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宗皇帝陛下之女长宁公主和杨慎交所生女杨氏为宜芳公主,嫁李延宠。宜芳公主接旨只知天旋地转,晕倒于地,行路之上于虚池驿站写下“出嫁辞乡国,由来此别难。圣恩愁远道,行路泣相看。沙塞容颜尽,边隅粉黛残。妾心何所断,他日望长安。(唐,宜芳公主,虚池驿题屏风)一曲幽伤尽显于此。李扬接家书读此处,不免心中极差,怒拍几案今奴仆骇然。又闻,陛下终是下诏刑部尚书裴敦复充岭南五府经略等使。五月,其知岭南之苦,延期坐逗留长安宅中假托诸事以辞官,李林甫风闻因其近日骄横,事事以功高居之,又加之改投右相李适之,便怒其不忠以贪图富贵心存侥幸为由上书至尊,陛下盛怒,命为高力士捧敕书责之,并贬其为淄川郡太守,其位由光禄少卿彭杲而代。
六月,达奚诸部因小事与别部磨擦,怪大唐安北都护府偏袒从而叛乱,兵起黑山(今呼各浩特的杀虎山)至碎叶城,回纥初定企求大唐出兵,至尊以旨令安西出击达奚。接旨后李扬坐镇居中调度,以节度使夫蒙灵察令四镇都知兵马使高仙芝率二千精骑出副城,行至绫岭遇敌,仙芝见叛军旌旗斜沉,兵器各挂鞍之上,士气疲惫,当务之下全军突入,杀酋首斩其大纛,令关中大汉数人高呼降者不杀。叛军无心征战,见唐军威武,其心早已有怯意,又见降了可逃得一命,便纷纷而下马跪倒,至此一战大捷而归。上捷书之时,时为军中判官封常清呈书示,有书“次舍井泉,遇贼形势,克获谋略”等语。高仙芝观之大惊,自忖所说之言皆在此,便是又高看了几分,合书不动半字以报大都护府。
李扬得捷大喜,展书以观,见其条理清晰,张驰有度,便是称道:“仙芝之才不亚于鲁肃子敬,鲁大都督。”转手以夫蒙灵察,夫蒙灵察却是笑了道:“副都护看错了,仙芝为将师堪可,这所书之手却是有些难为了。这定是幕下刀笔所为。”
监察御史、判官刘眺与独孤峻皆看过,叹道:“副都护。方镇所言实是不假,此书应是他人所书。”但还是赞叹不已,生问:“也不知是谁捉笔?”
待高仙芝入牙表事,众人问起,方是说道:“是末将之傔人,代军中判官,蒲州猗氏封常清!”
“原来如此!倒让我等胡猜了。快些请之进来相话。”夫蒙灵察见李扬有所思,便忙是将人唤入相问。
封常清早已知道李扬主政安西大都护,但心中有所顾忌,一来怕见了不相认,图生尴尬;二来自己腿又残,实是不配;三为怕同僚笑话自己攀权贵,所以避而不见。此时听中军牙将所唤,方是不得已入牙相见。
“常清!果真是你!”未等封常清施礼,李扬便是自是案后站起身来急唤,方才就道莫非真的是他,但为何不来见自己,难道说不是?左右想时,见进入之人果真是那个封常清,便是不禁发问。
封常清一愣,也未想到李扬会如此,但礼数不能失,忙是施礼回道:“卑职封常清拜见副都护、方镇及各位官长。”
“你便是封常清?”李扬方知自己有些失态,坐下缓声相问。
“卑职正是。敢问副都护唤卑职何事?”
李扬见其长成,心慰之极,脸上起笑意而道:“绫岭捷书可是由你所为?”听封常清应是,便是笑意更浓,转首与夫蒙灵察道,“此子有才,可为正授官职。”反正封常清有功,也不怕让别人说自己是照顾了。
“是极,副都护所言极是,可论功报兵部备案。”夫蒙灵察当然乐得如此,只道军中有一人与这副都护有旧,日后行走之间更是便利,便是点头应下。
见二位长官点头,众将自是不言,监察御史刘、独孤二人来安西已久,也不愿因一小事而得罪当下正受宠的夫蒙灵察以及背后为李林甫的李扬,便是只当未听这一说。
以露布报兵部,未几日,抚慰制书并封赏敕书下,除去册授李扬为副大都护外初授封常清为叠州地下戍主,仍为龟兹镇军判官。是日,李扬留封常清牙中叙事,并求夫蒙灵察予以关照。
六月,京中传来消息,兵部三铨官吏犯奸以求有利可图之案发。时右相李适之领兵部尚书,尚宁亲公主之附马张垍为侍郎,把持兵部事。李林甫不得意,通书数言其事于李扬,言道,如今兵部所铨之官职皆是李、张二人之手,只知为利是图,全然未将大唐之安危放于心上,如此下去军中必是酒囊饭袋,无用之徒以充事,实是让人发忧。”
李扬正值一事而烦,于阗镇仓曹参军事贪墨,查其出身竟为荫官之后,便是将此事回书了事。
李林甫接书大喜,面授杨慎矜之机,奏弹兵部铨曹奸利事。
李隆基大怒,下旨凡涉及之官吏尽数交于京兆府与御史台问罪。遂收押兵部选曹之官吏六十余人。审讯数日,未得实情。京兆尹萧炅见时日太长,便使法曹吉温问之。吉温原为沙州寿昌法曹,因时任沙州司马李扬举而为万年丞。后萧炅为河南尹时坐事,刑部遣其相问,萧炅便是知道了他的手段,也结怨之。后因高力士从中调停,方前释其嫌,瞧在高力士之面引为京兆法曹。此时也是无奈只得宣他。次日入察院,吉温命兵部之吏于堂外,取二位重犯押在后厅讯之,酷刑之下,二犯痛号呼声不能相闻之。又听惨喘之下皆呼道:“愿招!”。再领厅外之兵部官吏入内,相遇拖下厅的二犯皆不为人刑,地上之血迹渍然,瞧之胆寒,众人皆是吓着了自语有罪,互相诬证。吉温又暗中引诱以供,皆是顺其意招之。后奏至尊,陛下尚知众人不可全为其罪,令人暗中问讯知有冤情,便下敕书诮责前后知铨侍郎及判南曹郎官而饶之。但兵部之事日后皆不敢专断,事事问及李林甫之意尚可行之。此后炅举荐吉温于李林甫;言及原为李扬之举,李林甫大喜。吉温感激三人,常言:“若遇知己,南山白额虎不足缚也。”。李林甫闻之更喜,便重用之(摘改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事闻安西,李扬怔了怔,只言道:“天意,天意如何实是不可违!”便是叹息不已。
八月,册封杨玉,号太真为贵妃;追赠杨父玄琰为兵部尚书,以其叔父玄珪为光禄卿,从兄銛为殿中少监,奇为驸马都尉。过几日,以武惠妃之小女太华公主,下嫁杨奇。皆赐第京师与杨氏三姊,李扬之妾室杨太真已有封赏,不与。月末,家书小荷道,太真之堂兄杨钊冒认贵妃兄,至长安拜太真,再见其三位阿姊,又被引到禁中面见贵妃。语其午后,贵纪遂引为至尊面,至尊见其面貌伟奇,便以供奉官出入禁中,后改金吾兵曹参军一职。
九月,松漠、饶乐二地皆叛,杀静乐、宜芳二公主,原由为范阳、平卢节度使擅开边功事宠,数掠二地。李隆基震怒,下旨责之,今安禄山以讨。思及李扬之妾室清和县郡李氏为饶乐酋首之妹,便下诏除李扬安西副大都护一职,革清徐县开国男,贬为洮州都督府司马,家眷三日离京赴洮州。
户部度支部员外郎孙三郎上书言事道:“陛下圣察,松漠、饶乐二郡反叛,实为禄山所逼。再则李司马有功无过,如此遭罪实为不适!”
李隆基大怒,斥其为狗,贬为容县主薄一职。
李扬牙中接制,久久无语,暗然离安西,所送者仅为封常清一人。
行沙州境遇百年之大雨相阻,路宿一观,见若晴法师问法。二人语中相知,对往日之事实是唏嘘不已,若晴法师执念不改,以已女许与李扬之次子莫为。
第五百零七章 洮郡
禁中大内,杨贵妃恼怒责奴婢,恰是李隆基入内,听其言不善便是问之何事动怒。杨贵妃先是不语,接而垂泪道:“三郎,妾身命苦,父母、兄弟不亲,少时只与堂姊几人交好,尤是以洮州都督府司马李扬之妾室杨氏为最,如今她夫君因那番婆李氏获罪,一家老小皆是起赴洮郡,可叹她一弱女子,竟要受的这般苦,真是凄凄惨惨好不让人难过。陛下,一想至此,妾身这心里便是难过之极,久思便是瞧着什么也是烦心之极,还请陛下不要怪罪了妾身。”
“爱妃你这是在怪了朕,朕岂是不知!”李隆基哪里听不出话中隐隐之意,她不过一是求情,二却是带了埋怨。心中暗笑,口气却为生硬而道。
杨贵妃急心,也吓着了,缓缓跪下神色戚戚求道:“陛下,妾身岂敢。妾身确为悲哀阿姊之所罪!陛下,三郎!”
“好了,爱妃快些起来。”李隆基真的心疼于她,急是将其扶起,拥在怀中而道,“李扬之才朕是知道的,十几载为官清明,朕也是封赏有加。只不过此次那李延宠实是闹得太甚,虽有冤情,但也不能反?
小说推荐
- 大唐李淳风传奇
- 《大唐李淳风传奇》作者:小号鲨鱼卷一、傀儡术1、夜杀不论后世史官如何粉饰,这绝非唐王朝最好的时代。广袤东土尚未从数十年战乱争斗中恢复元气,所有被后人称颂为清明盛世的迹象也还不曾表露。这一年冬天寒冷程度异乎寻常,北至辽东、南至江淮,各地官员报告灾情的奏章如同此刻正在飞扬的雪片一般,向王朝的指挥中枢蜂拥
- 最新章:第48章
- 卜案:大唐李淳风传奇
- 作者:小号鲨鱼【由文】序 长安城中的不靠谱青年若有闲暇,不妨来说一个故事。不涉及庙堂朝臣的惊心倾轧,也不描摹江湖帮派的殊死搏斗;抛开那些足以把讲述引入歧途的繁文缛节,以及沉重到令人窒息的血腥气味,说一些即将消湮在发黄卷帙中的旧事,和一名从容行走于浮世华光中的男子。于是请出李淳风这个角色。对此人兴趣起
- 最新章:第71章
- 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新定义李白
- 作者:檀作文自序我太老师林庚先生曾用“布衣感”来概括李白的精神。所谓“布衣感,是指以百姓身份平交王侯“布衣感”和“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三者共同构成林先生对盛唐文学的理解。林先生是在《诗人李白》一书里正式提出“李白的布衣感”这一命题的。该书1954年11月首次出版。据我猜测,林先生在那个年代拈出“李白
- 最新章:第17章
- 李唐传奇
- 《李唐传奇》作者:高月第一部 少年李月 卷一 终南少年初长成引子贞观七年中秋夜,长安城,司天台观星楼上,司天监李淳风呆呆的望着星空,为刚才的异象所震惊,就在刚才,象征皇室的紫薇星座里有一颗小星突然迸出奇异的光华,然后划过整个星空,直入月怀,最后消失不见。踌躇了良久的李淳风终于叹口气“罢了,天道不可泄
- 最新章:第258章
- 大唐天子(殷扬)
- 作者:殷扬 武周年间,内忧外患,内有夺嫡之争,外有后突厥、吐蕃、阿拉伯帝国为患…杨辰来到这个武氏横行,李氏势危的多事之秋,成了少年李隆基,他该如何登上帝位?如何开创“开元盛世?第一章李隆基第一章李隆基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四月,神都洛阳。东宫为一片悲伤气氛笼罩。一群太监、宫女、杂役,脸含悲伤,在一个老
- 最新章:第344章
- 大唐李泰
- 《大唐李泰》作者:嚼墨大唐李泰第一第十章 解脱魔障宏义宫门楣上的大红色风灯在午夜寒风的吹动下左右摇曳着,散发出来的微光映照在呆若木鸡般的李泰身上。所有章节尽在 xs早有下人看见李泰的伫立在风口中沉思不语,大家都知道这位的小王爷自幼多病,加上李世民刚刚神志不清的被人背回府内,紧张的气氛让不知所以的下人
- 最新章:第259章
- 大唐李承训
- 作者:空负一笑简介看不惯李二的虚伪,看不惯李二的无知,看不惯天可汉下面的可悲!拒绝和亲,拒绝遣唐使,这里没有文化和技艺。只有毒品,佛经,尔等要不要?刀马所至,皆大唐!这是一个铁血的大唐,男儿热血沸腾的大唐!第1章 吓死宝宝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乃大势所趋也。秦始皇雄才伟略,歼灭六国逐并于
- 最新章:第347章
- (大唐双龙传同人)[大唐双龙传]东都之狼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 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大唐双龙传]东都之狼》作者:缘流夜文案写这文的目的只因对天策深深的爱—剑网三安史之乱将开,天策穿越大唐双龙传,大展东都之狼威名。你的后代不让天策好过,我代表天策不让你好过。东都之狼,你的獠牙安在!CP:石之轩×唐
- 最新章:第121章
- 大唐皇帝李治
- 《大唐皇帝李治》作者:小妖的菜刀作品相关李治其人李治(628-683,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为嫡三子,後因其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於贞观十七年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即位(649年,时年22岁。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
- 最新章:第64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