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伪科学种种》第36章


鹿推渌业哪纱庾橹枰源罅糠 B匏己罄吹氖椤抖韵执目印罚?945年),概述了一个哲学和物理学的新体系。但是,这本书十分晦涩难懂。思想很乱、校对马虎,因而不堪卒读。
如果读者看到竟有人把这样的无稽之谈当成一回事,而不禁对这种愚蠢行为发笑的话,那么就请先回想一下:在种族问题上,荒谬绝伦的迷信行为在美国是多么广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公众舆论曾迫使红十字会将血库分开,一个保存白人献的血浆,一个保存黑人献的血浆,虽然血浆是相同的。在南方,每一处饮水喷泉都有两个喷头,一个上面标有“白人用”,另一个标有“有色人用”。这成了可耻的纪念碑,象征着荒唐的种族观是多么根深蒂固。
人们都记得关于好心的撒玛利亚人的寓言,然而很少有人认识到,耶稣之所以选择撒玛利亚人作为受人喜爱的真正“邻居”的典型,是因为在古代的耶路撒冷,撒玛利亚人是被人看不起的少数民族。如果把“撒玛利亚人”换成“黑人”,你就会开始象基督的听众那样理解这个寓言的意义了。⑥
纳粹分子斯特雷彻曾有一次宣称:“要美,要自然,要象上帝一样。”希特勒的种族政策办公室主任沃尔特·格罗斯博士说:“国家社会主义重新体现了神的意旨,因此是按照上帝的意旨行事的。”基督教导人们博爱和同情,而有人竟然把他的名字同种族问题上的伪科学联系到一起。在基督教的历史上,亵读神明的事,莫过于此了。
注:
①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观唯心主义者。——译者
②戈宾诺(joseph de gobineau,1816~1882),法国反动的社会学家仇视人类的种族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译者
③如果卡罗尔还活着,读一下美国黑人作家j。 罗杰斯的3卷本著作,他该是怎样地发怒啊!罗杰斯的书的书名是《性别与种族》,出版于1941~1944年。罗杰斯为这样一种论点辩护,人类的祖先本来是皮肤颜色较浅的黑人类型。这个族系的一支演化成白人血统,另一支在非洲变成黑人。所有现在的种族,都是这两部分人由于不同程度的混合而派生出来的后裔。罗杰斯不是种族主义者,然而,由于他不相信天赋低劣的说法,所以对有关极端种族主义观点的那些含糊不清的说法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④纽约自由女神像碑座上雕刻的长诗,是犹太女诗人拉查洛斯(1849~1887)所作。——译者
⑤克努特(canute,约995~1035), 丹麦、英国和挪威的国王。——译者
⑥《新约全书·路加福音》(第10章30~36节)中将撒玛利亚人作为乐善好施的人。——译者 
d
第十四章 大西洋岛和莱穆里亚
*=
大多数人类学家和正统的基督教徒一样,都相信人类各个种族来源于一个祖系。果真如此,这一祖系究在何处兴起就成为一个引起人们很大兴趣的问题。可以把伪人类学家和宗教偏执狂的离奇答案写成一整卷书。俄国的人种学家最近宣布,人类最初起源于俄国。然而,不少东方的人类学家早就断言起源于东方。地球上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未被至少一个作者说成是人类的摇篮。
一个地区越是不可能成为人类的发源地,就越对某种类型的思想家具有吸引力。恐怕没有一个地方比北极更难成为人类的发源地了,但曾任波士顿大学校长达30年之久的卫理公会牧师威廉·沃伦,却坚信北极曾是古代伊甸园的所在地。他所著的《复乐园》(1885年)是一部学术著作,长达500多页。沃伦在书中引用了地质学、气象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等科学以及神活,来证明北极的气候一度曾非常温暧宜人。上帝正是在这里创造了亚当和夏娃。后来,诺亚时代的洪水淹没了伊甸园所在的陆地,并使气候变成现在这样寒冷。
然而,在沃伦著作问世的前三年,在美国已公开提出一个更加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提出这一理论的是明尼苏达州的改革家伊格内修斯·唐纳利,本书在第三章中曾把他作为维利科夫斯基学说的先驱加以介绍。他的著作《大西洋岛》于1882年由哈泼兄弟出版公司出版后曾风行一时。随后被译成各种主要语言,就在近几年前,还发行了新注解的美国版和英国版。在有关这一主题的书籍中,没有一本比它流行得更广,影响更大。
唐纳利论点的要旨是,圣经上的伊甸园位于一度存在于大西洋的一个广阔的大陆之上。人类正是在那里,在冰河湖之后脱离了野蛮状态,发展了世界上最初的文明。那里曾有高度的文化,信奉拜日教,并拥有先进的科学知识。从大西洋岛出发的殖民者,向四面八方进发。他们是美洲、欧洲和亚洲的第一批居民。大西洋岛的历代国王、王后和英雄们成为古代宗教的男女众神。大约在13000年前,一场火山大爆发震撼了大地,大西洋岛的整个大陆沉入汪洋。诸如诺亚的故事这类有关洪水的传说,就是这场大灾难的记载。
为了支持这些论点,唐纳利列举了一大堆地质学、考古学以及传说中的可疑材料,着重论证古埃及文化和南美洲早期的墨西哥印第安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例如,人们发现这两个地区都有涂尸防腐的知识,都使用一年365日的历法,都建筑金字塔,都流传着有关洪水的神话,等等。为了把地中海世界和南美洲连系起来,唐纳科辩称,人们必须设想,在位于这两个地区之间的一片大陆上,曾存在过早期的文化。正如一位批评家所指出,在论述这一主题的作家中,能够运用推理把“一个土堆说成是一座大山”的,莫过于唐纳利了。
实际上,唐纳利的这本书不过是现代人挖空心思来证明柏拉图最早记述过的关于大西洋岛的古希腊神话而已。柏拉图把大西洋岛描写成为一种穷奢极欲的野蛮文化,它一度存在于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出口附近。众神对这个岛上的腐化堕落感到不悦。作为惩罚,他们降下一场大地震,使大西洋岛在一昼夜之间沉入大海。爱伦·坡①在他的《海上城市》一诗中所描述的,也许就是大西洋岛的一座半被淹没的城市。
天堂的亮光照不到下方
这座城长夜茫茫;
但从惊涛海上射来的光
却静静地洒在塔楼上,
洒在穹顶,洒在塔尖,洒在富丽的厅堂上,
洒在神殿,洒向那巴比伦式的宫墙——
中世纪的学者大多承认大西洋岛的存在。那时的著作屡次提到这个地方,但没有给柏拉图的记述增添什么重要的内作。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对这个神话作了种种的推测;到十九世纪,出现了几本专门叙述这一问题的著作。然而,只有对唐纳利写出了他那本书,这才对柏拉图的传奇故事作了有条理、有学术性并且似乎是科学的辩护。就连英国首相威廉·格莱斯顿那样的显赫人物,也深为唐纳利的书所打动,他竞要求内阁批准拨款,派遣一艘船前往大西洋去探察那个沉没了的大陆的轮廓。(格莱斯顿本人就有几分伪科学家气味,他曾写过一本关荷马的书,在书中论证说古代希腊人是色盲,因为在《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书中缺乏表示色彩的词汇。)
自从唐纳利的书出版以来,出现了数目惊人的类似著作,然而没有一本比唐纳利的著作更加别出心裁和雄辩有力了。本世纪内以各种语言出版的关于大西洋岛的著作,保守一些估计也有数千种之多。当然,其中大多数是一此怪人在神志失常的情况下写成的,甚至没有一点儿文学价值,完全不值一提。较为引人人胜的是形形色色的神秘主义者的作品,这些人接触到唯物主义者接触不到的一些秘密材料。在通神论、罗齐克鲁斯派教义②和人相学的信仰者中间,有一些人写了关于大西洋岛的书,他们汲取了那些接受秘传的人所掌握的材料。在许多情况下,这些作者对大西洋岛的问题有直接的悟力。有几本书,例如1911年在纽约州罗彻斯特出版的约瑟夫·莱斯利所著809页的《沉沦的大西洋岛重现于世》,则完全是凭借通灵术,从死去的大西洋岛人的灵魂那里弄来的材料写成的。这种作家,自然有办法弄到古代大西洋岛的大量内部详情,尽管他们的著作同伪科学之类又非一事,但其中许多书饶有兴味,值得一提。
研究大西洋岛的神秘学者中.神志最清醒的是一位名叫刘易斯·斯彭斯③的苏格兰长老会教徒。他写了40部关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