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乐因为要离开家,所以赏给两块钱,因此车夫为他大嚷大叫着。
送信的信差来了,敲打着门房的窗子,没有人应,就把信丢进窗子里去。他往窗子里一望,地上跪着一个人,他招呼一声:
“信!”
里边也没有回答,他觉得奇怪,又听这院子里楼上楼下都嗡嗡的。
在这个城里,耶稣教很盛行,信差也有许多信教的,他知道他们在做祷告,他看一看手上的表,知道晚祷的时候还未到。”
若不在晚祷的时候,全体的祷告是不多见的,大概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生了初生的婴儿是如此,因为婴儿是从耶稣那里得到生命的。有人离开了世界,大家希望他能够回到主人那里所以大家也为他祈祷。
那信差从大门口往里望一下,没有看见一个人。两三个花鸭子绕着影壁践踏地走来。信差又往院子里走一走,看见小丫环在走廊上也是跪着,他就一步跳出来了,心中纳闷。
他到隔壁那家去送信,他就把这情形告诉了那看门的。
看门的跑到马公馆的大门口站了一会,回去就告诉了女仆,女仆又告诉了大小姐。
不一会,马公馆的大门外聚了一大堆的人。因为这一群人又都是不相干的,不敢进去问一问,都站在那儿往里边探头探脑。
有的想,老马先生死了,有的想孙少爷前天发烧,也许是病重。
还有一些,是些过路人,看人家停在那儿了,他也就停在那儿了,他根本什么也不知道,就跟人家在那里白白地站着。
马公馆的老厨子,扎着个蓝围裙,提着个泥烧的扁扁酒瓶子,笑呵呵地从街上回来。走到大门口,那些人把他拦住,问他:
“你们公馆怎么着了?有什么事?”
他说:“没什么,没什么!”
人们向他拥着。他说:
“别挤别挤,我要喝酒去了。”
‘ 他一进了院子,听听楼上楼下,都在祷告。他一开厨房的门,他看梗妈跪在那里,并且梗妈哭的和各泪人似的。他也就赶快放下了酒壶,跪下去了。
马伯乐有生以来只受过两次这样庄严的祷告。一次是在他出生的时候,那时他还很小,他全然不知道。那么只有这一次了,所以是他感到很庄严,他觉得坐立不安。
不久他带着父亲赞助他的那笔款子,在上海开起书店来。
现在再说他的父亲赞助他这笔款子究竟是三千块钱,还是几百块钱,外人不能详细地知道。他见了有钱的人,他说三千。他见了穷朋友,他说:
“那有那么多,也不过几百块钱。父亲好比保险箱,多一个铜板也不用想他那里跳出来。”
“说是这样说。”马伯乐招呼着他的穷朋友,“咱们该吃还是得吃呵,下楼去,走!”
他是没有带帽子的习惯的,只紧了紧裤带就下楼去了。
他走在前面,很大方的样子。走到弄堂口,他就只给朋友们两条大路,一条是向左,一条是向右。问他们要吃汤圆,还是要吃水饺。
马伯乐说开的这爿店是在法租界一条僻静的街上,三层楼的房子。
马伯乐这书店开得很阔气,营业部设在楼下,二楼是办公厅,是他私人的,三楼是职员的卧室 (他的职员就是前次来上海所交的几个穷朋友)。
房子共有六七间,写字台五六张,每张写字台上都摆着大玻璃片。墨水瓶,剪刀,浆糊,图钉,这一些零碎就买了五十多块钱的。
厨房里面,请上娘姨,生起火来,开了炉灶。若遇到了有钱的朋友来,厨房就蒸着鸡啦,鸭啦,鱼啦,肉啦,各种香味,大宴起客来。
比方会写一点诗的,或将来要写而现在还未写的,或是打算不久就要开始写的诗人,或是正在收集材料的小说家……就是这一些人等等,马伯乐最欢迎。他这些新朋友,没有几天工夫都交成了。简直是至交,不分彼此,有吃就吃,有喝就喝,一切都谈得来,一切不成问题。
马伯乐一看,这生意将来是不成问题的了,将来让他们供给文章是不成问题的了。因为并非商人之交,商人是以利合,他们却是以道合。他们彼此都很谈得来。
马伯乐把从前写小说的计划也都讲了一番。但是关于他为着想卖点稿费才来写小说这一层,是一字未提的,只说了他最中心的主题,想要用文章来挽救中华民族。
“真是我们的民族非得用我们的笔去唤醒不可了,这是谁的责任……这是我们人人的责任。”
马伯乐大凡在高兴的时候,对着他的宾客没有不说这话的。
于是人人都承认马伯乐是将来最有希望的一人。
彼此高谈阔论,把窗子推开,把椅子乱拉着。横着的,斜着的,还有的把体重沉在椅子的两只后腿上,椅子的前腿抬起来,看着很危险。可是坐在椅子上的人把脚高高地举在写字台上,一点也不在乎,悠然自得。他把皮鞋的后跟还在桌心那块玻璃砖上慢慢地擦着。
他给我买一件寄来。俄国东西实在好。”
马伯乐说:
“很好,很好。”
再说那卖俄国画片的书店,众人都不落后,各人说着各人对
那书店发现的经过。有的说:
“刚开门不久。”
有的说:
“不对,是从南京路搬来的。”
有一个人说,他在两年前就注意到它了。正说到这里,另一个人站起来,把一支吸完了的烟尾从窗子抛到花园里去。那个人是带着太太的,太太就说:
“你看你,怎么把烟头丢进花园里,花是见不得烟的。”
马伯乐过来说不要紧。
“这花算什么,没有一点好花。”
可是大家的话题仍没有打断。那丢烟尾的人发表了更丰富更正确的关于那家书店的来历,他说他有一个侄子,从前到过海参葳,学了很好的俄国话回来。他是那书店老板的翻译。
“老板的名字叫什么来的,叫做什……多宁克……有一次,我到那书店里去,侄子还给我介绍过,现在想不起了,总之,是个纯粹的俄国人,从他那哈哈大笑的笑声里,就可以分辨出来,俄国人是和别的国人不同的,俄国人是有着他了不起的魄力的……”
他知道他自己的话越说越远,于是把话拉回来:
“那书店不是什么美国人开的,也不是从南京路来的,而是从莫斯科来的,是最近,就是今年春天。”
关于这样一个大家认为前进的书店,马怕乐若不站起来说上几句,觉得自己实在太落后了。但是他要说什么呢!其实他刚来上海不久,连这书店还是第一次听说,连看也未曾看过,实在无从说起,又加上已经被人确定是俄国书店了,大家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大家也就不感到趣味了。马伯乐看一看这情景,也就闭口无言算了。
大家都静了几分钟。
马伯乐要设法把空气缓和下来,正好门口来个卖西瓜的,就叫了佣人来抱西瓜,他站在门口招呼着:
“选大的,选大的。”
他表示很慷慨的样子,让佣人拿了四五个进来。
一会工夫,满地都是西瓜皮了。
马伯乐说:
“随便扔,随便扔。”
他觉得若能做到主客不分,这才能算做好交情。办公桌上的墨盒盖没有关,有人不经意地把西瓜子吐在墨盒里了。
马伯乐说:
“不要紧,不要紧,真他妈的这些东西真碍事。,,
他走过去,把办公桌上零零碎碎的什么印色盒,什么橡皮图章、墨水壶之类,都一齐往一边扒拉着,这些东西实在是很碍事。
过了没有多少日子。马伯乐这书店有些泄气了。他让会计把帐一算,他说开销太大了。他手里拿着帐单,他说。
“是这个数目吗?”
他说:
“有这么多吗?”
他拿起铅笔来,坐在办公桌那儿算了一个上午。这是他开书店以来第一次办公,觉得很疲乏,头脑有点不够用。躺在床上去休息了一下,才又起来接着算。无论怎么算法。数目还是那么多,和会计算的一样。于是他说着:
“这真奇怪,这真奇怪,可是一两千块钱都是做什么花的?并没有买什么用不着的东西呀!并没有浪费呀!钱可到底是哪儿去了?”
偏拿在他手里的帐单是很清晰的,不但记明了买的什么东西,还记明了日子。马伯乐依次看下去,没有一笔款子不是经他手而花出去的。件件他都想得起来,桌子、椅子、衣柜、痰盂……
甚至于买了多少听子烟招待客人他还记得的,的的确确没有算错帐,一点也没有错,马伯乐承认帐单是完全对的。虽然对了,他还奇怪:
这么多,真这么多!”
他完全承认了之后,还是表示着怀疑的样子。
到了第二天,他想了一个很好的紧缩的办法,?
小说推荐
- 伯尔短篇小说选
- ,不中用的狗警官撞开房门说“您瞧一瞧他…也许”他嘴里叼着香烟。我走向那个躺在一张木板床上、一动不动的人。有一个坐在木板床后凳子上的人赶忙站起身来说“晚上好”我认出是神甫,向他点点头。他站在躺着的人的头部一边。我神情激动地转向警察,瞥了一眼那支燃着的香烟说“请您把灯弄亮一点…我什么都看不见”他跳到一张
- 最新章:第18章
- 司汤达短篇小说选
- ,译序,司汤达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并不长,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学上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司汤达的本名叫亨利·贝尔。1783年出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市。父亲是一个资
- 最新章:第81章
-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 作者:契诃夫01 哀伤旋匠格里戈里·彼得罗夫,这个当年在加尔钦乡里无人不知的出色手艺人,同时又是最没出息的农民,此刻正赶着一辆雪橇把他生病的老伴送到地方自治局医院去。这段路有三十来俄里,道路糟透了,连官府的邮差都很难对付,而旋匠格里戈里则又是个大懒汉。迎面刮着刺骨的寒风。空中,不管你朝哪方看,到处都
- 最新章:第71章
- 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选
- .前言 艾莲大凡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在创作上,都不会无视技巧的锤炼。芥川当然也不例外,他倾毕生的精力去追求艺术上的理想境界。尝言,为了写出“非凡的作品,有时难免要把灵魂出卖给魔鬼”芥川的代表作之一《地狱变,集中反映了他的这种创作态度。但在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中,画师良秀虽然能超越世俗,摈弃一切利害打算,
- 最新章:第73章
- 陀思妥耶夫斯基短篇小说选
- ,前言(小/说,网/费奥多尔·米哈依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字,对于我国广大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大家都知道,他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同为俄国文学卓越的代表。他走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
- 最新章:第99章
- 经典短篇小说集(国外篇)
- ,约翰·麦克纳尔蒂:这两个流浪汉要不是穷,就会花钱大方,谁都不晓得对走进来的人,这间酒馆的老板怎么那么快就能做出判断,但是他的确能,比如对那两个流浪汉,他们是在一个星期天下午从第三大道拐进来的。当时是星期天下午的一段时间,老顾客称之为“祷告时间,是在四点钟左右,星期六晚上喝醉又醒酒迟的人一个接一个进
- 最新章:第159章
- 经典短篇小说集(国内篇)
- ,林海音:爸爸的花落了 新建的大礼堂里,坐满了人。我们毕业生坐在前八排,我又是坐在最前一排的中间位子上。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时一样”爸爸病倒了,他住在医院里不能来。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
- 最新章:第96章
- 经典短篇小说集(港台篇)
- ,黄碧云: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小|说网─我原以为我可以与之行厮守终生的。她叫做许之行。我初见她的时候,我们还是一年级生。我上那“思考的艺术”导修课,那是一年级生必修的科目,我便遇见了她。她是我知道唯一穿旗袍绣花鞋上课的女学生,真造作,但很醒目。我记得那是一双极艳红的绣花鞋。她剪着齐耳短发,经常垂着
- 最新章:第34章
- 张小娴短篇小说
- 作者:张小娴目录2.红牛仔褛与百佳咖啡3.卖爱情的小贩4.卖床的女人5.沙漏里的爱人6.是谁拿走了那一双雪靴7.送外卖的女人8.文丽珍的丝袜9.主持婚事的男人作者:张小娴第一章胡翩翩的尸体,在她自己那一辆一九九五年出厂,价值二十多万的日本轿车内被人发现。车子停泊在浅水湾沙滩的露天停车场内,一双情侣深
- 最新章:第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