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历史挺靠谱 作者:袁腾飞》第157章


牡胤剑谑亲蚨椒⒄梗椭泄┒┝艘幌盗胁黄降忍踉肌惰ㄧ跆踉肌贰ⅰ侗本┨踉肌贰ⅰ兑晾缣踉肌返龋季葜泄男陆⑽鞑兀指⒐范宰病A焦某鸶罅耍阆胝夹陆⒐蚕耄阆胝嘉鞑赜⒐耄绕淠闳局肝鞑赜⒐辉市恚飧《戎桓粢蛔剑俏液笤海⒍砻芗せ?br />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被拍下去,法国又变成了欧洲的老大。当时就这么几个大国,这个下去,那个冒上来;那个下去,这个冒上来,俄国一下去法国又上来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一心想恢复他大爷拿破仑的光荣,又没他大爷那两下子,整天谋求对外扩张,对英国构成威胁。但没等英国动手,德国不爽就跳了出来,把法兰西第二帝国给消灭了。德国统一,改变了欧洲的格局,大陆上法俄德奥四大国势力均衡。
英国人很乐于看到这一切,德国太可爱了,替我收拾了法国。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也是,维多利亚女王号称欧洲的老祖母,她的公主嫁到各国宫廷,各国国王都是她的外孙子。本来英德是很有可能当好亲戚、好朋友、好邻居的,结果德国很不识相,在关键问题上得罪了英国,一开始得罪舅舅,后来得罪表哥。维多利亚女王去世后,即位的爱德华七世是威廉二世的舅舅,威廉二世在宫里一提到他舅舅,就骂这个老不死的家伙。爱德华七世一死,即位的乔治五世是他表哥。英德两国矛盾激化后,英国就调整了外交政策,法国、俄罗斯只不过想跟我要点钱,德国想要我的命,要舅舅的命,所以他舅就要调整外交政策。
第3节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萨拉热窝是个火药桶
爱德华七世为拉拢法国,准备访问巴黎,临出发前首相跟国王讲,你要做好受到法国人民不友好对待的心理准备。国王在法国一登陆,法国人高奏《马赛曲》,打倒暴君。国王的马车一过,鸡蛋西红柿就招呼,回旅馆能炒一锅菜。但英国国王只要一听到《马赛曲》奏响,就从马车上跳下来立正,穿军装的时候敬军礼,穿便装的时候手放在胸前,向《马赛曲》致敬。10天后离开巴黎的时候,法国老百姓到街上自发欢送,高呼“英法友谊万岁”,“国王陛下万岁”。巴黎的报纸惊呼,这是自1848年“七月王朝”被推翻之后,巴黎街头第一次喊起“国王陛下万岁”。英法就签订协约了。法国跟英王讲,你看尼古拉二世也是你外甥,你何必跟外甥过不去呢?于是,英俄也协约了。这样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形成,就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到1918年11月,一共四年零三个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奥匈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和大公妃索菲娅在萨拉热窝市遇刺。看过电影《茜茜公主》吗?茜茜的老公弗兰茨皇帝在那个时候是84岁高龄了,茜茜公主就是伊丽莎白皇后,今天到奥地利、匈牙利、捷克这些国家,满街都是他们俩的画像。但是皇帝的画像都是皇帝老年时代,白胡子络腮,而伊丽莎白皇后的画像全是她青年时代的,所以你说这是两口子,怎么都不相信,总像是祖孙俩的感觉。伊丽莎白皇后1898年在瑞士遭到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刺杀身亡。那个无政府主义者也不一定非要杀她,而是随便杀一个皇族就行,皇后正好轻装出行旅游,又不带随从。
他们俩的独生子也就是王储鲁道夫,因为失恋自杀了。这外国王储真有意思,当了皇上你想恋谁不行,非要自杀?鲁道夫王储一死,斐迪南大公有了机会。他是弗兰茨皇帝的侄子,本来不怎么招老皇帝喜欢,但是哈布斯堡王朝没有其他男性继承人了,只好把他立为王储。这哥们儿又跟老皇上顶着干,非要娶一位宫女,这在欧洲皇室是绝对不允许的。欧洲皇室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跟平民通婚,英国人总说戴安娜是平民王妃,其实她家祖上是伯爵,也是贵族,怎么是平民?你祖上是售票员试试,绝不可能!皇帝不同意,大公执意要这么干,最后皇帝没办法就妥协了。你可以娶她,但是她在维也纳得不到任何礼遇,比如说她一进来没有人起立,没人管她叫殿下。可是大公夫妻俩感情很好,结婚那么多年,孩子也挺大的了,他感觉很对不起自己的妻子,既然在维也纳宫廷得不到礼遇,那我带着她到外地去显摆显摆吧。这一显摆,俩人全死在那儿了——遭到了塞尔维亚激进民族主义者的暗杀。大公一被暗杀,老皇上就急了,一生见过太多亲人的非正常死亡,媳妇被暗杀了,儿子自杀了,侄子又被暗杀了。皇上那年84岁了,都已经老糊涂了,所以德国就趁机挑唆他宣战,老皇上一晕头就向塞尔维亚宣战了!
奥匈一向塞尔维亚宣战,俄罗斯不干了,塞尔维亚和俄罗斯都是斯拉夫民族,都是“诺夫”、“斯基”,你对他宣战就是对我宣战,你敢打我斯拉夫哥们儿就等于打我,俄国就向奥匈宣战。德国说我跟奥匈同族,你打我日耳曼兄弟就是打我,于是德国就向俄国宣战。法国说我跟俄国是盟友,你打他就是打我,法国向德奥宣战——这时候已经四大国参战了。英国本想再观望一下,没想到德国竟然进攻中立国比利时,比利时国王是英国国王的舅舅,当时也是德国皇帝的舅舅。所以英国说你真不像话,你敢打咱舅舅,我抽你去。萨拉热窝街头三声枪响,英、俄、德、奥、法五大强国就干上了。这还差一个“意”呢,威廉二世皇帝拍电报给意大利国王爱曼努埃尔,你该履行同盟义务了,该宣战了。国王回一封电报,我们很想履行同盟义务,可我们国家穷,外号叫穷光蛋帝国主义,你们也知道,我们需要点物资,你借给我们。皇上一看这电报,就给扔地上了。你要300万支步枪,1万门大炮,5000个火车头,我要把这些东西给你,我们德国人得拿棒子打仗去。你不来拉倒,不要你了,结果意大利就观望了两年。
两年后,协约国招呼意大利,哥们儿跟我干,因为意大利想要的领土都是奥匈帝国的,所以你哪能跟同盟国,你得跟我们干,我们给你领土。果然意大利乐呵呵地参战了,意大利一参战,协约国后悔得肠子都青了。本来战线就很吃紧,还得抽调部队去增援意大利,连俄国和葡萄牙都各派了一个师。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低到什么程度?一个连的德奥士兵挺着刺刀一冲锋,光意军战俘就抓了9000人。意大利的失败被称为雪崩,几十万大军上前线,一两天就完蛋了。可能意大利人的热情都在足球、歌剧、冰激凌上,战争是他们最不适应的一种活动。所以战后凡尔赛会议瓜分战利品就没意大利什么事了,那是按贡献大小来的,你贡献是负的,还想分战利品,你应该被占领才对。
两大集团比拳脚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间的非正义战争。其中只有塞尔维亚、比利时堪称正义。比利时招谁惹谁了,当舅舅容易吗,外甥打舅舅,90%的领土被德国占领,却坚持到了战争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另外在西亚也爆发了战事。欧洲战场分为三条战线,西线是英法比对德国,东线俄国对德国和奥匈,南线是意大利和塞尔维亚对德奥。
大战分三个阶段,1914年是第一个阶段。德国人是世界上最擅长计划的民族,计划做得特别好,思维特别缜密。早在1900年,大战爆发前14年,总参谋长施里芬伯爵元帅就制订了德国的作战计划,被称为施里芬计划。伯爵设想,战争一爆发,德国无法避免法俄两面夹击,因此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那么首先歼灭谁呢?元帅认为俄国工业落后,铁路匮乏,除了人多,什么都少,所以从宣战到参战需要3~6个月的时间。因此德军集中主力在西线,争取3~6个月内消灭法国,然后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把军队调到东线,在俄国完成战争准备之前击溃俄国,结束战争。
德国的军队一共是8个集团军,81个师,设想在东线投入1个集团军,9个师对俄国进行牵制,在西线投入7个集团军,72个师,进攻法国。这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部队部署在法德边界上,法国的6个集团军70个师也在这里,你72个师他70个师,边界设防都很坚固,就变成僵持了,不能速战速决。所以边界上搁1个集团军9个师,采取守势,牵制法军,而用6个集团军,63个师去进攻中立小国比利时。比利时全国只有4个师,比、法边界又不设防,德国人设想我一宣战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