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案 三(3)
在与皇太极和谈的同时,袁崇焕着手整饬辽东的防务,加紧训练军队,并上疏请不再设辽东巡抚,同时把宁远、锦州合为一镇,由祖大寿驻守锦州,何可刚驻守宁远,赵率教守关门,袁崇焕自己则镇守宁远总揽全局。
崇祯二年(1629年)闰四月,朝廷以春秋两防的功绩加袁崇焕太子少保头衔,从一品,比兵部尚书还高一级,同时赐蟒衣、银币,荫锦衣千户。袁崇焕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致力于辽东军务,不久,他又做了一件令朝野震惊的大事,那就是用手中的尚方宝剑斩杀了另一个持有尚方宝剑的将领——毛文龙。
txt小说上传分享
袁崇焕案 四(1)
毛文龙是浙江杭州人,祖籍在山西太平,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官至山东布政使司。他原先不事产业,经常赌博,渐成无赖之徒,因有个舅舅在兵部做官,被推荐为都司,到辽东去投总兵李成梁,随军出援朝鲜,负责制造火药兵械,得到嘉奖。辽东失陷后,他带百余人以朝鲜为根据地,打打游击,不时侵扰后金军后背。天启元年(1621年)七月,毛文龙带领200余人偷袭了后金的镇江城(今辽宁丹东九连城),取得胜利,成为当时少有的胜仗,从此声名大噪,被封为东江总兵,加左都督,赐尚方剑,挂将军印,设军镇于皮岛。
皮岛又称椴岛、椵岛,位于鸭绿江口之南,距朝鲜本土仅一水之隔,地理位置显要。辽阳、沈阳失陷后,河东辽民多逃岛中。毛文龙在那里建房、练兵、征税,还与过往客商开展贸易,使之成为一块基地。朝廷特别为他设立一个军区,叫东江镇,以毛文龙为总兵,划拨粮饷。因当时袁崇焕还没有名气,毛文龙成为惟一能与后金军相持的人物,很受朝廷器重,甚至有人说:国家只要有两个毛文龙,就可以恢复辽地,擒努尔哈赤。
毛文龙以东江为基地,常常发动小股士兵,袭扰后金军营。尽管几次行动都以失败告终,却像只跳蚤搅扰得满军不得安宁,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牵制作用。孰料,毛文龙占据皮岛后,因后金没有水军,安全感大增,过起了海外天子的日子,不再出兵骚扰后金,而且做起生意,征收商船通行税,又派人去后金辖区挖人参。同时他还保持与北京的联系,不时上疏,夸大自己的功劳和艰苦,邀功请赏,向朝廷索要粮饷。有一次,他竟把斩杀六人说成斩杀六万,甚至杀百姓以充后金兵数。他还向附近的朝鲜索要钱粮,理由是帮其阻击金兵,要出保护费。朝鲜作为附属国,只得依从。这样,毛文龙在皮岛没有起到应有的军事作用,钱却赚得盆满钵满。同时,他也没忘记拉拢朝中诸臣,送给魏忠贤及其党羽大量贿赂,许多大臣都为他撑腰说话。御史麦之龙弹劾毛文龙擅权专用,也被魏忠贤处死。据说,后来的历史学家在“满文秘档”中还发现了他与后金往来的密信,毛文龙在密信中与皇太极议降,说“尔取山海关,我取山东,若从两面夹攻,则大事可定矣”,在另一封密信中又称“尔率兵前来,我为内应,如此则取之易如反掌”。当然这已是后来知晓的事了。
毛文龙逐渐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崇祯刚刚即位,毛文龙即上疏,措辞激烈,说自己“七年苦楚,百事勤劳,有不平者事五”,即衣服不足、待遇不一、赏罚各异、抹煞战功、传言不断等,以辞职相威胁,请朝廷给予满足。崇祯不明真相,便下诏宽慰:“文龙远戍孤悬,备尝艰苦,屡建捷效,心迹自明。东顾方殷,岂得乞身求代,还宜益奋义勇,多方牵制,以纾朕怀。”更让毛文龙肆无忌惮。
袁崇焕与毛文龙之间的芥蒂早在袁崇焕指挥宁远之战时就已经开始了。当时,后金军攻打宁远,毛文龙却两次拥兵不救,到后金兵攻打毛文龙时,袁崇焕也有意无意慢半拍去救援,使毛文龙丢掉了铁山大营。此次袁崇焕重新督师,赴辽前与大学士钱龙锡商谈方略时就表示:整治辽东“当自东江始,文龙用则用之,不用则斩之,易易耳”。
袁崇焕到任后不久,就拿毛文龙开刀。他于崇祯二年四月上《策画东江事宜疏》,请求兵部改变运往东江粮食的航道,直接从山海关起运到觉华岛,再船运至东江,而不再经停登州、莱州,以接受蓟辽督师衙门的节制和核查。这一招自然断绝了毛文龙的财路,使皮岛成为一个死岛。毛文龙立刻上疏抗辩,说这等于是“拦喉切我一刀,必定立死”,更耍起无赖要挟说:袁督师是上司,我驳斥其疏不合礼法,还是听任皇上或撤或留,若撤,我当即上缴将军印,等候把我逮入京师治罪,也算成全我一生名节,以免耽误边疆大事,总比受这窝囊罪强。这一席话倚老卖老,更让袁崇焕对其恨之入骨。
(Www。。)好看的txt电子书
袁崇焕案 四(2)
对待毛文龙,廷臣中分成截然对立的两派:支持者都是被他贿买的官员,鼓吹其功劳和价值;反对者认为他飞扬跋扈,作威作福,无益抗金。此时,袁崇焕写信给钱龙锡,说有斩毛文龙意,钱龙锡回信嘱托“务须慎重”。
崇祯二年(1629年)五月二十二日,袁崇焕离开宁远,乘船到达皮岛附近的双岛,以检阅军队的名义邀请毛文龙前来。袁崇焕充分考虑了形势:毛文龙已对他产生疑忌,邀其到宁远,其必起疑推脱,自己到皮岛也是深入虎穴,毕竟那是毛文龙的地盘,而双岛位处两者之间,两人都可以接受。六月初一日,毛文龙率领将士赶到双岛,以下属身份谒见,呈上礼帖。两人各怀机心地谈话,从初一谈到初三,袁崇焕试图说服毛文龙接受对其辖地的改造,同意船只改道,把皮岛并入宁远管辖,毛文龙当然不答应。此计不行,袁崇焕又试图说服毛文龙同意在皮岛设立文官监军,接受朝廷派来的饷监等,也遭到拒绝。
初四日,毛文龙为表示友好,请袁崇焕到皮岛视察。两人在皮岛又商谈一日,袁崇焕以“杭州西湖尽有乐地”,暗示要毛文龙辞职归里。毛文龙答:“久有此心,但灭了东奴,朝鲜又弱,可袭而有之。”袁崇焕的办法用尽,再无良策,一改几日的紧张气氛,以督师身份犒赏东江官兵,官每人三至五两银,兵每人数钱,又将带来的10万两饷银交卸东江。同时,又和毛文龙划定职权,旅顺以东由毛指挥,以西由袁指挥。毛文龙得到大批赏银,对新划的职权范围很是满意,就放松了警惕。
初五日,袁崇焕请毛文龙观赏将士射箭比赛。观赏毕,袁崇焕说,我明早即辞别,你一人担当海外守御重任,请受我一拜。说着下跪。毛文龙赶紧回拜。袁崇焕邀毛文龙登山叙别,把其将士挡在山下,只许一些将官跟随,询问那些将官的名字,多数姓毛。毛文龙解释说:“他们都是我的义孙。”袁崇焕说,你们在海外辛苦,为国效力,每月却只有五斗米的粮饷,令人痛心,请受我一拜。众将赶紧还礼。边走边拜,不觉走进大帐,袁崇焕突然变色,责问毛文龙违反朝命,虚报军功之事,毛文龙抗辩反驳。袁崇焕喝令随从摘下毛的冠带,捆绑起来,说:“本部院披肝沥胆,与你谈了三日,望你回头是岸,你狼子野心,一片欺诳,目中无本部院犹可,方今圣天子英武无纵,国法岂能相容?你有应斩十二罪。”接着就历数其罪:
一是不接受朝廷文臣监核,专制一方,兵马钱粮,也不受经抚管辖,专恣不羁;二是谎报军功,欺诳圣上,没有征战,却杀百姓、降兵充数以报首功;三是不守臣道,刚愎自傲,无人臣礼,宣称取南京易如反掌;四是侵占兵粮军饷,每年饷银十万,只发给士兵每月三五斗米;五是擅自与外国贸易,私开马市;六是官兵姓毛者数千,树立爪牙,玷污朝廷;七是劫掠过往客商船只,与盗贼无异;八是抢良家妇女,部下效尤,好色诲淫;九是草菅人命,强令百姓到后金辖地挖掘人参,不肯去的就不给粮食,听任饿死;十是以金银贿赂朝中官员,给魏忠贤建立生祠;十一是铁山一役,全军覆没,却谎报有功;十二是设立东江镇八年,没有收复寸土,观望养敌。
毛文龙吓得魂不附体,只叩头求生。袁崇焕问毛的部将毛文龙是否当斩,诸人点头如捣蒜,连连称是。有人低声说毛文龙数年辛劳,袁崇焕大怒道:“文龙一布衣耳,官极品,满门封荫,足酬劳,何悖逆如是?”说毕,跪下面向京师叩首:“臣今诛文龙以肃军,诸将中有若文龙者,悉诛。臣五年不能平
小说推荐
- 揭秘清宫悬案:正说清朝十二帝
- “历史是镜子,历史也是艺术。它可以借鉴,更可以欣赏”讲起历史,阎老师就像是说故事。做了三年多的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接触的专家学者近千位,能把学问当评书讲的,能把历史当故事说的,阎老师是第一人。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 作者:阎崇年序 阎老师邀请做《序,深为诚惶诚恐。小辈不才,与阎老师合作并成忘年交
- 最新章:第54章
- 正说清朝十二臣
- 近年来,随着各种清代题材历史剧的热播,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鳌拜这个名字也几乎是家喻户晓。在历史上,鳌拜不仅确有其人,而且是清朝初年政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历史上的鳌拜,其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呢 鳌拜,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八年(1669,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叔父费英东早年追随努尔哈赤起兵,
- 最新章:第22章
- 正说宋朝十八帝
- 序言 常有人问我,学历史有什么用?对于这个问题,估计不会有标准答案。我的回答往往非常简单:这是我从事的职业。既然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当然需要兢兢业业,认真对待。坦率地说,我个人并无成名成家的念头,无非是担心丢了饭碗而已。说得具体一些,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当然希望教给学生一些新的东西,以免误人子弟。正是基
- 最新章:第36章
- 正说清朝十二帝
- 揭秘清宫悬案:正说清朝十二帝“历史是镜子,历史也是艺术。它可以借鉴,更可以欣赏”讲起历史,阎老师就像是说故事。做了三年多的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接触的专家学者近千位,能把学问当评书讲的,能把历史当故事说的,阎老师是第一人。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 作者:阎崇年 授权连载第一部分 努尔哈赤至少留下12
- 最新章:第54章
- 正说明朝十六帝
- 第1节:草莽中走出的"真龙天子"第2节:登上权力顶峰的农民领袖第3节:历史上少有的强势皇帝第4节:历史上最有权势的皇帝第5节:庆功楼前不离主第6节:滥杀功臣和刚猛治国第7节:动辄杀戮的严峻政治第8节:拥兵自重尾大不掉的宗藩第9节:明史第一谜案建文帝失踪第10节:建文帝去向探秘第11节:马上天子朱棣第
- 最新章:第40章
- 正说清朝十二妃
- 作者:章恺第一部分 目录(1)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大妃阿巴亥12岁出嫁:政治交易的筹码失宠遭休弃:诸子争位受牵连一桩公案:偷藏财物者到底是谁被逼殉死:政治祭坛上的牺牲死后荣辱:同样离不开政治阿巴亥个人小档案相关阅读书目推荐说不尽的孝庄文皇后从一座特殊的陵墓谈起顺治皇帝学步的“拐杖”康熙皇帝的坚强后盾良
- 最新章:第25章
- 正说汉朝二十四帝
- 作者:杜尚侠、张庆利前言写史是凝重的。凝重的原因在于,历史的风风雨雨,常常让我们唏嘘不已,涕泗长流,以致或摩拳擦掌、或凝噎废食!楚汉战争的硝烟与战火,刘邦用人的明智与愚蠢,文景之世的无为而盛治,汉武大帝的盛极而始衰,光武刘秀的续汉而中兴,外戚宦官的肆虐与祸患,清流党人的不屈与抗争,等等,等等,都时时
- 最新章:第33章
- 正说唐朝二十一帝
- 前言 皇帝是古时对人间最高统治者的称呼,皇帝是天子,自然不是寻常人。从秦始皇称皇帝开始,围绕着皇帝形成了一整套的制度和礼仪规范,一切与皇帝相关的事物都有特殊的称呼:皇帝说话就是圣旨,命令称诏、制,出行为“幸,居处叫宫廷、禁中,葬所称为陵,死叫“驾崩,自称为“朕,臣民要称呼“陛下”或者“圣上…国家法律
- 最新章:第33章
- 正说清朝十二后妃
- 图书简介 大妃阿巴亥 孝庄文皇后 董鄂妃 孝圣皇后 孝贤皇后 乌喇那拉氏 香妃 慈安皇太后 慈禧太后 孝哲皇后 孝定皇后 珍妃 大妃阿巴亥 12岁出嫁:政治交易的筹码 清太祖努尔哈赤虽然创建了后金政权,登上了汗位,却并未建立后妃制度“但循国俗”称福晋(前期多称福金,意同。当时正妻称大福晋,妾称小福晋
- 最新章:第2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