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儿女风流事》第226章


放学了,雪花与贾小影结伴而归。贾小影的家也不远,父亲是单位的司机,母亲开个小卖店,人不错。因此,关东和红叶支持雪花与这样的好孩子来往。
“慕容小影,再见!”雪花在摊位前站下,跟贾小影挥挥手。
贾小影也笑嘻嘻地挥手:“南宫雪花,明天见啊!”
两人又不约而同做个鬼脸。关东和红叶见雪花改姓了,莫名其妙:这么大的事情,为啥不跟大人商量商量。
“嘻嘻嘻。。。。。。”雪花捂嘴笑了,“你们还当真了!电视剧里不少人物都是这些复姓,同学们觉得好玩儿,闲着没事儿就相互改改姓,其实就是娱乐。”
“妈的,吓我一跳。”红叶如释重负,笑了。
现在的孩子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但愿接受的都是有益的,否则不堪设想!想到此,关东更觉得家长任重道远。
“雪花,这些天梁老师对你怎么样?”红叶问。
雪花点头回答:“好多了,啥事儿没有了。”
关东看看红叶:“怎么样?果不其然,烟消云散,西线无战事。”
雪花说:“贾小影准备报英语补习班,我也要报!”
关东不解:“现在是六年级,不是没有英语课吗?”
雪花解释:“多数同学都报了,老师说如果现在不提前补习,上初中肯定跟不上。”
关东挠挠头:“还有这说?”
“孩子不会撒谎的,我看还是让雪花报吧!”红叶很无奈。
关东问:“怎个报法?”
雪花回答:“有的是老师给找补习班,有的是自己找。”
关东又是一头雾水:“你们老师给找?我明白了,又是跟利益挂钩。”
“意思是让那个梁老师帮助找补习班?”红叶显然不愿意,但又无奈。
关东说:“那还用问?让梁老师帮找吧!非常时期,得罪不起。唉,投鼠忌器!”
补课时间还是挺科学的,选在晚间,雪花要报的补习班是每星期二四六,费用每月六十块钱。西线刚刚无战事,东线又燃起烽烟。
第156章 梁老师之流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雪花拿着试卷回家。关东和红叶挺满意的,因为各科都超过九十五分,雪花一直保持这个成绩。
平时,关东不给孩子施加什么压力,小学期间主要是语文和算术两大科,成绩稳定就行了。因此,关东从来没要求雪花必须考“双百”或者“第一”什么的。他认为,偶尔排名第一也许不难,经常保持却不容易,卫冕之路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孩童时期就负荷超重,无论如何都是不利的。
关东主张开拓雪花的知识面,让孩子在乐趣和爱好中学习课外知识,培养综合素质,算是水没来先叠坝。这是既定方针,关东相信错不了。直到去学校开家长会,他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光辉小学实现了有线连接,各班教室的黑板旁边固定一台电视机,领导坐在办公室讲话也能达到面对面的效果。
关东来到雪花的班级,发现学生家长基本到齐了,各就各位,有的仰脸看电视,有的小声说话。过了几分钟,会议开始。电视画面先是校长发言,然后是教导主任,两人足足讲了一个多小时,像飞机轰炸。有些家长晕头涨脑,蠢蠢欲动,巴不得抬屁股走人。
终于轮到班主任梁老师发言。为了表示沟通诚意,梁老师又唠叨一个小时,最后按照程序走个过场:请学生家长提出建议或指出问题,她洗耳恭听。家长们早就知道她的外号叫灭绝师太,孩子在她的手里捏着,谁敢乱说?只有两位家长提点无关痛痒的建议,算是没有冷场。
关于考试成绩,关东曾经跟雪花细心了解,得知那些差等生每次测验或考试大都九十多分,跟雪花这样的优等生相差无几。为什么会这样?难道那些差等生有特异功能?还是雪花道出其中秘密,原来,梁老师为了把班级分数提上去,测验或考试时竟然默许学生相互照抄。雪花还说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的。
这不是明显弄虚作假吗?关东本打算背后跟梁老师谈谈这个问题的危害性,现在忽然改变主意了。他想观察其他家长是怎么想的,于是举手发言,指出这个问题,最后质问梁老师“欲意何为”。
当面揭短,梁老师当然不高兴了。她斜视一下这位扎刺家长,然后理直气壮地说:“我们老师之所以这样做,是不得已而为之。大家知道,同学们即将考初中,成绩才是硬道理。平时测验和考试成绩也是供参考的,让同学们的分数高一些,是为将来上重点初中着想。。。。。。”
这套强词夺理的说法竟然是“好心好意”,而且赢得部分家长的认可。他们微笑点头,有的鼓掌喝彩。关东瞠目结舌:这明明是饮鸩止渴,为什么看不出来?这些家长究竟怎么了?
这个憋气的家长会可算开完了。路上 关东的耳边一直回绕梁老师的奇谈怪论。她如此解释考试照抄,说白了是为自己造形象工程,太可恶了。如此误人子弟的老师竟然还有市场,真是令人费解,看来梁老师之流是指望不上了,要想突出重围还得靠自己。
故事总在发生,或多或少跟质量有关。不一会儿,摊位来了一个小伙子,要求换副脚蹬子。小伙子的情绪也不太好,抱怨现在的自行车质量差,几天就修理一回,烦死了。
关东说:“制造者的质量不过关,产品还能过关?我们小时候骑的永久、凤凰和金鹿等品牌的自行车,几乎一年不用大修。”
小伙子说:“就是嘛!看看我这台破自行车,一年内修理八十遍了,都记不清搭多少钱,妈的,真想把它扔了。”
关东微微一笑:“可扔了又不行,是不是?”
“大哥所言极是!此车真乃鸡肋也。”小伙子忽然变得斯文起来。
关东心里暗笑,因为他小时候就喜欢“之乎者也”的,看来乐此不疲者不乏其人。
“虽然现在的自行车质量不好,可咱还是应该感谢发明自行车的人。你想,如果没有自行车,那会怎样?”关东说。
小伙子眨眨眼:“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想过。”
关东见小伙子的情绪好转,就继续聊起来,反正也不耽误干活,沟通沟通兴许赚个回头客。于是,他举例分析:比如城里人要是没了自行车,只好挤公共汽车;可公共汽车不能送乘客到家门口,为了方便,只好考虑买私车;可弱势群体又买不起,只好步行;可步行又远,只好骑马;可城里又不让养马。。。。。。因此,关东的最后结论:没有自行车还真够麻烦的。
“哈哈哈。。。。。。”小伙子笑了,“大哥说的有道理。看来我应该敝帚自珍,这台破自行车暂时还不能而且应该好好修理修理。这样,给我换两个车闸,然后安个车筐!”
“迷彩服,再见!”自行车修好了,小伙子付钱道谢,然后飞身上车,晃着脑袋向前骑,美滋滋的。
红叶笑了:“兵哥哥,你总是让顾客花了钱还高高兴兴地离开,佩服!”
关东说:“这叫满腔热忱,既要诚恳待人、又要有责任心。”
红叶叹道:“唉!梁老师要是像你这样就好了。”
第157章 战友林枫
谈笑间,两口子又赚了几块钱,冲淡了那阵子的烦恼。事情就是这样,遇到好事也是接二连三。关东和红叶正在数钱,文红娟的母亲来了。她送来一个好消息:女儿处对象了。
文红娟真是苦尽甜来。几年来,她的双腿恢复得越来越理想,扔掉了双拐、单拐,后来能独立行走了,只是不能快跑。她不想继续靠父母养活,打算找份工作。像她这种情况找工作非常不易,但她不气馁,终于找到合适的单位——福利印刷厂。不久爱神降临,她在这里找到人生的另一半。
“这孩子命苦,有了归宿,我们当长辈的就放心了。”文母亲兴高采烈地说。
接着,她介绍了准女婿的基本情况:家住郊区,在福利印刷厂当供销科长,也是退伍军人,人不错,看样子知疼知热的。
“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啊!”红叶说。
文母说:“别看红娟的腿有毛病,但她倔得很。大家看她三十挂零,就为她张罗对象。这个丫头还挺挑剔的,硬是不降低标准。前几年得知关东是个退伍兵,她非得找个退伍军人不可。我们也不好扭着,就由她的性子,没想到真就碰个相当的。”
关东说:“红娟的对象是退伍兵,我们也算是战友。我得马上见见他。”
文母回答:“他出差了,暂时不在家。红娟说了,等他回来,两人一起看望你们。大侄子,红娟还说给你一个惊喜呢!”
关东笑了:“好啊!我就是喜欢‘惊喜’,越多越好!”
文母还有好多话要说,忽然想起一件急事要办,便匆匆告辞离去。
望着老人的背影,关东感慨地说:“皇天不负有心人,老天还是眷顾我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