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说》第12章


执瞬黄#灰庞嗔Α:芏嗍焙颍荒苈裨雇痘篥√撞校Ω孟胂胱约旱奈侍狻2蛔允≌咦悦稹T谂僚说吕锱繁晨拐氖焙颍本┯值思复蟮赝酰渲杏兄泄髯氨讣畔率羝笠怠5赝跻怀觯鼙叻考邸×⒓幢┱恰耸贝司埃荒懿蝗萌硕笸筇鞠ⅰ!?br />
第一部分 第22节:货币凶猛与房价股市之谜(22)
随后发生的事情,与我的推导基本吻合——在完成对欧元狙击的当月,美国等西方国家就开始强势力压人民币升值。如果了解了前面的程序,就不难理解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了。
除了强压,还有一招就是自贬本币,来造成人民币的相对升值。
有什么样的因,必有什么样的果。
货币供应数倍于美元增长速度所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也正在给中国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压力,同时,给中国的通货膨胀注入日益强劲的压力。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 有可能把自己逼入绝境:为未来人民币的快速贬值创造条件,为已经布局完毕的外资在未来收购中国优质资产提供更多便利。
这种经济决战的生死棋局,其实早已展开。
美元的回马枪
很多学者认为,美国受不了美元升值带来的弊端,论据之一是美元升值会加重美国的债务,而美元贬值则可以稀释美国的债务,美元贬值更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结 论是美国更喜欢让美元贬值。这种看法太教条,缺少大格局,是典型的散户思维。2008年,当我抽时间去读在职金融学博士的时候,深感中国金融教学与现实的 脱节。没有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金融只是一种工具而已。很多人认为中国缺少尖端金融人才,实际上,中国缺少的是懂金融常识的战略家。
只要美元升值不是在美国大规模集中还债的时候进行,这种升值对于债权人的意义,更像是坐了一趟过山车而已。
更重要的是,美元快速升值是与什么条件相伴的?是促使人民币泡沫的破灭,如果致使人民币瞬间大幅贬值,美元就可以以1∶20甚至更高的比例兑换人民币,廉价收购中国的优质资产,当它掌握了足够的资产,所欠中国的债务不就在事实上抵消了吗?
而且,这样做还不至于伤害到本国债权人的利益,不引发民众反弹。可谓两全其美。一旦时机到来,美国就可能通过各种手段、各种工具的协调配合——这绝对是华 尔街的强项,引发全球美元向美国回流,导致中国等新兴市场迅速从通胀陷入通缩、从流动性过剩转向流动性短缺,并因短期内大量失血而轰然倒地。
更大的危险在于,中国〃拉闸限电〃式的低碳经济路线(这种低级的低碳经济路线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货币政策紧缩压力、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以及为了支撑庞大投资计划带来的税费压力,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面临生死抉择。
一旦外部施展攻击,这些企业将猝然倒地,沦为他人囊中之物——尤其那些因国内货币政策紧缩而在海外融资的企业,一旦美元升值,来不及半点防范就将密集暴死!
奥秘正在这里。
这是中国当下必须警惕的。
同时,在美元正式步入强势轨道(此处加上〃正式〃是因为,并非指美元的短暂反弹,而是指转势)时,我多次提及的始于2008年11月的这个新周期也将结 束,资源的王者之气将褪去,因为,唯有此,美国才能收购更多的资源,而后再通过美元的贬值和资源更大幅度的走强,化解自身债务,增强自身实力。
第六节
解密中国制造国内贵于国外
之所以单独写下这一节,因为这个问题实在太重要,它是畸形环境造成的一种畸形的现象。通过对这个现象的解剖,很多问题就能浮出水面。
而相关问题,无不让人触目惊心。
中国的〃十二五〃规划把消费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提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在中国千方百计拉内需而效果并不明显的情况下,很多国人一到国外却疯狂抢购,甚至把一些商场给清空,如此消费能力,令西方国家感叹不已。以至于法国的很多知名商店,都开始雇用会讲中文的店员,因为他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商场效益如何,与能否吸引中国人光临息息相关。
第一部分 第23节:货币凶猛与房价股市之谜(23)
显然,这种消费欲望是不需要鼓励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
物价含税最高
中国之所以消费低迷,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物价太贵,同样的商品,不仅进口商品价格远远高于国外,〃中国制造〃的商品价格也远远高于国外。
凡是去过国外购物的朋友大都有这种感受。2009年,我到美国时,曾经对几十种商品的价格与国内进行比较,发现美国除图书、音像之外的绝大部分商品的价 格,折算成人民币以后,都比中国便宜,最多的便宜70%以上。更离奇的是,连〃中国制造〃的商品,都能比国内便宜一半左右。也难怪国人为何在国外一掷千 金,大包小包往回拎了。
2011年2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播出了一则名为《出门去抢购!》的专题节目,对中国人在境外疯狂抢购的场景进行报道。
问题是,〃madeinchina〃(中国制造)的商品,漂洋过海,何以比国内还便宜呢?必须强调的是,一般而言,国外销售的〃madeinchina〃的商品质量优于国内,服务也更好。
这是一个奇怪但并不有趣的现象。这一经济现象的背后,隐藏着的是重重危机——是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达到临界点的必然反映。
商品在出厂以前,并没有明显区别。区别在于出厂后。
首要原因就是税收太多太重了。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曾经做了个比较,从整体税负来看,中国的税负水平介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并不属于最高。关键是税制增加了很多隐性的负担。
中国的很多税收是〃隐身〃的,你看不到,但却〃逃〃不掉。譬如本该由企业承担的产品税和营业税等税项,出厂前就被列为产品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由于我 们的购物小票上通常只有价格,而没有税的踪迹,这些〃隐蔽〃税种通常轻易就被消费者们忽视掉了,但由于计入了价格当中,商品的价格自然就高。
高培勇介绍说,在中国现行的税制格局下,70%以上的税收来自于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环节的税种。剩下的不足30%的税收,则来自于企业所得税和 个人所得税等收入环节的税种。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7)》公布的2006年数据:〃按人民币计算,倘若上述国家征税 的总量均为1000元,排除其他方面要素的影响不论,那么,作为价格构成要素之一、直接嵌入各种商品售价之中的税收数额分别为:中国700元,美国168 元,日本186元,欧盟15国300元。〃
也就是说,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这导致中国的商品价格普遍比国外高,即使是〃中国制造〃的产品,国内的售价也远远高于国外。
除了每月工资单上标明了上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以外,每天的衣食住行,自己的每一次日常消费,都包含了纳税行为。据了解,2010年的个人所得税数额,仅占 了中国税收总收入的7%左右。而仅增值税和营业税两项,就占据了税收总额的44。2%。大部分个人承担的〃间接税〃,都隐藏在不易察觉的经济行为之中。
〃中国制造〃高于国外价格自然就不奇怪了。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靳东升在2010年年底的一次演讲中也表示,中国的流转税类比重偏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并没有〃营业税〃的定义,在美 国,一般而言,消费者需要缴纳的就是消费税,但是这个税费在各州都不相同,最高只有10%,有些州甚至还减免了消费税。在中国香港,人工、地租都比内地 贵,但很多商品反而便宜,这正是因为香港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
我国共有19?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