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第256章


勾践叩首说:“上天苍苍,贱臣怎敢辜负大王!”
夫差长叹一声,说:“我听说君子好话不说第二遍,你们走吧!”牵着勾践的手登车,然后将缰绳交到范蠡手里,看着他们缓缓离去,直到背影消失——这哪里是送刑满释放人员,简直是长亭相送,执手相看泪眼嘛!
勾践回到会稽,没有住进宫殿,而是住在一间茅屋里。屋里没有其他家具,只有几捆柴禾,那就是勾践的床。每天上午,他都扛着农具去田里和百姓一起干活,他老婆则在家里织布。吃饭以素为主,鲜有肉食;穿衣以麻布为主,没有任何装饰。下午处理政事,对大夫们都毕恭毕敬,对来访的宾客礼遇有加。国中有贫苦的百姓,夫妻俩一起去看望;谁家里有丧事,也会收到他的慰问。
在勾践的屋子里,吊着一颗苦胆。早上醒来尝一口,吃饭之前尝一口,睡觉之前还要尝一口,问自己:“勾践,你难道忘了为奴之耻了吗?”这就是所谓的“卧薪尝胆”。史上一般认为,他这是怕自己耽于享乐,忘记仇恨。我个人以为,勾践这是在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①作战。想想看,他被迫在吴国当了三年奴隶,主人夫差对他也不差,临走还依依不舍,这一主一奴之间,产生点感情也不是不可能。他必须时时提醒自己,夫差是自己的敌人,在吴国的经历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侮辱,千万不能因为夫差的“善意”而心软。
如何对付吴国,是一件难事。纵使勾践励精图治,奋起直追,吴国对于越国来说,仍然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关于这一点,勾践本人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很悲观地对几位亲信大臣说:“寡人受辱于外,怀忧于内。内惭朝臣,外愧诸侯,心中迷惑,精神空虚,不知道如何才能报仇。”
大夫文种说:“下臣有九条计策,可以助您实现抱负。”
勾践说:“不可能吧?”
文种说:“下臣这九条计策非同一般,商汤和周文王就是靠了它取得天下,齐桓公和秦穆公靠它称霸诸侯。用它来攻城略地,易过脱鞋。”
勾践心想,又来了,姑妄听之吧。
文种便献了他的“九术”:第一,尊天地,敬鬼神,自求多福;第二,多给夫差和吴国大臣们送礼,让他们高兴;第三,满足夫差的欲望,扩大他的胃口,让吴国的老百姓疲惫;第四,送给夫差美女,乱其心智;第五,向吴国输送能工巧匠,帮夫差修建宫室,让他把钱花在享乐上;第六,收买以伯嚭为首的贪官;第七,离间伍子胥这样的良臣;第八,发展越国经济,富民强国;第九,积极备战,等待时机。
勾践接受了文种的建议。此后数年间,勾践不停地给夫差送去金银、珠玉、奇木、乐器、巧匠,当然还有众所周知的美女西施。
据说夫差见到西施之后,惊为天人。伍子胥则认为不可接受,说:“下臣听说,贤士乃国家之宝,美女乃国家之祸。夏朝灭亡,是因为妹喜;商朝灭亡,是因为妲己;周朝灭亡,是因为褒姒。”夫差很不高兴,心想这老头成天嘚啵嘚啵,拿老子和夏桀商纣相比,把老子惹毛了,有他好看的!
相比之下,伯嚭就聪明多了。他总是笑眯眯地站在一边,夫差想做什么,他便说什么好,而且总是夸奖勾践有孝心,是个好干部。夫差听了很高兴,他不知道勾践每年送给伯嚭的财礼,甚至比给他的还多。有一年越国闹饥荒,派人向吴国请求支援,伍子胥强烈反对,伯嚭强烈支持,最终还是将粮食借给了越国。第二年收成好,越国人将粮食蒸熟晒干,偿还给吴国。夫差见了,还以为是越地的水土好,谷物的品种优良,命人将那些谷物作为种子发给农民去种植,结果可想而知。
就在吴、越二国拉拉扯扯之际,楚国也回过神来了。公元前494年,楚国出兵包围了蔡国的首都,以报当年蔡国跟随吴国入侵之仇。
经历了多次失败后,楚国人变得谨慎多了。他们在离城一里的地方建设了一道高达两丈的围墙,还修筑了堡垒,准备打持久战。蔡国人一看,知道楚国人是动真格的了,于是全城男女,都用长长的绳子将腰系起来,相扶着出城投降。楚昭王占领了蔡国,命令蔡人迁徙到长江以北、汝水以南去开荒种地,另谋生路。蔡昭侯表面答应,等楚军一撤,便派人向夫差请求,将蔡人迁到吴国境内。夫差当然乐意,但是蔡国人都不同意这样做。蔡昭侯便与夫差商议,将吴军暗暗放进来,等到蔡国人反应过来,吴军已经控制了局势。蔡国人就这样被绑架到了吴国,被安置在州来居住。
同年秋天,吴军入侵陈国,理由是当年吴国进攻楚国,曾经请陈国助战,遭到了陈国人的拒绝。楚国群臣得知吴军入陈,十分担心,在朝堂上说:“当年阖闾雄才大略,差点灭我楚国。没想到他的儿子更厉害,我们该怎么办啊!”令尹宜申听到,说:“各位多虑了。当年阖闾吃饭只吃一道菜,睡觉只睡一重席子,用的器皿不雕刻花纹,宫室不筑亭台楼阁,车船不加装饰。一切衣服物品,只取实用,不求花哨。在国内,亲自巡视安抚百姓;在军中,煮熟的食物必须等将士们都吃到了自己才食用;他如果吃山珍海味,士兵们也都有一份。他与百姓同甘共苦,因此百姓甘于为他送命。现在听说夫差住的是华丽的宫殿,睡的是越国美女,看上了什么就一定要得到,根本不在乎百姓为此要付出多大代价。他是注定要失败的,你们完全不用担心他能给楚国造成什么威胁,倒是要操心自己不团结给楚国带来危害。”
应该说,宜申完全看透了夫差的弱点。
第四章 儒家思想的形成
【阳虎乱鲁:诸侯权力逐渐下移】
公元前505年春天,当吴国大军还在郢都逗留的时候,一小队乔装改扮的周朝武士奉命潜入楚国,趁着兵荒马乱,刺杀了寓居楚国多年的王子朝。
王子朝因叛乱失败流亡到楚国,是公元前516年冬天的事,距此已经整整十年。王室之所以对他痛下杀手,主要是因为他自己不甘寂寞。据《左传》记载,王子朝虽然人在楚国,却一直和雒邑的余党保持联系,期望有朝一日可以卷土重来。公元前506年,他遥控周朝大夫儋翩在雒邑发动叛乱,而且说服郑国出兵相助。郑国一股脑儿攻下冯、滑、胥靡、负黍、狐人、阙外六城,王室为之震动,派人向晋国告急。晋国一方面派兵戍守雒邑,一方面指示鲁国出兵进攻郑国。
鲁昭公客死他乡之后,他的弟弟公子宋被立为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鲁定公。公元前505年,“三桓专鲁”的政治格局有了新的变化。这年六月,季孙意如巡视自家的领地东野,突然发病身亡。同年七月,叔孙不敢去世。
季孙意如长期把持鲁国国政,权倾一时。鲁国宫中有块宝玉,名为璵(yú)В死澈钤谡匠『吓宕鞯谋ξ铩W月痴压肟彻舅镆馊绫憬m逶谧约荷砩稀R馊缢篮螅页佳艋⑻岢鲆原m阍幔獾搅硪晃患页贾倭夯车姆炊浴V倭夯车囊饧案牟礁挠瘛保蹦曷痴压辉诠冢舅镆馊缗宕鳝m鹄砉参蘅珊穹恰:罄绰扯ü次唬馊缋碛榛弓m匆恢蔽椿梗衷诨挂椒啬怪校癫皇翘郑?br />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叫“改步改玉”。
第一,周人以玉为身份的象征,什么级别的干部佩戴什么样的玉饰,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容僭越。
第二,步即走路的步长。周礼规定,诸侯步行“接武”,即第一步迈开后,第二步徐行过前半步;卿大夫步行“继武”,第一步与第二步紧接;士则“中武”,两步之间须留一足之地。总之越是尊贵的人,走得越慢,步伐越短。如果你穿越到周朝见到男人走路像小脚女人,千万不要嘲笑,否则后果自负。
由此可知,季孙意如本当行继武之步,因为鲁昭公被逐,他便行了接武之步。鲁定公即位,他又行回继武之步。以继武之步,佩璵е瘢挂云渑阍幔匀皇遣缓鲜实摹?br />
阳虎说不过仲梁怀,这事只好作罢。但是阳虎不是善罢甘休的人,他找到费邑的长官公山不狃(niǔ),提出要将惩办仲梁怀。前面说过,费邑是季氏家族最重要的领地,公山不狃自是季氏家臣中的实力派,他对这件事的态度很明确:“仲梁怀这样做,也是为了咱们的主人好,您何必生怨呢?”
然而仅仅几天之后,公山不狃的态度便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原来季孙意如死后,季孙斯继承家业。新官上任三把火,季孙斯上台之后第一件事,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