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一团之兵相送于州境,交早早派人通知了下边州县接应,李扬这才放下心来,入内宅安慰了众妻妾,连夜入镇西军中。
镇西军使早已得了信,迎李扬入营中,召集将校议事。
“诸君,吐番动兵十万,锋指陇右之地,我河州当为其冲。传本司马令,除守城留二千人马,其余各部会同平夷守捉皆移天成军处,以待节度使军调遣。”李扬虽对军事不大熟悉,但也知兵贵神速,不若合于一处,等三军知通了下来岂能不误了事,再则三军万余兵马若分开力量分散恐被各个击破,抱成一团依唐军战力则可抵敌数万。
众将校听令而下,军使侧言道:“司马,如今看来此战是不可避免了,前敌危险,不若请司马坐镇河州,统筹诸军。”
李扬知其好意,笑笑道:“谢军使,不过与生与死自有天命,即是如此,军中与城中也为一般。大丈夫生于天地间,遇上此等壮烈之事岂能窝于安逸。莫要再说了,本司马意已决,再不济如北庭一战,此生足亦!”
第四百五十九章 白水
连夜起兵直天成军,合兵一处整万余人马以待军事。二日晨,除陇右节度使贬为恒州刺史杜希望上荣王、节度大使李婉言,敌势凶猛但所图不详,望大使查之。荣王婉听从,发军令从河州调取军五千于鄯州,其余皆奉行军司马令。
又一日,吐蕃与鄯城列兵以战,陇右节度使萧炅轻率二万唐军敌之,河州未见敌迹。
李扬坐中军听探,行商入吐蕃境数百里未见其兵,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正要与在座诸将校相议如何加紧战备时,探马又至急报:“司马,河湟之地现敌,约半万之数。”
“再探!”李扬之心又悬起,怒道,“这些行商之人误我!五千人马竟然不知不觉踪现于眼前,真是可恨!刘一!”
已为牙将的刘一从帐外进而拱手道:“卑职在!”
“你速去将通假消息之不法之徒捕杀!暴尸三日!”李扬心知这行商分明就是被敌收买,商贾重利,如此看来不假。吩咐完罢后,扫诸将校道,“诸君,敌锋又现,至我河州不过百里。速去点齐各营人马随本司马一同出去迎敌!”
“遵司马令!”诸将退下。
李扬引军五千余列河水以待敌。方将营盘扎下,就见天际之上黑沉沉如乌动一般的骑兵奔动,蹄声似雷,踏踩地上浮土动荡。
骑下之马长嘶,似在缓解无声的压力,李扬安抚之,同时也压下心中的躁动,身上感而起凉,随重重的呼了一口气,将那股发麻之感甩出了身子,左右扫看诸军,见兵器晃眼,旌旗随烈风而摆,各营官兵皆是从容不迫,呈现蓄势待发之状态。心中大慰,有此不败之旅何愁敌贼不灭!
对方之敌由急而缓,慢慢停于对面数百步之遥。
阵分二列,立数旗于阵前,上书孙波如节度使,多弥讨击使,小论等。旗下数将,隐隐看不得其容。又驰出一骑至李扬一箭之地前喊话道:“我国副相皆中书令狞猎于洮水,前方是哪位军使阻路,请速速让开,以便小论坐下之马相饮黄河之水。”
“禀司马,此吐蕃小论便是二十五年兵取小勃律的论结桑东则布。”一侧之人小声解说,“那大相便是乞力徐。”
李扬听后怒极,论结桑东则布此人不遵圣命,结果使会盟毁于一旦的小人,便左右看了众将,沉声道:“谁与之话!”
镇西军使拱手道:“末将前去搭话。”
李扬点头又道:“他人为狗,切记之!”
“得令!”镇西军使纵马前行,以鞭而指喝与那人道:“你之乱吠,我大唐军兵岂能知晓其意。什么不论之说,我等听不明白!呸!”
“呀!”那人气苦,扯矛便刺。
早有准备的镇西军使冷笑了几声,以横刀拔开,喝道:“果然司马说的极是,真是狗性!”
那人更怒,矛尖回挑,狠命扎于镇西军使之胸。
镇西军使回马之时,手中早已握有一弹弓,手摸铁丸搭于上面,举起便打。
弹如流星直击那人面门,直打的鲜血崩溅,啊的一声弃手中之兵器,一手捂脸,拔刀便逃。
“即来之岂能安走?”话未说完,手中已换了强弩,板下机括,一支钢箭出匣射击,顷刻之间便没入那人之后心。
那人晃了几晃,一头从马前栽下,手足抽搐来拔箭身。镇西军使打马上前,换刀斜身至下相劈,将一颗头颅砍了下来,以刀扎入挑起,不嫌血污举着对吐蕃一方打了声唿哨,以眼鄙视飞奔而来的数敌,慢腾腾的打马回归本阵。
阵中弓箭手飞奔出来,于阵前列队举弓似射。那几敌无奈只得将无头之尸体拖了回去。
“司马,末将不辱使命!”镇西军使丝毫未被脸上的点点血迹影响,与李扬抱拳交令。
李扬开怀笑起点头:“不错!甚好!将军使的好刀!”不夸其弩与弹弓,只夸好刀,便是好让军中掌书记相记其功。
掌书记心领神会,于功劳簿上添道,镇西军使刀斩头敌。
“呜——呜——”对方之将已是气极,发令前行。
“来人,击鼓!”李扬也不甘未弱,才鼓回之。
“冲锋!”大抵是气昏了头,论结桑东则布竟是整军冲锋。
李扬随中军退后,皱眉暗道,这吐蕃小相倒也能看出我军之弱,本是一伙六驮之马,如今被抽五千却尽数为越骑之兵,其余军校如此下来便大多为兵卒,如是让他近身博杀,恐怕早晚一败。于是令道:“立巨盾!放箭!”
身材魁梧的陇右大汉,将一面面巨形包铁木盾立于阵前,以粗木顶住。弓手前行,插箭壶于地,弯弓朝天待射。
“放!”官长目标敌之步数,见已近范围,逐发命令。
漫天箭支顷刻之间飞射了出来,遮天蔽日一般在天上划了一个弧度然后朝着那熙熙而涌动的人马狠狠的扎了下去。
随着箭入肉体的扑扑声以钉在盔甲上的当当声起,一声声惨呼之声也顿时响起,敌阵之间起了朵朵红艳艳的血花。
“射!”听闻那声要命的令又下,眼睁睁见身旁之人被那箭支射中坠马,落于千军万马的蹄下成了肉泥,本就惶惶的心中更是害怕,于心中求了诸天神佛保佑就只能死死的伏于马背之上,狂命的朝唐军奔去。只要冲了进去,那可怕的嗖嗖之声便会不再响起。
见连射了五波箭,李扬令将已是身疲力乏的弓箭手退了下去,以鼓角又令刀盾兵以弩射击。
弩箭更是可怕,只射马不射人,一排黑动射下,前马相卧,马上骑士被狠狠的摔于地上,不是身死就是骨折,后马狂奔相踏,惨声连连已无活口。
一匣之弩箭射尽,再看敌已近阵前。
“迎敌!稳住!”将校大声喝着,一队枪兵立于盾后之后,将一标标长枪自巨盾缝中朝前刺出。
“通!”一声声巨响大作,飞驰之马撞了上来,骑士或立死,或飞进被早已相候的刀盾刀砍死,或被串于长枪之上。
唐军大盾破,立扛的军力立刻被撞飞,如此力道百死一生。
“顶住!”一盾破,后备之军立刻举盾相挡,如是慢了半分,被骑兵突入,只有被砍杀的结果。
“再加二团枪兵”李扬见敌势虽是堪堪顶住,但长枪仍少,不时有漏了进来的敌骑突进,便是引起一乱,往往杀一骑,刀盾兵要陪上二三之人。
又二团六百枪兵补位上前,奋力随令刺,又随令收,面前吐蕃之敌一个个哀号着落马。
“呜——呜——”敌阵大角吹起,吐蕃敌如潮般退去。
李扬怔然,不明白为何就这般收兵了,自己占了便宜不假,如是再坚持几刻,敌军将突入,到时只怕得出陌刀大阵来迎敌了。想归这样想,但敌退走是好事,又下令以二营之军去追击,但敌分明不乱,以弓箭阻之,本就敌势与已相差不多,谁都奈何不了对方,无奈之下只乖眼睁睁见其退回,便下令派出黑衣收尸营后,收兵回营了。
敌退二里,扎下了营盘,又一骑驰来,大声道:“我家小论言,今日两军疲惫不易久战,罢兵一日,明日再战。”
李扬听罢,与众将校说道:“看来这论结桑东则布必不是个凶狠之徒,也是惜兵之人。好此也好,我等固守于此,不出几日,补济难支,他定会退去。”
“司马说的极是,明日,我等倒要多斩几个狗头。”诸将笑起。
又唤掌书记过来,李扬看过战损,倒也不大,死百人,伤六百众,大多为轻伤,断肢之军极少。又看斩获也极为满意,斩首六百余,据估计伤敌也不下此数。随手合上道:“此阵小胜,得诸君不可自满,明日一战,如估计不差的话,将会惨烈。”
“司马说的极是。但不管如何,我等接着便是了。如司马言,敌不过是狗而已,只需我等刀利,一刀下去还不是让他狗头落地。”天成军使拱手道,说话却带匪气。李?
小说推荐
- 大唐李淳风传奇
- 《大唐李淳风传奇》作者:小号鲨鱼卷一、傀儡术1、夜杀不论后世史官如何粉饰,这绝非唐王朝最好的时代。广袤东土尚未从数十年战乱争斗中恢复元气,所有被后人称颂为清明盛世的迹象也还不曾表露。这一年冬天寒冷程度异乎寻常,北至辽东、南至江淮,各地官员报告灾情的奏章如同此刻正在飞扬的雪片一般,向王朝的指挥中枢蜂拥
- 最新章:第48章
- 卜案:大唐李淳风传奇
- 作者:小号鲨鱼【由文】序 长安城中的不靠谱青年若有闲暇,不妨来说一个故事。不涉及庙堂朝臣的惊心倾轧,也不描摹江湖帮派的殊死搏斗;抛开那些足以把讲述引入歧途的繁文缛节,以及沉重到令人窒息的血腥气味,说一些即将消湮在发黄卷帙中的旧事,和一名从容行走于浮世华光中的男子。于是请出李淳风这个角色。对此人兴趣起
- 最新章:第71章
- 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新定义李白
- 作者:檀作文自序我太老师林庚先生曾用“布衣感”来概括李白的精神。所谓“布衣感,是指以百姓身份平交王侯“布衣感”和“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三者共同构成林先生对盛唐文学的理解。林先生是在《诗人李白》一书里正式提出“李白的布衣感”这一命题的。该书1954年11月首次出版。据我猜测,林先生在那个年代拈出“李白
- 最新章:第17章
- 李唐传奇
- 《李唐传奇》作者:高月第一部 少年李月 卷一 终南少年初长成引子贞观七年中秋夜,长安城,司天台观星楼上,司天监李淳风呆呆的望着星空,为刚才的异象所震惊,就在刚才,象征皇室的紫薇星座里有一颗小星突然迸出奇异的光华,然后划过整个星空,直入月怀,最后消失不见。踌躇了良久的李淳风终于叹口气“罢了,天道不可泄
- 最新章:第258章
- 大唐天子(殷扬)
- 作者:殷扬 武周年间,内忧外患,内有夺嫡之争,外有后突厥、吐蕃、阿拉伯帝国为患…杨辰来到这个武氏横行,李氏势危的多事之秋,成了少年李隆基,他该如何登上帝位?如何开创“开元盛世?第一章李隆基第一章李隆基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四月,神都洛阳。东宫为一片悲伤气氛笼罩。一群太监、宫女、杂役,脸含悲伤,在一个老
- 最新章:第344章
- 大唐李泰
- 《大唐李泰》作者:嚼墨大唐李泰第一第十章 解脱魔障宏义宫门楣上的大红色风灯在午夜寒风的吹动下左右摇曳着,散发出来的微光映照在呆若木鸡般的李泰身上。所有章节尽在 xs早有下人看见李泰的伫立在风口中沉思不语,大家都知道这位的小王爷自幼多病,加上李世民刚刚神志不清的被人背回府内,紧张的气氛让不知所以的下人
- 最新章:第259章
- 大唐李承训
- 作者:空负一笑简介看不惯李二的虚伪,看不惯李二的无知,看不惯天可汉下面的可悲!拒绝和亲,拒绝遣唐使,这里没有文化和技艺。只有毒品,佛经,尔等要不要?刀马所至,皆大唐!这是一个铁血的大唐,男儿热血沸腾的大唐!第1章 吓死宝宝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乃大势所趋也。秦始皇雄才伟略,歼灭六国逐并于
- 最新章:第347章
- (大唐双龙传同人)[大唐双龙传]东都之狼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 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大唐双龙传]东都之狼》作者:缘流夜文案写这文的目的只因对天策深深的爱—剑网三安史之乱将开,天策穿越大唐双龙传,大展东都之狼威名。你的后代不让天策好过,我代表天策不让你好过。东都之狼,你的獠牙安在!CP:石之轩×唐
- 最新章:第121章
- 大唐皇帝李治
- 《大唐皇帝李治》作者:小妖的菜刀作品相关李治其人李治(628-683,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为嫡三子,後因其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於贞观十七年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即位(649年,时年22岁。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
- 最新章:第64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