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观,杨玉素脸沉沉的迎了李隆基:“方外之人太真恭迎陛下,陛下这是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怎的想及到这太真观里来。”
“呵呵,太真,朕可是专程来看了你。”李隆基陪笑,过来以平身之说相握其手。
“朕下自重,这里是太真观。太真只是一道人而已,哪里经得起陛下的专程二字。”杨玉缩手而后退。
李隆基干笑着又道:“那三郎我便与太真讨教道法。”
“不敢,太真入道尚浅,还未学系统之法,陛下还是去找了旁人。”杨玉明显是有所恼,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
“你等都退下!”李隆基左右看了喝道,见闲人退去,又忙换了笑脸往前欺身道,“莫要恼了,三郎与玉奴赔礼了。”
杨玉又退,绷脸道:“太真哪里还敢恼了,这居身之观是人家给的,吃食用度是人家送人,还有这所驱使之奴还是人家派的,太真谢恩还谢不过来呢,岂敢恼了,真是笑话。”
“太真,你要我如何去做才能顺气呢?”李隆基就如少年一般急急的表态。
杨玉一见如此,知再不能逼迫他了,便缓了一口气道:“嗨——,奴家就是一可怜之人,父母不亲,偏偏所爱之人又不怜惜,那我还活着有何意义,不如就此了事的为好。”说着,凄凄惨惨的哭起。
李隆基急了,忙是探手将杨玉抱住,小声的安慰道:“太真,莫哭,你这般哭的我的心都碎了。我昨日是与众臣生了气,晕晕沉沉不知去处,方才留在了他处。这如今已是知错,你就原谅了我吧。我李隆基在此立誓,今世只爱玉奴一人!莫要哭了,真真的伤了我的心。”
“三郎,也不是奴家小气,只是一日不见三郎之面,奴家这心里也是难过之极,就若隔世不见一般,你,你可真知奴家之心么?”杨玉依怀而泣道,仰梨花带雨的俏脸而轻问道。
李隆基如今早已忘却了众人,就连最爱的贞顺皇后武氏也远远的忘去,只知如不紧抱这怀中之人,只怕她便飞了。便是急忙又道:“太真,都是三郎的错,你就原谅我吧。”
“三郎——”杨玉娇唤一声便将头深深的埋在了李隆基的怀中。
四月,唐皇李隆基下制书,河州刺史李杨政绩卓越、品性佳良,除河州刺史,陇右行军司马知节度副大使事,迁秘书省少监兼知出纳,加陇右节度副使同正员。朝中哗然,众臣以年少委四品重任有所不可担当为由抗旨,李隆基大怒,杖责起头殿中侍御史,贬为潮州司马,并怒责大理寺卿,子仁居河州数年代人蒙冤,你等岂是不知!
李林甫上言道:“陛下爱才是天下之福,有子仁一特例,天下之才俊何不尽入陛下怀中。臣以为此事善!牛侍中以为呢?”
牛仙客自被圣尊责之,便事事不敢相顶,又看李林甫如鱼得水,便是心中动意,凡事皆看其行之,便道:“李中书令说的极是,依臣来看,有才便要不拘一格而用,岂能放而废之。诸君,甘茂之孙罗,十二为秦之上卿。难不成甘罗为相诸君也会如此非议吗?”
李隆基喜之,以眼示众臣道:“卿等还有何话说?”
众臣见此两位相公已是跟随陛下之口风,只得作罢。
四月中使至河州宣制书,李扬愣了半响竟然不敢来接,中使是为尚书司门员外郎崔涣,咳声提醒已道:“李少监,快谢恩了。”
李扬这才回转谢恩,心中复疑自己怎么就成了秘书少监了,这也过让人难以承受。但也不敢问及,只是安排了河州之事,带着家眷怀上忐忑之极的心情往京师而来。
路上入住驿站之时,心神不定的与小荷道:“娘子,此将陛下征诏,我实是心中无底。也不知此回长安,是福还是祸。若是福那便罢了,如是带了祸事岂不是害了你我。不若这般,如是有难为之事,那为夫便是要辞官回云州了。”
“阿郎,妾身也是害怕。想那时你为校书郎时,一日奔波妾身也是不以为然,如今未经数年已至四品之官,妾身却是整日未眠。阿郎虽已近而立,但根基未稳大厦受一力将倾,这,这真是让妾身不安。此次入京不管如何,阿郎切记以安危为重,不看自己之身,也要为公婆儿女,我等姊妹想上一想。”小荷怯怯的样子实是让人怜爱。
李扬点头应是,又语:“娘子放心,为夫就是为天下不得不违圣意之时,也会自留余地以求平安的。夜了,快些睡吧,明日还需早起赶路。”
二人说罢,悄然安睡入眠。外间秋娘已是听着,心中想了想,却是难以入睡了。
五月初入京,安顿回宅便是等陛下传见。九日,陛下朝会,宣李扬上殿,以语勉之。退四品末班而侍立,低首听政。
九刻退班,李扬与诸大臣礼,谢相公礼,与裴右丞相礼。裴耀卿低声而道:“子仁,你我为子侄,老夫便告一言,欲独善其身,谨言!切记之。”
李扬怔住,不敢相信此明哲保身之语是出自裴公之口。
“呵呵,老夫老亦还能担几次重任。子仁所志老夫自知,但与虎谋皮难免受其害,以已身享十余年之福后遭后人唾骂,实是失大德。你好自为之吧。”裴耀卿轻然而去,这似点似明之语却是让李扬好一阵思量。
“罢了,即来之则安之。风动旗动皆是心动,心不动那风旗皆不动,顺其自然吧。若是心动风旗不动,风旗动又心不动,那岂又能如何呢。至此之位,良师已去,交好之人又不与自己语,此路漫漫竟不知前方是明是暗,颇有不处不胜寒之意。”想罢回头朝大内看去,惊心道,陛下自身岂不是圣尊一人,无亲无爱,无兄无弟,无朋无友,无妻无子,是为寡人!”想过身上顿冒出汗来,急是低下头疾行回秘书省官署。
仍是那间公事房,如今应李扬意改为少监判所,又因自己判知出纳,便又拨了掌书记、书吏等流外之官为所用。
拜座师,现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的贺知章,贺学士仍是张狂,于东宫奔出而挽李扬之手道:“子仁来的正好,来与师去饮酒去。”
“恩师,弟子还未入署办事呢?”李扬忙是说道。
贺知章哦了一声,道:“那是小事,反正不过二三日皆可。久在东宫烦闷,又无知心之人与之相谈,如今你回了京,这下倒好又是同牙,岂不乐死老夫。不管了,走,寻那旭狂人一起去。”拉着便来金吾卫院。
金吾卫执戟士瞧是贺监而来,哪能不知又来寻长史张旭,让人进去通传,自己陪笑道:“贺大夫,长史有福,可在下每次都与通传,如此尽心服侍,能否也赏几杯酒喝?”
“哈哈,好极,去番之时齐至西市胡楼酒肆来寻我便是。”贺知章大笑。
张旭出来拱手,瞪目而礼下属道:“你这狗头,又来缠着贺学士,小心本官罚你。”
金吾卫忙是讨饶不已。趁此之间,张旭又与李扬礼:“听闻李县男迁秘书少监之职,下官实是高兴的很。哦,下官倒是记得,李县男是十九年登的科,难怪,与贺学士同路。”
李扬回礼道:“张长史自数年前一别,你之风采更胜从前,李扬佩服。”
“好了,莫要相敬了,还是饮上几杯的为好。”贺知章见不得繁杂之礼数,打横中间以道。
李扬与张旭无奈相视而笑,在诸军士面前又拱了拱手后只得相跟而行。
正出安化门时,瞧薛嵩执刀巡街,李扬以目视之。薛嵩挤了挤眼,不敢言语率队而去。
“哦,薛公子道是个妙人,听闻饮酒也是豪放。李县男相交以善不妨哪日邀出一同相饮。”张旭自是知这军中之人根底,于是说道。
李扬点头应是,但心中却是在想,薛兄长为何这般挤眼,应是有事才对,等闲下功夫去探上一探。
第四百六十三章 叙情
饮酒伏醉于酒肆中,三人哪里还分的清东西南北方向,大叫唤着酒博士拿酒来,一面又与其二人斗酒呼叫。
“二位兄长好雅兴,如此盛宴岂能少的了我。”门被自外推开,一大须之人露面而笑道,“焦遂见过二位兄长,见过这位小兄弟。”
张旭闻声见其大笑:“你这酒虫又是从何方钻了出来,不是说前日去邓州了么?”
贺知章坐身欲来拉,却是以手支席扑了个空,哈哈笑道:“来,来,来,你是来迟了,先罚三杯。不,三碗也奈你不得。酒来,多些取酒。”
焦遂脱鞋入里,又与李扬礼:“此位小兄为何人,二位兄长可是未曾引进过。”
“不才云州李扬。”李扬回礼道,虽是喝了些,但大多为小口相饮,如是像贺、张二位那般的饮法,早不知醉到何年了,但既是如此头脑之间也是昏昏沉沉有些不能视物,只见施礼之人带有随和之笑意,便也感此人是为亲切,于是忙是往里让了让。
焦遂哦了一声,连说失敬,自?
小说推荐
- 大唐李淳风传奇
- 《大唐李淳风传奇》作者:小号鲨鱼卷一、傀儡术1、夜杀不论后世史官如何粉饰,这绝非唐王朝最好的时代。广袤东土尚未从数十年战乱争斗中恢复元气,所有被后人称颂为清明盛世的迹象也还不曾表露。这一年冬天寒冷程度异乎寻常,北至辽东、南至江淮,各地官员报告灾情的奏章如同此刻正在飞扬的雪片一般,向王朝的指挥中枢蜂拥
- 最新章:第48章
- 卜案:大唐李淳风传奇
- 作者:小号鲨鱼【由文】序 长安城中的不靠谱青年若有闲暇,不妨来说一个故事。不涉及庙堂朝臣的惊心倾轧,也不描摹江湖帮派的殊死搏斗;抛开那些足以把讲述引入歧途的繁文缛节,以及沉重到令人窒息的血腥气味,说一些即将消湮在发黄卷帙中的旧事,和一名从容行走于浮世华光中的男子。于是请出李淳风这个角色。对此人兴趣起
- 最新章:第71章
- 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新定义李白
- 作者:檀作文自序我太老师林庚先生曾用“布衣感”来概括李白的精神。所谓“布衣感,是指以百姓身份平交王侯“布衣感”和“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三者共同构成林先生对盛唐文学的理解。林先生是在《诗人李白》一书里正式提出“李白的布衣感”这一命题的。该书1954年11月首次出版。据我猜测,林先生在那个年代拈出“李白
- 最新章:第17章
- 李唐传奇
- 《李唐传奇》作者:高月第一部 少年李月 卷一 终南少年初长成引子贞观七年中秋夜,长安城,司天台观星楼上,司天监李淳风呆呆的望着星空,为刚才的异象所震惊,就在刚才,象征皇室的紫薇星座里有一颗小星突然迸出奇异的光华,然后划过整个星空,直入月怀,最后消失不见。踌躇了良久的李淳风终于叹口气“罢了,天道不可泄
- 最新章:第258章
- 大唐天子(殷扬)
- 作者:殷扬 武周年间,内忧外患,内有夺嫡之争,外有后突厥、吐蕃、阿拉伯帝国为患…杨辰来到这个武氏横行,李氏势危的多事之秋,成了少年李隆基,他该如何登上帝位?如何开创“开元盛世?第一章李隆基第一章李隆基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四月,神都洛阳。东宫为一片悲伤气氛笼罩。一群太监、宫女、杂役,脸含悲伤,在一个老
- 最新章:第344章
- 大唐李泰
- 《大唐李泰》作者:嚼墨大唐李泰第一第十章 解脱魔障宏义宫门楣上的大红色风灯在午夜寒风的吹动下左右摇曳着,散发出来的微光映照在呆若木鸡般的李泰身上。所有章节尽在 xs早有下人看见李泰的伫立在风口中沉思不语,大家都知道这位的小王爷自幼多病,加上李世民刚刚神志不清的被人背回府内,紧张的气氛让不知所以的下人
- 最新章:第259章
- 大唐李承训
- 作者:空负一笑简介看不惯李二的虚伪,看不惯李二的无知,看不惯天可汉下面的可悲!拒绝和亲,拒绝遣唐使,这里没有文化和技艺。只有毒品,佛经,尔等要不要?刀马所至,皆大唐!这是一个铁血的大唐,男儿热血沸腾的大唐!第1章 吓死宝宝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乃大势所趋也。秦始皇雄才伟略,歼灭六国逐并于
- 最新章:第347章
- (大唐双龙传同人)[大唐双龙传]东都之狼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 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大唐双龙传]东都之狼》作者:缘流夜文案写这文的目的只因对天策深深的爱—剑网三安史之乱将开,天策穿越大唐双龙传,大展东都之狼威名。你的后代不让天策好过,我代表天策不让你好过。东都之狼,你的獠牙安在!CP:石之轩×唐
- 最新章:第121章
- 大唐皇帝李治
- 《大唐皇帝李治》作者:小妖的菜刀作品相关李治其人李治(628-683,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为嫡三子,後因其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於贞观十七年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即位(649年,时年22岁。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
- 最新章:第64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