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晤语:对话。
⑤菅(jiān):菅草。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可做索。
⑥晤言:谈天。
【经典原意】
东门外的护城河,可以在那里浸泡麻。那位温柔美丽的姑娘,可以与她相会唱歌。
东门外的护城河,可以在那里浸泡紵麻。那位温柔美丽的姑娘,可以与她相对倾谈。
东门外的护城河,可以在那里浸泡菅草。那位温柔美丽的姑娘,可以与她倾诉衷肠。
【当代阐释】
劳动浸泡出的缠绵
这是一首男子追求女子的缠绵恋歌,也是一首共同劳动的欢快对歌。
东门外的护城河里,一群有说有笑的青年男女,正在浸麻、洗麻。男子见到了心仪的姑娘,悄悄来到姑娘身旁,与她唱歌、聊天、倾诉衷肠。言辞之间,透露出甜蜜的陶醉。
这种思慕与追求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扑进读者的嗅觉中,让人觉得很朴实,很醇厚,很亲切,也很惬意。劳动在爱情中充当了催化剂。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男男女女来说,这是一种久违了的感觉。
因为在高楼大厦之间,人们的情感宣泄总喜欢寄寓在快速、简单、虚拟的手段和基础上,所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恋、闪婚。男女之间情感也因此而泛滥短命。这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情感不是游戏,既可以随意终止,也可以结束之后重新来过。它具有很强的指向性,是两个人安定长久的情感抚慰。秦观《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可以刻在天涯海角作为爱的丰碑存在,这是两情相悦的最高归宿。
现代的都市情感,许多人往往选择公园、网络等等作为爱情的生长环境,选择财富、地位作为爱情的生长基点,因而也就导致了各种各样另类爱情的出现。而在《东门之池》中,男女之间的爱恋因劳动而美丽,因劳动而高贵,劳动给这对恋人增添了一圈淳朴但圣洁的光环。虽然现代的人们早已不需要必须通过集体的体力劳动才能追求另一半,但我们是不是还要把“劳动”中所隐含的纯真、朴实延续到我们的交往中,才能让那份爱,更加长久。
【国学故事】
白水素女:东晋时,侯官县有个孤儿名叫谢端,很小父母就去世了,有没有亲属,好心的邻居收养了他。谢端忠厚老实,勤劳节俭,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他离开邻家独立生活。但因为家中一贫如洗,他一直没有娶妻子。邻居们很关心他,打算替他找个媳妇,就是也未能找到。
谢端每天日出耕作,日落回家,辛勤地劳动着。一天,他在城墙脚下捡到一只特别大的田螺,像一个能装三升水的大壶,感到很惊奇,也很高兴,就把它带回家,放在水缸里,精心用水养着。
就这样过了十几天,谢端每日依旧很早起床去地里劳动。但后来的一天,他回家却见到灶上有香喷喷的米饭,橱子里有美味可口的鱼肉蔬菜,茶壶里有烧开的热水,他想,一定是哪个好心的邻居帮他烧火煮饭。
没想到,第二天回来又是这样。两天,三天……天天如此,谢端心里觉得过意不去,就到邻居家去道谢。他走了许多家,邻居们都说不是他们做的,何必道谢呢?谢端心想,这一定是邻居好心肠,硬是一再致谢。邻居们笑着说:“你一定是自己娶了个妻子,把她藏在家里,为你烧火煮饭。”谢端听了心头很纳闷,想不出个头绪来,于是想探个究竟。
第二天。谢端起了个大早,鸡叫下地,天没亮就往家里赶。家里的炊烟还未升起,谢端悄悄靠近篱笆墙,躲在暗处,全神贯注地看着自己屋里的一切。不一会儿,他终于看到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从水缸里缓缓走出,身上的衣裳并没有因水而有稍微的湿润。这姑娘移步到了灶前,就开始烧火做菜煮饭。
谢端看得真真切切,连忙飞快地跑进门,走到水缸边,一看,自己捡回的大田螺只剩下个空壳。他惊奇地拿着空壳看了又看,然后走到灶前,向正在烧火煮饭的年轻姑娘说道:“请问这位姑娘,您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要帮我烧饭?”姑娘没想到谢端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大吃一惊,又听他盘问自己的来历,便不知如何是好。年轻姑娘想回到水缸中,却被谢端挡住了去路。谢端一再追问,年轻姑娘没有办法,只得把实情告诉了他。原来,这位姑娘是天上的白水素女。天帝知道谢端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他,又见他克勤克俭,安分守己,所以派白水素女下凡帮助他。白水素女又说道:“天帝派我下凡,专门为你烧火煮饭,料理家务,想让你在十年内富裕起来,成家立业,娶个好妻子,那时我再回到天上去复命。可是现在我的使命还没完成,却被你知道了天机,我的身份已经暴露,就算你保证不讲出去,也难免会被别人知道,我不能再呆在这里了,我必须回到天庭去。”谢端听完白水素女的一番话,感谢万分,心里很后悔,再三盛情挽留白水素女。白水素女主意已决,临走前,白水素女对谢端说:“我走以后,你的日子会艰苦一些,但你只要干好农活,多打鱼,多砍柴,生活会一天一天好起来。我把田螺壳留给你,你可以用它贮藏粮食,能使米生息不尽,壳里的稻谷都不会用完。”正说话时,只见屋外狂风大作,接着下起了大雨,在雨水空蒙之中,白水素女讲完最后一句话飘然离去。
谢端感激白水素女的恩德,特地为这位田螺姑娘设了神位,逢年过节去烧香祭祀。而他自己依靠勤劳的双手和白水素女的帮助,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几年之后,村里有人把女儿嫁给了他。据说后来他当了县令,直到今天,在那里还有一座“素女庙”。
【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服装原料:明代之前,中国古代人民衣物主要原料为丝麻,所以古代人民除栽种粟、麦、稻等粮食作物外,多栽种桑、柘、大麻、苎麻等,称为“男耕女织”。除了供衣服制作,麻可以制作麻绳之类,丝絮是制作被褥、冬服等的原料。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至元明时代,棉花才逐渐部分取代丝麻,成为中国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中国东北地区偏冷,衣服原料偏皮革制品,称为裘。
【相关阅读】
屈原 《湘夫人》;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原文】
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1),济有深涉(2)。深则厉(3),浅则揭(4)。
有弥济盈(5),有鷕雉鸣(6)。济盈不濡轨(7),雉鸣求其牡(8)。
雝雝鸣雁(9) ,旭日始旦(10)。士如归妻(11),迨冰未泮(12)。
招招舟子(13),人涉卬否(14)。人涉卬否,卬须我友(15)。
【注释】
①匏(páo):葫芦瓜,挖空后可以绑在人身上漂浮渡河。苦:通枯
②济:河的名称。涉:步行过河叫做涉。
③厉:穿着衣服渡河。
④揭 (qí):牵着衣服渡河。
⑤弥:水满的样子。盈:满。
⑥鷕(yāo):雌野鸡的叫声。
⑦不: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濡:被水浸湿。轨:车的轴头。
⑧牡:雄雉。
⑨雝雝(yōng):雁的合鸣叫声。
⑩旭日:初升的太阳。旦:明。
⑾士:男子的通称。归妻:娶妻。
⑿迨:及,趁。泮(pàn):冰已融化。古人婚礼一般在冰融之前举行,取其农隙。
⒀招招:招手。舟子:摇船的人。
⒁卬(áng):我。
⒂须:等待。友:指爱侣。
【经典原意】
匏瓜的叶子已经枯黄,要渡过深深的济水。水深的地方和衣而过,水浅的地方则提起衣裳。
充溢的济河升起白茫茫一片水汽, 雌野鸡咕咕地叫着。济河水还没有深过车的轴头,野鸡不停鸣叫着追求它的配偶。
大雁雍雍地鸣叫着,朝阳升起来了天已大亮。如果你真想来娶我,赶紧趁着冬天的冰还没有融化。
船夫热情地向我招手,别人都已过河我没有。别人都已过河我没有,因为我要等待我的伴侣。
【当代阐释】
一汪瞳影里的嫁衣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女孩子盼望男子来迎娶自己的心态。
匏瓜的叶子黄了,在野外水汽朦胧的济水旁,雌野鸡咕咕地呼喊着它的配偶。在大自然的环境里,一切都按照自然的规律有序地进行着。人作为万物之灵,同样属于万物中的一类,同样遵循着大自然的脚步。
诗中的女主人公在大雁和鸣的河边充满了期待,希望那个人能在冰融之前娶她。在别人都已经过河,船夫催促她赶紧过河的时候,她仍孤单地回头凝望着远方,追寻可能会出现的那个影子。女孩子到了结婚的年龄,相比较男孩子,似乎总
小说推荐
- 大学解读
- ,三纲八目的追求-小-说.网【原文】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 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
- 最新章:第6章
- 诗经
- 《诗经》作者:佚名国风 周南 关雎国风 周南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国风 周南 葛覃国风 周南 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 最新章:第15章
- 另类解读『搜神记』
- 作者:席晓优内容简介世界上有神仙吗?有鬼吗?有妖吗?负责任地说,我也不知道。有人说有,举头三尺有神明,比如那谁那谁那谁…有人说没有,所谓神话,不过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这等事,有耳闻没有目见,不敢随便抬杠。弄不好,既得罪了人,又得罪了神,小可承受不起。既然都拿不
- 最新章:第44章
- 诗经外传之桃夭
- 《诗经外传之桃夭》作者:吊儿郎当内容简介【护卫X少爷】娶的媳妇宜家宜室,但是个男的怎么破?1四月初六,柳絮飞如雪,桃花绽灼灼,宜嫁娶。程瑶英盯着镜子里那张涂脂抹粉的面容,又看了看四周红浪一般的纱帐,喜烛暧昧,火光温透,映出她眼中的点点泪光“呜呜呜”那千娇百媚的妆容在泪水的冲刷下变得模糊粘稠,原本艳如
- 最新章:第35章
- 易经读本
- 趣味解读群经之首《易经》读本 作者:臧守虎内容简介《易经(又名《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占筮书,同时也是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它以象征阳的(又称“阳爻)和象征阴的(又称“阴爻)为基本符号,八卦(每一卦由三爻组成)以及由八卦中任意两卦交相叠合而成的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爻组成)为基本图形
- 最新章:第39章
- 佛经解说
- —白云娑婆苦,身世一浮萍。蚊蚋睫中争小利,蜗牛角上窃虚名—点气难平。人我盛,日认长无明。地狱尽头成队入,西方无个肯修行,空死复空生。娑婆苦,光影急如流,宠辱悲欢何时了,是非人我几时休,生死路悠悠。三界里,水面一浮沤。纵使英雄功盖世,只留白骨掩荒丘,何似早回头。说明佛教的经沦,浩如烟海,文理艰深难懂,
- 最新章:第204章
- 历史密码:千古之谜终结解读
- 第一部分 前 言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谜案。虽然后人在其后的历史中一直在不停地研究、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历史之谜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历史的车轮在沧桑巨变中不断前进,而世人又渴望从艰涩滞重的印痕中探索历史的本原面目,这就使得原来就充满了神秘
- 最新章:第37章
- 读史巧经商
- 作者:康贻祥第1节:序我国古代商业活动有很久远的历史《易经》上曾这样记载“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早在商朝的时候,我国就已经出现了一个不直接从事生产而从事产品交换的社会群体—商人。到了周朝,货币的运用比较普遍,这标志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的完善与进步。战
- 最新章:第53章
- 金刚经讲解
- 作者:慧律法师这部《金刚经讲解》是根据台湾慧律大法师于文殊讲堂的讲经录像转录整理而来,标题名称是编者所加,为便弘扬故《金刚经讲解》的转录工作是由一方师兄一人担当,一方师兄把大量的业余时间奉献在逐字逐句敲字记录的工作上的这种热情另人敬佩,在此特别感谢。后期校订工作则由虚空之风君力担大任,把经典原文、大
- 最新章:第4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