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儿女风流事》第222章


帕怂陌藓煲叮峁姑沽耍媸嵌嘈胁灰灞刈员小?br /> 不久,姜铁城领着妻子又来致谢,也带来好消息:他立了功,受到表彰,上级部门将他转正进了市刑警队。从此,五原市警界都知道有个叫姜铁城的英雄。
姜铁城知道真正的英雄是谁。从此,他尽职尽责,争当名副其实的英雄。
第149章 落户的喜悦
暑假过后,雪花上五年级了,成绩优异。小明更争气,考上五原市第一高级中学,为家长省下一万多元择校费。关东又得到一个消息:城里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取消建校费或择校费,也就是说外地孩子来城里念小学和初中省钱了。
还会有好消息吧!关东的思维产生了惯性。晚上看五原市新闻节目,一条消息引起他的注意:王副省长前来考察并发表讲话,对五原市未来发展前景作了评估,强调十年内把五原市建成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中型城市。。。。。。
“红叶,又来好事儿了!”关东兴奋地说。
红叶淡然地说:“这都是‘肉食者谋之’,跟咱老百姓有啥关系?”
关东说:“当然有关系了,而且关系大着呢!你想,五原市现在五十万人口,还有五十万缺口。十年时间,平均每年需要增加五万人口。你就没意识到跟咱们有关系?”
红叶眨眨眼,乐了:“你是说,咱们落户口的事情有希望了?”
“对,算你聪明!”关东说,“不过我要核实一下。”
次日下午,关东骑自行车去刑警队找姜铁城了解情况。他毕竟是公安局的,应该知情。姜铁城给有关部门打电话咨询,事情马上清楚了:户口政策确实放宽了,已经开始办理。。。。。。
姜铁城万万没想到关东的户口到现在还悬着,就埋怨战友没有及早提出这个困难。最后,姜铁城让关东在家听信,他马上去活动。
五原市这次户口政策确实松动了,但不是想落户就落户的,严格说关东仍然不够条件。姜铁城正想报答关东,势在必得,直接找到城西区公安分局朱局长。双方照面,几句话解决问题。如今的姜铁城非同寻常,做过报告的,五原市公安局长亲自给他戴过红花,分局长自然要给面子;何况落户口对他来说本来就小事一桩。
这天,关东和红叶起个大早,吃完饭,兴高采烈出摊,平时,装满自行车零件的三轮车沉得很,可今天轻飘飘的。
到了摊位,关东顾不得摆放零件,骑上自行车就走了。昨晚,姜铁城来了通知,让关东带着退伍手续去人民派出所办理落户事宜。喜事在即,关东亟不可待。
望着关东的背影,红叶大喊:“掌柜的,祝你一切顺利!”
“谢谢娘子!”关东举起拳头,挥了挥。
莫道君行早,还有更早人。到了派出所大院,关东一看,足有百十号人排队等候。看来此事不但关东迫切,他们更迫切,得到消息天不亮就来了,争先恐后,怕错过机会。
关东把自行车锁在一边,站在长龙的尾巴开始排队。成功在望,关东反而不着急了,哼着小曲耐心等待。
十点半,关东前面还有三四十人,窗口内忽然有人大喊:“谁是关东?请进屋吧!”
盼望已久的时刻到了,关东暗说“镇定”,那颗心却情不自禁地“怦怦”直蹦。
办公室挺大的,放置六个办公桌,警察们一片繁忙。经指引,关东来到主管此事的邱副所长面前,把手续恭恭敬敬放到桌上。邱副所长微微一笑。很明显,他已经接到朱局长的指令。
“哦?立过三等功,退伍超过十年了,哎呀!早就应该给予落户嘛!”他深表同情地说。
“真的?谢谢您!”关东大喜过望,挥手敬个军礼,然后趁热打铁,“不好意思,我还有件事儿跟您请示一下,您看。。。。。。”
邱副所长歪歪头:“还挺正规的,不愧是军人出身。说吧,啥事儿?”
关东说:“您看,我媳妇和孩子都是农村户口。不怕您笑话,我女儿在城里上不起学,我就安排在农村。这骨肉分离的,我媳妇两天不抹泪、三天早早的。每次看她这样,我这心里就不好受。您看,是否把她们娘俩儿的户口也。。。。。。”
“怎么会是这样?”邱副所长摆摆手,“你别说了!再说下去我都要哭了。此事没问题,特殊情况可以特殊处理,来个合并同类项,都给你们落在城里。”
关东感激涕零,又敬个军礼,离开派出所。次日,他领着红叶去分局照了标准相,准备办理身份证。红叶再次回大兴安岭,把娘俩的户口迁来,一家“团聚”指日可待
不久,关东领到了全家人的户口本,还有两口子的身份证。等啊盼啊,多不容易!关东和红叶轻轻抚摸证件,热泪盈眶,有了落地生根的感觉。
“兵哥哥,我们是城里人了!终于是城里人了。。。。。。”她大声喊道。
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两口子紧紧拥抱,表示祝贺。
“我忽然想起你说过‘总有一天,咱们一分钱不用花就能把户口落下’,是吧!”红叶说。
关东回答:“对,几年前的事儿。那回不是要咱们一万块钱嘛,咱们办不了,我一气之下就说了这话。”
红叶说:“还真应验了。我算是服你了。”
关东说:“有啥值得佩服的?都是贵人相助。反正我认准一个理儿,做人还是踏实点儿好,特别是困难时期,更应该挺起胸膛。朋友见你要强,就会伸出援助之手。”
谈到雪花,红叶有了新的想法,全家已经是城里人,学校也不收择校费了,应该考虑把闺女转回城里上学。因为当初答应过雪花的干爸干妈,等户口落下来就让孩子回城,现在万事俱备,时机到了;何况雪花年年升级,早晚要离开金马驹村的。不过,红叶也挺矛盾的:金喜农和那美英跟雪花的感情那么深,肯定难舍难分,这可咋办?
“月有阴晴圆缺,有人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关东和红叶不知道怎样宽慰那对善良的夫妻。
第150章 雪花回城
次日上午,关东去了光辉小学校,见到教导主任。
白主任拍拍脑袋:“我想起来了,你是柳树根的战友,叫关东。”
关东回答:“对,白主任的记性真好。”
两人热情握手,然后交谈。听完关东的陈述,白主任跟上次判若两人,立即给予答复。他请关东赶快领孩子来上学,现在已经没什么障碍了。事情拍板,关东立即告辞,回家报信。
“真就这么顺利?”红叶一时难以相信。
关东笑了:“咱们这叫苦尽甜来,也应该顺溜顺溜了。你要适应莺歌燕舞的大好环境。”
赶紧去接雪花吧!红叶选个好天,坐客车去了金马驹村。
又是一个金秋季节,翠绿和金黄交织一起,亲密无间。五谷即将颗粒归仓,哺育它们的大地再次奉献了自己。
金家大院,小花狗早已长大,变成了妈妈,在大门口来回巡视,忠实地看家护院。窝里,几只小崽在妈妈的哺乳下精神可爱。
那美英在马圈喂牲口,心情特别好:今年的庄稼长势喜人,丰收已成定局。上月,母马产崽,是雌性,比起雄性,价格要高出几倍。
当然,最惬意的是家里的“金马驹”给她带来了无穷乐趣。有些事情就是怪,雪花的到来也给金家带来了鸿运:养猪,膘肥体壮;养鸡,接连下蛋;养马,年年产崽。。。。。。简直是六畜兴旺。
雪花上了五年级,早已不是那个初来乍到、懵懵懂懂的小娃娃。自从认了干亲,她的小嘴就像抹了蜂蜜,时而“干爸”叫着,时而“干妈”喊着,有时干脆把“干”字省略,直接喊“爸”和“妈”,可了不得,把金喜农和那美英哄得晕头转向。尤其是那美英,闲时就领着雪花走亲串户,恨不得让全村都知道这孩子改嘴了。
为了让雪花体验小主人的乐趣,两口子商量个啥事也让她参与。当然,大部分主意还得大人拿,但两口子从雪花的童言无忌中尝到了为人父母的那种乐趣。只是两口子还不知道那种乐趣快到头了。
“大嫂,在家吗?”红叶进院就喊。
“吆!妹子,来了!”那美英赶紧出来,接过红叶手里的大袋小袋。
进屋了,红叶喝点水,聊了一会儿,不得不把自家户口落在五原市、雪花即将返城读书的消息告诉那美英。
“我的天,这不是要我的命吗?”那美英顿时傻眼了。
其实,她知道这个日子越来越近,心里还是有准备的;不过,一旦这事来了,实在难以承受。她愣了半天没说话。
整整三年,那美英已经跟雪花建立深厚的母女感情。她半辈子没有生育,对孩子自然爱惜。雪花是个多么惹人喜爱的孩子!说走就要走了,简直是摘那美英的心!她忽然扑在炕上嚎啕大哭。。。。。。
晚上,睡觉前,那美英烧了一大盆温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