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皇帝也有点恐慌,七国联合举兵,以“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声势太大,长安也为之震动。他把晁错召来商议对策,这时晁错又犯了一个错误,他竟然建议刘启御驾亲征,自己则留守长安。这显然犯了一个大大的忌讳,一般来说,除非身经百战的开国皇帝,太平天子都不愿意亲征,因为没打过仗,亲征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万一打得不好,自己被俘那就什么都没有了。而且就算亲征,留守都城的也一般是太子。这晁错竟然怂恿自己亲征,让自己留守,是何用意?难道看我被俘,自己好阴谋作乱吗?所以刘启有点不高兴了。
他们正在商议的时候,袁盎入见。刘启就问袁盎:“君曾经当过吴国相,知道吴国大臣田禄伯的为人吗?现在吴楚七国造反,君有什么看法?”
袁盎信心十足地说:“陛下不必担心,很快就会击灭。”
刘启不信:“吴王靠着铜山铸钱,煮海为盐,收留天下豪杰,一直隐忍到鬓发苍苍的时候才起兵,如果没有十足成功的把握,他会这么干吗?你为什么说他不足为虑?”
袁盎说:“吴国确实有铜盐之利,但豪杰却一个没有,如果真有豪杰,就会辅导吴王忠于陛下,不会造反。吴王所招引的人,其实都是一些好吃懒做的泼皮无赖以及犯法刑徒,这些人渣聚在一块,自然不会干什么正事。”
袁盎这家伙确实有张利嘴,几句话就把自己从被动转换为主动。他的潜在含义是:吴王造反不是因为削藩,而是因为结交匪类,自甘下流,所以一定会失败。这一方面有为晁错开脱的意思,另一方面拍了皇帝的马匹,显得明君奸臣誓不两立。所以晁错在旁一听,也不禁赞许道:“袁盎说得很对。”那个往常睚眦必报的法家知识分子晁错不见了,显出一副要和袁盎笑泯恩仇把手言欢的架势。这说明晁错残忍是残忍,但还缺少城府,就像战国时代的韩非,写的书里面满是杀戮,但为人行事却不够成熟,最终被自己的同门师兄李斯骗得把头也丢了。
老奸巨猾的袁盎怎么会就此罢休,于是当皇帝问“计将安出”的时候,他果断地说:“希望能让左右回避,臣想对您说说悄悄话。”
刘启就命令道:“你们退下。”
左右都陆续退下,只有晁错安坐不动。他一向自恃为皇帝的股肱,什么秘密都不应该瞒过他。哪知袁盎道:“臣所献的计策,凡是人臣都没有资格听到。”
刘启只好对晁错说:“君也暂且出去罢。”
晁错大怒,又无可奈何,只好蜷腰出去,在东厢等候。
袁盎这才说:“吴王和楚王互相写信,说高皇帝给同宗子弟封王,各有土地,现在贼臣晁错却擅自吹毛求疵,寻找诸侯们的过错,削夺他们的封地,他们不得已发兵西向,目的不过是斩晁错,得到原先的封地就罢休。为今之计,只有先斩晁错,再派使者奉诏书赦免吴楚七国,把原来的封地交还给他们,他们就一定会马上罢兵。”
可是说,这完全是一个馊主意,也很没有含金量,任何一个学过中国历史的人,都会对这个计策嗤之以鼻。人家要造反,千里起兵,花了多大的功夫,哪是你杀一个大臣就能退兵的?可以说傻瓜都不会相信这个计策管用。但大概一则是汉朝毕竟进入君主专制时代不久,对这类诸王造反的事还没有什么历史经验可以借鉴;二则刘启确实是病急乱投医,当然,第三还和刘启本人冷酷自私的性格有关。总之听完袁盎的馊主意,刘启竟默然良久,好一会才说:“看到底怎么样罢,我不会吝惜一个人的生命向天下道歉的。”于是立刻拜袁盎为太常,让他和宗正刘通也就是刘濞的侄子一起整理行装,出使吴国。
十多天后,得到刘启授意的丞相陶青、中尉嘉、廷尉殴一起劾奏晁错,说:“吴王造反,大逆不道,天下应当共诛之。现在御史大夫晁错却说:‘兵数百万,全部交给群臣指挥,不可信任,陛下不如自己领兵亲征,让我据守,徐(今江苏泗洪南)、僮(今安徽泗县东北)两县旁边吴国没有攻下的地方都可以送给吴国。’晁错不称扬陛下德行无边,却离间陛下和群臣的关系,又想把城邑送给吴国,实在是大逆无道。我们几个一起商议,结果一致认为应该判决晁错腰斩,父母妻子同产兄弟无论老少全部弃市处死。臣等请求陛下按照法律许可。”
刘启提笔在这封奏书后批复道:“制曰:可!”
不知道他这么批复的时候,灵魂有没有受到拷问。不过据说政治家是没有也不需要有灵魂的,这是为古往今来的恶棍政客找到的一条绝好的理由。如果谁想当恶棍,却不受谴责,只能走从政一途。
当刘启把自己出卖的时候,那位忠心耿耿的大臣晁错还丝毫不知道。刘启大概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无法面对晁错的赤胆忠心,他命令中尉嘉去把这件事办妥。
中尉嘉来到晁错家,哄骗晁错说:“皇帝陛下紧急召见君,君赶快动身罢。”晁错还以为是正常的朝见,按部就班地穿上朝服,就上了车。中尉拉着晁错在长安市上兜了一圈,之间晁错也觉得有点不对劲,未央宫在西南边,怎么车载着我往东北边的贫民窟方向跑。中尉骗他说:“大夫君,最近听说要打仗,百姓都扰攘不安,大量买进食物储存,物价飞涨,您最好去视察一下,会让百姓安定一些,物价回落一些。”
晁错深信不疑,自己是御史大夫,副丞相,长安人谁不知道自己是皇帝的宠臣,自己出面稳定一下局势,那是应该的啊。于是喜滋滋地任由车子拉着走。
可是他逐渐发现不对劲了。车子在长安西市停了下来,还没等他发话,中尉就变了脸色,突然从怀中掏出诏书,宣判:晁错大逆无道,当行腰斩。
晁错魂飞天外,可是他已经没有时间为自己辩驳。刽子手拉着他拖到行刑地点。按规矩,汉代斩人都要事先脱掉衣服,可是这回刽子手连衣服也来不及帮他脱,手忙脚乱把他按倒在斧质上,大斧带着风声下去,咔嚓一声,晁错的身体从腰部被斩为两截,肠子五脏和血喷洒得到处都是,晁错再也说不出话,只能瞪着眼睛,上半身趴在斧质上,他那颗睿智的脑袋,至死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干了什么,为什么他忠心爱戴的皇帝对自己这么残忍。这一刻,他会不会想起自己父亲临终前的绝望遗言呢?
很快,晁错的一家老少也被囚车拉到这个地方,相继砍掉了脑袋。
此时,山东的战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晁错一死,刘启认为一切事都解决了,在宫里欢天喜地等待好消息。这时谒者仆射邓公从吴楚前线回来,向刘启陈报军事进展。刘启问他:“你们那里已经知道晁错死了罢,怎么样,吴楚准备罢兵了吗?”
邓公道:“吴国准备谋反都十多年了,以不想削地的理由诛晁错只是个借口,陛下杀了晁错,我担心以后不会再有忠臣为陛下考虑了。”
刘启说:“为什么?”
邓公道:“晁错担心诸侯势力过大,所以才进策削夺诸侯土地,这是有功于汉朝万世基业安稳的大事,可惜计划才一施行,竟然遭受腰斩。往内说,是钳制忠臣的嘴巴;往外说,是为反叛的诸侯王报仇。臣窃以为陛下这件事做得很不应该啊。”
刘启这才傻了眼,长叹一声,道:“你说得很对,我也非常后悔。”
而在这时,袁盎和刘通两人在梁国东面碰见了刘濞率领的吴楚兵马。吴楚军队正在进攻梁国,双方打得如火如荼,吴楚占了上风,刘濞心情很不错,召见侄子刘通,刘通以宗正(掌管刘氏宗室事宜的官员)的名义要求刘濞拜地接受诏书,刘濞听说袁盎也来了,知他嘴巴厉害,笑着对侄子说:“拜什么地,受什么诏?我现在已经是东帝了,还拜个鸟啊。”不理会刘通,至于袁盎,他连见都懒得见,只是派人问他,愿不愿投降自己,为自己带兵打仗。袁盎不肯。刘濞就命令把袁盎关起来,派一个都尉率领五百人守候。袁盎以为自己死定了,没想到这时碰到一个熟人,这个熟人成了自己的救星。
此人就是当年袁盎在吴国当相国的时候,和他侍妾私通的那个小吏。当年袁盎不但没杀他,反而把侍妾送给了他,现在这个人要来报恩了。他这时正好是看押队伍里的一个司马,看到袁盎,他心生一计,买了二石醇酒,送给看守西南角的士卒们喝。当时正是正月,非常寒冷,士卒们又冷又渴,见了美酒,当即胡吃海喝,没多久就醉醺醺躺了一地。这报恩司马就拉起袁盎:“快跑罢,等天亮了,吴王就要杀你了。”袁盎交朋友还真有一套,?
小说推荐
- 青梅煮酒话西汉之楚汉争霸 作者:史杰鹏
- 《青梅煮酒话西汉之楚汉争霸》作者:史杰鹏【文案】一场群雄逐鹿争霸赛,一盘沙场起兵对弈棋。始皇帝驾崩,铁马帝国迅速瓦解。草根混混、寂寞英雄、落魄贵族、流氓无赖纷纷登场,各方势力彼此消长整合,铺设历史轨道。风云变幻中,天鹅王陈胜,谋士张良,酒徒郦食其,阴谋家陈平,亚父范增,刽子手夏侯婴…演绎各出人间悲喜
- 最新章:第75章
-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
- 简介:公元前一八零年八月十八日,西汉女强人吕后去世,诸吕群起而夺权,以陈平、周勃为首的大臣们起兵护汉,将之铲除。大臣们经反复商议,决定把外戚力量小、性格仁爱的刘恒迎回长安,立为皇帝。一个从未做过皇帝梦的没落皇子的命运就此改变.公元前一五七年六月己亥日,刘恒驾崩,刘启即位,他继承父皇的遗志,体恤百姓,
- 最新章:第414章
- 酒煮青梅月
- 作者:月靓糕白月光即将转手的店铺.里面停止了转动的裉色风扇.无声地斑驳着现在惨白的岁月.打开店铺门的朱芳平手指留恋的抚过它们.从家里的十九岁出走意外的来到这座城市。二十五岁省吃俭用在这里开创了自己第一家的店。二十八岁和朋友贺美合作开到了第三家。二十九岁呢.小小江山尽数沦丧。谁能看到她坚强后面的涕零如
- 最新章:第85章
- 青梅煮酒还入梦
- 《青梅煮酒还入梦》作者:方大人【文案】身在武林,就身在纠葛,纷扰中她有一个举世无双的娘,有尊贵的身份,有疼爱的师傅,有如亲人般的师兄曾经她还有一个美好的梦一瞬间,全部破裂,绝望到底,谁在身边不离不弃?生命是一种缘,你刻意追求的东西也许终生得不到,而你不曾期待的灿烂反而会在你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内容
- 最新章:第36章
- 亲梅煮马 作者:莫云晚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文案 某年,话剧表演。她演祝英台,他演马文才 他愣是让马文才逆袭 她指责他胡闹!祝英台该和梁山伯化蝶归去,才算完美 而他说:只有没用的男人,才会让心爱的女人陪着自己死 于是,那年,他们的表演成了全校最大的笑话,她气了他一夏,任他怎样哄骗都不搭理他 多年后,他学成归
- 最新章:第97章
- 煮酒话古人
- 作品:煮酒话古人 作者:听风雨声 内容简介 古时没多少娱乐活动,古人便喜欢在酒席之间或是茶余饭后侃大山,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乃为其中之名篇 曹操和刘备这论英雄乃是当世英雄,而且这酒带着一股杀气,不太好入味,我现在这煮酒话古人,乃是小论古时人物,有英雄豪杰,文臣武将,天马行空,随便侃侃
- 最新章:第39章
- 煮酒话太宗
- 作者:黄如一】序篇 太宗文皇帝毫无疑问,从秦汉到清代的两千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一段历史,在这段被称作封建时代或帝王时代的两千年中,统一的中国概念逐渐形成,中华文明走向成熟。而这漫长的两千年并非只有一个朝代,一个个前后相继的王朝构成了中国历史这幅跌宕起伏的浩瀚长卷。但有一位西方哲人曾说过“中国历史就是
- 最新章:第100章
- 重生之再婚(宠文) 作者:沐景晨
- !书名:重生之再婚(宠文)作者:沐景晨文案叶筱凡死而复生后才知道原来的自己有多蠢,有多贱,这次她决心不做蠢蛋了离婚带着一个拖油瓶怎么了?日子照样可以过得很滋润—有孩儿,有家,有事业,还有男人追…只是这个‘四有(有房有车有才有貌“老男”人有点怪,既霸道又粘人…一言难尽内容标签:都市情缘 重生 婚恋 欢
- 最新章:第68章
- 煮酒探西游
- 煮酒探西游—吴闲云全面解读西游记,我相信应该没人不知,就算没看过书本也看过电视,给人的感觉就是孙悟空保唐僧西行与妖怪斗的故事.第一次看我彻底为jj对西游记的理解震惊了,可是最近在网上又发现了一个新的东西,一个有关西游记的看法,很黑暗!以下是转载!写在前面《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表面上看,讲的是唐僧
- 最新章:第4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