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一九四二 作者:邓贤》第35章


吊袋就是在枪口上吊一只装满沙子的口袋,如果枪手想要保持三点一线的稳定性,除了要有强大的臂力支撑外,还必须控制枪口晃动,加大瞄准训练的难度。
最难的当然还数瞄香火。夜间在山林野外竖起几根香火来,百米之外看上去就像鬼火一样飘渺不定、若有若无,枪手的眼睛当然要盯死这些香火,他们会将准星“靠”上去扣动扳机。“靠”不是瞄准,而是一种感觉,因为真正的神枪手从来不用瞄准,他们都是凭感觉百发百中。据说东北有个著名响马“草上飞”,他甚至骑在飞奔的马上打香火也从不失手,这就是中国功夫出神入化的境界。
大家听得忘记抽烟,胸膛里咚咚地跳个不停。中国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创造了那么多伟大的奇迹,连土匪响马都有这么生动传奇的故事,他们难道不能做得比土匪更好一些吗?闷墩当即下决心说:“从今天起,我也要练托砖、吊袋和瞄香火。”
父亲立即响应道:“我跟你一起练。”
那几个人互相看看,齐声抗议道:“不行不行。要练大家一起练,不许拿兄弟当外人。”
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练兵方法立刻在营地不胫而走,“三大秘诀”成了训练营的传家宝,人人风雨无阻苦练本领,个个都把手臂练得红肿,眼睛迎风流泪,往地上一站都像半截纹丝不动的黑铁塔。工夫到底不负有心人,几周下来,学员的射击成绩突飞猛进,人人都达到甚至超过九十中的特等射手标准。进步最大的当数原本险遭淘汰的闷墩。他在一次夜间射击考核中竟然创造了一百发九十七中的奇迹,把他从前四十中的成绩提高整整一倍多。
威廉教官得知中国学员的“三大秘诀”,惊讶得合不拢嘴,他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道:“了不起!多么神奇的牛仔——不,简直就跟罗宾汉一样传奇。”
6
转眼间漫长的雨季接近尾声,壅塞天空的雨幕云团终于被风神收进口袋,干热的沙漠季风越过喜马拉雅山脉扑向一望无际的印度恒河平原,于是一年一度的旱季又拉开序幕。
父亲开着一辆崭新的“威利斯”吉普车驶进特种兵训练营地,汽车后座靠着一架崭新的无线电台。时隔两月,熟悉的营地静悄悄的,四周连个人影也看不见,他使劲按按喇叭,还是没有响应。很显然学员都外出训练了,他停稳车径直推开伙夫房门走进去,这才看见老汤姆打着哈欠朝他走过来。
“哈罗,我的孩子,才两个多月,你长高了,也壮实了不少。还没有吃饭吧?”老汤姆在胸前画个十字,夸张地瞪大眼睛说。父亲热情地拥抱了这个自称“中国孩子的父亲”的中年黑人,说实在话,每个学员都没有理由不喜欢老汤姆,因为这个善良、唠叨、有点拙笨和厨艺永远有待提高的黑人军士长更像“中国孩子”的保姆。现在大家已经习惯了他的糨糊汤和砖头面包,所以老汤姆总是自豪地说:“看看吧,我的主啊,我把他们全惯坏了,一个个喂得跟牛犊子一样。”
父亲说:“老汤姆,我饿坏了,行行好,给点吃的吧。”
当老汤姆乐呵呵地把奶油浓汤和罐头食品推到他面前时,父亲装作不满地说:“难道你没有听说,别的训练营地都开始做中国菜了?”
父亲的激将法没起作用,老汤姆一点也不着急,他骄傲地说:“我的意大利奶油浓汤可是原汁原味。别的训练营做什么我不管,但是这里我说了算!”
父亲津津有味地吃起饭来,他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些分不清饭和菜的罐头食品,所以不再惦记湖北热干面和四川麻辣火锅的味道。就在两个多月前,父亲被派到总部无线电中心接受通讯培训,因此他的身份不仅仅是个普通士兵,而且是身负重任的特种兵报务员了。
随着太阳落下山去,远处一阵汽车喇叭乱响,很快几辆吉普车拖着长长的烟尘你追我赶地冲进营地来。汽车已经成为特种兵的坐骑,营地里人人都有一手熟练的驾驶技术。当大家看见营地停了一辆新吉普车,车上还有一架无线电台时,以为来了什么重要人物——营地与世隔绝,难得有人来,除非上级长官来视察——于是大家都变得轻手轻脚起来。但是当他们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伙夫房里走出来时,这伙人立刻变得疯狂起来,他们欢呼着扑上去,抓住父亲手脚把他抬起来往天上扔。分别不过两个多月,感觉倒像隔了几年,他们放肆地打闹着,那股亲热劲活像一群顽皮的孩童。
父亲看见威廉总教官站在一旁微笑地望着他,就赶紧理了理军帽军服,跑步上前敬礼:“士兵邓述义,结束培训归来,向长官报到!”
威廉说:“邓,能让我们见识一下你的新装备吗?”
父亲从车上取下背负式单兵无线电台来。这是美军一九四三年装备部队的最新通讯设备,它的体积只有一只普通行囊大小,却兼具短程通话和远程发报的双重功能,报务员只需背上它就能参加执行各种任务,无需像从前那样车载或者骡马运输。对于以敌后作战为主的特种兵来说,这种小型电台的加盟无异于如虎添翼。威廉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意味深长地对报务兵说:“邓,很高兴你和你的新装备加入队列。在下一次战斗中,我们一定会让日本人尝到苦头。”
天黑下来,却没有看见闷墩人影,老庾告诉他,刚才回来路上坏了一台车,闷墩正在独自修车。父亲立即去伙房包了一份晚餐,打了一饭盒汤,然后开着吉普车朝着戈壁滩驶去。远远看见前面有亮光,一个人正趴在车头下面忙碌,父亲快乐地大叫一声,果然正是闷墩。两人顾不得身上的油污拥抱在一起。闷墩很激动,言语却不多,他说:“回来啦,学得咋样?”
父亲从车上取下晚餐来递给他说:“你快吃吧,我来替你修车,咱们慢慢说话。”
闷墩连忙说:“你别弄脏了,马上就好。化油器出了点毛病,油路不大畅通。
父亲羡慕地说:“你三年学徒工真没有白学,都派上用场了。”
闷墩打量父亲的新吉普车说:“你开回来的吗?真棒!超过训练营所有老爷车。”
父亲道:“这原本专为车载式电台设计的吉普车,有双电瓶和天线座,但是现在电台改进为单兵背负式,这车就归我开了。”
闷墩吃过食物,抹抹嘴说:“小哥子,你在学堂念的书没白学,都派上了大用场,我可比不了你。”
两人说着话,不一会儿化油器修好了,闷墩跳上去试车,老爷车就轰隆隆地开动起来。两人一前一后回到营地,看见胡君正朝他们张望,神情有些焦急不安。待他们跳下车来,胡君赶紧告诉他们,今天夜里肯定有任务,因为他刚才看见老汤姆在准备压缩饼干和野餐罐头。父亲问他们:“我离开这两月,你们都进行了什么科目训练?”
胡君回答道:“多是实战项目,比如驾驶汽车、射击对抗、攀岩泅渡、侦察捕俘、格斗爆破和测绘地形等等。”
父亲忧心忡忡地说:“我怕是赶不上你们了。”
闷墩说:“你有通讯联络的重任在身,不会让你去格斗捕俘的。”
半夜里果然响起紧急集合哨,不到一分钟,队员们已经全副武装列好队。教官发出口令,队员们登上吉普车风驰电掣,数十分钟后抵达作战区域。经过侦察,“敌人”指挥部已经加强警戒,而且一股“敌人”正朝他们扑来,试图形成包围之势。威廉命令父亲打开电台,用密码向基地请示。
“嘀嘀嘀”、“嗒嗒嗒”……
一串串神秘的无线电信号通过指尖飞向遥远的星空。此时蹲守在树丛中待命的特战队员个个瞪大眼睛,他们看着父亲灵巧的手指在键盘上跳舞,把瞬息万变的敌情报告给后方基地。上级立即命令炮兵对“甲壳虫”分队实施炮火支援,他们趁着混乱突入敌人阵地,顺利地消灭了对方指挥部。
旭日东升,马达轰鸣,特种兵乘着汽车胜利返回训练营。威廉对夜间的突袭训练十分满意,他进行简短总结之后命令父亲出列,大声宣布道:“你们第一阶段的体能和技能训练很快就要结束,即将转入第二阶段,也就是热带丛林的战术合成训练。‘甲壳虫’分队是一个战斗整体,如果把全队比作一个人的话,邓和他的电台就是这个人的眼睛和心脏。你们记住,无论何时何地,也无论发生什么危险,你们必须首先保护好电台和报务员。失去眼睛,队伍就会迷失方向不知所往,如果被敌人击中心脏的话,你们都知道那将意味着什么。”
接下来总教官宣布一条不成文的军规,据说这条军规仅适用于战场:一旦情况危急,报务员必须抢在成为俘虏之前销毁密码,砸毁电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