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变乱,经常派兵拘捕。宣宗多次下令制止这样做。他一再强调,饥民流亡是迫于无奈,如果再到处驱赶,使之流离失所,则是“不仁之极”。有时,一些流民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并逐步有了家业,而这些地方的官府却常常驱逐他们返回原籍。对此,宣宗进行申戒。他认为,不管何处的土地都是国土,只要百姓能得以安生就行。正是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使得宣德年间的百姓比较安定。
宣德九年十二月,朱瞻基突然一病不起。宣德十年正月,这位常被后世称道的守成明君病逝于北京乾德宫,时年38岁。六月,朱瞻基被葬于景陵,谥为“孝章皇帝”,庙号“宣宗”,史书又称宣德帝。
第三百四十二章 英宗朱祁镇
一、宠信宦官土木惊变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宣宗皇帝朱瞻基去世了,大臣们一面料理着他的后事,一面期待着新君临位。几天后,9岁的太子登基,他就是大明朝又一位新皇帝——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虽然做了皇帝,但仍是一个顽童。宣宗也知道,9岁的儿子即便登上皇位,也没有能力行使皇权、管理国家,因而他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道遗诏,命令大臣,凡是国家的一切大事,都必须请示他的母亲太后张氏。根据遗诏,有人请太皇太后垂帘听政,遭到了她的拒绝。但实际上,凡是朝廷大事,都要先告知张氏,再送往内阁议决实行。由于张氏的把持,再加上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一班仁、宣时期富有经验的老臣主持着政务,正统初期,基本上继承了仁宣时期的各项政策,保持了社会的稳定,朝政在以往的轨道上正常运行。
然而,在这平静的表面之下,宦官王振却在悄悄地窃取权力,干预朝政,并终于酿成大祸,导致英宗为北方的瓦剌所俘。
王振是山西蔚州(今山西蔚县)人。他非常善于逢迎,因而深得朱祁镇的欢心,两人几乎形影不离。朱祁镇登上了皇位,便把王振提拔为司礼监太监。司礼监是明朝宫廷中24个宦官衙门中最重要的一个。它掌管皇城里的一切礼仪、刑事和各种杂役,更为重要的是替皇帝管理奏章,代皇帝批答大小臣子上奏的一切公文。皇帝口述的命令也由司礼监的秉笔太监用朱笔记录,再交内阁撰成诏谕颁发。野心勃勃的王振掌握了这样重要的部门,便处心积虑地加以利用,以图达到自己的目的。
明朝从朱元璋开国一直到宣宗,对宦官的管束都十分严厉,这一点王振十分清楚。因此,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一面讨好英宗,一面故作姿态,骗取阁臣的好感。王振每次到内阁传旨,都装出毕恭毕敬的样子。但暗地里却拼命拉帮结派。朱祁镇当皇帝不久,太皇太后命王振偕文武大臣在朝阳门外阅兵。隆庆右卫指挥佥事纪广与王振交往甚密,王振竟欺骗所有大臣,谎报纪广为骑射第一,并越级提拔他为都督佥事。
随着权势的增大,渐渐地,王振便有些放肆了。太皇太后常派他到内阁问事。有几次杨士奇尚未决断,王振便自作主张,杨士奇甚为恼怒,一连3日不上朝。太皇太后张氏知道后,立即召人到便殿,指着5个大臣对英宗说:“他们都是历经几朝的重臣、忠臣,所有的政策法令都必须与他们商议,如非五人赞成,便不可实行。”她又命人传来了王振,历数了他的种种不规行为,下令赐死。话还没落音,几个女官的刀已经搁在了王振的脖子上。王振立刻面如土灰,浑身发颤。英宗也没见过这样的阵势,他又惊又怕又怜,赶忙跪下为王振求情。5位大臣虽然对王振的所作所为不满,但知道王振得宠于幼帝,为了取悦于皇帝、为了自己的后路,也都跪了下去。太后经众人求情才缓和了脸色,沉痛地说,皇帝年少,决不可用这样的人祸国,今天看在你们的面上先饶了他。从此,每隔几天,张太后都要派人到内阁查问王振有没有不通过内阁而自作主张的行为,一旦发现,即加痛责。
英宗并不把张太后的话放在心上,对王振更加宠信。朝内外的一些人见此情景,或畏服于王振,或趋炎附势,投靠他的门下,使得王振权势日重。
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太皇太后张氏病故。宣宗皇后、英宗之母孙氏无从管教,而在这之前,杨荣也已去世,杨士奇则因为受儿子杀人连累,早已不理朝事。“三杨”中只剩下一个杨溥,但已年老势孤。王振再也没有什么可顾忌的了。
明初,朱元璋见历代都有宦官利用亲近皇帝的有利地位,干预朝政,酿成祸乱的晋例,便对宦官立了许多规矩,诸如不许读书识字,不许兼外臣,不许超过四品等等,并在宫门挂了一块铁匾,上写“内臣(即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王振每当看见这块铁牌,总觉得后背冷嗖嗖的。张太后一死,王振便立即打着英宗的旗号摘去了这块牌子,破了明朝的戒律,去了他的一块心病。
张太后死后英宗也更加无拘无束了。他在王振的怂恿下只管游玩享乐,哪里还管什么铁牌、什么祖宗训戒,朝事全交给了王振。一旦大权独揽,王振便明目张胆地广植私党,打击异己。他的两个侄子,一个升为锦衣卫指挥同知,一个升为锦衣卫指挥佥事。凡是触犯他、不尊奉他的,就横加迫害。御史李铎碰到王振不跪,被贬谪铁岭。驸马都尉石璟仅仅因为骂了自己家里的阉人,王振便恨他伤害自己的同类,把他逮入狱中。在王振的淫威之下,公侯勋戚常呼王振为翁父,畏惧灾祸的也都争相攀附于他。有的甚至将胡须剃去,拜王振为父,并发誓要学王振终身不蓄胡须。而王振这时不过30多岁。
王振的专横、擅权,英宗不仅视而不见,反而认为王振忠心耿耿,是难得的人才,于是对他宠眷益深。正统十一年英宗赏给王振白金、珍宝等物品,作为对他的奖励,并特赐敕一道,称王振“性资忠孝,度量弘深”,“夙夜在侧,寝食弗违,保护赞辅,克尽乃心,正言忠告,裨益实至”,为王振唱了一曲赞歌。
英宗的昏庸终于酿成了一场大祸。
就在王振弄权的同时,北方蒙古瓦剌部逐渐强盛起来,正统四年首领脱欢死去,其子也先嗣位,执掌了瓦剌的实权,开始扩张势力。他先是向西北方向发展,到正统九年设置了甘肃行省。第二年又率兵攻打明朝所封的忠顺王倒瓦塔失里,并逐步控制了西域要道哈密。与此同时,他又向东发展,攻击兀良哈三卫。面对这一系列的扩张、侵扰,英宗和王振不但不谴责、反击,就是遇到求救也从不派兵。渐渐地也先的势力向东扩展到了辽东地区,向西伸展到今天的新疆、青海等地,从而构成了对明王朝的威胁。对此,明朝有识之士纷纷向英宗上疏,提醒他警惕瓦剌的崛起。正统八年,侍讲学士刘球针对当时的弊政提出了10件应该改革的事,其中第一件就是防范瓦刺。然而,王振看后,认为这是对他的谴责,竟将刘球逮捕,并私自派锦衣卫指挥马顺将其杀害在狱中。从正统四年以后,瓦剌每年都向明朝进贡。也许这也是英宗放松警惕的一个原因。瓦刺每年来进贡的贡使一般都在2000人左右,但常常虚报人数,冒领赏赐。王振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加以庇护。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也先再次向明朝进贡马匹,像往常一样实派贡使2000却谎称3000。不知为什么,王振突然心血来潮,一面让礼部按实有贡使人数给予赏赐,一面自作主张将马价减去了五分之四。贡使回到瓦剌,也先勃然大怒,以明朝曾答应将公主嫁给他的儿子又失信为借口,于这年七月起兵,分四路向内地进攻。
由于多年战备荒废,塞外明军不堪一击,城堡很快一一陷落,只剩下一座大同城,孤零零地被也先围了个水泄不通。前线战败、告急的报告频频传到北京,有时一天多达数十次。英宗顿时慌了手脚,他先是匆忙派驸马都尉井源等4将率兵万人前去迎敌。但很快全军覆灭。英宗不得不又找来王振和群臣商量对策。
贪鄙的王振为了讨功邀宠,极力劝说英宗亲率兵马抗击也先。英宗仍像过去一样,只要王振说了话,他就谁的话也不再听信了。他当即传下命令,让太监金英辅佐成王朱祁钰留守京城,兵部侍郎于谦留京代理部务。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及内阁学士曹鼐、张益等文武官员扈驾随征。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英宗和王振却视若儿戏,仅通过两三天的筹备,就于七月十六日仓促率领50万大军,踏上了艰难?
小说推荐
- 中国皇后全传
- 《中国皇后全传》作者:李一新【完结】出 版 社: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101ISBN:9787509007860所属分类:图书 传记 女性人物简介《中国皇后全传》皇帝身边的女人,安享着荣华富贵,接受众人的膜拜,又可以光宗耀祖,护佑自己的家族,因此是古代女性羡慕的对象。可是,后宫这个地方,
- 最新章:第212章
- 中国历史上最变态的帝王们:皇帝也疯狂
- 第1节“亡秦者胡”谶语的应验(1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为了纪念自己的不世功业,秦始皇自称皇帝,由于他是秦朝的第一个皇帝,所以便是“始皇帝,以后的子子孙孙,要接着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让秦朝的帝业能够千秋万代的延续下去。但是,秦始皇没有想到,
- 最新章:第77章
- 中国黑道皇帝
- 《中国黑道皇帝》作者:蔡洪博正文第一章2000年,这个千年一遇的年代,人们都处在一片快乐和喜悦声中,但是,在吉林省松原市某县的一所小学,里一个人,他并不快乐,他就是洪博!洪博此人,非常的够义气!不爱惹事.再校里人缘很好!有一次他和一个高年级同学闹别扭.对方扬言要废了他.没想到.对方的一句玩笑话.在当
- 最新章:第159章
- 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
- 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 作者:张宏杰自序 对于“写历史”的人来说“皇帝”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题目。为什么?因为“皇帝”是传统中国的“根本。与现在我们提倡的“以人为本”不同,过去,中国是“以皇帝为本”的。在传统中国,皇帝不是为国家而存在,相反,国家是为皇帝而存在。整个国家,就是给皇帝提供服务的庄园;全体臣民,
- 最新章:第50章
- 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全纪录
- 《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全纪录》作者:华浊水第1节:殷纣王独宠妲己之谜纣王,又称帝纣,子姓,帝乙少子。纣才思敏捷,武力超凡。但纣好酒淫乐,信宠妲己,重刑无辜,偏用奸臣,百姓离心。在牧野败于周武王,自焚而亡。殷商亡。妲己是有苏氏的女儿、殷纣王的妃子,嬖幸于纣王。她墨云秀发,杏脸桃腮,眉如春山浅黛,眼若
- 最新章:第140章
- 机械帝国(星际乞丐外传) 全集
- 小说排行榜/top.aspx《机械帝国(星际乞丐外传 作者:鱼中飘雪【内容简介】宇宙之神见到一位人类圣人,要满足圣人一个愿望:圣人“您能让宇宙和平,各个异族与人类之间都能和睦相处嘛”宇宙之神无奈的摇摇头“这个有点困难,你换一个行嘛?换一个我一定答应你”圣人想了一下,非常慎重的拿出了《机械帝国》主角小
- 最新章:第188章
- 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 作品: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高芾 内容简介 正文 政事本纪 紫禁城里小吃摊“皇上到圆明园喽”窗外这么一喊,二秃子爬起来就收拾家什,出门直奔西苑。不单是他这个卖烤白薯的,整个海淀镇,卖煎饼果子的,卖糖葫芦的,卖切糕的,卖羊头肉的…全都奔西苑而去。干吗?出皇差?皇上有御膳房,不吃烤白薯。二秃子
- 最新章:-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第15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八:汉武的帝国
-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作者:易中天内容推荐《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礼遇知识分子,用法律震慑豪强,厌恶贵族,偏爱草根 他定下的官吏制度沿用上千年,皇权达到巅峰 他的军队攻无不克,匈奴人丢盔弃甲逃亡大漠 他的政府制霸西域诸国,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他最开放,也极霸道 他说,犯我
- 最新章:第24章
- 中国笑林大全
- (古代卷)前言幽默类巧言类荒诞类滑稽类机敏类诙谐类世情类嘲讽类夸张类影射类短小精悍特别合适在手机上看中国笑林前言“笑话,故名思义,就是能引人发笑的故事或谈话。在我国,笑话出现得很早。先秦的经书、子书、史书,例如《孟子《韩非子《庄子《吕氏春秋《战国策《晏子春秋》等典籍中,都有不少笑话保存下来。早期的笑
- 最新章:第9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