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年华:海上女星罗曼史》第13章


事你全部接回家来。”张必进抿了抿嘴唇:“告诉你王汉伦,你别得寸进尺,那是日本人开的煤矿,日本艺**多的是,这算个屁啊?你没长眼睛也没长耳朵啊,中国男人人模狗样的,谁不是三妻四妾啊?我张必进对得起你了,你要走,我不拦你。”
王汉伦想到自己还没到二十岁,就要在这样的家庭中沉沦下去,一时万念俱灰。好在不久煤矿倒闭,她跟着张必进来到上海滩,张必进在一家日本人开办的大昌洋行做买办,帮助他们在上海买地皮。王汉伦很不开心,劝他说:“你为什么总是帮日本人做事?也不怕人骂你汉奸?”张必进就当耳旁风,理也不理王汉伦。王汉伦总是开心不起来,进进出出总得碰上邻居,邻居在她后面指指点点,她隐约听见他们骂她是“汉奸老婆”,王汉伦再也忍不住了,这天当着张必进的面彻底爆发:“你不走你放我走,放我一条生路,我不想再做汉奸老婆遭人骂。”张必进正在吃饭,随手就将饭碗朝王汉伦砸过来,砸得王汉伦一声惨叫头破血流。张必进嘴唇颤抖地说:“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我告诉你,你吃的穿的用的,全是日本人给的。”王汉伦抹去额头上的血水,恨恨地说:“好,好,我宁愿饿死,我也不花日本人的钱,我们离婚吧。”张必进不理睬她,没事时就到上海滩当时的青楼一条街四马路寻花问柳。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王汉伦收拾几样自己的衣服,离开了这个她早就厌倦的家。
寡妇专业户
离开了男人离开了家,总得要吃饭,王汉伦先到一个小学当老师,后来碰到从前的邻居,邻居和明星公司创办人相识,介绍她去演电影,没想到却被录取,就这么误打误撞进入了电影圈,拍了《玉梨魂》和《孤儿救祖记》,一时好评如潮声名远播。她虽然长得眉清目秀,但是秋水明眸之间总是隐约透露出一种忧郁之气,这一点深得导演的认同,观众也很喜欢她演的那些苦命角色,从《弃妇》、《摘星之女》到《春闺梦里人》、《女伶复仇记》,每一部反响都很好。那些影迷们看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报纸杂志也称她为上海最著名的“悲旦”、“寡妇专业户”。因为她演的寡妇特别感动人,这可能与她一直“守寡”有关。
几年单身下来,虽然演了不少热门影片,但是她得到的片酬却不多,甚至经常拖欠,一怒之下王汉伦自己开办电影公司,还亲自到美容博士李却德在静安寺开办的美容学校去学习,在最上海最摩登的霞飞路上开了一家“王汉伦美容院”,所有这一切就是想让今后的生活有一个保障,这时候她认识了王季欢。
王季欢是杭州挺有名的名士,他长年寓居上海,发起并组织了以研讨金石书画为宗旨的撰社,主编了一本美术周刊《鼎脔》。这本美术类的杂志销路甚广,连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都有很多读者,王季欢因为这本杂志而名扬海上文化圈,后来他又借助撰社创办了一家印刷厂。老上海时代上海杂志多得不计其数,王季欢的印刷厂生意奇好财源滚滚。有朋友看到王季欢名利双收,既懂文化又很有钱,就将单身多年的王汉伦介绍给他。
王季欢很喜欢王汉伦,按王汉伦的理解,搞金石书画的人一定是枯燥无味的,但是和王季欢的交往颠覆了她对文人雅士的印象。那次王汉伦带着王季欢来见她的姐妹们,在一家酒吧,一房间人全是女的,而且全都是演电影的女演员,王汉伦猜想,王季欢可能很拘谨。谁知道一开始几杯咖啡喝下来,王季欢搞笑不断,把一帮小姐妹笑得直不起腰,最后还强行和王汉伦合唱了一曲“浮云散,明月照人还,团圆美酒今朝醉”,唱得众人一片叫好,让王汉伦好不得意,实在是难得的一个人,王汉伦就有了下嫁之心,经常去看望他。几乎每次王季欢听说她来,都要做精心安排,有时骑车到龙华寺看桃花,有时候到苏州河划船,每一次都给王汉伦不同印象。王汉伦“守寡”多年,迫不及待想出嫁,两人就定在这一年的五月,在杭州结婚。
王汉伦早早赶到杭州,被安排在酒店住下,婚礼结束后,两个人酒店住了五天,才搬到王季欢家住了两个月。就是那两个月,王汉伦对王季欢积累的一点点好印象全部毁掉。她发现王季欢在她面前扮演的好男人形象全是伪装出来的,狐狸露出尾巴之后,就是一个疯子,那是令王汉伦完全不能接受的疯子:他每餐必酒,而且每酒必醉,喝醉后一定要去欢场招**,甚至打着赤脚就在雨中狂奔,或者通宵达旦伏在桌案上写诗送给**女,一次要写三十首,送给三十个**女,每一个**女必定要深吻他一次。王汉伦无法忍受,指责他太过分,他却奋起还击,嘲笑她是戏子,不懂得落拓不羁的名士做派。王汉伦试着包容他,可是他越走越远,令王汉伦实不能容忍,这时候离他们两人结婚才三个月,如果这时候就离婚,太快了,因为刚刚王汉伦还在姐妹们面前夸赞她遇到一个斯斯文文的好好先生。王汉伦痛苦不甚,这时候又发生一件事,不知道是哪儿印刷的一张传单,上面写有“打倒新军阀蒋介石”,有人告发说是王季欢的印刷厂印刷的,那天晚上,整个工厂被军警包围,王季欢正好住在厂里,和他聘请的厂长换了衣服,结果那个厂长被捕,他却成功脱逃。经此一劫,王家印刷厂损失惨重,再不能恢复元气,王季欢躲到日本,再不和王汉伦联系。王汉伦孑然一身,一直到去世。
9。另一个阮玲玉
李绮年
另一个阮玲玉
李绮年:另一个阮玲玉花样年华····“阮玲玉”迷恋阮玲玉
李绮年:阮玲玉第二李绮年原名李楚卿,地地道道的香港人,早在小学时代就迷恋阮玲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阮玲玉的超级粉丝,凡阮玲玉的电影每部必看,有时一部戏连看五六遍,坐在电影院里不起身,凡查票的过来,她递上购票钱。在她那个小小的房间里,贴满了阮玲玉的玉照,白天黑夜看不够,觉得自己还差一张阮玲玉的签名照,这样的照片在香港自然弄不到,只能去上海。那年李楚卿只有十六岁,最疯狂的举动就是瞒着父母和另两位女生一同乘船来到上海,有没有见到阮玲玉呢,现在已无法查证。但是此举可把她父亲惹火了,将墙上那些阮玲玉的照片统统扯下来,一把火全烧掉。李楚卿回家看到她精心保存的照片全没了,痛哭一场,然后她冲出家门,离家出走。
父亲以为她玩几天就会回来,可是没想到李楚卿从此失踪音讯皆无,父亲登报寻找,一年、两年、三年,李楚卿再没有回来。直到一九三五年,香港上演一部粤语片《昨日之歌》,海报上那个叫李绮年的小姑娘,正是他们的女儿的李楚卿。原来,李楚卿离开香港来到澳门,有一天她正在澳门街头闲逛,发现香港的大观电影公司正在招聘女演员,她当即返回香港,也不回家,直接到电影公司应聘。导演关文清对这个长相颇似阮玲玉的小姑娘很有兴趣,发现她身材窈窕嗓音甜美,活脱脱就是阮玲玉第二,当即录取了她,并签下三年合同,同时将她名字改为李绮年——取“绮年玉貌”之意。
《昨日之歌》上映后,李绮年一下子红遍东南亚,她饰演剧中的云英,酷似现实中的阮玲玉,而李绮年长相又与阮玲玉一致,无数阮玲玉的粉丝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疯狂迷上李绮年,李绮年因而更加迷恋阮玲玉,每天对着阮玲玉的照片模仿她的一颦一笑,达到忘我境界,有时候她真的把自己忘了,分不清镜里镜外哪个是李绮年,哪个是阮玲玉。
就在这一年的三月,一个消息晴天霹雳一样传遍每一个角落:阮玲玉自杀身亡!李绮年得到消息后一下子昏过去,醒来后抱着阮玲玉的照片哭得昏天黑地,她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一连许多天不吃不喝,打不起精神来应对日常生活,只要一看到阮玲玉的照片,她的泪水就无法止住。万念俱灰之后,她决定仿照阮玲玉,投海自尽。
为了完成这个即将震惊天下的举动,李绮年做了精心准备,甚至在家里举行告别宴会,说她要去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并且不再回来。朋友们以为她开玩笑,大家并不当真,李绮年也不作过多解释。分别时,她郑重其事地和大家一一握手,甚至一个朋友因故没来,她亲自上门,只为握一握她的手,向她告别。
自杀的那天晚上,澳门海边雨雾鳎氐乩肟乔吹胶茉兜囊淮ι程采希醋旁斗降苹鹈悦傻某鞘校蘖撕芫茫缓笳酒鹕恚呦蚝1撸恢弊叩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