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在道州休息了两个月,同时扩充队伍,增加新兵两万。加上在永安州突围的老会友,实力已有十万左右。
其后,又过了两个月,太平军把整个湘南都控制住了。只有桂阳一城,被江忠源夺回。
到了这一年(咸丰二年)七月上旬,太平军就由湘南顺着湘江东岸向北发展,由柳州而永兴,由永兴而安仁、攸县、醴陵。太平军之所以能够如此地势如破竹,原因很多。第一是号令统一,大事由天王洪秀全决定,行军遣将统由杨秀清以正军师的资格主持,萧朝贵以下各人均受节制。
第二是军制灵活。军的基本单位为伍,有兵五人,内一人为伍长;五个伍设一个“两司马”(不是两个司马,“两”字音辆),在四个两司马之上设一个“卒长”,五个卒长之上设一个“旅帅”,五个旅帅之上设一个“师帅”,五个师帅之上设一个“军帅”。这样,每一个军的战斗员是五万五千一百五十六人,分为五个师。每一个师的战斗员是一万一千零三十一人,分为五个旅。每一个旅,有二千二百零六人,分为五个卒。每一个卒,有四百零五人。卒下之“两”有一百零一人。
卒在编制上不是基本单位,在作战之时却是基本单位。由卒而上,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一概分占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分用青、白、赤、黑、黄五种颜色的旗帜。——很有点希腊人方阵的妙用。最妙的,是指挥官可以在某军或某师、某旅的旗帜之下,升起一面小旗,以命令某一个单位前去援应。例如,于升起代表东方一旅的青旗以后,再升一个小赤旗,便是命令在南方的一旅去救。
在进入湖南以前,太平军尚纯粹是拜上帝会的会友结合:到一个地方,吸收志同道合的男女为“新兄弟”、“新姊妹”。军就是会,会就是军。在进入湖南以后,有不少天地会会员自动参加,但不被拜上帝会的人看作“嫡系”。打头阵的,不常常是拜上帝会自己的兄弟姊妹了。从此,循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总是由别人打头阵,而“老兄弟”与“老姊妹”在后边督战。
因此之故,当太平军于咸丰二年七月底由醴陵进攻长沙之时,声势就十分浩大。
这时候,清方在长沙的城内、城外有三个巡抚、两个提督、十个总兵。
三个巡抚是骆秉章、张亮基、潘铎。骆秉章与洪秀全同县(广东花县人),翰林出身,知人善任,是清朝的一个好官。其后曾国藩办团练、创水师,他全力支持。左宗棠与胡林翼,也均是他所赏识而加以重用的。然而他曾经于赛尚阿南下督师路经湖南之时,招待不周,被赛尚阿参了一本,说他“吏治废弛”,因此咸丰皇帝免了他的职,叫他“回京”,后来又叫他暂留长沙协同防守。
被任命为骆秉章继任者的,是张亮基。张亮基接任没多久便奉旨升署湖广总督,巡抚的职务由潘铎署理。
因此之故,在长沙有了三个湖南巡抚。
两个提督是:湖南提督鲍起豹与广西提督向荣。鲍起豹十分荒唐,主张把长沙的城隍菩萨抬到城墙之上,镇压太平军的邪术。向荣原已因太平军北上而革职,这时候奉旨赶到长沙助守危城。
十个总兵的姓名,颇难一一查考。其中有一个是从陕西调来的西安总兵福诚。福诚与太平军一交手便阵亡于长沙城外的石马铺。比较重要的一个总兵是和春。和春是满洲正黄旗人,姓赫舍里氏,御前侍卫出身,当过“前锋蓝翎长”、“整仪尉”、“副护军参领”,调在湖南绿营里当“提标中军参将”,升任“永绥协副将”,跟随向荣在广西打紫荆山有功,实授绥靖镇总兵,而且加了一个提督虚衔。现在,也随着向荣来防守长沙了。
长沙之所以能守,守了两个月又二十天,而太平军破不了,却不是向荣或和春的功劳。功劳是左宗棠的。
左宗棠是湘阴县人,在功名方面仅考到举人为止,考进士失败三次而未再去考,改读兵书,颇有心得。他与焦亮(洪大全)在崇拜诸葛亮的一点上相同,焦亮自名为亮,他则写信时喜欢在末尾题“亮白”二字。他与胡林翼是好朋友。胡林翼认为“横览九州,才无出其右者”。张亮基受任湖南巡抚,请他出来帮忙,他不肯;带了胡林翼的信来拜访他,他才陪同张到长沙,不负任何名义而指挥一切。结果,太平军就无论怎样也攻不下这长沙城,反而损失了一员猛将西王萧朝贵。
洪秀全于是不得不改变计划,放弃进攻长沙,在十月十九日夜间全军撤走,渡过湘江。三天以后,占领益阳。在益阳得到几千只民船,沿着资江顺流面下,进入洞庭湖;又穿过洞庭湖,到达岳州(岳阳)。
清军的岳州守将,是湖北提督博勒恭。博勒恭望风而逃,太平军不费一兵一箭,白得了岳州城,面且在岳州城掘得吴三桂所埋藏的大批武器。
太平军在岳州耽搁了四天,又得到江面上五千多艘民船,然后顺流而下,在十天以后占领汉阳,十六天以后占领汉口,向武昌进攻。
武昌这时候仅有守兵六百余人,等于是一座空城。湖广总督徐广缙早已奉旨去了湖南,继赛尚阿钦差大臣之任。湖北巡抚常大淳被困在武昌城内毫无办法,于(咸丰二年)十二月初四日城破之时自杀。与他同死的大官,有湖北提督双福、布政使梁星源、按察使瑞元,及两个总兵、若干位道尹、知府、知州、知县、副将、参将、游击。
太平军进城后,洪秀全下令:“官兵不留,百姓勿伤。”三天以后,洪秀全叫百姓礼拜上帝,同时设立了一个“进贡公所”,接受老百姓的进贡,把金银钱米、鸡儿鸭儿茶叶,一古脑儿集中起来。然后,调查户口,把男女点名入馆,男入男馆,女入女馆,每馆二十五人。
天王颁下命令,放弃武汉三镇,于是男军、女军、“童子军”浩浩荡荡,陆路沿着长江两岸,水路分乘一万艘民船,直奔“小天堂”南京而去。
他们在咸丰三年(1853年)正月初二日出发,于十七日占领安庆,二十九日到达南京城下。打了十天,用火药炸开仪凤门,攻进城内,改称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
清方负守城责任的,是两江总督陆建瀛。陆建瀛原已奉了咸丰皇帝之旨,率领两万多兵、一千多艘“战舰”,溯江西上迎敌。迎到武穴附近,不战而退,退回南京。南京城破以后,他仍不免一死(是化装逃走之时,被太平军捉住杀了的)。
城内的多数老百姓,在门口贴上“顺民”两字。绿营的将士毫无斗志,被杀得很干净,满城的满洲兵知道降也是死,反而十分勇敢,于将军祥厚及副都统霍隆武的指挥之下,战至最后一人。
十二天以后,向荣才带了一万多清军,从武昌追到南京城下,在孝陵卫扎营。这便是历史上的“江南大营”。向荣这时候已经受任为钦差大臣,接替徐广缙的任务了。
清廷很紧张,深知向荣的力量不够,又起用鸦片战争期间倒过大霉的琦善作为另一钦差大臣,率领直隶、陕西与黑龙江的精兵.开到扬州郊外,成立“江北大营”,对付入占南京的太平军。太平军在咸丰三年阴所二月初十日攻入南京,到同治三年(1864年)阴历六月十六日失掉南京,前后共有十一年又四个月零六天的时间:不能算长,也不算太短。
在这不长不短的期间以内,太平军与清廷处于不断的战争之中:先是遣军北伐,北伐失败;其后全力西征,与曾胡夺武汉,胜了若干次,也败了若干次;再其后内部分裂,杨秀清、韦昌辉相继被杀,石达开分兵赣、湘、川、康,洪秀全陷于孤立;最后是李秀成独力支撑,无补颓局。
从金田起义的时候起,太平军就不曾有过一套打天下的具体战略。洪、杨始终是糊里糊涂地干了再说,缺乏一张蓝图,更没有工程进度表。
他们由金田而永安州,由永安州而穿过湖南,进入湖北,取武汉,下南京。从表面看,似乎是一连串的有计划的行动,而事实上是占了一地,又失一地,只有在得了南京以后,才勉强生根。
然而,南京决非可以生根的好地方。洪、杨本该先在广西经营一些时候,扎稳根据地,然后吞并云贵,割据西南,徐图大举。既然是“不此之图”,而远进五千余里,到达南京,便应当贯彻下去,不留在南京,而一口气全军北进,由苏北、皖北而穿过山东、河南,把清廷逐出北京,逼回关外,或是围困清朝皇帝及其亲戚于北京一城之内,加以全部歼灭。
洪、杨等人,尤其是洪秀全,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小说推荐
- 细说清宫十三朝
- 在中国山海关之外,沈阳之东,有一座长白山。这山形势险峻,气象雄伟;隔着有一座布库里山,也是峦冈起伏。这一日,时当春日,那山旁的桃柳,被那春风吹得像醉人一般地摇摇晃晃;那地下一碧如茵,黄金似的日光,斜映布库里山的一个山坳,越显得这山坳翠绿如油,饱含春色;那些散漫自由的黄莺儿,不住地飞来飞去,你唱我和。
- 最新章:第111章
- 细说宋朝
- 作者:虞云国【由文】序言(沈渭滨《细说秦汉《细说两晋南北朝《细说隋唐《细说宋朝》序言(沈渭滨 199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征得旅美史学前辈黎东方教授同意,以《细说中国历史丛书》为题,将原由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黎先生大著《细说元朝《细说明朝《细说清朝《细说民国创立》四书,在大陆出版发行 书出之后,众
- 最新章:第131章
- 透过细节看清朝(精编)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你的用户名】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详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透过细节看清朝(精编)作者:袁野 手机访问 m《透过细节看清朝》目录《透过细节看清朝》前言皇帝自杀泥腿子坐龙庭(1)泥腿子坐龙庭(2)泥腿子坐龙庭(3)天平的最后一个砝码(1)天
- 最新章:第26章
- 揭秘清宫悬案:正说清朝十二帝
- “历史是镜子,历史也是艺术。它可以借鉴,更可以欣赏”讲起历史,阎老师就像是说故事。做了三年多的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接触的专家学者近千位,能把学问当评书讲的,能把历史当故事说的,阎老师是第一人。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 作者:阎崇年序 阎老师邀请做《序,深为诚惶诚恐。小辈不才,与阎老师合作并成忘年交
- 最新章:第54章
- 正说清朝12臣
- 近年来,随着各种清代题材历史剧的热播,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鳌拜这个名字也几乎是家喻户晓。在历史上,鳌拜不仅确有其人,而且是清朝初年政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历史上的鳌拜,其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呢 鳌拜,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八年(1669,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叔父费英东早年追随努尔哈赤起兵,
- 最新章:第36章
- 正说清朝三百年
- 正说清朝三百年 作者:林涛目 录 本书简介绪论清帝王史话清高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帝清圣祖康熙帝清世宗雍正帝清高宗乾隆帝清仁宗嘉庆帝清宣宗道光帝清文宗咸丰帝清穆宗同治帝清德宗光绪帝清宣统帝溥仪清后妃史话清朝后妃制度皇后皇妃小传内监史话前紧后松的内监制度太监逸事宗室史话清朝宗室概况皇室成员的
- 最新章:第100章
- 正说清朝十二帝
- 揭秘清宫悬案:正说清朝十二帝“历史是镜子,历史也是艺术。它可以借鉴,更可以欣赏”讲起历史,阎老师就像是说故事。做了三年多的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接触的专家学者近千位,能把学问当评书讲的,能把历史当故事说的,阎老师是第一人。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 作者:阎崇年 授权连载第一部分 努尔哈赤至少留下12
- 最新章:第54章
- 正说清朝十二臣
- 近年来,随着各种清代题材历史剧的热播,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鳌拜这个名字也几乎是家喻户晓。在历史上,鳌拜不仅确有其人,而且是清朝初年政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历史上的鳌拜,其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呢 鳌拜,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八年(1669,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叔父费英东早年追随努尔哈赤起兵,
- 最新章:第22章
- 正说清朝十二妃
- 作者:章恺第一部分 目录(1)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大妃阿巴亥12岁出嫁:政治交易的筹码失宠遭休弃:诸子争位受牵连一桩公案:偷藏财物者到底是谁被逼殉死:政治祭坛上的牺牲死后荣辱:同样离不开政治阿巴亥个人小档案相关阅读书目推荐说不尽的孝庄文皇后从一座特殊的陵墓谈起顺治皇帝学步的“拐杖”康熙皇帝的坚强后盾良
- 最新章:第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