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伪科学种种》第38章


悄囊凰略骸?br />
关于大西洋岛的沉没,汉斯·贝拉米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本书前面曾提到贝拉米是霍尔别格宇宙冰学说在英国的主要宣传者。他在《大西洋岛的神话》(1948年)书中论证说,大西洋岛的沉没是由于地球捕捉到现时的月亮时引起的地震所造成的。贝拉米的美国对手伊曼纽尔·维利科夫斯基医生不同意此说。在《碰撞中的世界》一书中,维利科夫斯基告诉我们,柏拉图确定大西洋岛的沉没发生在梭伦的时代以前9000年,他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维利科夫斯基写道,“这里多了一个零,大西洋岛沉没的最可能的日期是……梭伦在世的900年之前。”当然。这一日期是与维利科夫斯基的游动彗星首次出现所引起的大震动相符合的。
关于沉没大陆的神话,惹得许多近代学者大动脑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虽然地质学家们认为远古时代的水陆分布状态与今天的状况非常不同,但他们一致同意,自从人类出现以来的短暂时期里,并未发生什么大规模的大陆沉没。事实上,在地质学方面或考古学方面都没有丝毫的可靠证据来证实大西洋岛和莱穆里亚这两个神话。然而这方面的著作还是源源不断。1900年以来,各国有几十种专门研究大西洋岛的小刊物。斯彭斯曾一度在英国编辑这样一种期刊,而贝拉米目前正在出版同样性质的杂志的一家英国公司中任职。已经成立了无数的大西洋岛协会。20年前,一个丹麦团体竟然印制了大西洋岛的邮票和货币,并设计了一面大西洋岛国旗。1936年在芝加哥组织了一个莱穆里亚联谊会,以便发展“祖国”的古老智慧并创立莱穆里亚的新秩序。它的出版物由一个转生的莱穆里亚人撰写,由密尔沃基的莱穆里亚图书公司出版。这个团体还计划在南卡罗来纳州某处建设一个“超级城市”,但显然他们的莱穆里亚智慧没有能够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资金来实现这一计划。
这一切背后的心理因素是不难理解的。当然,在梦想一片辽阔而神秘的仙境,例如仙境奥兹时,显然存在着逃避现实的因素。但不仅如此,还有一个很强烈的因素,就是想把自己说成是上帝特选的子民,一个充满大西洋岛人血液的人,或者是一个转生的大西洋岛人,或者至少是一个得悉芸芸众生的肉眼凡胎看不见的大量神秘事物的人。赫伯特·威尔斯在他的小说《克里斯蒂纳·艾伯塔的父亲》中,描写了一个孤独、富于幻想而又神经过敏的人物普林比先生的形象,他发现大西洋岛的神话非常引人入胜。在贝拉米的下面一段话中倒是可以听到普林比的声音:
名称有一种魔力,……而在那些有魔力的词汇中最有魔力的是“大西洋岛”。当我们说出这个词时,并没有展现出任何明确的事物,但这犹如一道阳光突然照耀了黑暗的过去,使我们瞥见云端中的高塔,豪华的宫殿和庄严的寺院,犹如失去的文明的幻象触及了我们灵魂的最深处。
幻想作品和科学幻想小说也没有逃脱这种魔力的迷惑。在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中,尼莫船长的潜艇访问了大西洋岛高塔的废墟。在柯南道尔所写的《马拉科特深渊》中,一群科学家乘坐一个钢制圆球体下沉到大西洋岛,在那里发现一座繁荣的城市。这座城市由一个防水穹顶所覆盖,它生产自用的空气并用荧光灯照明,居民过着幸福的生活。当年大西洋岛的一位科学家预见到即将降临的灾难,设法挽救了城市的一部分。这里的居民已掌握了原子能,并能够把他们的思想投射到屏幕上。本书在第五章中提到《惊人故事》里的“天际飞行物之谜”。故事中出现的邪恶的德罗人,原来就是来自沉没的莱穆里亚。
可以肯定,关于大西洋岛和更古老的故乡“穆”的种种推测,在未来的许多年代里仍会占据伪考古学家们的头脑。在海洋深处最后一平方英里得到充分考察之前,那些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仍然可以相信约翰·梅斯菲尔德的如下诗句:
海上古岛一度绿树成荫,
如今幽暗的珊瑚丛生。
巍峨壮丽,威严无比,
耸立着古代大西洋岛的宫廷。
注:
①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批评家。——译者
②罗齐克鲁斯派(rosicrucian):十七、十八世纪一种自称有各种秘传的知识和力量的秘密宗教结社。——译者
③刘易斯·斯彭斯1955年于爱丁堡逝世。
④莱穆里亚(lemuria)是从狐猴(lemur)一词来的。——译者 
第十五章 大金字塔
…小……说。网
你是至大全能的神,万军之耶和华是你的名……在埃及地显神这奇事,直到今日……
《耶利米书》第32章第18~20节
关于圣经的考古学著作令人眼花缭乱。这些著作从那些力避得出无根据论断的人们所作的有水乎而客观的研究,直到肆无忌惮曲解材料以求符合圣经记载的那些人的著作,不一而足。100年来人们写出成千上万本书籍和小册子,用以表明考古学上的“最新发现”证实了圣经历史中的一切细节,特别是受到不信教者嘲笑的那些奇迹故事。在某些著作中,很难说这种歪曲是无意识的。例如,慕尼黑大学的休伯特·格里姆教授在二十年代发表了一个石碑的“译文”,译文中叙述了婴儿摩西如何被法老的女儿从芦苇丛中解救出来。后来发现这位教授是对石碑上的裂缝和风化痕迹作了随心所欲的解释,再把它们和象形文字结合起来而得到合乎要求的译文。
在用英文写成的伪考古学文献中,最有地位的著作是查尔斯·马斯顿爵士的三本书:《圣经是真实的》(1934年)、《关于圣经的新证据》(1934年)和《圣经的新生》(1937年)。在学术味道较少的著作中,约翰·基纳曼的《事实的发掘者》(1940年)是比较明显的一例。从这部书中,读者得知已经发掘出亚伯拉罕的故居,甚至发现了他的签名,以及圣保罗一度在英国讲道的证据。然而,基纳曼对确定罗得妻子化为盐柱则持谨慎的态度①。他写道,“在那个地区确实有许多盐柱,但谁也说不准哪一个是那位不幸的女人的遗体。”
每隔几年就有人进行一次探险,前往阿拉拉特山去寻找诺亚的方舟。英国霍尔别格学会会长兼一家大西洋岛杂志的编辑埃杰顿·赛克斯几年前曾计划进行这样一次探险,但俄国当局对安卡拉的奥斯曼官员施加了压力,拒绝发给他签证。根据俄国人的说法,他的探险是“英美军方企图从阿拉拉特山刺探俄国边境情况的阴谋”的一部分。然而,1949年由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博罗的阿伦·史密斯博士领导的另一支探险队却真的爬到了阿拉拉特山侧12000英尺的高处。不幸,他们并未找到方舟。史密斯在报告中说,“我们说不准方舟是否有可能在更低的地方登陆,或者它是否被地震的废墟完全地没,因为这一地区的地震是很剧烈的。再者,方舟也许被埋在山脉北侧的冰雪下面。我们虽没有找到方舟,但确实为其他人扫清了道路,别人或许会有更好的运气。”
当然,即使在此概略地介绍一下那些希奇古怪的圣经考占学文献,也是不可能的。然而,所谓金字塔学的这个方面却颇为奇特而丰富多彩,很值得注意。本章将专门谈一谈这个题目(这方面著作的数量之多,堪与有关大西洋岛的著作相比)。
埃及的大金字塔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迷信有关,尤其与罗齐克鲁斯派和其他神秘学的种种教义有关,但是金字塔学直到1859年才算诞生。正是这一年,伦敦一家出版公司的一个怪僻的合伙人约翰·泰勒出版了他的著作《大金字塔:为何而建?何人所建?》。
泰勒从未驾临过金字塔,但他越研究金字塔的结构就越相信,建造金字塔的建筑师不是埃及人,而是一个奉上帝旨意行事的以色列人。也许他就是诺亚本人。泰勒写道,“在所有的人当中,只有建造了方舟的人才最有能力去指导建造大金字塔”。这真是一段有趣的史话,可怜的老诺亚在完成了建造方舟的艰巨任务和度过洪水之灾以后,又被派往埃及去指导更为艰巨的建造金字塔的工作!
泰勒所以认为金字塔是出自上帝的设计,主要的理由是:他发现在金字塔的结构中包含有各种各样的数学道理,远远超过古埃及时代的知识范围。例如,用塔高除塔基一边的倍数,可以得到很接近圆周率的数值。此外,泰勒还煞费苦心地想到,金字塔的建筑师所使用的长度单位恰恰是圣经上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