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伪科学种种》第7章


耆獾慕饩稣庖幻尉车陌旆ǎ蚨顾俅沃叵忠盐薇匾!?br />
在贝拉米的许多其他著作中,有两部著作十分离奇,值得一提。《启示录本是历史》是对《启示录》的评论,用以结束一切的评论。他把圣约翰的见证,看成是第三纪结束时的实际记载!《最初的上帝》一书是对《创世纪》的评论,也采用了同样的手法。《创世纪》不是创造世界的描述,而是最后一次大灾变发生后重新创世时的描述。他对夏娃是用亚当的肋骨造成的这个说法,作了一种新颖的解释,认为这反映了早在大洪水时则的一个女英雄剖腹生产的记录。不知怎么搞的,这个荒诞的说法竞把性别给弄错了!
按照霍尔别格的说法,我们现在的这个月亮,此时正在不顾一切地朝我们回旋而来。它的表面包着的冰层厚达140英里。水星、金星和火星的体外同样都包着一层冰。火星上,冰冻的海深达250英里。冰上的裂痕使我们看来好象是火星上的“运河”。银河是一圈巨大的冰块。当有人提醒霍尔别格说,照片已经证明银河是由几十亿颗星组成的,他的回答倒很干脆;照片是假的。
这困巨大的冰块也朝着太阳系的中心回旋前进。当一个冰块掉进太阳时,就形成了一个太阳黑子。冰立即汽化,散入空中,凝聚成宇宙尘。除地球以外,全部行星外面都裹着这种冰层。这其中的道理实在复杂,不便深究。宇宙冰对于地球的影响,不过是产生高卷云,偶尔造成强烈的雹暴。
“要挑这个理论的毛病”,威里·利写道,“就象从虫害成灾的花圃中捉日本甲壳虫那样容易,而且有趣”。但是,当这个理论的信徒们开始增多时,德国的天文学家们便不再嘲笑了。这些信徒非常成功地把宇宙冰纪说和纳粹的政治哲学结合起来了,以致纳粹的宣传部不得不宣称,“不相信宇宙冰纪说的人,也能成为优秀的国社党员”。威里·利从这些信徒的文献中引述了下面这番话:
“我们北欧日尔曼民族的祖先是在冰雪中成长起来的,因而相信世界冰纪说就是北欧日尔曼人的天然传统。”
“这个民族需要一位奥地利文化之子——希特勒!好能把犹太人的政客们安置到他们的应得之所.同样道理,它也需要一位奥地利人去把犹太人的科学从世界上清除净尽。”
“元首的一生经历已经证明,一个所谓的‘外行’要比自封的内行高明得多。我们还需要另一个‘外行’来使我们对宇宙有个彻底的了解。”
从上面这些话可以明白无误地看出,主子的偏执狂要在疯狂的信徒们的狂热蛮干中找到呼应,该是多么容易。
注意一下下面这个事实也很有趣:维利科夫斯基的书中虽然没有提到霍尔别格的对立的理论或贝拉米的有独创性的民间传说的那些文献,然而这位医生的信徒人数却远远赶不上宇宙冰纪说的信徒人数。在今天的德国和英国,宇宙冰纪说的信徒人数仍然有100多万。霍尔别格研究所在德国仍很活跃。它在英国的一个分支机构正忙于出版书籍、小册子和刊物。伦敦最近散发的传单上说,“对这一理论提出最后的证据,有待于第一次成功的星际飞行所得出的结论,研究所对于这个问题极感兴趣。”
伪科学的理论,就象异端教派一样,是难以消灭的。给予“西姆斯洞”以致命的打击,要靠伯德飞越北极。也许,宇宙冰纪说要到第一艘宇宙飞船在没有冰冻的月亮的坑坑洼洼的表面上着陆之后,才会再也找不到信徒呢。
注:
①耶利哥是西亚死海以北的古城。——译者
②奥维德(公元前43~约公元17年)罗马诗人。——译者 
第四章 福特派

我们迟早不得不在本书中和查尔斯·福特打打交道。因为福特把他最重的大炮对准了天文学家们,而且发挥了极大的想象力,随心所欲地对天体提出了一些非正统的看法。因此,从这一方面对他作一番介绍似乎是比较适当的。
查尔斯·福特1874年生于纽约的奥尔巴尼。他从孩提时代就非常爱好科学,并且搜集了许多矿石和昆虫的标本,有时还剥制鸟类的标本。他从来没有上过大学,曾作过一段时间记者,试着写过一本小说《被遗弃的制造商们》,1909年)和一些短篇小说(发表在西奥多—德莱塞主编的《史密斯杂志》上),以后他获得了一笔不大的遗产,使他能够放手地从事他那广漠无际的研究工作。在他一生最后的26年中,他翻检了旧的报刊杂志,把过去发生的一切不符合已经肯定的科学理论的奇闻怪事都——一摘录下来。这项工作绝大部分是在大英博物馆中进行的。后来,他回到纽约,和他的妻子安娜住在布朗克斯,继续在纽约公共图书馆中进行他的研究工作。
在福特的房间里摆满了装着笔记和剪报的皮鞋盒子,墙上安放着蜘蛛和蝴蝶的标本,一块玻璃板下面保存着一块从天空落下的石棉似的脏东西。他玩一种自己发明的单人棋消遣,叫作“超级跳棋”,在一个有几千方格的大棋盘上调动着上千的兵将。根据小说家蒂法尼·塞耶所说,他的妻子从来不知道丈夫的头脑里究竟想些什么,而且“从来不读他写的或任何其他人写的书”。
福特只有两个朋友,德莱塞和塞耶。德莱塞深信福特是有天才的,因此他劝说他自己的出版商出版了福特写的4本书中的头一本,《沉沦者的书》。福特用“沉沦”一词,是指所有那些被教条主义科学所摒弃的观点,那些“遭难”的材料。福特以从“沉沦中拯救”这些材料为己任。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奇特而且沉闷。但有时却又出现一些富有睿智、妙趣横生和词句很美的段落。
福特的第二本书《新国土》于1923年出版,布思·塔金顿为它写了导言。这时,福特大喊大叫地向他所谓的科学界的“僧侣权术”展开攻击,许多美国作家被这个攻击吸引住了。1931年,塞耶邀集作家们在萨沃伊广场举行历史性的宴会。在这次聚会中,福特协会诞生了。协会创始人除德莱塞和塞耶以外,还有亚历山大·伍尔科特、塔金顿、本·赫克特、伯顿·拉斯科和约翰。考依·波伊斯等文学界的名流。
福特的第三本书名叫《瞧!》。塞耶写道,“《瞧!》是我建议用的书名,因为书中讲到的天文学家们总在没完没了地计算,然后指着天空说“瞧!”硬说那里将有一颗新星,或是某种现象出现。可是,他们所指的那个地方什么也看不见。福特一听到这个名字,马上就表示同意。”福特写的最后一本书《野性的天赋》,是在他1932年去世后几个星期发表的。
1937年,蒂法尼·塞耶开始自费发行《福特协会杂志》,后称《持疑》。福特曾经把32盒未发表的笔记遗赠给塞耶(这一行动竞惹怒了德莱塞)。因为那个杂志的宗旨之一,就是刊载这些笔记,每期发表一部分。不过,这个杂志的主要目的却是极力和科学家作对,它登载科学家们无法解释的种种新闻,或是一些贬抑科学家的事情。一位英国天文学家有一次从望远镜上跌了下来,《持疑》便幸灾乐祸地报道了一番。这些新闻,都是由“福特协会”的“通讯员”以及该杂志的读者向塞耶提供的。
协会发行的一个小册子,对协会的宗旨问明如下:
福特协会是一个国际哲学家的组织,是由一群在法则定律荡然无存的情况下也能泰然生活的男男女女所组成的。他们的行为不是条件反射的结果,而是大脑思索的结果,或者说,是他们自己某种奥秘的古怪想法的结果……,知名的科学家、物理学家和医生、按摩疗法医生、唯灵论者和基督教徒(甚至天主教神父)均得为本会会员……
协会为那些失败了的事业提供庇护所,本会若不对这些事业中的绝大多数寄予同情,它们就可能要彻底灭绝……。许多拥护地球扁平说的人、反活体解剖论者、反对强制种痘者、反梅毒细菌检验法者以及那些仍然认为各国裁军是好事的人……,都得以成为本会会员。
本会会员拥护福特主义的唯一“理论”,即慢下结论,暂时接受,永远持疑……
福特协会在许多方面很象贝克街小分队那些福尔摩斯的崇拜者。正象小分队坚持福尔摩斯真有其人这种精心制造的说法,福特派人士也坚持这种精心制造的说法:福特的那些不着边际的猜想,很可能象公认的科学(福特称为“被肯定了的谬论”)一样地真实。这个协会实际上是一个大笑话,。但是塞耶和大多数会员却很认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