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港之败,是由于:(一)水师主力已被调赴湘江上流、湘潭前线;(二)西南风忽然大起,曾国藩的四十艘兵船被吹到太平军射程以内,官兵控制不住。
湘潭之胜,是由于:(一)于四月初一、初二褚汝航的水师与塔齐布的陆师业已连胜二日;(二)初四日北风大起,彭玉麟与杨载福(岳斌)因风纵火,烧毁太平军船只六七百只。于是初五日卯刻(早晨五六点钟),江忠淑(江忠源的弟弟)率领了几十个楚勇乘虚爬上湘潭城墙,开了城门迎进塔齐布所率领的兵(正规军)与勇(湘勇),杀了二百名左右“长发”(太平军老兄弟)与“短发”(太平军新兄弟),俘虏了六十几名.其中有一个“自称五军统领正元帅罗,口音似广东人,问其名坚不吐实,桀骜万状,当即斩决。”
王錱在四月初五这天,追太平军至云湖桥,杀四十二名。第二天,他又设伏于鲁家坝,杀太平军三百余名,生擒二十余名。 事后,曾国藩分别保举塔齐布、周凤山、褚汝航、杨载福、彭玉麟、江忠淑。
塔齐布是满洲正黄旗人,火器营鸟枪护军出身,当过道光的三等侍卫,分发在湖南巡抚的抚标(绿营),官居守备,助守长沙有功,升至参将。曾国藩办团练,把他调到自己身边,算是湘军军官之中的唯一军事专家,也差不多是唯一的满洲人。在王錱挺进湖北之时,塔齐布攻下通城,曾国藩保他升充副将。现在,曾国藩保他加总兵衔。咸丰接到奏折,予以照准,并且免了湖南提督鲍起豹之职,任命塔齐布署理提督。不久实授。
咸丰命令曾国藩乘胜北进,令曾国藩啼笑皆非,一万七千人已打得只剩下四千左右,如何北进得了。但是,武昌在这一年(咸丰四年)六月初二日失守(这是太平军占领武昌的第二次;第一次是在咸丰二年十二月初四日;第三次是在咸丰五年二月十七日)。
《细说清朝》九三、夺回武昌
曾国藩无可奈何,只得鼓起勇气,带领增募的水勇、陆勇,邀约罗泽南从江西带回来的“老湘勇”与胡林翼从贵州带来的“黔勇”,江忠淑所统率的“楚勇”(湖南新宁一带的勇),李孟群带来的一千名广西水劳,陈辉龙带来的四百名广东水勇,分三路北进。
中路以水师为主,由褚汝航统率,辅以塔齐布的陆师,在七月初一日攻下岳州。太平军韦俊、曾天养等将领,屡次反攻,均被曾军击败。曾军在闰七月初二日进克城陵矶,杀死黄天养。但曾军的褚汝航与陈辉龙,也在此时先后阵亡。
左路由胡林翼指挥,占领常德。胡林翼是湖南益阳人,翰林出身,在贵州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贵东道,办团练颇有成绩,被调到湖北,又调到湖南,在肃清湖南安化后,升为四川按察使,未及到任,改湖北按察使。
右路由江忠淑指挥,无甚进展,但右路的目标崇阳仍被中路曾军攻下。中路在攻下祟阳以后,一口气进占咸宁,咸宁是武昌的南边邻县。
罗泽南向曾国藩建议,分攻武昌外围的花园与洪山:罗攻花园,塔齐布攻洪山。同时候,新任两湖总督杨霈,亦已率兵威胁汉阳(前任两湖总督吴文镕于黄州失守之时自杀)。
花园与洪山果然被罗、塔二人攻下,太平军于八月二十三日撤出武昌、汉阳二城。(这是太平军的第二次撤出武汉;第一次是在咸丰三年正月初二日,第三次是在咸丰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曾国藩飞奏清廷,咸丰赏他二品顶戴,任他为署理湖北巡抚。曾国藩辞谢了一次,咸丰命令他以兵部侍郎的名义,继续督师攻取九江安庆。湖北巡抚的职务,此交陶恩培担任。
《细说清朝》九四、冲过田家镇
为了打九江,曾国藩必须冲破太平军在田家镇所设的封锁线,这封锁线是横隔长江的两道铁索,两岸均有太平军的重兵驻守。
曾国藩又定计分兵三路,以湖北提督桂明指挥北路,进攻蕲州(蕲春)、广济;以塔齐布指挥南路,进攻大冶、兴国(阳新);他自己统率水师,作为中路。到了九月间,曾国藩下令开始进攻。南路节节胜利,塔齐布在二十一日攻下了大冶,罗泽南在同一天攻下兴国。兴国东乡的半壁山,与北岸田家镇遥遥相对,太平军守御甚坚,仍被罗洋南于十月初四日攻下。北路指挥桂明,是一个畏战的庸人,因此毫无进展,蕲州、广济仍在太平军手中。太平军而且在九月二十九日出动水师溯江而上,利用东风火攻曾国藩的水师,幸亏一面有彭玉麟、杨载福抵住,一面又有鲍超由湋源口抄到太平军水师的后路,将它包住首尾,获得小胜。小胜后,不攻陈玉成、曾凤传所守的蕲州,更不攻秦日纲所守的田家镇,而小心翼翼地占领长江北岸的沿岸、距离田家镇九里“见峰嘴”为止。
然后,杨、彭二人、将水师分成四队:第四队留守;第三队事后追击,扩宽战果;第二队作战;第一队准备好镕铁炉、钢剪,大锤、大斧、专管镕毁铁索,不管作战。十一月十三日出动。同时候,南路的陆军以六千人排成长阵助威。
太平军布置了很多民船在铁索之前,铁索不仅两端(富池口与田家镇)有重兵驻守,而且扣在若干船只之上。这些船只有如浮桥,又有不少的武装木筏作为掩护,铁索之后有几千只炮船,铁索之旁,在北岸由牛肝矶至吴王庙,又有若干座营垒与成千的炮位。
交战后,杨、彭水师的第一队很迅速地烧断了铁索,第二队击散民船,打垮炮船与武装木筏,第三队顺流而下,追击太平军三十余里,然后掉转头利用东风放火,把太平军的船烧毁了四千余号,俘获了五百余号。
田家镇被曾军占领。秦日纲在这一天(十三日)夜里四更撤走。次一天的夜里,陈玉成、曾凤传也从蕲州撤走,曾军获得全胜。
《细说清朝》九五、打不下九江
曾国藩统率全部水师、陆军顺流而下,来打九江。他打不下九江,因为太平军名将林启荣守得很好。他去打九江东边的湖口,一时也打不下。守湖口的,是太平军另一名将赖桂英。(打到次年七月二十五日,才打下来。)
曾国藩把大部分陆军屯扎在九江之南,把水师移在鄱阳湖的尖端(湖口附近)。咸丰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水师获得小胜,焚毁了太平军几十条船,乘胜紧追追进鄱阳湖,没料到这是中了石达开的诱敌之计。结果,小船进了湖,大船被太平军的船拦截,转动不灵,被阻挡在湖的外边,仍在长江。十三天以后,大船遭遇大平军袭击,连曾国藩自己的“座船”都丢了。曾国藩大败之余,逃到陆军罗泽南部的营垒,又动了自杀的念头。他骑上马,想单骑冲入敌阵,以一死报咸丰的知遇之恩。
这时候,刘蓉在他的幕中当幕友。刘蓉与罗泽南二人苦劝一番,他这才打消了自杀之意。
《细说清朝》九六、分兵回援武昌
又过了五天,是阴历除夕,太平军秦日纲、陈玉成等人在湖北袭击湖广总督杨霈。杨霈逃到了蕲水,再逃到汉口,三逃到德安,四逃去枣阳。湖北巡抚陶恩培苦守武昌。武昌在咸丰五年二月十七日易手,陶恩培战死。清延着了慌,叫曾国藩回援湖北。其实,石达开早已由安徽赶来江西,占了赣东若干城市,包括广信(上饶)、乐平、弋阳、饶州(波阳)。曾国藩正在竭力抵抗,哪能分兵或全师回援湖北呢?水师的大部分已被关进了波阳湖,又如何能够溯江而上?留在江面的大船仅有一百三十多艘,然而圣旨难以违拗,曾国藩只得忍痛在正月间叫彭玉麟率领这一百三十多艘船西援武昌,扎在金口。
分走了水师不算,陆军也要分。挨到八月间,罗泽南把弋阳、乐平、广信、饶州一一收复,曾国藩才派遣罗泽南率领五千精兵,由义宁(修水)一路指向武昌。刘蓉、李续宾、李续宜,均跟了罗泽南去。此时曾国藩的陆军,仅有一万二千人左右。去了罗泽南的五千,只剩下七千人而已,其中有三千人屯在九江城之南,其余的分布在南康(星子)及别的地力。曾国藩自从开始作战以来,所倚靠的陆军猛将仅有罗洋南与塔齐布二人。罗泽南未走以前,塔齐布已在七月十八日病死。
罗泽南进入湖北以后势如破竹,连下通城、崇阳,小败于濠头堡,大胜于蒲圻,与胡林翼会师。忽然,在咸丰十六年三月的某一天,罗泽南于雾中作战中弹,到初八日伤重不治而死。
《细说清朝》九七、苦守南昌
太平军方面,石达开亲自乘船来到武汉,一举而从清军手中夺回武昌以南的敬城,由通城翻山进?
小说推荐
- 细说清宫十三朝
- 在中国山海关之外,沈阳之东,有一座长白山。这山形势险峻,气象雄伟;隔着有一座布库里山,也是峦冈起伏。这一日,时当春日,那山旁的桃柳,被那春风吹得像醉人一般地摇摇晃晃;那地下一碧如茵,黄金似的日光,斜映布库里山的一个山坳,越显得这山坳翠绿如油,饱含春色;那些散漫自由的黄莺儿,不住地飞来飞去,你唱我和。
- 最新章:第111章
- 细说宋朝
- 作者:虞云国【由文】序言(沈渭滨《细说秦汉《细说两晋南北朝《细说隋唐《细说宋朝》序言(沈渭滨 199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征得旅美史学前辈黎东方教授同意,以《细说中国历史丛书》为题,将原由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黎先生大著《细说元朝《细说明朝《细说清朝《细说民国创立》四书,在大陆出版发行 书出之后,众
- 最新章:第131章
- 透过细节看清朝(精编)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你的用户名】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详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透过细节看清朝(精编)作者:袁野 手机访问 m《透过细节看清朝》目录《透过细节看清朝》前言皇帝自杀泥腿子坐龙庭(1)泥腿子坐龙庭(2)泥腿子坐龙庭(3)天平的最后一个砝码(1)天
- 最新章:第26章
- 揭秘清宫悬案:正说清朝十二帝
- “历史是镜子,历史也是艺术。它可以借鉴,更可以欣赏”讲起历史,阎老师就像是说故事。做了三年多的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接触的专家学者近千位,能把学问当评书讲的,能把历史当故事说的,阎老师是第一人。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 作者:阎崇年序 阎老师邀请做《序,深为诚惶诚恐。小辈不才,与阎老师合作并成忘年交
- 最新章:第54章
- 正说清朝12臣
- 近年来,随着各种清代题材历史剧的热播,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鳌拜这个名字也几乎是家喻户晓。在历史上,鳌拜不仅确有其人,而且是清朝初年政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历史上的鳌拜,其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呢 鳌拜,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八年(1669,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叔父费英东早年追随努尔哈赤起兵,
- 最新章:第36章
- 正说清朝三百年
- 正说清朝三百年 作者:林涛目 录 本书简介绪论清帝王史话清高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帝清圣祖康熙帝清世宗雍正帝清高宗乾隆帝清仁宗嘉庆帝清宣宗道光帝清文宗咸丰帝清穆宗同治帝清德宗光绪帝清宣统帝溥仪清后妃史话清朝后妃制度皇后皇妃小传内监史话前紧后松的内监制度太监逸事宗室史话清朝宗室概况皇室成员的
- 最新章:第100章
- 正说清朝十二帝
- 揭秘清宫悬案:正说清朝十二帝“历史是镜子,历史也是艺术。它可以借鉴,更可以欣赏”讲起历史,阎老师就像是说故事。做了三年多的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接触的专家学者近千位,能把学问当评书讲的,能把历史当故事说的,阎老师是第一人。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 作者:阎崇年 授权连载第一部分 努尔哈赤至少留下12
- 最新章:第54章
- 正说清朝十二臣
- 近年来,随着各种清代题材历史剧的热播,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鳌拜这个名字也几乎是家喻户晓。在历史上,鳌拜不仅确有其人,而且是清朝初年政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历史上的鳌拜,其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呢 鳌拜,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八年(1669,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叔父费英东早年追随努尔哈赤起兵,
- 最新章:第22章
- 正说清朝十二妃
- 作者:章恺第一部分 目录(1)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大妃阿巴亥12岁出嫁:政治交易的筹码失宠遭休弃:诸子争位受牵连一桩公案:偷藏财物者到底是谁被逼殉死:政治祭坛上的牺牲死后荣辱:同样离不开政治阿巴亥个人小档案相关阅读书目推荐说不尽的孝庄文皇后从一座特殊的陵墓谈起顺治皇帝学步的“拐杖”康熙皇帝的坚强后盾良
- 最新章:第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