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光脑系统》第159章


配音、配乐、字幕等一些后期制作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陈东加入到剪辑工作中来,与三名剪辑师,2名美食总顾问一起,对拍摄回来的素材焦卷进行剪辑,一起商议怎么剪辑才能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在剪辑方面。陈东剪辑过〈泰炯〉,把《泰炯》的效果剪到了最好,剪辑技术自然不差,再加上〈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在原时空在爱奇艺视频网上看过几遍,对〈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一些细节、内容都非常熟悉。现在剪起来,照着脑海中的《舌尖上的中国》一些记忆片段剪,剪起来流畅、自然,剪出了最佳的效果。再加上有三名剪辑师的协助,以及两位美食方面的专家指导。剪起来非常快,呈现出最佳最佳的效果。
现在,陈东就主要盯着后期剪辑了,争取在春节前后播出。时间有点紧。
2月10日,经过差不多两个星期的剪辑,《舌尖上的中国》七集全部剪辑完毕,大部分内容,片段和原时空陈东记忆里的〈舌尖上的中国〉差不多,毕竟陈东的节目策划创意是按照原时空里的《舌尖上的中国〉作为模板来拍的,剪辑也是按照原版〈舌尖上的中国〉来剪的,不过,毕竟两个时空,很多东西还是存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的不一样。
所以,这个版本〈舌尖上的中国〉与原版稍微有些不同。
但,并不影响其欣赏效果,以及其美食文化内涵。
甚至,这个版本比原版花费更多人力、资源、金钱,所以,这个版本〈舌尖上的中国〉至少能够算得上‘精良’的水准。
舌尖上完成后,就等着播放了。
为了庆祝〈舌尖上的中国〉顺利拍摄完成,节目组在一家酒店包了一间包厢庆祝。
“沈导,〈舌尖上的中国〉什么时候播出。”陈东举起酒杯跟沈佳星干了一杯,问道。
沈佳星是优乐一方的导演,什么时候播出,这事一直是由他在跟明珠电视台在谈。
播出有两个渠道,网络上由优乐视频网播出,能拿到多少钱,要看点击量,以及广告赞助费等方面,电视上确定在明珠电视台播出,按照收视率来来确定《舌尖上的中国》每一集的播出费。
这些收益陈东能拿到57%。
“2月20号,也就是大年初5播出吧。”沈佳星说道。
陈东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庆祝宴结束后,陈东回到别墅。
准备回家的事情了,过几天就要过年了。
准备的东西比较多,除了衣服,酒,补品外,还有因为做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的缘故,陈东托了节目组工作人员特意买了一些各个地方的干特产,快递过来,就比如金华火腿,一整条诺邓火腿,七、八只腊鸭,虾酱,虾膏什么的。
送了一半给唐老家,唐家,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去拜访一次。
另一半放在汽车后备箱里,带回去家给爸妈尝尝。
第二天,陈东起了一大早。
还有人比陈东起得更早的,赵青竹,赵瑞。
赵青竹跟着陈东来定海快一年了,来的时候稚嫩,有点害羞,但,现在经过在定海这个城市一年里薰陶,脱去了身上的稚嫩,变得落落大方,高筒靴,白鸭绒毛羽绒服,时尚靓丽,简直像变了一个人样,估计回到家,舅舅,舅妈看到她的变化也要吓一跳。
、第216节 分红!
赵青竹因为是陈东的表妹,这一年来,在影视圈混得风生水起,在《西游:降魔篇》,《泰炯》这两部大热的影片中参演了一个角色,在影视圈里有点名气,之后,接了几部小戏,女配角,女二号,这一年也赚到了十几万块钱,关键是人锻练出来了,不再像刚开始一样,演起戏来因为紧张表情僵硬,缺乏演技,连基本的走位都老是走错。
将所有东西塞进汽车后备箱后,赵青竹、赵瑞坐在后排位置上,开车回家。
早上出发,直到下午3点才回到家。
先将赵青竹、赵瑞送回家,然后开车回到家。
回到家,父母的嘘寒问暖暂且不说了。
在家里,渡过了又一个新年。
初一,在陈氏祠堂举行了一次村民大会,全村老老少少都到场。
在中间,用几张拼起来的方桌上放满了一大捆崭新的钞票,刚从银行取出来的,还散发着油墨香,1w一捆,粗略算下来,有快200捆。
一年下来收入几千块钱的,穷怕了的陈家村村民何尝见过这么多钞票,200捆堆在一起堆成一个小土包一样给所有人的震撼无以言表的。
很多村民直直地看着桌上的散发着油墨香的钞票,兴奋得血脉喷张,有的村民眼睛瞟了旁边了别的村村民羡慕的眼神,高昂着头,别提有多得意了,有些村民已经迫不及待了,眼睛一直盯着祠堂门口,村长李大元什么时候过来给大家分红,……。
陈东也站在人群中,心里忽然想到在原时空,一到年底,在网上会经常看到一些富裕的村庄一扎一扎钞票给村民分红的新闻,令众网友们羡慕嫉妒中。
这种情况此时出现在陈家村,令来看热闹、或者拜年路过陈氏祠堂的别村村民别提有多羡慕嫉妒了。
“村长来了。”
大家纷纷让开一条路。
村长陈大元春风满面地走上主席台。拱手说道,“给各位父老乡亲拜年了。”
拱手完,李大元接着大声说道,“去年一年。是我们陈家村发展最快的一年,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困扰我们陈家村祖祖辈辈贫穷落后的路修通了,我们这一代,还有我们下一代不会再穷下去了,建了小学,我们的孩子不用起早摸黑起来,跑到几里之外的小学上学了,开办了竹制品厂,让全村所有人从此富裕起来。这一切,我们要感谢谁。”
“国栋家的小东。”
“小东,这娃子要得。”
……
大家都看向陈东,鼓起掌声。
“小东,要不要上台来跟大家说几句。”李大元对人群中的陈东说道。
陈东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不要了,不浪费大家时间了,大家都扮着分红呢。”
大家哈哈大笑了起来。
李大元说道,“那好,我就废话不多说了,陈家村竹制品厂去年赢利268。17w。去年各项收入支出会稍后贴出来,大家有时间可以去年看看,留下20万作为陈家村竹制品厂的流动资金,作为员工的工资,购买设备等支出,18。17w作为陈家村今年的教育基金。凡是陈家村的学生,学杂费全免,考上一中,大学,或者在大考中成绩优异有奖学金。20万作为陈家村的发展资金以及孤寡老人的抚养费,最后,还有210w,作为今年的分红,数额按每家所占股份比例分红。”
210w,陈家村不到100户,每一户至少能分到2w元,对于每户平均年收入只有几千元的陈家村村民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好了,开始分红。”
李大元拿出一张名单,开始念名字,“陈国栋家,占陈家村竹制品厂31。5%股份,66。15万元。”
30%是陈东投资所占的股份,陈东将这些股份转到陈国栋名下,还有1。5%是按1户+每户人口分到的股份。
62扎百元大钞装满了一个簸箕,给所有人带来的冲击充满震撼效果,陈家村的村民在盘算自己能分到多少,而别村的村民用羡慕嫉妒的眼神看着陈国栋笑容满面地抱着一簸箕钱。
“陈大顺家,占竹制品厂2。1%股份,4。41w,上来领钱。”
陈大顺一家有6口人,有老有少,之前,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过年了,都不舍得给孩子买一件新衣服,一件衣服大的穿完改小,小的穿,此时,陈大顺手里抱着4捆半百元大钞,幸福得来得太忽然了,要知道,陈家村竹制厂他即没出一分钱,也没出一份工,这一大笔钱相当于白拿的。
“大顺,明年让你大儿子别去打工了,读书才是正经,所以学杂费村子给你家儿子出了,要是能够在大考中成绩好,或是考上重点高中,大学,还有一笔奖学金。”
“要得,以前穷,委屈了孩子,现在,有这么好事,村里出钱,一定会让小军去复读,争取考到一个好的高中。”
“陈大罗家,占1。7%股份,3。57w元。”
会计快迅点了3。57w元。
陈大罗签过字后,接过会计递过来的钱,再数了一遍,然后,笑容满面地转身离开。
“陈大寿家,占1。5%股份,3。15w元。”
……
这一天,陈家村所有人睡不好觉,枕头下掂着几扎钱,鼻子里闻着纸币上散发的好闻的油墨香,幸福得睡觉都要睡到笑醒。
陈家村分红很快传到附近七里八乡,用一种羡慕嫉妒的口吻酸溜溜地语气,‘你们陈家村不过是运气好,出了一个陈东。’
……
初二,明珠电视台的观众们偶尔能够看到一些广告,广告上,一道道色泽鲜香的美食出现在观众面前,光看这‘色’就让人垂涎欲滴,再配合屏幕上对每一道美食地简短介绍,马上就吸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