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短篇小说选》第13章


鋈ト萌丝戳四盐椤?br />
只得坐在沙发上,顺手拿起当天的日报看看,觉得很无聊。
等她看到某商店的广告,说是新从上海来了一批时装,仕女们请早光临,就在报纸上还刊登了一件小绒衣的照像。那衣裳是透花的,很好看,新样子,她从来没有见过。她想若也买一件,到海边去散步穿穿,是很好的。在灯光下边,透花的就更好看。
她一抬头,看见了穿衣镜里边,那红眼睛的女人就是她自己。她又想起来了:
“还买这个买那个呢,有了钱还不够他一个人连挖带骗的……唉……”
她叹了一口气,仍勉强地看报纸。她很不耐烦。
“那样没出息的人,跟他一辈子也是白忙。”
太太是很要强的一个女人。
“光要强有什么用,你要强,他不要强,……。”
她想来想去,觉得人活着没有什么意思,又加上往镜子里一看,觉得自己也老许多了,脸色也苍白了许多。
可是比从前还胖了一点,所以下巴是很宽的。人一胖,眼睛也就小。
她觉得自己从前的风韵全无了。
于是拿起身边的小镜子来,把额前的散发撩一撩,细看一看自己的头盖是否已经有了许多皱纹?皱纹仍是不很显然。不过眉毛可有多少日子没有修理了。让孩子闹的,两个眉毛长成一片了。
她去开了梳妆台的抽屉,去找夹眉毛的夹子。左找右找也找不着,忽然她想起来那夹子不是让孩子们拿着来玩的吗?似乎记得在什么地方看见过,但又忘得死死的,想也想不起来。这些孩子真讨厌,什么东西没有不拿着玩的,一天让他们闹昏了。
说说她又觉得头有点昏,她又重新没有力气地坐到沙发上去了。
一直坐在那里,听到走廊上有人喊她,她才站起来。
“大少奶奶!”
喊声是很温柔的,一听就知道是她的婆母。她连忙答应了一声:
“请娘等一会,我拢一拢头就来。”
她回答的时候,她尽可能发出柔弱娇媚的声音,使她自己听了,也感到人生还有趣的。
于是她赶快梳了头,脸上扑了一点粉,虽没有擦胭脂,她觉得自己也并没有老了多少。正待走出去,才看见自己旗袍在哭时已经压了满身的褶子。
她打开挂衣箱,挂衣箱里挂满了花花绿绿的袍子。她也没有仔细挑选,拉出一件就穿上了,是一件紫色的,上边也没有花,已经是半新不旧的了。但是她穿起来也很好看,很有大家闺秀的姿态。
她的头发,一齐往后梳着,烫着很小的波浪,只因刚用梳子梳过,还有些蓬蓬之感。她穿的是米色的袜子,蓝缎绣着黄花的家常便鞋。
她走起路来,一点声音也没有。她关门的时候在大镜子里看一看自己,的确不像刚刚哭过。
于是她很放心地沿着走廊过去了。走廊前的玻璃窗子一闪一闪地闪着个人影。
到了婆婆屋里,婆婆叫她没有别的事,而是马神父的女儿从
上海来,带一件黑纱的衣料送给婆母。婆母说上了年纪的人穿了让人笑话,打算送给她。她接过来说:
“感谢我主耶稣。”
她用双手托着那纸盒,她作出很恭敬的姿态。她托着纸盒要离开的时候,婆母还贴近她的耳朵说:
“你偷偷摸摸做了穿,你可别说……说了二少奶奶要不高兴的。”
马伯乐的太大回到自己房里,把黑纱展开围在身上,在镜前看了一看。她的自信心又生起来了。
婆婆把衣料送给她,而不送给二少奶奶,这可证明婆婆是喜欢她的。婆婆喜欢她,就因为她每早很勤奋地读《圣经》。老太爷说得好:
“谁对主耶稣最真诚,将来谁得的遗产就多。”
她感到她读《圣经》的声音还算小,老太太是听见了的,老太
爷的耳朵不大好,怕他未必听见,明天要再大声地读。
她把衣料放好,她就下厨房去,照料佣人去烧菜去了。
什么金手镯,金戒指,将来还怕没有的?只要对那稣真诚一些。
所以她和马伯乐吵嘴的事情,差不多已不记在她心上了。
马伯乐的父亲是中国北部的一个不很大的城市的绅士,有钱,但不十分阔气。父亲是贫穷出身,他怕还要回到贫穷那边去,所以他很加小心,他处处兢兢业业。有几万块的存款,或者不到十万,大概就是这个数目。因此他对儿子管理的方法,都是很严的(其实只有一个方法,“要钱没有”)。
而且自己也是以身作则,早起晚睡。对于那稣几年来就有深厚的信仰。
这一些,马伯乐也都不管。独有向父亲要钱的时候,父亲那种严加考问的态度,使他大为不满,使他大为受不了。
马伯乐在家里本是一位少爷,但因为他得不到实在的,他就甘心和奴仆们站在一方面。他的举动在家里是不怎样大方的,是一点气派也没有的,走路溜溜的。
因此他恨那有钱的人,他讨厌富商,他讨厌买办,他看不起银行家。他喜欢嘲笑当地的士绅。他不喜欢他的父亲。
因此,像父亲那一流人,他都不喜欢。
他出门不愿坐洋车。他说:“人拉着人,太没道理。”
“前边一个挣命的,后边一个养病的。”这不知是什么人发明的两句比喻,他觉得这真来得恰当。拉车的拼命地跑,真像挣命的样子。坐车的朝后边歪着,真像个养病的。
对于前边跑着那个挣命的,虽然说马伯乐也觉得很恰当,但他就总觉得最恰当的还是后边坐着那个养病的。
因为他真是看不惯,父亲一出一入总是坐在他自用的洋车里。
马伯乐是根本不愿意坐洋车,就是愿意坐,他父亲的车子,他也根本不能坐。
记得有一次马伯乐偷着跳上了父亲的车子,喊那车夫,让那车夫拉他。
车夫甩着那张扎煞的毛巾,向马伯乐说:
“我是侍候老爷的。我侍候你,我侍候不着。”
他只得悄悄地从车子上下来了。
但是车前那两个擦得闪眼湛亮的白铜灯,也好像和马伯乐示威的样子。
他心里真愤恨极了,他想上去一脚把它踏碎。
他临走出大门的时候,他还回头回脑地用眼睛去瞪那两个白铜灯。
马伯乐不喜交有钱的朋友。他说:
“有钱的人,没有好人。”
“有钱的人就认得钱。” 
“有钱的人,老婆孩子都不认得。”
“有钱的人,一家上下没有不刻薄的,从仆人到孩子。”
“有钱的人,不提钱,大家欢欢喜喜;若一提钱,就把脸一变。祖孙父子尚且如此,若是朋友,有钱的,还能看得起没钱的吗?”
他算打定了主意,不交有钱的朋友。
交有钱的朋友,哪怕你没有钱,你回家去当你老婆的首饰,你也得花钱。他请你看电影,你也得请他。他请你吃饭,你也得请他。他请你上跳舞厅,你也得照样买好了舞票,放在他的口袋里。他给你放一打,你也得给他放一打半。他给你放一打半,你得给他放两打。著是他给你放一打,你也给他放一打,那未免大小气了,他就要看不起你了。
可是交几个穷朋友,那就用不着这一套。那真好对付,有钱的时候,随便请他们吃一点烫面蒸饺,吃一点枣泥汤圆之类,就把他们对付得心满意足了。
所以马伯乐在中学里交的多半是穷朋友,就是现在他的朋友也不算多,差不多还是那几个。他们的资财都照马伯乐差得很远。
交了穷朋友,还有一种好处,你若一向他们说:
“我的父亲有七八万的财产。”
不用说第二句话,他们的眼睛就都亮了。可是你若当有钱的人说,他们简直不听你这套,因为他父亲的钱比你的父亲的钱更多。你若向他们说了,他们岂不笑死?
所以马伯乐很坚定的,认为有钱的人不好。
但是穷朋友也有一个毛病,就是他们常常要向他借钱。钱若一让他们看见了,就多少得给他们一点。
所以马伯乐与穷朋友相处时,特别要紧的是他的钱包要放在一个妥当的地方。
再回头来说,马伯乐要想写文章,不是没道理的,他觉得他的钱太少了,他要写文章去卖钱。他的文章没有写出来,白费了工夫。
后来,他看看,要想有钱,还是得经商,所以他又到上海去了一次,去经营了一个小书店。
这次是父亲应允了的,不是逃的。
并且父亲觉得他打算做生意了,大概是看得钱中用了。于是帮助他一笔款子。
太太对他这经商的企图,且也暗中存着很多的期望,对他表示着十分的尊敬。
在马伯乐临走的前一天的晚饭,太太下了厨房,亲自做了一条鱼,就像给外国神父所做的一样。外国神父到她家来吃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