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官脑 作者: 财神宁》第26章


更何况,现在事主还是三尊身份特殊的菩萨。
这时,一起走进会议室的陈所长也是一脸为难,于是压低声音对身边小李询问道:“金大头,这次犯了什么事?”
“两只梅花牌手表,一条五十克左右金链子,现金一千六百块,还企图强奸……”
没等对方讲完,他就已经一脸铁青挥挥手,“关起来,落案。”
这么严重的罪行,自己如果还如同以往那样装做什么都没看到,这个派出所长估计也做到头了。
等金大头一伙被压出会议室,不想再借题发挥的宋逸闻协助片警做完笔录,然后便跟大家一起离开了派出所。
至于那个叫金大头的家伙,最后会得到什么样的法律制裁,则已经不是他想关心的事情。
“你,到底是谁?”派出所门口,那名美女白雪突然冒出一句。
“说了,贩鱼的。”
丢下一句话,宋逸闻笑着朝对方挥了挥手,然后便钻进汪建国开过来的马自达,一溜烟消失在底色之中。
接下来一段时间,不是跟着汪大人在北京城四处转悠,就是去北京大学看黄珍珍排练话剧,这小日子也过得逍遥自在。
直到有一天,老爷子拿着一份还没有正式发布红头文件走进房间。
“小子,给你看个好东西。”说话间,老爷子已经将手中文件递了过来。
看完那份文件,宋逸闻再也抑制不住心中兴奋,一脸狂喜道:“这么说,保守派完蛋了?”
似乎想起什么往事,老爷子沉默片刻才叹了一口气,“自不量力想抗拒历史潮流,完蛋只是迟早的事情!”
“既然这样,那……”再次将手中文件认真阅读一遍,确认自己终于熬出头的宋逸闻一脸期待。
北京虽好,却不是自己成就事业的地方。红杨镇虽穷,却能够为自己提供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怎么,有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不呆,就这么想回那个穷地方去?”
注视着孙儿,宋老脸上浮现出慈爱笑容,“回去吧,火车票都已经帮你订好了。”
(一天四更,求鲜花、推荐、收藏。)
第二十七章 老子又回来了
更新时间2010119 8:33:34 字数:2600
十二月的安桂省天气格外寒冷,使得清晨大街上也少了几许往日热闹与涌挤,只有一群群上班族还一边寒风中艰难前行,一边不停咒骂着这该死的鬼天气。
双河市火车内,一辆来自北京绿皮火车径直驶入车站,并且在三号站台跟前缓缓停了下来。
“从北京开往湖南衡阳的列车,已经进站停靠在三号站台……”
听着高音喇叭发出清脆声音,提着一只大箱子从卧铺车厢内走出来的宋逸闻紧了紧衣领,然后便跟着身边人流朝出站口走去。
离开火车站,一阵阵凛冽寒风立刻从领口缝隙处钻进来,顿时让人感受到了一丝刺骨的寒意。
“宋哥,这边。”刚从火车站出来,耳边便响起一个熟悉声音。
转过头,看着在寒风中冻得一脸通红的洪武,宋逸闻嘴角边也不由自主浮现出一丝笑容。
这家伙,在平时工作中脑子不怎么好使,不过在生活中却绝对是个实在人。谁对自己好,便可以豁出性命去回报对方。
走过去,伸手在对方肩头拍了拍,“不好意思,火车晚点让你久等了。”
洪武憨厚得笑了笑,从对方手中接过皮箱便张嘴说道:“我已经在招待所安排好了房间,咱们是先回招待所休息一下,还是……”
“不休息,直接回东阳!”张嘴回了一句,宋逸闻伸手搂着对方肩膀走进了附近长途汽车站。
离开红杨镇已经有一段时间,他很想快点知道那边现在到底是什么状况。
“你离开这段时间,红杨镇修路工程在周明国书记的协调之下,总体上并没有出现什么乱子,不过……”
“不过什么,有话直讲?”
“不过县委方面一直有风言风语,传闻周正福书记准备在明年换届选举时,对红杨镇的党政二级班子做大规模调整,将会提拔镇委副书记周良心接任镇委书记,西杨公社书记李*任镇长。”
听过对方的讲述,宋逸闻脸上也不由浮现出一丝冷笑,“不用担心,他这个书记已经做不到明年换届选举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古语现在无疑最适合自己这位对头。
做为县委书记,周正福巧妙利用姓资、还是姓社大讨论机会,成功将自己逼得不得离开双河回家休养,可同时也为自己贴上了保守派死硬分子的标签。
现在大讨论结束,保守派在中央决策层中势力已经大不如前,想来这家伙以后在双河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只能夹着尾巴小心做人了。
……
不出所料,宋逸闻回到双河市没过几天,市委便做出决定调周明国进党史研究部,原县长方忠任代书记,县长一职则由市委空降一名公路局副处级干部担任,只不过官职前面同样挂着一个代字。
----------------------------
走在红杨镇狭窄的街道上,尽管街道两边随处可见的垃圾仍然如从前那些刺目,可在宋逸闻看来却又是那样的亲切。
走进路边一家小店,他便朝正在忙碌的老板娘喊了一声,“王家师娘,给我来一碗米糊糊。”
“哟,宋镇长可是贵客,今天怎么没在食堂吃早餐?”说话间,一名中年妇女走了过来。
跟红杨镇大多数上年龄妇女一样,王家师娘由于长期营养不良身材十分干瘦,褐黄脸上布满了一条条岁月留下的皱纹,做起事来手脚却十分利索。
“食堂每天都是面食,今天想换个口味。”
回了一句,他便拿起桌子上一张不知谁留下双河日报看了起来,上面无非是双河那位领导又在什么地方进行视察,并且又发表了什么高屋见岭的废话。
刚看一段新闻,手脚利索的王家师娘已经将一碗米糊糊送了过来,并且还特意配了一碟十分开味的酸萝卜。
米糊糊是安桂省一种传统早餐,是将小米磨成细粉用水调匀放置在一只铁柜内蒸熟,然后再加上一些葱、姜之类调味料,便成了一碗香喷喷的小吃。
在一九八六年,这种传统小吃每碗售价仅为一毛钱。
吃过早餐,宋逸闻刚走进镇政府便被周明国拉进了办公室,“小宋,这次市委空降一名公路局干部下来负责东阳政府工作,看来是要下决心在东阳县大办交通,你有什么看法?”
宋逸闻亲自给对方泡上一杯香茶,这才张嘴回答道:“是机遇,更是挑战!”
自从公路修好之后,红杨镇各项经济指标已经出现跨越式发展,今年各项数据统计都将东阳另二个镇远远抛在脑后,下面三个公社农民人均收入也从去年的不足二百,一下子提升到三百多。
而这些经济数剧,百分之八十依靠下半年修路及公路修通之后,各公社向外贬卖矿石、石料获得收益。
修路、开矿、加工石料都是人工密集型企业,需要招聘大量原本闲置的农大队富余人员,也为红杨及附近周边公社镇解决了大量人员就业问题。
可以讲,也正是由于修路给红杨镇带来的巨大变化,才会让双河市委那些熬资历的官老爷们,下定决心以东阳县为试点大办交通。
“可是,如果东阳明年大办交通,咱们红杨镇在县里的地位就不会那么突出了!”
对于老书记的担忧,宋逸闻只是微微笑了笑,并没有去回答对方。
做为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干部,这些老同志思维观念中还是存在着一定局限性,还不太明白这个世界已经发生剧烈变化,再不是以前那种可以关起门独自造车的年代。
改革开放,会让社会主义分工变得更加精细,一个乡镇再也无法将上游到下游整个产业链条全部囊括,只有成百上千个公社镇企业的集体出现,才能真正满足规模工业化的巨大需求。
于是,在喝过一口茶水之后,他才张嘴说道:“这是挑战,另外属于机遇的一面,老书记却似乎没有看到。”
“那么,机遇又在那里?”
经过一年接触,周明国已经深深体会到自己已经无法跟上时代脚步,所以在许多自己无法理解事情上,也早已经学会了虚心求教。
“如果东阳县要大办交通,那么筑路所需大量石料会从那里购买?”
没有多想,周明国便回答道:“当然是红石公社,整个双河市只有那地方的石料最好,也最适合修路。”
“那么,如果东阳县另外两个镇也富裕起来,老百姓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东杨公社的水果销路会不会变得更宽广?”
“听你这样一讲,似乎也不是没道理。”
思考片刻,周明国摇着头无奈地笑了笑,“看来,我这个老头子确实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周书记也不能这样讲,老同志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还有许多值得咱们年轻人学习的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