先坐下吃个苹果。”
刘佳平坐到沙发上,挑了一个最大的苹果认真地吃起来。看得出他渴极了。
郭明瑞同这位部下不是很熟。郭明瑞先在县里工作时刘佳平还在上学。到刘佳平大学毕业分配回县时,郭明瑞已调到外县去了。两年前郭明瑞又调回县里时,刘佳平已是文化局副局长。汇报工作、反映问题、跑经费等都是一把手出面,因此郭明瑞同这位部下基本没啥接触。在去年的扶贫攻坚动员会上,他的发言给郭明瑞留下深刻印象。
本来没有给他安排发言,是他以工作队员的名义主动要求发言,而且没等主持会议的马县长表示同意,就腾腾走上台去。台下笑声和掌声响成一片。他一口气讲了二十分钟。给郭明瑞的印象是,他敢说也会说,思路独特阐述巧妙,而且给县委和政府提了三条尖锐的意见,博得了先后三次掌声。以后就是听到人们对他的一些议论,说他性格孤僻,同人们不大合群,是县里的三大怪才之一。
郭明瑞以为刘佳平找他要谈文化工作方面的问题,他调回县里以后,经济压力很大,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保住了几项重要经济指标没有下滑,根本没有钱也没有精力顾及文化建设。县剧团要钱有个诀窍,团长书记不出面,而是派女演员们找书记县长,据说在以往历任书记县长那里是奏过效的。当然也不是说历届领导们都是好色之徒。那些女演员去,诉苦说好话,哭鼻子抹眼泪的,真还不好对付,因此或多或少总得给点,不好直接给,转弯抹角也得给。可是郭明瑞例外,去年女演员们曾找过他两回,他都没松口。也是去年,妻子贾敏作为图书馆副馆长,完全是公事公办的样子,拿了报告到办公室找他,说老郭你在经费上支持一下,或多或少给上点,我也给同志们好交差。
郭明瑞说多少都不行,以后再说。于是人们就说,这郭明瑞过得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