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解读》第11章


《红楼梦》第九十一回贾宝玉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与林黛玉演绎了一则美轮美奂的凄凉爱情故事。他们的爱情动人心弦,不仅仅因为他们的结局的悲惨,更因为他们爱的那么纯真,那么唯一,却仍然被破碎开来。悲剧由此产生。
能够视美女于无物,坐怀不乱,秉持心中一念,往往是得道高僧的精神境界。芸芸众生,多难逃食色性也的古训。甚至坐拥天下的皇帝,尊贵无比,后宫佳丽仍然要多如过江之鲫。驰骋杀场,于刀光剑影中视死如归的英雄也往往难过美人关。而《出其东门》中的男子,原为凡夫俗子,六根本就未静,流连七情六欲之间,仍能有此定力,似更难能可贵。
美女如云的东门外,一片繁华锦簇。如果是一浪子,粉头油面,流连戏蝶,轻薄无行,大煞风景。一幅好图便会黯淡下去,好心情也会败坏了。然而恰恰就有一位目不斜视的倜傥少年,呆呆地念叨着自己穿着洁白的衣服,缠着淡绿的佩巾的心上人。如同红花丛中,单单点出的一片绿叶。令人讶然,令人钦佩,赞其忠贞。
其实,这种惊讶倒也大可不必。因为这本是每个相恋的人从内心深处遵守的无形契约。既是对另一半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破坏了爱情的唯一,玷污了它的纯洁,貌合神离的微笑,也会因虚假而变得丑陋。没人能够逃避这个契约而能享受真正的爱情。
这种忠贞契约不是爱情的枷锁,而是爱情的保证。有人打着游戏人生的幌子也可以说有自己的爱情,会有衷心爱着他的恋人。但爱情不是单向的,它需要双方小心翼翼的守护,如红泥小火炉般温存,才能长久下去。
鸳鸯终其一生,“止则相耦,飞则成双”,不离不弃守护着自己终生不二的伴侣。那才是一辈子的幸福。
【国学故事】
坐怀不乱:毛亨在为《诗经》中的《巷伯》诗作传的时候提到了这样一个故事:鲁国有一个独处一室的男子,邻居是一位独处一室的寡妇。一天夜里暴风雨大作,寡妇的房子被摧毁,妇人来到男子这里请求庇护。男子不让妇人进门。妇人从窗户里对他说:“你为何不让我进来呢?”男子说:“我听说男女不到六十岁不能同居。现在我还年轻,你也一样,所以不能让你进来。”妇人说:“你为何不像柳下惠那样,能够用身体温暖来不及入门避寒的女子,而别人也不认为他有非礼行为。”男子说:“柳下惠可以开门,我不能开门。所以我要以我的‘不开门’,来向柳下惠的‘开门’学习。”这个故事说到的柳下惠坐怀不乱的传说之前未有记录。 到了元朝,胡炳文的《纯正蒙求》进一步丰富了“坐怀不乱”的细节:鲁国人柳下惠,姓展名禽,一次出远门的晚上住在都城门外。当时天气严寒,忽然有一位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恐怕她冻死,就让她坐在他怀中,用衣服盖住她,一直到第二天天亮也没有发生越礼的事。后世随流传关于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
【相关阅读】
元稹《离思》;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
【原文】
大车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1)。岂不尔思(2)?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3)。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4)。谓予不信,有如皦日(5)。
【注释】
① 大车:朝廷官员大夫所乘之车。槛(kǎn)槛:车轮的响声。毳(cuì)衣:一种细毛织的上衣,古人说是大夫穿的衣服。菼(tǎn):初生的荻苇,青白色。形容衣服的颜色。
② 尔:你。
③ 啍(tún )啍:走的又慢又重的样子。璊(mén):红色美玉,喻红色。古代男子穿红衣,女子穿绿衣,所以有“红男绿女”说法。
④ 谷:生,活着。
⑤ 皦(jiǎo):白,光明。
【经典原意】
大夫的车在路上发出坎坎的声音,穿着如初生荻苇般的青白色衣服。难道我不思念你,是怕你不敢和我好。
大夫的车在路声缓慢笨重,穿着如赤玉般的红色衣服。难道我不思念你,是怕你不敢与我私奔。
活着虽然不能同室,死后但愿埋在一起。如若说我不诚信,犹如当空白日。
【当代阐释】
古老的山盟海誓
大车隆隆,驶向远方,预示着一种选择,走还是不走。
女子的告白很直接,是担心你不敢和我好,担心你不敢和我私奔。大车的声音沉重缓慢,那是凝重的思考,很长久,很忧郁,好像也很痛苦。
女子很着急,激动地立下誓言,以青天白日为证,活着不能呆在一起,死后也要埋在一块儿。
话到如此,戛然而止。留下广阔的空间给读者去思考,男子答应了没有?他们有没有私奔?有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一连串的问号,都没有答案。问号中的焦急期待不是为了男子,而是人们所担心的那个女孩。
一个聪明健康,美丽执着的女孩子,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主动和男子私奔。而男子却仍犹犹豫豫,再三思量。我们不禁隐隐地忧虑,男子能不能成为女子的终身依靠,他缺乏了爱人应有的无私奉献,缺乏了男性角色的勇敢决断。甚至说,这个男子缺乏了爱人之间起码的信任。特别是在女子说“如若你不相信,可以青天白日为证”时,我们也能感到男子所持的怀疑态度。隆隆的大车不停折射出男子在内心的挣扎。
我们赞叹女子的大胆决绝,朴直坚贞。为了爱,她可以义无反顾,坚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信念。为了爱,她可以抛弃女子的矜持娇羞,直诉自己的爱情理想,在男子面前指天立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女子的爱,就是这么刚烈刻骨。
我们在等待男子答案的过程中不免鄙弃男子的懦弱。他可能考虑了太多的东西,背负了太多的牵挂,在诗中,他始终默默无语。虽然我们必须要考虑现实,未雨绸缪,一步步来。但在单纯的爱情面前,总是缺失了一份勇于担当的男子气。
【国学故事】
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汉朝的大才子司马相如为景帝时武骑常侍,因不得志,称病辞职,回到家乡四川临邛。有一次,他赴临邛大富豪卓王孙家宴饮。卓王孙有位离婚女儿,名文后,又名文君。因久仰相如文采,遂从屏风外窥视相如,相如佯作不知,而当受邀抚琴时,便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以传爱慕之情,因相如亦早闻文君芳名。相如、文君倾心相恋,当夜即携手私奔。相如一贫如洗,文君亦因卓王孙怒其败坏门风而不分给她一文钱。两人只好变卖所有东西后回到临邛开了家小酒铺。每日,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打杂。后来,卓王孙心疼女儿,又为他俩的真情所感动,就送了百万银钱和百名仆人给他们。后来两人虽然偶有矛盾,但恩爱终生。
【相关阅读】
汉乐府《上邪》;霍桑《红字》
二、宜言饮酒,与子偕老——婚姻的沉思
导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春归秋至,爱的收获季节开始来临。
金黄的庄稼将秋天打扮成带着成熟魅力的新娘子,带着累累果实,随着骑着高头大马的新郎,一路迤逦,来到夫家。
人们盛赞着美丽的新娘子,就像艳丽的桃花,灿烂娇柔。人们热情地送给他们最真诚的祝福:希望嫁到夫家后,能够孝顺幸福,人丁兴旺,全家吉祥。然而新娘子的貌美并不是新郎最为看重的,他看重的是新娘子良好的品德,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美丽。因为这能让家庭如琴弦般和谐。《车舝》《桃夭》悄悄告诉了我们如何去选择一个好妻子。
夜深人,人静了,《绸缪》中依然红烛高照的洞房内,新郎、新娘都在心里默默想该如何对待彼此呢?屋外那一捆捆被扎得紧紧牧草、荆条无言地回答着一切。
但并不是所有的新娘子都是幸福的,《丰》里面有个悔恨欲死的新娘子。健壮魁梧、俊逸不凡的新郎已经在家门口等待自己的到来,却不知为什么,新娘子悔婚了。或许她还在犹豫这段爱情,或者她还期望着以后会遇到一个更加理想的如意郎君。但很快,新娘子就如梦方醒,意识到她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她错过了一个这辈子有可能最好的郎君。她在泪如雨下的梦里还再期待,再次穿上华美的嫁衣,等着心爱的那个人,驾着车马,带着吹着唢呐的乐队,滴滴答答,迎她回家。
消逝的机会永远不可能再次重来。你可以如《著》中的女子那样,在婚前仔仔细细审视你未来的丈夫,从德行到面貌,到风度,都可以心细如发地去感受你的未来丈夫。但不能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