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孤独》第11章


己的臣民的手中,被李自成羞辱,崇祯匆忙之间来不及爬树。以他孱弱的身体,高一点的树他也爬不上去,想找棵庄严一点的树,时间又不够。跟随的太监早已没有阳刚之气,自然帮不上什么忙,所以他只好找一个伸手可及的树叉自行了断。
曲哲摸着那棵被称为皇帝自尽的树,想着明朝被推翻是三百多年前的故事,那是汉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权且把这棵年轻得多的树,当成崇祯上吊那棵树的后代,他毕竟是在这里结束生命的。历史上的事情经常以讹传讹,后人老把民间的传说当做真实故事,还常常讲得有鼻子有眼。
只是,在这个历史厚重的皇家花园和那个凄惨的故事之中,进行现代人的谈情说爱,倒是有点诡异。曲哲从来不信天命、风水和算卦的,但是这场婚姻最后悲剧性的结局,毕竟与它的开始相呼应。
曲哲带着杭湛爬上山,绕过那棵歪脖子树,坐在山顶亭子上的台阶上。周围是茂盛的树林,晚风吹着沙沙作响,紫禁城的宫殿错落有致,落日余晖,脚下北海那片不大的湖面上泛着金光。
背景是中国悲壮的近代史,曲哲向杭湛讲述着自己的感情经历和内心孤独。杭湛静静地听着,她只是一个20岁刚出头的女孩子,在北京从小学一路顺利上到大学,然后进入大公司工作,没有那么复杂的感情历程,脸上还挂着天真,大眼睛一翻一翻的,没有任何评价,也没有任何提问,曲哲感到她是被打动了。
那一晚上过得很快,天不知不觉黑下来了。没有拥抱,也没有接吻。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祥和,曲哲感到了心灵上的平静。杭湛不是那种性感女孩,胸部没有高高地耸起,脸蛋也没有那样鲜艳,但是见过她的人都说她很漂亮,只是曲哲没有冲动的感觉。
不过杭湛身材还是挺匀称的,用曲哲的一个朋友的话讲,就是该鼓出来的地方鼓出来了,该凹进去的地方凹进去了,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不见得有拥抱的冲动,却也舍不得她离开。她的脸总是那么年轻,眼睛总是那么真诚,听别人讲话的时候全神贯注,让曲哲乐于为她敞开心扉。
杭湛说喜欢曲哲看人的眼神,眼睛带着笑意盯着她,让她觉得温暖。曲哲不知道自己眼神的魅力,至少以前没有女孩这样说过。他一直为自己的小眼睛遗憾,后来因为近视,带上眼镜,镜片居然能使他的小眼睛变得温柔。
回到巴黎后,曲哲发现她的信已经先到了。那封信中没有热烈的爱意表示,但是语气坚定,让曲哲看到她希望继续交往的决心。杭湛的信一写就很长,她叙述事的时候和她本人说话一样流畅,几句话就能把一件事说清。
信件交往了一段时间后,她出差到伦敦和曲哲见了次面。那次让他们定下终身大事。这也不是在曲哲意料之中。
本来她临时事先预定了房间,但是离曲哲住的旅馆太远,见面不方便,曲哲就在自己住的旅馆另外定一个房间,帮她换了地方。这样在伦敦的几天,他们就能每天见面了。不久她换旅馆的事被公司知道了,好事的人就风言风语,说她到了国外不遵守外事纪律,擅自搬住的地方,还和住在国外的人同居。
流言传得特别快,她回北京后就有人告诉她,违反纪律,出国审批就成了问题,未婚同居则扯上了个人品行。对未婚的年轻姑娘这是一个很大的包袱。看到一些人的奇怪目光,她内心倍感压力,写信告诉曲哲该结婚了。他当然不愿意让她感觉到孤立无援,而且让她换旅馆的事还是曲哲的主意。于是他顺水推舟,答应下次回国的时候和她结婚。尽管婚姻是顺理成章的事,曲哲也没有为此后悔过,毕竟是杭湛做出的决定性提议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17节:开枪前从来不讲这么多话

2
婚后不久曲哲将杭湛办到法国,两人在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共同生活。最初的日子是甜蜜的,被照顾的感觉尤其让曲哲回味。
曲哲在国外常看西方的电影,比较喜欢的是美国西部的警匪片和那些骑着马驰骋在沙漠和山林中的牛仔。这些片子里常有洗澡的镜头,西方的电影里对这类镜头设计得都很有趣,既要暴露一些人的裸体,还要让他们时隐时现,以加强视觉的效果。所以许多入浴的镜头是把人埋在肥皂泡里。女人只露头部,男人可以裸着上身,观众们看着是脱了衣服的人,感觉到他们会是完全的裸体,关键部分又藏在浴盆中的泡沫里,给人以想像的空间。
不过,躺在浴盆中的人不见得是没有反抗能力的,他们甚至可能是绵里藏刀。好莱坞就有一部片子,讲的是一个牛仔在路过被人抛弃的村落时,被一个仇人盯住,他就躲进了一个没人的房子里,钻进了浴池。
等他那个仇人蹑手蹑脚地摸上来,把浴室的门一脚踢开时,面对的牛仔已经全身没在肥皂泡里,只有头露在外面。这个仇人觉得自己完全控制了局势,也就放松了警惕。他用手上的枪指着牛仔说了一大堆复仇的话,在他准备扣扳机时,突然一声枪响,他自己倒在地上。然后就看到那个牛仔从浴盆里站起来,手里捏着藏在肥皂泡里的枪。那支枪一直对着这个仇人,只是对方根本看不见,然后这个牛仔光着上身、潇洒地走出浴盆。看看倒在地上垂死的仇人,只说了一句:
“我在开枪前从来不讲这么多话。”
看多了这类电影,曲哲也想起要洗这种泡泡浴,让肥皂沫充满浴盆。但是他买回来的液体肥皂在水里总吹不起泡,无论曲哲放多大水量。直到后来杭湛来法国团聚了,给曲哲找到正确的浴液,曲哲才能洗成电影里那种的泡泡浴。
其实刚到国外生活,路都不熟的杭湛在超市里没费多大事就找到这种浴液,凭着天生的直觉和有限的法文词汇,和她大学理工科学习时培养的办事一丝不苟的作风。买回来后,她给曲哲指点说:
“你得看上面写的说明,找那种带泡泡字样的。”
那个时候曲哲就知道自己看东西不细,只注意到了液体的肥皂,不知道那里边还有挺大的区别。从此,居家用品全是杭湛一手操办,曲哲乐不得少去商店。
(。。)好看的txt电子书
杭湛还写得一手好字,那是曲哲很感欣慰的。
曲哲的字写得并不怎么好看,就对写字好看的女孩很看重。为了写手好字曲哲练了很久,试过几种字体却终于没有练成,写的字既小又不规范,连自己都不满意。
而杭湛写字喜欢用自己特定的钢笔,潇洒大气,笔锋刚劲有力,一点不像一个柔弱女子的字。更不容易的是她写字飞快,字迹却不乱。后来生活在一起,曲哲发现她写字速度能跟上自己口述的速度,这对曲哲是个很大的帮助。曲哲起草的各种文件到后来都成了她写的,曲哲只用列一个简单的提纲,然后把她叫来,曲哲口述完她也就写完了。
除了工作用的分析报告以外,他们一起还写了很多东西,成本成本的书都写过。有时曲哲坐着口述累了,索性躺着说,她则可以端坐不动,一直在那儿不停地写。
写文件是他们夫妻之间配合最默契的事情。曲哲说的话她都会一字不差地写下来,碰到曲哲说错的句子她会自动纠正,就跟计算机里打英文信有纠错功能一样。电脑功能只纠正拼写错误,却不会改作者的原意。杭湛也是那样,她像个机械人一样,用手不用脑子,纠错相当精明,却不会给曲哲提示思路。写报告和起草合同,那她是绝对不插嘴的,即便写轻松的散文她也不会提示什么。
曲哲有时形容词都用光了,胸无点墨,没有可说的话,她就拿着笔在那儿待着。他一急就说:
“你帮我想想这地方该怎么插入啊?”
她就会含笑地看着曲哲:
“我哪儿知道呢。”
曲哲想起,她信写得字迹漂亮,叙述清晰,但是文采差些,也不够深刻。她看书不少,知道的多,只是有东西倒不出来,挺可惜的。有时候她帮曲哲写得多了,曲哲不忍心她做无名英雄,就建议道:
“这篇文章发表的时候算我们俩的吧,把你名字加上!”
她一丝不苟的态度马上显现,就会正色地跟曲哲说:
“你可别加,又不是我写的。”
有几次曲哲瞒着,将她的名字放了上去,文章发表后她看到了会尖叫一声:
“怎么搞的,为什么我的名字在那上边。”
她是那种一是一,二是二的女孩子,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如果她没写硬把她名字放上去的话,她不觉得这是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