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灵2·万事皆波澜》第32章


清初曾有一位大儒傅山傅青主感慨道:「以右军之笔,书谪仙之诗,宁不为至纯乎?独恨不能人间相见矣。」今天青莲、天台白云二笔交汇,同气相鸣,仿佛书圣、诗仙跨越漫长时空携手一处,惺惺相惜,已然差似傅青主「至纯」的境界。
就连辩才的墨色怨灵,也为这种氛围所感染,静立在空中不动。
罗中夏耐不住性子,张嘴要说些什么,却又被韦势然的手势阻住:「罗小友,先且慢叙旧,待看此事收拾清楚再说不迟。」
天台白云位列管城七侯,灵性自然与寻常大不相同。它仿佛听到韦势然的话,白鹅昂颈回首,又幻成一枝白笔,蘸云为墨,青天作纸,不出片刻半空中就留出片片云迹,蔚然成观,赫然一篇《兰亭集序》正在逐字而成。
众人看着那笔灵上下翻飞,无论笔力劲道还是字里行间所牵的那一段风韵,无一不是形神兼备,仿佛右军再世,持笔挥毫一般。
云字缭绕,逐渐把辩才和尚的墨身围住。每书完一字,墨身的墨色就淡去几分,眉间戾气也消减了几缕。等到天台白云笔书至最后一句「亦将有感于斯文」时,最后一个「文」字写得力若千钧,摧石断金,似是一鼓作气而至巅峰。
辩才和尚的身形已是渐不可见,受了这一个「文」字,残余的凶戾之气全消,唇边却露出一丝解脱后的微笑,如高僧圆寂时的从容坦然。
「阿弥陀佛。」
一声佛号在空中响起,辩才和尚最后的魂魄四散而去,千年的怨魂,终于消散无踪。
退笔冢——准确地说,现在已经是退笔冢遗迹了——前恢复了平静,颜政、十九两个人伏在地上,尚未恢复精神;诸葛一辉蹲在十九身旁,惊愕地望着天台白云,他号称笔灵百科全书,却也是第一次亲眼目睹这一枝笔灵的风采。
熔羽飞身来到然然身旁,二柱子连忙起身,对他说:「熔羽哥,我……」熔羽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径直向然然问道:「喂,你听到什么没有?」
然然一直蜷缩在地上,猛然听到哥哥这样问,缓缓抬起头迟疑道:「没有……现在我什么都听不到了,好静……」熔羽白眉一挑,电影中如果背景音乐忽然消失,那么只有两种可能:叙事节奏的放缓,或者危机临近前的刻意压抑。现在究竟会是哪一种呢?
他依稀想起来了韦势然这个名字的来历。据说当时现任族长韦定邦的儿子韦情刚因为与诸葛家勾结,与族中长老大战一场,韦家死伤惨重,就连韦定邦都身负重残至今。韦势然在其中推波助澜,因此被革除了族籍。这场大乱族里一直讳莫如深,他也只是模模糊糊了解一些。算起来,韦势然还是熔羽的爷爷辈。
「这个人突然出现在这里,一定是对我族不利……」
这时熔羽看到罗中夏晃晃悠悠走到韦势然身前,转念一想,决定暂时观望,先让那家伙去打头阵吧,看形势发展如何再做定夺。他忽然又想,如果这个韦势然要夺取青莲笔,自己的计划岂不是落空?于是下意识地朝那个方向挪了几步,这样即使发生什么事,也可及时反应。
诸葛一辉远远蹲在十九身旁,也是一样的想法。现在诸葛家处于劣势,不如先去让别人出头。
罗中夏对周围人的心思浑然不觉,他走到韦势然身前,问出了萦绕心中许久的疑问:「你从头到尾都是在骗我,对不对?」
韦势然笑道:「同一件事,从不同角度来看,是不同的。」
罗中夏没理睬这个废话回答,继续追问道,声音逐渐高昂起来:「这个不能退笔的退笔冢,也是你让小榕来骗我来的,对吧?」自从他无意中被青莲上身以后,事故连番不断,种种危险麻烦,全是肇因此人而起。
「不错。」韦势然回答得很干脆,「我叫你来退笔冢,其实另有用意。」
罗中夏面色因为气愤而涨红,忍不住攥紧了拳头:「什么用意?」
韦势然悠然弹了弹指头,像是当日在长椿旧货店后的小院里一样:「你们要知道,管城七侯都是笔冢主人的爱物,所以他为了寻找收藏之地,也颇费心思。这一个退笔冢,实际上乃是笔冢主人盛放天台白云的笔盒。」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不知他忽然提起这个干嘛。
「笔冢吏大多以为笔灵必然与炼者的籍属有所关联,其实大谬不然。」说到这里,韦势然瞥了熔羽一眼,后者有些面赤。
「天台白云是王右军性灵所至,何等尊贵,岂能放到尽人皆知的地方?隋末唐初之时,笔冢主人终于选定了秦望岭作为天台白云笔的寄放之所。这里有王献之的墨池、智永的退笔冢,他们两个与王羲之都有血缘之亲,作为藏笔之地再合适不过——不过盒子虽有,尚缺一把大锁。」
「于是辩才也是个关键?」熔羽似乎想到了什么。
「不错。」韦势然道,「据我猜测,那个御史萧翼,恐怕就是笔冢主人化身而成的。他故意骗走了辩才收藏的《兰亭集序》真迹,让老辩才怨愤而死,然后再把这和尚催化成无比强大的怨灵,一腔沉怨牢牢镇住云门寺方圆数十里,顺理成章地成了笔盒上挂着的一把大锁。」说完他双手一合,像是锁住一个并不存在的盒子。
众人都沉默不语,原来他们以为那只是唐初一段文化上的佚事,想不到还有这层深意。罗中夏意识到了什么,神色有些惶然。
韦势然伸出两个指头:「因此,若要开启笔盒,让天台白云复出,必须要有两个条件。」
「释放辩才的怨灵?」熔羽和颜政脱口而出。
韦势然赞许地点了点头:「不错,只有辩才的怨灵彻底释放出来,才能解开加在笔灵上的桎梏。不过,这才是笔冢主人此局真正的可怕之处……笔灵大多狂放不羁,如果只是简单地毁弃退笔冢,固然可以解开辩才的封锁,但天台白云也会在解脱的一瞬间溜走。毁弃退笔冢的人非但不能得到笔灵,反而会遭到辩才怨灵的反噬。这并非没有先例。」
众人想到刚才的凶险场面,无不后怕,心想不知那位不幸的先例究竟是谁。
这一次熔羽比别人反应都快:「所以只有在释放的瞬间克制天台白云,不让它遁走,才能借此化掉辩才怨气?」
「不错,只有在解放天台白云的同时能留住它,才能让天台白云用《兰亭集序》化去辩才怨灵,再从容收笔。一环扣一环,一步都不能错。而能满足这个条件的……」
韦势然停顿了一下,把视线投向半空,白鹅依旧围着青莲团团转转,不离退笔冢上空,「管城七侯之间有着奇妙的共鸣。若要控制一枝管城笔侯,必须要用另外一枝管城笔侯来应和,这也是笔冢主人最根本的用意——非是七侯之一,就没资格来取七侯之笔——如今的世上,六侯都渺茫无踪,只有青莲笔已经现世……」
罗中夏脸色唰地一片苍白:「即是说,你们骗我来退笔冢,目的根本就是为了让青莲与天台白云彼此应和相制,你好收笔?」
「然,天下唯有青莲笔才能破开这个局。」
韦势然指了指半空,用行动回答了罗中夏的疑问。一只斑驳的紫檀笔筒嗖地一声从他袖中飞出,悄然靠近仍与青莲纠葛的白鹅。这个笔筒是用一截枯树根茎制成,镂节错空,苍虬根须交织在一起,拼凑出许多无数个「之」字纹路,可称得上是件集浑然天成与独具匠心的名器。
相传王羲之一生最得意的作品就是《兰亭集序》,而《兰亭集序》中最得意的,是那二十一个体态迥异、各具风骨的「之」字。王羲之当时兴致极高,天才发挥得淋漓尽致,等到后来他再想重现,已是力不能及。
所以要收天台白云笔,用这一个紫藤之字笔筒,实在恰当不过。韦势然显然是早有准备。
「原本我计划是把罗小友诱到退笔冢前,然后自己动手。不过既然有诸葛家的几位主动配合,我也就乐得旁观了。那位带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