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期如梦爱如胭红》第8章


醭刮印?br />
那一日,他随母亲王娡来她家中做客。坐定之后,刘嫖便抱住刘彻问他将来娶妻之事。年幼的他或许已被母亲训导,略过众多女子直指陈阿娇。他说,若是能娶阿娇为妻,定要为其筑金屋珍护。这话是否真心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因此得到了刘嫖的认可。
年少的他,即便在工于心计的母亲训导之下成长,亦定当有纯真。他既能说得出这番话,势必心里也是对她有爱慕的,毕竟豆蔻年纪的陈阿娇已经长成婉丽端庄的好女子。抑或者,他本就是言之肺腑。他就是喜爱着这小女子的。他就是想筑起金屋藏起这娇俏的姑娘,细致地来爱。
后来,刘嫖、王娡一切得偿所愿。前者成功用计将太子废除,后者成功借刘嫖之手立自己的儿子刘彻为太子。彼时,他只有七岁。待他十六岁登基时,在侧美人正是陈阿娇。他对她,诺言在先,情意在后。但亦是琴瑟和谐一对璧人,酿就这一段金屋藏娇的佳话。
汉武帝是爱过陈阿娇的。不然他不会娇宠她的任性那么多年。但后来不爱了。她太任性,出身显贵,自幼荣宠至极,难免娇骄率真,不懂得逢迎屈就。加上又多年无孕。这一切都落到她的头上,她却依然有恃无恐。她单纯的心智令她失去抓牢一个男人的本事。更何况,他是君王。
那名叫做卫子夫的瑞丽女子,不知何时,已悄悄住进他的心里。他哪里需要说明,他只要去爱,爱他所爱就好。他顾不得她了,陈阿娇输给了他年少时给予自己的信誓旦旦的爱情。她,太单纯。单纯的女人在后宫是生存不下去的。即使你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她终于被冷落,一日,两日,三日,爱情夭折,再无起色。后来,她又遭遇〃巫蛊〃一事,爱终成死灰不复燃。巫蛊,自古即是宫廷大忌。她是被人栽赃陷害落井下石了。但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至此,她彻彻底底地失去了他。
元光五年,二十六岁的汉武帝以〃巫蛊〃罪名颁下诏书:〃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汉武帝将陈阿娇陈皇后幽闭于长门宫内,金屋崩塌,恩情皆负。
她当初绝不会想到自己会有被弃的这一日。若是可以预料得到,她定然不会娇蛮任性了罢。她一定会收起浮躁心气,一心一意来侍奉他,腾出来的心思都用来护守这份感情,禁止任何的女人掺入。但是她既无歹毒心肠,也无秀慧的素质。她只是知道蛮横去爱,却全然没有章法。
不如不遇倾城色 第22节:昔时芙蓉今断草(3)
她不是就此放弃了。她依然在努力,试图跃进深渊里,打捞起零星爱辉。她还是放不下这个男人的。她依然念念不忘那一些金屋相守至死不渝的过往。
此时,一切都被一旁的馆陶长公主,也就是陈阿娇陈皇后的母亲,看在眼里。她当然是心疼的。她一心策划的这场大戏终局竟以自己的女儿被皇帝打入冷宫惨淡收场。她不可能坐视不理。于是,她花千金令司马相如为女儿作下一篇《长门赋》予汉武帝以诉女儿相思苦心。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长门赋》字字情切肺腑,点滴化成相思泪。淌出指尖,却再入不了他的心田。后人以《长门赋》之思为曲意,作了一首流传至今的哀愁百转的琴曲,《长门怨》。以哀念这个叫做陈阿娇的女子。
自从分别后,每日双泪流;泪水流不尽,流出许多愁。
愁在春日里,好景不常有;愁在秋日里,落花逐水流。
当年金屋在,已成空悠悠;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愁。
朝闻机杼声,暮见西山后;惟怨方寸地,哪得竞自由。
青丝已成灰,泪作汪洋流;愿得千杯饮,一枕黄粱游。
可怜桃花面,日日见消瘦;玉肤不禁衣,冰肌寒风透。
粉腮贴黄旧,蛾眉苦常皱;芳心哭欲碎,肝肠断如朽。
犹记月下盟,不见红舞袖;未闻楚歌声,何忍长泪流。
心常含君王,龙体安康否;夜宴莫常开,豪饮当热酒。
婀娜有时尽,甘泉锁新秀;素颜亦尽欢,君王带笑看。
三千怯风流,明朝怨白首;回眸百媚休,独上长门楼。
轮回应有时,恨叫无情咒;妾身汉武帝,君为女儿羞。
彼时再藏娇,长门不复留;六宫粉黛弃,三生望情楼。
爱时,汹涌如沧海。不爱时,比深谷死寂。他后来竟再不愿看她一眼,直到她孤老到死。他的爱竟是令人如此可惧。那么,来生,孤独至死的她,还会再爱么?
她去时,他已忘却,她也曾笑意微微如月低垂。
不如不遇倾城色 第23节:昨夜风开露井桃(1)
昨夜风开露井桃——卫子夫·汉武帝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此诗是王昌龄的《春宫曲》。王昌龄素有〃七绝圣手〃之美誉。他的七绝写得好,这首《春宫曲》与他众多出色的七绝边塞诗相比,虽气韵迥异,却同样有一种辽远意境。这意境自不在山川大河的豪迈景致当中,它存在于〃宫人〃的心坎当中。
这宫人是失了宠的,但她并无哀怨绵绵,只是清净地退出身子来观望与己无关的月明高照。彼时,唐玄宗娇宠杨贵妃荒废朝政。王昌龄作此诗是想表达一种不满的。只是在这一处,他同时引来汉武帝与陈阿娇、卫子夫的事,让人看的是另一番情致。清人沈德潜的《唐诗别裁》论及此诗时说它〃只说他人之承宠,而己之失宠,悠然可会〃。
他立诗的角度是别出心裁的。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云:〃不寒而寒,赐非所赐,失宠者思得宠者之荣,而愈加愁恨,故有此词也。〃陈阿娇失了宠,正如因杨贵妃而失宠的那个天下。天下人看杨贵妃,犹如陈阿娇望着婉转承欢的她,落寞到灵魂里去。而那美人是,卫子夫。
在她不曾遇到他之前,她不过只是平阳府里豢养的一名歌女。没有人会珍视她。她不过只是被人观赏的赏心悦目的玩物。她美,但那美,却彼时美得毫无生色。因她的独自,生活是毫无生色。木讷、乏味、茫然,剩余的是惆怅。寄人篱下的彷徨。她的情状大约正如王昌龄的七绝诗一般〃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这样的女子落在女人堆里想必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但若是多些时辰相处,她势必又是卓尔不群的那一个。她似乎注定是要耀目的,亦要历经磨难和惶惑的。历史会宠眷她。
那时,陈阿娇,也就是陈皇后十一年无孕,这令汉武帝不得不再甄选妃子承继子嗣。于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各地都开始甄选美女储备。汉武帝同胞长姊平阳公主听闻兄弟选妃之事便将邻近大户家的美女子都收买来,豢养家中,供汉武帝挑选。
那日,汉武帝在霸上祭扫后来到平阳侯曹寿家中。曹寿是平阳公主的夫君。平阳公主本叫阳信公主,因嫁与开国功臣曹参之曾孙、平阳侯曹寿才改称平阳公主。她见汉武帝至家中,便将之前养下的女子打扮好,然后叫至汉武帝面前,让他挑。但是这些女子,各个媚色妖娆,与后宫里的妃嫔毫无差异。他是看惯了这一些张扬的美、妩媚的丽,所以心里难免有厌倦。
也罢。他说,不如先与亲姊畅饮两杯再论甄妃事宜。她被平阳公主安排与其他歌女一起为他们的席宴歌舞助兴。曼妙少女群起而舞,霓裳摩挲,声色蹁跹。看过去,这一群女子仿佛各个都是得了仙气的人儿,轻盈如履浮云,婉丽如拾百花。有多少种相思,就有多少种相遇。他与她,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一舞,再舞。他终于穿过人群望见了她。她的眉梢平顺如男子,却有惆怅攀沿其上。他一眼就看到了她的与众不同,那是一种女人心里最独特的哀愁。她因这疏冷的哀愁变得独特,变得美极,变得清丽不可方物。他邀她上前,执过她的手,此一刻方能够细致凝视她的眉眼。如水,如画,如诗,如花。
他喜欢她。这个哀愁美如纱的女子。后来,平阳公主便让她随汉武帝一起进了宫。宫门一入深似海,人间都是陌生人。虽然他在她心底是大山大河,巍峨肃穆,但她能够倾注的爱本应止于宫门外,她想的不是被宠幸被封妃,她要的是如果。如果他是寻常男子,如果他能带给她粗茶淡饭的人间烟火。
不如不遇倾城色 第24节:昨夜风开露井桃(2)
但是她是不能自主的。伴君如伴虎,她当然懂得这道理。只是她尚年轻,尚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