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灰。为什么?为什么他独自挣扎而听到他惨叫的人却没能帮忙送他去医院?哪怕听见了的人去报警也好。
他选择死亡吗?不,他爱生活,爱亲人,爱文学事业。电脑中还有他未完成的《黑铁时代》。想想他的性格,他的为人,也就能理解了。他从不愿麻烦别人,有事宁肯自己忍着。他对什么都很洒脱,他就那样走了,可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遗憾!那么多心痛!那么多惋惜!那么多泪水!
我的弟弟小波/王征(2)
他知不知道自己有心脏病?以他的智慧、他的广博。他读过很多医书,从小他看书就杂,什么都看。细读《白银时代》,我认为,他一定有心脏病的感觉。他在书中多次提到“我的舅舅”有心脏病,做过心脏手术,裤带一紧就胸闷憋气,游泳时水到胸部就胸闷,心脏在快速衰老。书中有忧郁但无悲伤,更无对死的恐惧,但是有那么多的无奈和对世俗的嘲讽。他说:“……所谓创造力,其实是出于死亡的本能。人要是把创造力当成自己的寿命,实际上就是把寿命往短里算。把吃饭屙屎的能力当做寿命,才是益寿延年之妙法。”(《白银时代》,第108页)。他从小藐视行尸走肉的活法,小时候他常跟我们谈笑大院里的干部有的十分庸碌,他斥之为“烫面饺子干部”,他更多注重的是精神。我们早说过他是吃精神的人,是靠精神活命的人。那么他是宁肯有用而短的活,而不肯无用的延年益寿了。从书中看,他早有症状,但他为什么不肯向任何人讲他的病,特别是不向他的至亲们讲。我想他不忍告诉他74岁的老母亲,他是个公认的大孝子,就在他去世前两个月,妈妈病了,他急得要命,到处发E…mail;妈妈好了,他却去了。他是我们姐弟中最多爱心最少私心的一个。他不忍告诉他的妻子,他们之间感情至好,人所公认。他不忍告诉姐姐、哥哥、弟弟,怕给别人增加烦恼,却自己一个人忍着。这最后一忍就成永诀了。他的善良,只有亲人心知,只能让亲人们现在深深地痛心痛悔。据说他曾在电话里跟北京的朋友说,他快死了。可大家只把这话当成他的又一次幽默,谁也没把这话当真。因为他从心智到身体看上去都那么高大健壮,所以听到他的死讯,就像晴天霹雳。回想他平时懒懒的样子,恐怕也是疾病所致。如今当他去了,才感受到失去了一个多么善良的亲人,逝去了一个多么博爱的心灵。
小波是生于忧患,这不是套用老话。1952年他还在母亲腹中的时候,爸爸被诬陷,打成阶级异己分子。天降大祸于我们家,爸爸因精神折磨和疾病死去活来,妈妈天天以泪洗面。全家处在惊恐、悲惨、愤恨、屈辱当中。他在这样的气氛中降生,父母给他起名“小波”,希望这灾祸像大海中的小波浪一样过去。谁知在那样的年代,这阴影笼罩我们二十余年。它对我们的影响是终生的,对小波的影响更是深入血液。妈妈常说:没把他生成怪胎已经不错了。
我们姐弟5个,小时候,爸爸妈妈没有很多精力管我们。我们从小由姥姥带大。姥姥最疼惜小波了,她老说小波福相。其实小波是儿时严重缺钙,长成一个大头。也就是没有太多管束,小波自由地、自我教育地成长起来。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姐带着我们,在人民大学的校园中乱跑。我们打枣、捅马蜂窝,干一些孩子们自得其乐的事情。后来我和姐姐到城里上了中学,弟弟们在西郊人大,小波的“蔫淘”更是出名。有一次,好像是他打死了邻居的鸡,七八岁的年龄,自己一个人走了40里路,跑到城里找我们,搞得爸爸哭笑不得。他的能吃苦,那时就显出来了。他小学时转学到了城里,和妈妈、姐姐、晨光、我同住在教委大院,星期天大家都到人大,和爸爸、小平、姥姥团聚。星期六从城里到人大,他常常是走回去,省下路费,跑书摊。那时,大家常说,小波真能走路。“文化革命”开始时,他才是个初一的学生。爸爸妈妈受冲击,无人顾及我们。他在教委大院和一帮小朋友干尽了各种恶作剧。他们玩各种男孩子们的把戏,爬树、上房玩火。有一次一个小朋友告诉我:你弟弟在红星楼顶走边沿呢,比谁都不怕死。当时吓了我一大跳,那是个5层的高楼。
他从小嗜书,读书极快极多,记忆力极好。上小学时,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西单商场的旧书摊。他在那里读了多少书,天知道。从小他的记忆力就让家人们惊异。有一次,好像是他小学一二年级时,姐姐弟弟们一起闲聊,他大段大段地背诵起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他还说,那是读着玩的,其实并不太喜欢马雅可夫斯基。他读完了《十万个为什么》,就成了全家的顾问。家中有什么日常问题,常去问小波。那时,他也才是小学二年级。
我的弟弟小波/王征(3)
我读书比起他来要慢多了,记得“文革”初期,1966年时,姐姐拿回家一本希特勒的《我的奋斗》,说明天就要还给借书人。我和小波就争着读,最后谁也争不过谁,索性并着头一起看那本书。当时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是他的脑电波影响了我,我也能很快地读书,脑子突然非常灵了。当时我就想,他的脑子与众不同。他能一天就读完厚厚一本大书,还能记住全部内容,真让我羡慕不已。
但是他最热爱的还是文学。从小他对文学就有执著的爱,他用文学、用大量的文学书籍,完成了自我教育。小学五年级时,他写了一篇关于刺猬的作文,被选作范文在学校的广播里播送。“文革”后,他去了云南农场,休假回京,他写了不少杂文、随笔,记述云南的生活和见闻。我当时在山西插队,每次回京,首先要读的就是小波写的文章。那些文章是那么生动、幽默,引人入胜,让人忍俊不禁。从那时起,他就没有停止过写作。他的文章写在一些纸头上,写完了,也满不在乎地乱扔。可他的文章很快就成为全家人最爱读的东西,也在一些朋友中间流传。
后来,我到了山东烟台,他当时由云南回京。在北京呆不住,他也到了山东,在青虎山插队,吃了二遍苦。这些生活也成了他文章的素材,可惜当时的文章没有存留下来。1971年他到了我自己的家,看了我的藏书后,他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你可要好好保存着你的这些书。那些书当时都是禁书,是一些文学名著。那时他在青虎山连肚子都吃不饱,可每次跑到烟台首先是看书,再填他的肚子。我和秀东常常感叹,他是个书痴。
恢复高考后,我们都上了大学。小波毕业后不久去了美国。他获得硕士学位,又受了洋插队的罪。其中的艰辛,他不愿意多说。学成回国后,我曾劝他写写美国的生活。那是1988年,从美国回来的人很少,关于美国的文章也很少。我想,他写出来一定会受人欢迎的。可听了我的建议,他不屑地说:我不愿意写美国。直到多年以后,他才开始写在美国的经历,写欧洲的旅游。我从其中读到了他的经历,他深藏心中的甘苦。轻松风趣的语言背后,有他身心所受过的磨难。
回国后,他几易工作。最后发现自己最喜欢的仍是文学,是写小说、编故事。他执著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投身于这个熬人心血的事业。一个负责任、真诚的作家对自己的作品付出的是全部心血。小波就是这样的作家。他的小说几十易其稿,以他的心智,还写得如此艰苦,这样磨炼才使作品达到他满意的程度。我相信《岭南文化时报》为悼念小波发表的编辑部文章中所说:“王小波的去世对中国文学的损失,可能是难以估量的。这位非同凡响的行吟诗人和自由思想者在《时代三部曲》中显示出来的才华和深度,使我们听到了某种类似天籁的声音。”真希望小波能激起大浪,希望他的作品能对中国文坛的创新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小波从山东回了北京,我在山东上学,后来留在那里工作。我在烟台的时候,有时无意中打开电视,忽然见到我千里之外的弟弟,于是大呼小叫,兴高采烈地欣赏他一番。然后想,他出名了,报章、杂志上常见他的名字,现在的他不知会是什么样子。回北京后,一交谈一接触,我感到他还是我几十年前的弟弟。他依然善良、纯朴、聪明、幽默,还是邋邋遢遢,不修边幅,有时还有点羞怯。他说,其实他很不喜欢上电视台,很不喜欢那些场合。但因为朋友请,却不过情面,就去了。他连发表的文章也并不拿给我看?
小说推荐
- 黑铁时代--王小波
- *黑铁时代王小波遗作手录稿—窝子 2005年2月imwozy@gmail.简要目录2010黑铁时代之大学四年级黑铁时代之黑铁时代黑铁时代之黑铁公寓2010一 老 大 哥1每天早上,王二都要在床上从一数到十。这件事具有决定一天行止的意义。假如数出来是一个自然数列,那就是说,他还得上班,必须马上起床。假
- 最新章:-王小波-第39章
- 王小波青铜时代 -
- *序吾诗已成。无论大神的震怒,还是山崩地裂,都不能把它化为无形!作者一九九三年七月十四日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
- 最新章:-第142章
- 王小波全集第二卷我的精神家园
- 王小波全集第二卷:我的精神家园 作者:王小波自序(1)年轻时读萧伯纳的剧本《巴巴拉少校,有场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业巨头安德谢夫老爷子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儿子斯泰芬,问他对做什么有兴趣。这个年轻人在科学、文艺、法律等一切方面一无所长,但他说自己有一项长处:会明辨是非。老爷子把自己的儿子暴损了一通,说
- 最新章:第41章
- 宠你十年十十年
- 简介 某直播节目,主持人让sylvain排序成员结婚年龄 肖暖逸“不带个人情感,那就按年龄顺序来 主持人“带个人情感呢 肖暖逸“那么,我希望锦书哥哥可以晚点,晚点再晚点结婚。或者,我们同时结婚 肖暖逸看到宋锦书的答题板上,自己名字前那个写了一半的“4,他的名字前却什么痕迹都没有 肖暖逸拿过他的题板,
- 最新章:第66章
- 八十年代小女工
- 作者:耳朵陈文案:莫名其妙来到七十年代末怎么办?不怎么办啊,以前该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反正有空间,饿不死,懒散的杨晓卉一开始这么想着,一步步从机械厂的临时工成长为.内容标签:幻想空间 穿越时空 年代文主角:杨晓卉 配角:杨建国叶秀秀梅丽等等 其它:第1章 杨晓卉一觉醒来,从2018年吃香的,喝辣的
- 最新章:第111章
- 七十年代小富婆
- 作者:公子消魂 文案 穿越前,白富美陈曦每天的愿望是在买买买玩玩玩的基础上搞点事情干,穿越后最大的愿望是有条秋裤穿 真是生日愿望不能乱许,一夜富婆变村姑 便宜父母意外身亡,遗留家产惨被侵占,家徒四壁漏风漏雨,只剩半袋粗粮和几张毛票,却有一串萝卜头要养 还有那个系统,你说你叫啥“宿主,扶贫系统为您服务
- 最新章:第211章
- 五十年代小日子
- 作者:拾玖景观文案:徐甜甜醒来一睁眼,发现自己穿到了五十年代的小村姑徐翠翠身上。这个徐翠翠也是个俊俏的可怜人,年方十六就出嫁了。圆房后,丈夫跟着先生走了。不久,传来消息说是“挂了。她就成了一名小寡妇,肚子里还揣着一个遗腹子…不想,几年后,那人竟然活着回来了,不过是来和她闹离婚的。原来,他在外边又娶了
- 最新章:第159章
- 七十年代小娇妻
- 文案:苏晴死后重生成了一个七十年代刚被下放到乡下的小知青,面对这个艰难的大环境,只能庆幸她还有个系统。注:1 1v1 he2 坚决不虐女主3 甜甜甜,爽爽爽内容标签 重生 系统 甜文 年代文搜索关键字:主角:苏晴 配角 其它:强强第1章 夜幕降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路面上光影斑驳,屋顶的烟囱上炊烟四
- 最新章:第90章
- 八十年代小厨房
- 书名:八十年代小厨房作者:暮生死文案正经的文案君:一觉醒来到了八十年代,没钱没文化不说,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戴娇觉得心很累,想撂挑子…可转念一想,白给的机会为什么不好好用呢?何况她还有手艺!就是一个妹子带着家人在八十年代勤勤恳恳奋斗致富的故事o)ブ不正经的文案君:这年代,致富基本靠脑,媳妇一直靠抢~顾
- 最新章:第8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