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星 人 揭 秘》第42章


这个唱片被称为“地球之音”; 可以播放2个小时; 里面是地球的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信息; 包括116张图片; 35种地球自然界声响; 27种世界名曲; 近55种地球问候语言; 还有一段联合国秘书长口述录音及一份美国总统签署的电报。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道:
?198?
第四章 探寻地外文明
“我代表我们星球的人民向你们表示敬意; 我们走
出我们的太阳系进入宇宙; 只是为了寻求和平和友谊。”
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签署的电文是:
“这是一个来自遥远的小小星球的礼物; 它是我们
的声音、科学、形象、音乐、思想和感情的缩影。我们
正努力使我们的时代幸存下来; 使你们能了解我们生活
的情况; 我们期望有朝一日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以便
加入到银河系的文明大家庭。这个‘地球之音’是为了
在辽阔而令人敬畏的宇宙中寄予我们的希望、我们的决
心和我们对遥远世界的良好祝愿。”
唱片的开头就是116幅图; 用的是图像编码信号形式; 它介绍了太阳系的概况及其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地球和地球大气层的化学成分; DNA 即脱氧核糖核酸、染色体及人体图解; 海洋、河流、沙漠、山脉、大陆、花卉、树木、昆虫、鸟兽、海洋生物和一片雪花的形象、牛顿著《世界体系》中把一颗炮弹射入轨道的插图、一幅日落图、一个弦乐四重奏乐团、一把小提琴以及贝多芬降B大调第十三弦乐四重奏总谱中的一页; 还有各国风土人情、科学和文明的成就; 例如火箭、飞机、火车、纽约的联合国大厦、旧金山的金门桥、印度的泰姬陵等; 其中有两张关于中国的照片; 一张是长城; 另一张是用餐的场面。
55种问候语都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语言; 我国的普通话、广东话、厦门话也在其中。
“地球之音”上还用了12 分钟录下了35 种地球自然界的声
?199?
外星人揭秘
音。有鸟啼、犬吠、兽吼、虫鸣及人的笑声、婴儿的哭声、风雨雷电声等等。
唱片的大部分录的是世界名曲; 代表着地球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有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的世界名曲;还有西方的爵士音乐、迪斯克舞曲、世界上许多少数民族的歌曲; 其中还有中国的京剧和用古琴演奏的中国古典乐曲《高山流水》和《春江花月夜》。
目前; “旅行者”号飞船已飞出了太阳系; 正以每秒17 。 2公里的速度飞往银河系的其他恒星系。大约要在14 。 7 万年和55 。 5万年; 才能分别到达另一个恒星世界。人们正翘首盼望它们与外星人接触。
对于宇宙来说; 人类小得比不上大海里的一根针; 人的个体寿命不过是短短的一瞬; 要想与外星人联系; 摆在地球人面前的路还相当漫长; 这一伟大的事业; 不是一代或几代人能够完成的; 这就需要人们把这项事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我们深信; 人类总有一天会寻觅到知音的。
第三节 走出地球
自古以来; 人类就向往走出地球; 到月球或其他星球上去旅行。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 第二年; 就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 1959 年; 人类的第一艘宇宙飞船探测器“月球2号”成功地降落在月球上; 1969 年; 人类走出地球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美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在月球表面进行了21 小时的科学考察。从此; 人类对月球有了新的了解; 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 揭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篇章。紧接着; 飞向水星的飞船、
?200?
第四章 探寻地外文明
飞向金星的飞船、飞向火星的飞船……陆续离开地球。一组组数据; 一张张照片; 雪片一样出现在科学家们的面前。
一、月球
我们都知道;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一颗卫星; 它的直径为3476公里; 相当于地球直径的四分之一。从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为38 。44万公里;如果把30个地球成一条直线排在一起;正好到达月球轨道。月球的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 即公转周期。月球自己旋转一周即自转周期的时间也正好是这个数。正是因为月球的公转与自转的时间相等; 所以; 月球永远是一侧面对地球; 另一侧背对着地球; 地球上的人们看到的只能是月球的正面。
“月有阴晴圆缺”; 这是人所共知的。月亮圆缺的周期是29天12小时44 分。古往今来; 人们一直都把这个周期作为一个月; 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农历; 也叫阴历。
也许有人要问; 月亮的圆缺应该与公转周期相等啊? 不错;如果把地球看成是静止不动的; 月亮的圆缺正好与公转相等; 但是; 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 月亮自转一个周期之后; 地球已经改变了原来的位置; 月亮要照到上一个周期地球上的同一点; 必须还得再过两天。这就是其中的原因。
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最初由肉眼观察开始; 继而是望远镜、天文望远镜; 再到人造卫星; 直到宇宙飞船。
月圆的时候; 我们用肉眼就能看到; 月面上有的地方明亮一些; 有的地方暗淡一些。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 人们以为月球也和地球一样; 于是; 就把这些暗淡的地方称作“海”。后来人们才知道; 月球上一滴水也没有; 但还是延续了“海”的叫法;
?201?
外星人揭秘
如雨海、晴海、云海、静海、澄海等等。
1959年9月14日; 前苏联的“月球2 号”探测器在月球着陆了; 着陆地点是澄海以东接近雨海边缘; 位于月面中心北约800公里。同年10月4日; 前苏联的“月球3号”又降落在地球上无法看见的月球背面; 并把在那里拍摄的传真照片发回地球。1966年1月和3月;“月球9号”和“月球10号”飞向月球; 探测器详细地探测了月球上陆地的情况; 发现月球上陆地的岩石与陨石的性质极为相近。这一发现; 对探讨月球历史极为重要。
美国实施月球探测计划是在1961 年开始的。1964 年7 月;“徘徊者7号”在风暴洋西南的云海中心着陆。当“徘徊者7号”在距离月面2000公里之前; 就在月面上陆续地拍摄了4000多张传真照片; 详细地记录了月面的情况; 这是在地球上无论用什么望远镜也拍不出来。1965年2月;“徘徊者8号”又在静海着陆;根据这个探测器发回的7000 多张照片分析; 科学家们了解到月面上的“海”; 像堆积着软泥的深海海底一样; 给人以平滑的印象。同年; 美国又把“徘徊者9号”送上了月球。1967 年9 月10日; 美国的“观察者5 号”在静海平安着陆。这个探测器装有α射线分析仪; 用这种仪器探测了海面的岩石成分; 探测的结果表明; 其中含氧58%; 含硅18%; 和地球上的玄武岩大致相同。从而揭开了月海形成之谜。
从1966年8月开始; 美国一个接一个地把人造卫星送入月球轨道; 这些卫星的目的不是在月球上登陆; 而是围绕月球旋转; 勘察月球。
(。。)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类与月球越来越近了; 踏上月球的日子正向地球人走来。
1969年7月16日; 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上的肯尼迪宇航中心
?202?
第四章 探寻地外文明
人潮如涌; 欢声雷动; 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观光人群正激动地等待一个划时代的时刻———人类首次登月航行的到来!
9点30分; 发射场一片寂静; 卫星和无线电波把现场实况转播到世界各地; 倒计时开始了:“9、8、7……3、2、1、0。点火!”“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冲向云霄;以每小时9600公里的速度冲出大气层。在离地面64公里时; 第二级火箭接力点火; 把飞船带到160 公里的高度; 时速提高到24000公里。接着; 第三级火箭启动; 飞船进入了地球轨道; 3天后;“阿波罗11号”按预定时间抵达月球轨道。
白色的“阿波罗11 号”飞船中有三位宇航员; 他们是队长哈泼?威尔逊、副队长内尔和柯林斯。如此快的速度; 使他们超重反应十分严重; 每个人都感到好像几百斤的东西压在他们的身上; 就觉得呼吸急促; 心跳剧烈; 血液仿佛凝固了一般。当飞船脱离地球轨道之后; 发动机暂时熄火; 情况恰恰相反; 飞船如同掉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